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布爾迪厄的“生活風格”論

2017-01-28 05:35劉曉春
民俗研究 2017年4期
關鍵詞:判斷力皮埃爾商務印書館

劉曉春

布爾迪厄的“生活風格”論

劉曉春

“生活風格”(style of life),是布爾迪厄代表作《區(qū)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布爾迪厄吸收馬克思的資本理論、涂爾干的原始分類學、以及馬克斯·韋伯關于“生活風格”是界定不同階級、階層之關鍵因素的論述,通過分析不同群體日常生活消費的趣味差異,建構其現(xiàn)代社會分類學。“生活風格”是由不同社會空間中的人們擁有的資本及其屬性所決定的日常消費偏好,“生活風格”呈現(xiàn)的趣味差異,可以區(qū)分不同的階級、階層,人們在社會空間中與生俱來所占有的位置及其變化,決定了趣味是必然性與歷史性的統(tǒng)一,人們因趣味而維持或者改變“生活風格”,其實質(zhì)是為了爭奪社會空間的相應位置和階級結構的再生產(chǎn),“生活風格”因此具有其象征性。

布爾迪厄;《區(qū)分》;生活風格;生活的風格化

國內(nèi)學術界關于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研究,多集中于習性、趣味、資本、場域、階級等概念的引介和辨析,對于布迪厄有關分類圖式與象征權力的關系,以及社會學詩學的論述,學界也有較深入的討論。*朱國華:《習性與資本:略論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上),《東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1期、《場域與實踐:略論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下),《東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2期,《社會空間與社會階級:布迪厄階級理論評析》,《江海學刊》2004年第2期,《權力的文化邏輯:布迪厄的社會學詩學》,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6年;劉擁華:《布迪厄的“終生問題”》,《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4期;田耕:《社會學知識中的社會意象:Doxa概念與布迪厄的社會學知識論》,《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1期;高宣揚:《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tài)”概念》,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論布爾迪厄關于“象征性實踐”的概念》,《哲學研究》2016年第3期;宮留記:《布迪厄的社會實踐理論》,南京師范大學2007屆博士學位論文;李楠:《習性:布迪厄?qū)嵺`理論路標》,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屆博士學位論文。然而,對于布爾迪厄在《區(qū)分》中反復使用的“生活風格”(style of life)概念,以及“生活風格”與“習性”、“趣味”的關系,“生活風格”的象征性,“生活風格”概念的理論來源等問題,國內(nèi)學者很少涉及,僅高宣揚先生有千字篇幅介紹布爾迪厄通過“生活風格”揭示現(xiàn)代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的權力斗爭問題*劉欣從階級理論的角度,考察了布迪厄關于階級慣習與品味之關系的論述,他將日常生活等同于生活風格,劉欣:《階級慣習與品味:布迪厄的階級理論》,《社會學研究》2003年第6期;美國學者戴維·斯沃茨也是從社會階級與權力斗爭的角度,討論階級、習性與趣味的關系,[美]戴維·斯沃茨:《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陶東風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第163-217頁;高宣揚認為,布迪厄發(fā)現(xiàn)生活風格和品味的再生成過程,是現(xiàn)代社會文化再生產(chǎn)過程的主要內(nèi)容,高宣揚:《布迪厄的社會理論》,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78-79頁。,惜未深入展開討論。一如學界在理解布爾迪厄的“階級”概念時,多與“身份”概念相混淆,“生活風格”的概念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理解。*[美]戴維·斯沃茨:《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陶東風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第164頁。本文試圖以《區(qū)分》為中心,在辨析布爾迪厄“生活風格”概念的基礎上,考察布爾迪厄如何通過日常生活的“風格化”(stylization of life)現(xiàn)象,揭示不同階級、不同階層生活風格與趣味的差異及其所蘊含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的象征意義。

何謂“生活風格”

在《區(qū)分》一書中,布爾迪厄根據(jù)大規(guī)模社會研究和問卷調(diào)查,以及一項觀察日程表,在此基礎上研究社會不同階層文化趣味的分配情況。*[英]麥克·甘恩:《法國社會學理論》,李康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96頁。布爾迪厄運用習性、趣味、階級、社會空間、生活風格等概念,系統(tǒng)地揭示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社會日常生活所蘊含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意義。如果說習性、趣味、階級、社會空間等概念有明確的意指,那么,生活風格的意義,卻是在論述上述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呈現(xiàn)出來的。

