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碩
摘要:國內外對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的相關性進行了理論實證研究,但對審計費用的調節(jié)作用研究不多,且尚未得到一致結論。本文運用我國2012-2014年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數(shù)據(jù),對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的相關性及審計費用對其的調節(jié)作用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與非標準審計意見顯著正相關,審計費用與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顯著負相關。審計費用降低了盈余管理與非標準審計意見的相關性,即在盈余管理程度相同的情況下,支付的審計費用越高,被非標比率就越低。
關鍵詞:盈余管理;非標準審計意見;審計費用
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核的公司財務報表為各方投資者了解該公司財務狀況的主要依據(jù),如果公司通過盈余管理嚴重粉飾財務報表,不僅會導致投資者做出錯誤決策,長此以往更將動搖我國資本市場的誠信基礎,從而損害資本市場的長遠發(fā)展。國內外對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的相關性進行了理論實證研究,但對審計費用的調節(jié)作用研究不多,且尚未得到一致結論。在此背景下,本文嘗試從企業(yè)的盈余管理程度出發(fā),研究審計費用對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的調節(jié)作用。這樣,不僅在理論上填補盈余管理研究的一點空白,將盈余管理與審計費用聯(lián)系起來,為盈余管理未來的實證研究提供一些理論支撐。而且能使投資者對公司盈余管理有更深刻的認識,能夠通過企業(yè)披露的財務數(shù)據(jù)洞察企業(yè)的盈余管理行為;監(jiān)管部門也可了解公司盈余管理的動機,補充設定相應的監(jiān)管方法和程序,杜絕會計師事務所和公司串通一氣從而喪失審計獨立性的行為,為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掃清道路。
一、文獻回顧與假設提出
(一)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
國外的研究由來已久,國內的研究在手段和方法上較國外均有滯后,目前尚未得到一致結論。有些學者認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對審計意見有顯著影響,即公司為修飾報表做出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審計師發(fā)表非標準意見的可能性越大。Francis等(1999)研究了美國上市公司的數(shù)據(jù),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標是可操縱性應計利潤。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上市公司的可操縱性應計利潤越高,審計師發(fā)表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情況越多,盈余質量與審計意見之間存在著顯者相關關系。劉繼紅(2009)研究發(fā)現(xiàn),審計師能夠鑒別上司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并且對盈余管理程度較高的上市公司發(fā)表非標準審計意見。陳小林、林 昕(2011)發(fā)現(xiàn)審計師能區(qū)分不同屬性的盈余管理,對高風險機會主義盈余管理應計額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大于低風險決策有用性盈余管理應計額。
但有些學者通過研究尚未得出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的相關關系。李學明(2007)利用上市公司對外公開的財務報表數(shù)據(jù),計算制造業(yè)企業(yè)的盈余質量綜合得分,構建審計意見與盈余管理的回歸模型。研究發(fā)現(xiàn)盈余質量與審計意見之間存在正向關系,但并不顯著。簿仙慧、吳聯(lián)生 (2011) 對2001年至 2006年上市公司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對審計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不存在顯著影響。
(二)審計意見與審計費用
通過實證分析,有些學者認為審計意見與審計費用之間是有相關關系的。Simunic(1980)是最早對審計費用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的西方學者。他通過多元線性回分析,得出審計意見會影響審計費用這一結論。申志仁(2010)研究發(fā)現(xiàn)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與審計費用之間不存在顯著關系?;簟堄睿?015)研究發(fā)現(xiàn)管理層權力越大,越會以高額的審計費用來購買審計意見,在被出具標準審計意見企業(yè)中這種情況更為顯著。
也有學者得到相反研究結論。Low等(1990)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審計意見與審計費用之間并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吳聯(lián)生、潭力(2005)認為審計意見的改善與審計費用之間的相關關系不一定存在,因為為改善審計意見不一定通過向審計師支付更高審計費用的方式,還可以通過其他更隱蔽的方式進行。
(三)盈余管理與審計費用
己有部分學者開始關注盈余管理與審計費用之間的相關性,劉運國、麥劍青、魏哲(2006)用年度非經常性損益絕對值與總資產之比作為對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標,研究得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幅度顯著正相關于審計費用,注冊會計師對調增收益盈余管理關注更多。Kasai等(2012)在日本取消審計費用管制之后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審計費用提高和應計利潤質量降低有關。
另有學者研究認為審計費用與盈余管理不相關,如Krau(2013)認為事務所降低審計收費只是為了競爭,對審計質量不會產生不利影響。伍利娜(2003)研究發(fā)現(xiàn)盈余管理能夠影響審計費用,但是盈余管理的程度對審計費用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公司的ROE處于“保牌”區(qū)間(0,2%)時,盈余管理與公司年度審計費用顯著相關,但ROE處于“保配”區(qū)間(6%,7%)時,盈余管理對審計費用無顯著影響。
由此,提出以下假設:
H1:盈余管理程度與非標準審計意見正相關。即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可能性越高。
H2:審計費用與非標準審計意見負相關。即上市公司支付的審計費用越高,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可能性越小。
H3:支付較高的審計費用會降低盈余管理與非標準審計意見的相關性。即對于存在盈余管理的公司,支付的審計費用越高,獲得標準審計意見的可能性越大。
