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燕
高血壓病是一種以頭暈、頭痛為臨床表現(xiàn),動脈血壓持續(xù)升高為特征的“心血管綜合征”,是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因素[1],其中屬醫(yī)“眩暈”、“頭痛”范疇。高血壓中醫(yī)證型眾多,流行病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2],現(xiàn)代人由于飲食、運動結構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等原因,陰虛陽亢型在高血壓眾多證型中所占比例逐漸擴大。集束化干預[3]是指以循證醫(yī)學為指導,由3~5個干預措施組成的綜合實踐方案,達到治療臨床疾病的目的。本院自2016年10月在陰虛陽亢型高血壓患者中開始實施基于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集束化干預,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在本院心血管科住院的陰虛陽亢型高血壓患者100例,按隨機數(shù)字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納入標準:經(jīng)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4-5],能進行正確的語言交流,辨證分型為陰虛陽亢的高血壓患者。排除標準:患有惡性高血壓、繼發(fā)性高血壓者;伴有急性病及嚴重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者。中止、剔除依從性差,或無法配合治療者,記錄該病例被剔除的原因。觀察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55~72歲,平均年齡(62.16±7.08)歲。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57~70歲,平均年齡(61.22±6.79)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基礎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項目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對照組:患者根據(jù)醫(yī)囑予以每日晨起口服壓氏達片5mg(華潤賽科藥業(yè)有限公司),并予以滋陰降火為目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預:保證睡眠6~8h/d,午后小睡,以養(yǎng)腎經(jīng),起床三步法,避免墜床跌倒;飲食清淡,少食多餐,可適當進食豬腦豬髓以填精補髓,戒煙限酒,避免濃茶咖啡等刺激飲品;飯后適當運動,勞逸適度;注意情志調(diào)節(jié),保持平和心態(tài)。(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基于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集束化干預,其干預措施如下:降壓操:每日晨病房大廳播放羽調(diào)音樂,如《二泉映月》、《寒江殘雪》等,其柔和清潤的特點有助于滋陰潛陽,并由護士帶領患者在病房大廳進行降壓操運動,10min/次。降壓操從呼吸放松運動開始,逐次進行太陽、百會、風池、曲池、內(nèi)關、足三里穴等穴位按摩,按摩時順時針旋轉1周為1拍,每個穴位做32拍。并用手掌大小魚際摩頭擦頸,1次為1拍,各做32拍,以擴胸調(diào)氣運動結束。耳穴壓豆:遵醫(yī)囑予以耳穴壓豆治療,取穴:交感、神門、降壓點、腎。治療前先對雙耳用75%乙醇消毒,使用探棒正確取穴,以王不留行籽貼貼壓在所取耳穴上,指導患者按壓上述穴位4~5次/d,每穴 10~15s,同時按摩降壓溝,王不留行籽貼4~5d更換一次,沐浴時如出現(xiàn)王不留行籽脫落,及時通知護士予以更換。中藥足?。褐笇Щ颊咭詤擒镙?0g,刺蒺藜30g,夏枯草30g為處方水煎,并選用白礬100g研為細末,置于水中溶化進行中藥足浴治療,水溫為38℃~40℃,20min/次,泡腳3次/d。足部破損患者暫停足浴。
1.3 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及治療30d、60d后行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監(jiān)測期間避免劇烈運動。觀察兩組患者24h平均收縮壓和平均舒張壓的變化情況,同時在患者治療60d后填寫滿意度調(diào)查表。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重復測量資料采用雙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h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比較 組內(nèi)比較,兩組患者24h平均收縮壓及平均舒張壓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時間與措施在24h平均收縮壓和平均舒張壓存在交互作用,治療措施和治療時間在24h平均收縮壓和平均舒張壓上主效應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h平均收縮壓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h平均收縮壓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時間點比較,#P<0.05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h平均舒張壓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h平均舒張壓比較(
注:組內(nèi)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時間點比較,#P<0.05
?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祖國醫(yī)學認為,老年患者的高血壓多為本虛標實,即肝腎陰虛為本,肝陽上亢為標,其發(fā)病機制是上實下虛,肝陽偏盛,然而因患病日久,水不涵木,陰陽互損,以致陰陽兩虛肝腎失調(diào),氣血不達。針對陰虛陽亢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其施治原則為滋陰潛陽[6-7]。
患者每日在羽調(diào)音樂中進行降壓操鍛煉,其柔和清潤的音樂可使患者保持平和愉悅,避免情緒激動,對高血壓患者可起到滋陰潛陽的作用,同時在降壓操過程中對太陽、百會、風池等多個穴位進行按摩,通過穴位刺激,將降壓信息傳遞至中樞神經(jīng)后以新的沖動傳出,可起到舒筋通絡、調(diào)理氣血、擴張血管、促進降壓的效果。耳穴壓豆作為傳統(tǒng)的中醫(yī)治療方式,可通過對不同的穴位進行刺激,對各種疾病起到預防保健作用,其中對腎穴的刺激可起到理氣疏肝、滋陰補腎的作用,交感穴對調(diào)整人體植物神經(jīng)功能療效顯著,而降壓點和降壓溝是高血壓治療的有效經(jīng)驗穴,多個穴位聯(lián)合,能促進人體滋陰潛陽降壓。中藥足浴時,按醫(yī)囑將降壓中藥溶于一定溫度的水中,足浴水可打開人體末梢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中藥中降壓成分可通過皮膚滲透至腳上毛細血管,從而通過血液循環(huán)進入全身,達到降壓的效果。本資料中通過對患者30d和60d的降壓操、耳穴壓豆、中藥足浴的集束化中醫(yī)干預,有效調(diào)整了人體植物神經(jīng)功能,改善大腦皮層血管舒縮中樞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兩組患者的24h平均收縮壓、平均舒張壓均明顯下降。同時,由于高血壓需長期服藥,多數(shù)患者因擔心藥物副作用易產(chǎn)生負面情緒,本資料中,醫(yī)護人員在進行集束化干預的同時,可增加醫(yī)護溝通,獲得患者信任和好感,有效調(diào)節(jié)患者不良情緒,緩解護患矛盾,從而增加患者舒適度及對疾病治療的滿意度。
本資料只采集了100例陰虛陽亢型高血壓患者進行研究,尚需要大量臨床試驗研究進一步證實。下一步研究,期望通過社區(qū)的延續(xù)護理,協(xié)助患者保持穩(wěn)定理想的血壓,同時,為此類患者提供更多簡單易行的降壓方案。
[1] Toni L,Mary B.Controversies Among the Hypertension Guidelines.J Pharm Pract,2016,29(1):5-14.
[2] 馬寧,侯雅竹,王賢良,等.基于文獻的中醫(yī)治療高血壓病陰虛陽亢證用藥規(guī)律探析.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36(4):403-410.
[3] Helen B.Beyond the nursing care plan: an introduction to care bundles.Vet Nurs J,2016,31(2):43-46.
[4] Ripley TL,Brenner M,Finks S,et al.Key articles and guidelines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2015 update.J Pharm Pract, 2015,28(2):146-161.
[5] Davis,Leslie Louise.Hypertension guidelines.Nurse Practitioner,2015, 40(6):32-37.
[6] Wang J,Xiong XJ.Current situation and perspectives of clinical study in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China.Evid-Based Compl Alt Med, 2012, 2012(2):268542.
[7] 《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2014年修訂版).臨床薈萃,2015,30(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