在《區(qū)分》一書中,布爾迪厄運用“習性”概念,導入他對現(xiàn)代社會不同階層文化趣味的批判。在他看來,“習性”就是現(xiàn)代社會類似于涂爾干、莫斯在《原始分類》中所分析的原始分類模式,“習性”的模式即原始的分類模式。*[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下),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737頁。本論文引文涉及該書部分,必要時參照Pierre Bourdieu,1984,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習性,既是建構的結構(structuring structure),構成實踐和對實踐的認識、評價,也是被建構的結構(structured structure),其中的邏輯分類原則,構成了對社會世界的認識。習性是一個模式系統(tǒng),表現(xiàn)了階級固有的必然和自由,構成了不同階級在社會生活世界中的位置差別,習性以不同類別的實踐把握階級條件的差別,而且這些差別是自然而然的。*[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70頁。習性不斷地產(chǎn)生實踐的隱喻。*[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71頁。習性作為一種模式系統(tǒng),會以相同的實踐模式表現(xiàn)在任何場域,人們在不同場域中的實踐,其模式系統(tǒng)具有相似性,無論哪一種實踐,都是其他任何實踐的隱喻,因為其生活風格具有相似性。

布爾迪厄認為,現(xiàn)代社會中不同階級或階層的日常生活所表征的“趣味”差異,就是這樣一種具有“習性”意義的實踐支配。在他的定義中,趣味,是一種知覺圖式、評價圖式,是一種性情或配置(disposition)。它支配著一種分類實踐,并且形成一種感覺、意識和實踐預想,將人們引向其確定社會空間中符合其屬性的確定位置,引向與他們在社會空間位置相匹配的實踐和財產(chǎn)。這一分類實踐在意識和話語之外發(fā)生作用,不受有意識的審查和控制。社會行動者的觀念和行為受這一分類實踐的支配,未經(jīng)反思的、“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即呈現(xiàn)這一分類實踐的支配。*[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下),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737-738頁。

如上所述,趣味只是一種知覺圖式、評價圖式,一種性情或配置。那么,如何判定不同階級之間的趣味差異,趣味又是如何具有分類意義?布爾迪厄的方法是將趣味符號化。如此,一種性情和稟性也就成為可以被觀察、可以被把握的社會事實。但是,在布爾迪厄看來,符號化的物質(zhì)不僅是一個純粹客觀的結構,而且也受人的生存意志的支配,是“表象與意志”的體現(xiàn)。*[法]皮埃爾·布迪厄、[美]華康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第21頁,第9頁。他發(fā)現(xiàn),不同階層在日常消費中獲取、占有的物質(zhì),他們在賦予物質(zhì)的形式優(yōu)先或者功能優(yōu)先方面,具有差異性。布爾迪厄從“生活風格”的角度考察其中的差異性,并且發(fā)現(xiàn)這一差異所具有的象征意義。

布爾迪厄從馬克思的資本理論中獲得靈感,認為資本所具有的屬性,會以生活風格的方式烙印在個人或群體的日常消費方面。生活風格“對一些人而言是有選擇的標志,對另外一些人而言是他們甚至在身體上帶著的烙印?!缤系鄣倪x民在前額上寫著他們屬于耶和華,勞動分工在手工工場的工人身上打上了一個承認其資本屬性的戳記?!R克思所說的戳記,正是生活風格本身,通過生活風格,最貧困的人立刻暴露無遺,這甚至體現(xiàn)在他們對空閑時間的利用上,因此,他們注定要充當所有高雅舉動的陪襯物,并以全然否定的方式支持奢望與區(qū)分的辯證法,這種辯證法是趣味不斷變化的根源?!?[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81-282頁。

