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來柱,崔躍勇
(山東省莘縣農(nóng)業(yè)局 山東莘縣 252400)
大棚無公害蕓豆高產(chǎn)栽培技術
高來柱,崔躍勇
(山東省莘縣農(nóng)業(yè)局 山東莘縣 252400)
山東省莘縣無公害蕓豆種植面積較大,但生產(chǎn)技術卻相對落后,為解決菜農(nóng)在大棚無公害蕓豆生產(chǎn)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品種選擇、播前準備、播種及后期田間管理等方面,總結出一套適合莘縣冬春茬保護地無公害蕓豆高產(chǎn)栽培技術,通過不斷的推廣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大棚;蕓豆;無公害;高產(chǎn)栽培
莘縣地處冀、魯、豫3省交界處,是中國蔬菜第一縣,是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中國香瓜之鄉(xiāng)、中國雙孢菇之鄉(xiāng)。莘縣瓜菜、食用菌復種面積6.47萬hm2左右。其中,冬暖式大棚28萬座,大、中、小拱棚1.26萬hm2,瓜菜、食用菌總產(chǎn)470多萬t。莘縣種植瓜菜品種主要有蕓豆、洋香瓜、西瓜、甜瓜、韭菜、山藥、豆角、茄子、辣椒、黃瓜、番茄、西葫蘆、大蒜、洋蔥、香菜等蔬菜。常年種植棚室茬口蕓豆約5 000 hm2。但由于有些菜農(nóng)種植技術不成熟,在栽培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搞好當?shù)乇Wo地冬春茬蕓豆的無公害栽培,筆者通過近幾年的栽培摸索調(diào)查,總結出適合當?shù)氐谋Wo地冬春茬蕓豆無公害高產(chǎn)栽培技術,供生產(chǎn)者參考。
適合莘縣種植的蕓豆品種有‘泰國架豆王’‘無筋架豆王’‘綠豐架豆’‘綠龍架豆’等。
2.1 播種時間選擇
莘縣保護地蕓豆的習慣播種時間是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2.2 種子處理
播種前首先要人工挑選種子,應進行粒選,選取粒大飽滿,整齊度、光澤度一致、無病蟲害和破損的種子;其次要在太陽下適時曬種1~2 d,促進發(fā)芽整齊,防止早春低溫期播種時爛種。
2.3 地塊選擇
無公害蕓豆種植地塊應選在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且有可持續(xù)生產(chǎn)能力的區(qū)域。種植地以土壤疏松、土層深厚、肥力中等、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通風向陽、有機質含量相對較高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最為適宜。土壤黏性強,保肥差的易澇耕地、凹地、坡地對蕓豆生長不利。輪作能有效降低蕓豆病害發(fā)生,一般3 a輪作1次,最低2 a輪作1次。
2.4 整地施肥
秋延黃瓜拔秧凈棚后,可每667 m2撒施生物菌有機肥 150~250 kg,硫酸鉀型復合肥(15∶15∶15)30 kg,雙綠牌中微量元素肥料50 kg,也可以每667 m2溝施袁氏專用肥40 kg,施肥后旋耕。根據(jù)地力也可以不施化肥,直接進行播種或者育苗。精耙平整,按種植規(guī)格封壟做畦。小行60~80 cm,大行80~120 cm。不再施肥的棚可以直接按秋延黃瓜栽培模式進行,不必再封壟。選擇晴好天氣進行直播或者用營養(yǎng)盤進行育苗。
