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的素養(yǎng)體系有兩個維度,即“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活動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顒芋w驗具有參與性、情境性、感悟性和生成性等特點,學生可以在活動中舒展身心、激發(fā)潛能、提升能力、潤澤品性;活動的開展能使課堂更多維立體、使教學更生動豐富、使教育更高效無痕,對學生的素養(yǎng)提升有著孕育、催化和促進作用。思品教師應當設計諸如價值引領類、思想激勵類、社會適應類等課堂教學活動,以促使學生素養(yǎng)的生發(fā)、融合和優(yōu)化。
【關鍵詞】素養(yǎng);提升;活動;體驗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62-0007-03
【作者簡介】王芳,江蘇省金湖縣外國語學校(江蘇淮安,211600)教師,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333”人才培養(yǎng)工程對象。
學生的素養(yǎng)體系有兩個維度,即“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活動是提升學生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因為活動具有參與性、情境性、感悟性和生成性等特點,學生可以在活動中舒展身心、激發(fā)潛能、提升能力、潤澤品性。此外,活動的開展能在一定程度上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使教學過程變得更多維立體、豐富生動、高效無痕,對學生的素養(yǎng)提升起到孕育、催化和促進作用。
一、價值引領類活動——深化價值認知
學校教育旨在使學生成長得更好,最核心的體現(xiàn)是精神生命的成長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然而,當前的教學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精神成長的引領,自私、冷漠、自我中心、唯成績論等一系列問題層出不窮,令人尷尬,發(fā)人深省。針對這一現(xiàn)狀,教師要在教學中開展價值引領類活動,促進學生的精神生命發(fā)展,引導學生成為友善、利他、勇于擔當?shù)娜恕?/p>
【教學片段一】教學蘇人版七上“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一課,教師設計了“甜心活動”:
1.每個學生分3粒糖,把糖送給想要感謝的人,要求在送糖時說出感謝他(她)的原因。
2.活動結束后每個人手中所有的糖果必須都來自于別人的贈予。
3.全班學生一起參與送糖活動。(教師可以先做一下示范,第一是讓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是值得我們感謝的人;第二是示范給學生應該如何向他人表示感謝。)
4.交流分享。
師:剛才送糖對別人表示感謝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
生1:感謝他(她)的時候,再次想起他(她)曾經對我的幫助,心里充滿了溫暖和感激。
師:剛才有人送糖給你表示感謝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
生2:其實我也沒幫什么忙,只不過是舉手之勞,他還記得,我很感動。原來舉手之勞的幫助也可以讓人感覺到那么幸福和溫暖,以后,我會幫助更多的人。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這樣的活動自然真實,學生的情感真摯飽滿、行為主動熱烈、體驗深刻豐富,他們在“送糖”與“收糖”間感受到人性的善良與美好,在彼此的真誠友善中懂得了感恩與分享。他們的心靈因感動而細膩,因交流而歡喜,因豐富而成長。
二、思想激勵類活動——助推成長動力
激勵,是指通過外力激發(fā)人的動機和需求,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其朝著所期望的目標持續(xù)努力。渴望被賞識和激勵是人的普遍心理,學生更是如此,自卑的學生需要激勵,以重樹信心;受挫的學生需要激勵,以找回勇氣;優(yōu)秀的學生需要激勵,以超越自我。
【教學片段二】教學蘇人版七上“我自信我能行”一課,在“正確認識并挖掘潛能”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了探究體驗活動:潛能有多大?(給每組一只杯子,里面倒?jié)M水,并給每組準備回形針若干)
師:杯子里已經裝滿水,還能往里面放回形針嗎?
學生疑惑不確定。
師:從視覺上判斷,似乎不能再往杯子里放任何東西了,這就是我們下意識地給杯子的容量設了限度,然而,事實是怎樣的呢?下面就分組實驗,請小組成員依次往裝滿水的杯子里放回形針,水一旦溢出,則游戲失敗,放回形針最多的小組勝出。
學生開始動手實驗。
因為不確定能放多少,又害怕失敗,所以學生都很謹慎,有的組只放了幾枚回形針,最多的組也只放了26枚,水沒有溢出。
師:盡管放26枚的小組勝出了,但是還能繼續(xù)放嗎?我們再來試試。
當教師放入第200枚回形針的時候,學生全都驚訝地張大了嘴巴,難以置信。
師:通過實驗,大家有何感悟呢?
生1:真沒想到,杯子已經裝滿水了,竟然還能放這么多回形針,但是我們害怕失敗,都沒敢去嘗試更多。
生2:如同一杯水一樣,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很大的潛能,我們要有勇氣去發(fā)掘潛能,挑戰(zhàn)自我,以使自己更加優(yōu)秀。
生3:很多時候,我們是被自己束縛住了,面對任何事情,首要的是要有信心,敢于突破自我。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這樣的活動蘊含哲理、啟人心智?;顒又?,學生經歷著疑慮、糾結、驚嘆和思悟,這種從心理的封閉保守到舒展豁然的體驗過程,就是學生明理啟智、積蓄心理能量的過程,它能使學生增強信心與勇氣,進而突破自身的惰怠、松懈、自卑等種種滯礙,從而獲得生命的成長與蛻變。
三、社會適應類活動——增強交往技能
初中階段是學生社會化的重要時期,學校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為學生真正踏上社會、融入社會作必要的、充分的準備。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旨在讓學生懂得自身的角色定位,知道自身的需要必須切合社會實際、自身的行為必須符合社會規(guī)范、自身的價值實現(xiàn)必須系于社會大眾的福祉,并學會與自我和解、與他人和睦、與社會和諧。人際溝通能力是學生融入社會的必備條件,因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同理心,懂得與人交往時要學會換位思考尤為必要。
【教學片段三】在教學蘇人版七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時,教師設計了“雙手搭字”的游戲:
師(站在講臺上):請同學們用雙手擺出“人”的形狀。
生:紛紛響應,雙手擺好并保持形狀。
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左手在上,右手斜支著左手,故而,教師在講臺上看到是一個個“入”字,只有少數(shù)幾名學生雙手位置相反,擺出了教師視角下的“人”字造型。
師(不動聲色):老師請大家雙手搭個“人”字,你們擺的是什么字?