對于那些為生活所困,困頓于必然之中的民眾階級來說,他們的日常生活消費,是一種客觀必然;而對于那些有選擇自由的社會統(tǒng)治階級來說,他們通過炫耀,日漸遠離客觀必然,逐漸增加了自由,他們的生活風格越來越成為韋伯稱之為“生活的風格化”(stylization of life)的產(chǎn)物,支配和構成各種各樣的實踐*[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91頁。Marx weber,1978,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Berkeley, Los Ang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936.。具體而言,“生活的風格化”也就是形式被賦予高于功能的優(yōu)先性,這種優(yōu)先性導致對功能的否認。*[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77頁。由于人們將形式優(yōu)先性賦予日常的藝術與文化消費物品,這些物品則越來越遠離其自身的客觀必然性,其所擁有的象征意味越具風格化,物品本身的必然性處于受支配的地位,這種風格化支配和構成了日常生活的各種實踐,物品所表征的生活風格因此也就具有了象征意義。

對于民眾階級而言,他們的習性是做被迫之事,他們的生活必需品經(jīng)常處于不可避免的匱乏狀態(tài)。這種必然強制的生活狀態(tài),規(guī)定了一種必然的趣味,這種趣味意味著適應必然,并由此接受必然之事,并順從不可避免之事。*[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下),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592頁。民眾階級因為對必然的順從,而傾向于實用和功利的“審美”,拒絕為藝術而藝術。*[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下),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598-599頁。民眾階級的必然選擇,一方面在技術上要求必要、實用、“合適”、“不多余”,另一方面是被經(jīng)濟的和社會的必然所強迫,這種必然迫使“簡單的”和“樸素的”人們具有“簡單的”、“樸素的”趣味。*[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下),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602頁。而對于社會統(tǒng)治階級而言,其“生活的風格化”越來越超越必然而趨向自由、奢侈和昂貴。奢侈,意味著精致,如果物品是美的,即便簡單,人們也可以找到一種奢侈;昂貴,意味著稀缺,獨一無二,量身定做,物品被賦予擁有者的個性,有限,珍貴,唯一。*[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417-440頁。

因此,布爾迪厄所說的“生活風格”,是由不同社會空間中的人們擁有的資本及其屬性所決定的日常消費偏好與取向,并且在不同階級之間以及階級內(nèi)部不同階層之間作出了區(qū)分。對于勞動階級和無產(chǎn)階級,在他們的日常消費中,客觀必然性處于支配地位,其生活風格則是命定的必然,缺乏自由的選擇。對于社會統(tǒng)治階層而言,由于他們擺脫了經(jīng)濟必然,在他們的日常消費中,通過占有最稀有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其日常消費的形式大于功能,所體現(xiàn)的生活風格是自由的選擇。前者的生活風格體現(xiàn)的是一種必然趣味,而后者則是一種自由或奢侈趣味。

在布爾迪厄看來,“生活風格”不僅僅意味著物質(zhì)的占有,也意味著占有與物質(zhì)相關的知識、行為與觀念,而后者的占有,需要漫長的時間積累,且長期浸潤在擁有這些物品之群體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生活風格”概念是一個超越主觀與客觀之絕然對立的概念,這與布爾迪厄的社會哲學主張有關。他的實踐科學主張必須闡明行動者在其日常生活中運用的知覺圖式和評估圖式,應該探究這些圖式(各種情境定義、類型、闡釋程序)來自何處,又是如何與社會的表層結構聯(lián)系在一起。*[法]皮埃爾·布迪厄、[美]華康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第12頁。布爾迪厄的“生活風格”概念,正是通過呈現(xiàn)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物質(zhì)消費及其過程,揭示社會關系結構這一社會事實,通過揭示物質(zhì)消費過程中人們的知識、行為與觀念,發(fā)現(xiàn)在社會關系結構中起積極作用的人們的慣習、趣味等性情傾向以及文化象征意義。

趣味與生活風格

在布爾迪厄看來,趣味既是社會不同階層分類模式系統(tǒng)形成的根源,也是區(qū)分個人、群體的分類模式系統(tǒng)。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客觀對象的占有和實踐活動,一個人所具有的所有特征相互配合、相互強化、相互確認,其中有意無意地泄露出來的不斷重復的、具有統(tǒng)一性的模式化信息,形成了個人或群體的整體生活風格偏好,是一種系統(tǒng)性的表現(xiàn)意圖,在現(xiàn)實社會中具有分類功能。