2.5 播種
足墑播種:播前一定要灌水造墑,做到足墑下種,確保一播全苗。適量播種:每穴播種2~3粒。株距35~40 cm。播后種子覆土2 cm。直播的大棚播種完后要覆蓋地膜,種子土開始頂膜時摳膜,放出蕓豆苗,孔的直徑5 cm左右。進行育苗移栽的棚,栽好后直接進行覆蓋地膜。
12月上中旬到下旬主要是預防苗期炭疽病,即黑稈病,苗出齊后噴1遍惡霉靈、炭疽快克、甲霜惡霉靈等。隔3~5 d再噴1次,主要是噴淋莖干基部。第1片真葉展開后就開始預防蟲害。由于外界天氣已經(jīng)變冷,主要是防治潛葉蠅,用阿維菌素1 000倍液,每7~10 d防治1次。如果有白粉虱和蚜蟲可用吡蟲啉進行噴霧防治。幼苗2片葉或者第3片真葉展開時預防蕓豆疫病,可用霜脲氰或百菌清加防治細菌的藥一并防治。注意不能用含銅制劑、錳鋅制劑,以免產(chǎn)生藥害。每7~10 d防治1次。植株高度60~80 cm時,根據(jù)長勢可以用葉綠素或助壯素輕控長勢,防止旺長。
4.1 澆水
如果播種時澆透水,一般到蕓豆開花前不再施用肥水,直到第1批蕓豆坐住莢后才開始澆第1次水,可每667 m2隨水沖施硫酸鉀復合肥10 kg,同時配合生物菌肥或腐植酸肥以利于生根養(yǎng)根。如果棚內(nèi)過于干旱也可以在現(xiàn)蕾時開花前輕澆小水,防止因干旱造成落花。注意澆水一定不要太大,以免造成落花。
4.2 溫度管理
要特別注意的是在花蕾期,開花時白天的溫度要保持在24~28℃,夜晚13~18℃。白天不要長時間超過30℃,以免溫度過高造成落花。
4.3 施肥
從第1批蕓豆坐住莢以后,每隔10~15 d每667 m2施用1次肥水。以生物菌肥或腐植酸肥以利于生根養(yǎng)根的肥料為主,同時配以施硫酸鉀復合肥10~15 kg,隨著蕓豆結莢數(shù)量的增多和氣溫的升高,可增加到20 kg。
4.4 病蟲害防治
在開花以后就進行藥物防治病害,可以噴施百菌清、霜脲氰等防治真菌病害,同時使用農(nóng)用鏈霉素等防治細菌性病害,7 d左右防治1次。結合藥物防治噴施葉面肥,最后使用氨基酸液肥,以保持功能葉不老化。此階段重點是防治灰霉病,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對蕓豆比較敏感的藥也較多,如嘧霉胺、菌核凈、乙霉威、咪鮮胺、銅制劑、錳鋅制劑、三唑類等容易產(chǎn)生藥害,不能使用。
隨著后期氣溫的升高,追肥數(shù)量要逐漸增多,同時配合生物菌肥或腐植酸肥料,以增加根系數(shù)量,保持植株的長勢。中后期要及時去掉下部失去功能的老葉、黃葉、病葉。蕓豆生長特性決定了豆莢成熟的早晚,蕓豆全生育期170~180 d,從播種到植株下部豆莢黃熟期約140 d,整株豆莢成熟約需30~40 d,成熟期拉長,又正處雨季空氣濕度大,極易引起種皮褐變或出現(xiàn)黃斑,降低產(chǎn)量和商品率。所以應適時分批采收,先成熟的下部莢應及時采收。采收時不傷莖蔓,中后期成熟的豆莢,待整株豆莢、莖蔓、葉片變黃成熟后可一次采收,收獲后的豆莢要帶殼晾曬,曬干后人工脫粒。待水分含量在18%時進行挑選分級,定額包裝在指定的干凈、衛(wèi)生包裝物中。由于豆粒表皮很薄,在脫粒時不能用敲打或機械脫粒。籽粒不能暴曬,應在干凈衛(wèi)生、通風透氣的條件下晾干,以免發(fā)生破裂皺皮和退色等現(xiàn)象,影響品質和商品率。
2016-11-26;
2017-01-18
高來柱,男,助理農(nóng)藝師,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工作。E-mail:10033283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