生:“人”字!
師:可我看到的卻是“入”字啊?
學生恍然大悟狀,紛紛將雙手位置調換。
師:請談談你們的體會。
生1:開始,我們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沒從老師的角度考慮,雖然搭了“人”字,但不是老師想要的結果。
生2:如果不能為對方著想,我們的努力可能會事與愿違。
生3:我們懂得了與人相處時要換位思考,才能真正走進對方內心。
“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這樣的活動簡單有趣、發(fā)人深省。小游戲折射出大道理,通過體驗,學生懂得與人相處時要學會換位思考,要懂得將心比心,要做到感同身受,他們的心理感受能力、共情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都會隨之提升,這些將為其今后的成長及未來的發(fā)展增添助力。
四、親情體悟類活動——豐富情感體驗
家庭作為個體身心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良好的親子關系可以在學生感覺難過、迷茫、倦怠時起到撫慰、指引和緩解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精神動力和情感支持。然而,初中生正處于心理逆反期,對父母的教育時常表現(xiàn)出不屑、抵觸,甚至有故意刁難父母之舉,這些無疑都在破壞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關系,因此,教師要加以正確引導。
【教學片段四】教學蘇人版八上“天下父母心”時,教師設計了體驗活動“依山傍水”。(每個學生準備兩張紙、一支筆,其中一張紙疊成小船,另一張紙分成10個小紙片)
師: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我們就是依山傍水。有一天,你乘船出去游玩,可以帶上10樣東西,你會帶什么呢?請在10張小紙片上寫上你最愛的人和最想擁有的東西一起出游吧。(每張紙片只能寫一種,父親、母親要分開寫,正常情況下,學生都會寫上父母、金錢、事業(yè)、朋友等)
學生按教師的指令完成任務。
師:當你們玩得正開心的時候,突然遇到了暴風雨,小船在大海中漂蕩,眼看就要翻了。這種情況下,你需要丟掉一些東西,請你從帶的10樣東西中(包括親人)丟掉5樣,丟掉的東西就再也不會擁有了。
學生開始思索并從船上拿走5樣東西。
師:暴雨仍在繼續(xù),越來越猛烈,你需要再丟掉3樣東西,雖然你非常不情愿,但是不得不這樣做。(這個時候,大多數(shù)學生只留下父母。)
師(待學生完成后):風仍在猛烈地刮著,實在撐不住了,你必須再丟掉其中一個,請你快速作出決定。
學生不忍丟下父母,有的學生開始哭了。
師:此刻,你有何感受?
生1:我特別難受,我不想失去父母。
生2:平時沒意識到父母如此重要,真的要失去時心里特別疼。
生3:以后我要對父母更好些,不跟他們慪氣、頂嘴,我愛他們。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樣的活動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顒又?,學生有了真切的體驗、真摯的表達、真情的流淌,他們的情感體驗越發(fā)細膩豐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喚醒和增強了他們對父母的依戀與感激之情,懂得親情的厚重與珍貴,從而在生活中能自覺降低對父母的心理防御,加深雙方的情感交流和心靈互通,共同營造出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五、團隊合作類活動——提升合作素養(yǎng)
團隊合作指的是為了共同的目標,團隊成員相互支持、協(xié)作、奮斗的過程。合作有利于優(yōu)勢互補,激發(fā)潛能,有助于人取得成功,現(xiàn)代社會,人的生存與發(fā)展尤其需要與人合作,因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及優(yōu)秀的合作品質非常重要。然而,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時常表現(xiàn)出自以為是、拈輕怕重、少付出多享受、推諉指責等不良傾向,對此加以引導和糾正迫在眉捷。
比如,教學蘇人版九年級“學會與人合作”一課,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設計“孤掌難鳴”游戲(要求學生一只手完成鼓掌動作,為了完成游戲,學生自然地與同伴合作擊掌),以喚醒學生的合作意識,體會到與人合作的重要性;學習與人合作的方法時,教師可以設計“逃生”游戲(將若干系著線的紙球放入一窄口瓶內,保證每次只能抽出一個紙球為宜,參與游戲的學生每人拎住1根線,待教師發(fā)出指令,將自己那個球拉出瓶子,視為逃生成功),讓學生懂得“明確分工、相互配合、服從指揮”等重要的合作技巧與素養(yǎng);在分享合作成果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平分一塊巧克力、一塊餅干”等,使學生懂得要公平地分享合作成果,但公平是相對的,不能斤斤計較。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的領導能力、決策能力、取信于人的能力以及化解矛盾的能力等合作交往技能與品質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別是面對非原則性問題時表現(xiàn)出來的妥協(xié)、包容與犧牲精神更顯得彌足珍貴。
學生的素養(yǎng)提升是一個內生外顯的過程,活動既是學生學習的內容,也是學生素養(yǎng)提升的載體,更是學生自覺成長的動力。在“知識核心時代”走向“核心素養(yǎng)時代”的時期,教師要精心設計、恰當選擇適宜的課堂體驗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思考使命、思悟生活、思慮社會的相對集中的時空和平臺,以促使學生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顧明遠.學生成長在活動中——我提倡“活動教學”[N].中國教育報,2014-7-26(4).
[2]李季,梁剛慧,賈高見.小活動大德育:活動體驗型主題班會的設計與實施[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