1.趣味的必然性與生活風格的偏好

布迪厄指出,趣味是社會不同階層分類模式系統(tǒng)形成的根源,具有其必然性。趣味往往以符號的方式呈現(xiàn),趣味將物變成可區(qū)分的、特殊的符號,使之具有象征意義,趣味將身體的物質(zhì)范疇也納入到具有區(qū)分意義的象征范圍。趣味作為一種分類系統(tǒng),將必然變成策略,將限制變成偏好,并拋棄機械論的決定性,產(chǎn)生一整套“選擇”,這些選擇構成被分類的和能分類的生活風格,而這些生活風格從它們在一個對立的和關聯(lián)的系統(tǒng)中的位置獲得其意義。*[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74-275頁。因此,在布爾迪厄看來,趣味,既是一種由物質(zhì)所表征的具有象征意義的分類系統(tǒng),也是由占有、支配這些物品所形成的具有區(qū)分意義和特殊性的生活風格;在客觀上支配著人們的實踐符合其實際收入狀況的,是趣味,而非經(jīng)濟條件。趣味同時還是一個階級或個人的內(nèi)在表現(xiàn)意圖,它促使人們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復性、共同性的實踐;決定人們實踐行為的,是趣味,而非機械決定論意義上的經(jīng)濟基礎。

同時,趣味也是不同階級特殊偏好之生活風格發(fā)生的根源。趣味是特定階級通過物質(zhì)的或象征的形式占有被分類的、能分類的客體或?qū)嵺`的一種傾向和能力,是具有特殊偏好之生活風格發(fā)生的根源。生活風格作為一種整體的偏好,以象征的方式對個人、群體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產(chǎn)生影響。趣味形成了一個特定階級的生活風格,生活風格又體現(xiàn)了一個特定階級整體的特殊偏好,以及他們體現(xiàn)在占有對象、實踐行動中的相同的表現(xiàn)意圖。生活風格的每一個維度與其他維度一起,共同構成了特定階級趣味的整體性。*[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72-273頁。

那么,趣味為何既是社會不同階層分類模式系統(tǒng)形成的根源,也是具有特殊偏好之生活風格發(fā)生的根源?布爾迪厄認為,趣味不是來自于天賦的超凡魅力,而是與個體的受教育水平和社會出身有關。*[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2頁,第17-18頁。他指出,那種具有對某些對象采取特有的美學觀點的才能,也就是審美地構造對象的才能,能夠更嚴格地區(qū)分不同的階級。因為這種能力能夠?qū)㈦S便什么東西,甚或“庸俗”的東西構造成審美的,并在日常生活的最平常選擇中,比如烹飪、服裝、或裝飾方面,使用一種“純粹”審美原則的能力。*[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65-66頁。布爾迪厄認為,通過分析消費產(chǎn)品的性質(zhì)和消費方式,可以把握人們的有教養(yǎng)的配置和文化才能;而且還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配置和文化才能,是如何按照行動者的等級,并按照這些等級適合的領域(從最合法的領域如音樂或繪畫,到最自由的領域如服裝、家具和烹飪)發(fā)生變化,以及在合法領域內(nèi)部,又是如何按照這些等級出現(xiàn)于其中的市場(即“學校教育”市場或“學校教育之外的”市場)而發(fā)生變化。他發(fā)現(xiàn),文化實踐與學校教育資本以及社會出身有非常緊密的關系,而且在學校教育資本相等的情況下,離合法領域越遠,社會出身在實踐的或偏好的解釋系統(tǒng)中的影響就越大。*[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7-18頁。比如,在人們對于合法藝術作品的消費選擇上,就有非常明顯的分類作用,從中可以區(qū)分出三種與學校教育水平和社會階級大致相符的趣味空間。一是合法趣味,也就是對合法作品的喜愛,如德國作曲家巴赫(1685-1750)的《平均律古典鋼琴曲集》、《賦格藝術》即為代表,以欣賞此類音樂作品的合法趣味隨著學校教育水平而提高,在最富有學校教育資本的統(tǒng)治階級層次中達到最高;二是“中產(chǎn)階級”趣味,集中了主要藝術的次要作品,如《藍色多瑙河》、《匈牙利狂想曲》等,這一趣味在中產(chǎn)階級身上更為常見;三是“民眾”趣味,以“輕”音樂作品或者由于廣為流傳而貶值的深奧音樂作品為代表,“民眾”趣味的變化也與學校教育資本成反比。*[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3-24頁。

