潘真
國際飯店(Park Hotel),在上海年代最悠久的飯店之列。1934年落成時,作為當時全中國乃至全亞洲最高的建筑物,國際飯店有“遠東第一高樓”之稱。整幢大樓共24層,包括地下2層,地面以上高83.8米,在上海一直保持最高紀錄達半個世紀之久。
1950年11月,國際飯點被定為上海城市坐標原點,即城市平面坐標系統(tǒng)原點。為什么要確立這個原點呢?有專家打過一個通俗易懂的比方:上海就像數(shù)學中X軸、Y軸形成的四大象限,而原點就是零點,只有零點確立,X與Y 軸才能成立,各個城區(qū)的建筑、工程才能在各自的象限中形成具體的落點與定位。于是,當時上海市地政局對全市進行測量,就以國際飯店樓頂中心旗桿為原點,由此確立了上海城市平面坐標系。普通市民直到1997年10月才知道,國際飯店里有這么一個原點,因為飯店在大堂內的旗桿垂直處設立了“原點(副點)”標志,向社會開放了。
當時,國際飯店雖然在海內外聲名赫赫,仍具有相當高的辨識度,但已經(jīng)不是上海第一高度了。2001年,有消息稱,上海“坐標原點”將遷往即將建成的延中綠地。專家為此進行了測算,組織人員重新測繪相關數(shù)據(jù)的保守估計費用在1億元左右,耗費巨大,動遷一事不了了之。
高度優(yōu)勢不再,絲毫不影響國際飯店的地位。歷史上,這里曾是名流匯聚之所。1949年前,宋美齡、張學良、陳納德等都是??汀?949年,陳毅市長在此接見解放軍指揮員。1959年,郭沫若登上飯店屋頂欣然題詩兩首。名流學者們留下的詩書畫作品,成為飯店的傳世之寶。1999年飯店改造后,接待過英國皇家芭蕾舞團、中國國家足球隊、APEC2001新聞記者團等。2006年,國際飯店被國務院正式公布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際飯店的設計師是匈牙利人拉斯洛·鄔達克。年輕的、名不見經(jīng)傳的鄔達克,在用地局促的南京西路上,把作品平面布置成工字型,立面采取豎線條劃分,前部15層以上逐層四面收進成階梯狀,使造型高聳挺拔,整幢建筑鋼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樓板,正是1920年代美國摩天樓的翻版。
離開上海的時候,鄔達克留下了國際飯店、光明戲院、百樂門舞廳、沐恩堂和銅仁路綠房子等融貫中西的名建筑,讓“亞洲高度”“巨大落地窗”“哥特式塔尖”等與他的大名一起成為上海傳奇。
國際著名建筑設計師鄔達克逝世50年后,匈牙利把2008年稱為“鄔達克年”,并在上海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在國際飯店舉辦的“鄔達克建筑設計展”。
是上海,成就了鄔達克。而鄔達克絕對想不到,是他的國際飯店,成就了另一位生于中國的建筑大師——貝聿銘。
貝聿銘是蘇州望族之后,他的祖父是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的創(chuàng)建者,父親是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創(chuàng)建者。1927年,父親調職,舉家移居上海。就讀于上海青年會中學的小貝,由于功課好、口才出眾,被同學們認定為未來大律師??僧敃r,他還處于懵懂之中,課余只知道玩彈子游戲,玩累了到附近大光明看一場好萊塢電影。
1934年, 貝聿銘17歲,生命中突然出現(xiàn)一樁改變人生軌跡的大事——在他家附近,一座26層大樓破土動工了!26層,這怎么可能?他不信。周末,他不再有心打彈子、看電影了,而是跑到施工現(xiàn)場,親眼目睹這座叫國際飯店的大樓變魔術一般拔地而起……“我也要造一座和國際飯店一樣高的大樓!”中學畢業(yè),銀行家父親讓他選擇:要么吃金融飯,要么去學醫(yī)。他卻一個都不選,認定將來要造國際飯店那樣的高樓。開明的父親便把他送往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攻讀建筑學。
貝聿銘如愿成為建筑師。他的作品,擅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被歸類為現(xiàn)代主義建筑,代表建筑有美國華盛頓特區(qū)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蘇州博物館新館等。他榮獲了1979年美國建筑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筑學院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里根總統(tǒng)授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為“現(xiàn)代建筑的最后大師”。
50年后,貝聿銘重新回到上海的時候,已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師,一生的作品早就遠遠超過了國際飯店。
編輯: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