二、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模型(a)對假設1進行檢驗
OP=a+β1LNDA+β2ROA+β3LOSS+
β4LEV+β5OP-1+β6SOE+β7LNA+ε(a)
采用模型(b)對假設2、假設3進行檢驗
OP=a+β1LnDa+β2Auditfee+β3LNDA*
Auditfee+β4ROA+β5LOSS+β6LEV+β7OP-1
+β8SOE+β9LNA+ε(b)
(一)因變量
OP為虛擬變量,表示當年的審計意見。當審計意見為非標準審計意見時取值為1,為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時取值為0。
(二)解釋變量
LNDA為盈余管理的幅度變量,DA是上市公司的可操控性應計利潤。由于修正的瓊斯模型對盈余管理有較強解釋能力,本文采用修正的瓊斯模型來度量盈余管理程度,對DA進行估計,具體回歸模型如下:
其中,TCAi,t為公司i第t年的總應計;Ai,t-1為公司i第(t-1)年的資產總額;ΔREVi,t為公司i第t年的主營業(yè)務收入變動額;PPEi,t為公司i第t年的固定資產凈值;NDAi,t為公司i第t年的不可操縱性應計;DAi,t為公司i第t年的可操作性應計;a1、a2、a3為回歸系數(shù);εi,t為殘差。
Auditfee為審計費用;LnDa*Auditfee為盈余管理與審計費用的交叉項。
(三)控制變量
根據(jù)以前研究,在模型中加入ROA、LOSS、LEV、OP-1、SOE、LNA作為控制變量。其中,
ROA是總資產收益率;LOSS為盈利狀況的虛擬變量,如果當年凈利潤為負,取值為1,否則為0;LEV為資產負債率;OP-1為上一年審計意見類型的虛擬變量,為非標準審計意見時取值為1,否則為0;SOE代表企業(yè)的所有權性質,若企業(yè)由國務院各部委或各省市政府機構控股,則賦值為1,否則為0;LNA為企業(yè)期末總資產的自然對數(shù),代表企業(yè)的規(guī)模。
三、實證檢驗
(一)樣本來源
本文以2012—2014年我國滬深兩市A 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因金融業(yè)和保險業(yè)上市公司會計具有特殊性,故將其剔除;剔除了數(shù)據(jù)異常和缺失的上市公司。最終得到6607個觀測樣本數(shù)。本文所有數(shù)據(jù)均來自于國泰安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采用SPSS 21。
(二)實證檢驗結果
用樣本數(shù)據(jù)對模型(a)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回歸結果,得出LnDa與OP在5%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007,驗證了本文假設1,即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越會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
用樣本數(shù)據(jù)對模型(b)進行Logstic回歸,通過回歸結果,得出Auditfee與OP在10%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表明了支付的審計費用越高,審計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可能性越小,從而證明了假設2。LnDa與LnAuditfee的交叉項與OP在10%水平上顯著負相關,表明當盈余管理程度相同時,事務所收取的審計費用越高,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就越低,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可能存在標準審計意見的購買。即審計費用降低了盈余管理與非標準審計意見的相關性,證實了假設3。另外,LNDA與OP在10%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再一次證實了本文的假設1。
四、結論
盈余管理是通過對企業(yè)對外報告的會計收益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以達到主體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企業(yè)的這一行為往往會向報表使用者傳達不真實的財務信息,從而影響投資者決策,使資本市場不能達到資本的合理有效配置,不利于經濟的平穩(wěn)發(fā)展。審計師作為第三方,其職責就是發(fā)現(xiàn)公司的財務舞弊行為,幫助投資者正確決策,使資本市場合理有序開展。當審計師判斷出被審企業(yè)的盈余管理程度較高時,其面臨的審計風險就很大,往往會對其出具的審計意見更謹慎,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可能性提高。對此,本文對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的相關性進行了實證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呈顯著正相關,表明我國審計師能夠有效識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這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是,審計師的獨立性會受到審計費用的影響。為了獲得標準審計意見,盈余管理程度大的企業(yè)有可能向審計師支付較高的審計費用進行審計意見購買。審計師也有可能為了自身利益而接受審計意見購買,失去其獨立性,與被審計單位達成一致利益。對此,本文對審計費用對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的相關性的影響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審計費用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的相關性。這種共謀行為不僅會混淆投資者的判斷,降低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有效性,而且會助長被審企業(yè)進行審計意見的購買行為,長此以往,不利于經濟的良性發(fā)展。因此,監(jiān)管部門要了解公司盈余管理的動機,補充設定相應的監(jiān)管方法和程序,杜絕會計師事務所和公司串通一氣從而喪失審計獨立性的行為,為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掃清道路。
參考文獻:
[1]李東平,黃德華,王振林.“不清潔”審計意見、盈余管理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J].會計研究,2001(6):51-57.
[2]李學明.我國上市公司盈余質量與審計意見的相關性實證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07.
[3]劉運國,麥劍青,魏哲.審計費用與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審計研究,2006 (2):74-80.
[4]申志仁.審計收費水平與盈余管理幅度、審計意見購買的相關性檢驗[D].湖南大學,2010.
[5]伍利娜.盈余管理對審計費用影響分析——來自中國上市公司首次審計費用披露的證據(jù)[J].會計研究,2003(12):39-44.
[6]吳聯(lián)生,潭力.審計師變更決策與審計意見改善[J].審計研究,2005(2): 34-40.
(作者單位:山東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