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們一直追尋的東西,其實在一朵花兒或幾滴水中就能找到。生活的真諦存在于孩子們的眼中,只有充滿童心的孩子才看得見。我們大人,只有利用隱喻,才能抵達。
【關鍵詞】《小王子》;儀式感;隱喻
中圖分類號:I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274-01
法國產(chǎn)生了一部當代著名的童話《小王子》,他的作者圣·埃克蘇佩里以孩子式的目光打量著人類的孤獨寂寞和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這是一部為大人們寫的童話故事,讀起來讓人回味無窮。
一、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星球上
小王子來自于宇宙中眾多星球中的一顆,逃脫不了纖若微塵的命運。有兩座活火山,用來做早餐很方便;有一座死火山,可以用來做板凳迎接和挽留每一天的太陽。有樸素單調(diào)的小花瓣,在草地上朝開暮落。
一個星球上居住著一位專職的國王,他幻想所有人服從他的權威,不允許任何人違抗他的命令,包括每一顆星星和太陽。一個星球上居住了一位愛慕虛榮的人,他終日幻想生活在別人的掌聲和贊美中,要求別人崇拜和自我崇拜。一個星球?qū)儆谝粋€商人,巨額的財富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數(shù)字,在他不可開交的忙碌面前,他的財富是那么蒼白無用,仿佛一切都不是他的,因為他從來沒有真正擁有過它們。一個星球只容得下一盞燈和一個燈夫,他忠于職守,是唯一不為自己忙碌的人,當他點亮街燈的時候,就像一顆星星誕生了一樣,當他熄掉街燈時,就像送星星回去睡覺。一個星星上住著一位地理學家,終日埋首在自己的學問當中,不肯踏出半步閉門造車,那些高山河流海洋冰川都來源于道聽途說。一個星球是地球,這里的人們無一例外地會把吃了大象的蟒蛇這幅抽象畫認成一頂帽子;這里的人們會根據(jù)種族服飾和語言來選擇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這里的人們喜歡用數(shù)字去定義另一個人;這里的人們沒有根,到處流浪飄泊;這里有大片的荒漠,人們看不到沙漠的美麗,看不到隱藏著一口井的光芒。
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星球上,人性有種種不同側(cè)面和局限性。我們由于很難跳出自己的圈子去審視自己。但人畢竟是高級動物,追求過靈性的生活,必須自己尋找富有意義的精神寄托。
一只狐貍出現(xiàn)了。狐貍給小王子也給我們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建立聯(lián)系——馴養(yǎng)。
二、我們的生活需要儀式感
長久以來,小王子的生活是憂傷的。他唯一的樂趣只是欣賞落日,在他的小行星上,只要把椅子向后挪幾步,就可以隨時看到落日的余暉。有一天,他看了四十三次日落。當你憂傷的時候,你會喜歡看落日。那一天,小王子是多么憂傷。
一株玫瑰花出現(xiàn)了。在小王子所在的小星球上,長出了與眾不同的嫩芽,她精心打扮,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突然掀開面紗悄然綻放,風姿綽約千嬌百媚。小王子非常用心地觀察這一朵玫瑰花,而且在觀察花蕾逐漸成長綻放的過程里,小王子感覺到非常的快樂??墒撬麄冞€太年輕,顯得那么不經(jīng)世事,不懂得如何愛與被愛。
小王子離開了。在與地理學家的交談中,他懂得了短暫的含義,他的玫瑰花會消失,生命何其短暫!小王子第一次對自己的離開感到懊悔。
一只狐貍出現(xiàn)了。它教會了小王子常常被人們遺忘的事情——儀式。他們馴養(yǎng)了彼此,彼此需要。它讓小王子在每天同一個時間來靠近它,使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狐貍感到了幸福的價值,每當看到田野里大片涌動的金黃色麥浪,狐貍就會想起小王子金色的頭發(fā)。風在麥穗間吹拂,狐貍擁有了麥浪的顏色。小王子恍然大悟,原來,他的星球上的那朵玫瑰花已經(jīng)馴養(yǎng)了他。
儀式,人類已經(jīng)忘記這個簡單的真理了。狐貍告訴小王子,你必須對那些你所馴養(yǎng)的東西負責,你必須對你的玫瑰花負責。因為有了儀式,我們平淡的生活才有值得緬懷的人、值得期待的事。
夜幕降臨,黑暗翩然而至。小王子鐘愛著一朵獨一無二、盛開在浩瀚星海里的花,那么,當他抬頭仰望繁星時,便會心滿意足。
三、隱喻,通向生活的真諦
肉眼是盲目的,我們必須要用心才能看得到。
小王子降臨在地球的非洲沙漠,遠離人間煙火的大沙漠。風撩起的塵沙堆積成了流動的波濤,但是這里沒有水。在浩瀚無垠的沙漠里,尋找一口清冽的井,真荒謬。
這就是人類生活的困境,人們拼命地擠進高速火車,卻不知道自己在尋找什么,他們變得憂慮焦躁,在原地打轉(zhuǎn)打著呵欠。
月光下的沙丘,綿延起伏。你可以坐在沙丘上,雖然看不到任何東西,聽不到任何聲音,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東西在那幽幽深處散發(fā)著光芒。
沙漠美麗,因為沙漠中隱藏著一口井。成年人的世界,因為太多對權力的追捧、對財富的追求、對學問的偽造,大人們漸漸變得沒有想象力。
小王子在沙漠中叫醒的井,響著轱轆的歌聲。他拉起繩子,轉(zhuǎn)動轱轆,當風兒再度吹動時,轱轆發(fā)出的聲音,像是久未使用的風向標。
人們一直追尋的東西,其實在一朵花兒或幾滴水中就能找到。生活的真諦存在于孩子們的眼中,只有充滿童心的孩子才看得見。我們大人,只有利用隱喻,才能抵達。
作者簡介:
肖俊文(1999-),男,漢族,湖北隨州人,隨州市第一中學2014級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