同時,布爾迪厄還指出,在學校教育資本相同的情況下,社會出身的差別仍然與重要的差別聯(lián)系在一起。那種從兒童時期開始在家庭內(nèi)部實行的全面的、早期的和不知不覺的教育,與后來的、有系統(tǒng)的和快速的教育不同,前者給予的是自信和自如。*[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09-110頁。這種差異構成了“社交家”/“學者”、經(jīng)驗/知識的對立。比如貴族的早熟資歷,作為一種法定的出身資本,賦予他們更早獲得合法文化的文化訓練之優(yōu)勢,他們在熟悉的模式中以最無意識的和最讓人察覺不到的方式,獲得貴族的生活方式,包括餐桌禮儀、談話藝術、音樂修養(yǎng)、禮節(jié)意識以及發(fā)音方式等等。所有這些,是因為他們擁有最稀有的獲得條件,他們擁有對于時間的社會權力,即擁有那些來自過去、來自被積累、被儲存、被凝結的歷史的現(xiàn)存之物,如爵位、稱號、古堡、繪畫和收藏、陳年老酒和古代家具等等。*[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20頁。還有行家,他們對于占有工具的無意識支配能力,就是一種“藝術”,不能只通過規(guī)則或規(guī)定傳承,而是需要熟悉文化作品,與有修養(yǎng)的人建立一種類似于傳統(tǒng)的師徒關系,反復接觸,方可獲得。行家將作品的構造原則內(nèi)在化,但這些原則從未上升到意識,他們無法說明他的判斷原則,與藝術理論家的理性化和學校教育的標準化迥然異趣。*[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10-112頁。這種布爾迪厄稱之為“法定的熟悉”的貴族早熟資歷,通過長期浸潤在一個由有修養(yǎng)的人、實踐和物縈繞的日常空間,以及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家具、服裝或菜肴的選擇中,形成身體經(jīng)驗,這種身體經(jīng)驗賦予貴族一種深刻的無意識,即不加掩飾的“趣味”。*[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27-132頁。

2.趣味的歷史性與生活風格的再轉換、再生產(chǎn)

布爾迪厄的社會哲學反對以一種機械的客觀反映論認識世界,他時刻提醒自己,處于不同社會空間的不同階層,他們的審美配置確有其與生俱來而習得的趣味,體現(xiàn)了不同階層的習性的差異,與此同時,也應該與本質(zhì)主義以及線性思維決裂,認識到在既定的社會空間中,不同主體的實踐具有無限多樣性,其中變化的每個因素都處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結構的關系網(wǎng)絡之中。*[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42頁,第178頁。換言之,將狹義的、標準意義的“文化”重新納入到系統(tǒng)的整體之中,回到人類學的廣義“文化”之中。具體而言,作為“以直接的和直覺的方式判斷美學價值的能力”的趣味,與分辨食物特有味道的能力這樣一種趣味,同樣是分不開的。*[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42-43頁,第165頁。也就是說,趣味,作為一種審美配置的歷史產(chǎn)物,既由集體與個體的實踐生成,也是社會規(guī)則和慣例的產(chǎn)物。因此,趣味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歷史性。

布爾迪厄認識到,處在復雜社會結構關系網(wǎng)絡中的不同階級的個體,其實踐具有無限多樣性,每一個個體不僅擁有基于其所在生產(chǎn)關系的位置而形成的主要特征,可以通過職業(yè)、收入或教育水平等指標被辨識,而且還有一些次要屬性、從屬特征,如年齡、種族、性別、社會出身等。這些次要屬性、從屬特征,從未被明確地說明,卻被偷偷地引入解釋模式,甚至通過心照不宣的要求,作為真正的選擇或排斥原則而起作用。*[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70-171頁。由那些次要屬性和從屬特征所規(guī)定的社會形象,在他們的社會身份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他們必然要參照這種從屬關系確定自身的位置。*[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74頁。由此,布爾迪厄進一步指出,社會階級既不是由一種屬性,也不是由屬性的總和或者一系列屬性決定的,而是由所有相關屬性之間關系的結構所決定。*[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77頁。同樣地,由于行動者擁有的原始資本與最終資本之間存在著變量關系,行動者在社會空間中的原始位置與當下位置也會隨之變動遷移。*[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82-183頁。也就是說,資本總量決定了將各大階級的生存條件區(qū)分開來的最初的差別,而財產(chǎn)結構,則決定了資本總量在不同種類資本之間的分布形式,以及由此確定的階級內(nèi)部不同階層的次要差別。*[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90-191頁。布爾迪厄發(fā)現(xiàn),在法國,由教授、國營部門管理者、自由職業(yè)者、工程師、私營部門管理者、企業(yè)主以及商業(yè)經(jīng)理等職業(yè)構成的統(tǒng)治階級的不同階層,他們的生活風格的差異,不僅與他們的原始位置與當下位置即社會軌跡的變化遷移有關,也與他們與經(jīng)濟、文化的“價值發(fā)源地”(如巴黎或其他區(qū)域性大都市)之空間距離有關,布爾迪厄稱后者是一種固有的文化距離。*[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99-201頁。與“價值發(fā)源地”的固有的文化距離越大,他們擁有的文化資本越菲薄。

基于以上分析,布爾迪厄提出一個盡可能準確的理論模式,即將表現(xiàn)社會條件的空間、表現(xiàn)習性的理論空間、表現(xiàn)生活風格的空間三者疊加在一起,努力揭示在一個既有的社會空間結構中,個體(或群體)如何通過再轉換策略(reconversion strategies)竭力維持或提高他們在社會空間中的位置。*[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03-206頁。布爾迪厄發(fā)現(xiàn),個人或家庭傾向于通過再生產(chǎn)策略,即表面上非常不同的一系列實踐,有意無意地保持或增加他們的財產(chǎn),并相應地,維護或提高他們在階級關系結構中的地位。*[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08頁。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法國,不同的社會階級越來越強化學歷的競爭,導致學校教育突飛猛進,進而由于學歷與職位之間關系的變化,導致社會結構部分地發(fā)生變化。*[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11頁。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1954-1975年間,工業(yè)家和大商人的相對數(shù)量驟然下降,而依靠學歷獲得其地位的管理者、工程師、教授和知識分子的人數(shù)大增,小商人、手工業(yè)者、農(nóng)業(yè)經(jīng)營者的人數(shù)明顯下降,小學教師、技師、醫(yī)療或社會人員的比率增加。*[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23頁。但是,布爾迪厄指出,在小商人、手工業(yè)者總量減少的現(xiàn)象中,更應該注意的,是這些職業(yè)的結構變化。比如,隨著普通食品業(yè)和鄉(xiāng)村面包店的倒閉,與此同時出現(xiàn)的,可能是以營養(yǎng)學、地區(qū)天然產(chǎn)品、天然食品為特色的店鋪或擅長老式面包加工的面包店大量開業(yè)。奢侈品手工業(yè)和藝術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同樣挽救了傳統(tǒng)手工業(yè)者最不受優(yōu)待的階層的沒落,因為奢侈品手工業(yè)和藝術手工業(yè),既要求擁有經(jīng)濟資本,也要求擁有文化資本。這些變化,與家庭收入增加、家庭消費結構的變化,以及人們更多的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所帶來的文化資本的增加等等密切相關。*[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25頁。

然而,必須認識到,布迪厄所說的結構變化,并不是指在一個特定的社會空間中的“革新”或“創(chuàng)新”,他認為那種期望通過將“革新”引入話語以解決“社會變化”問題的努力,實在是太天真了。在他看來,每個階級或階層都處于一個由復雜的客觀關系網(wǎng)組成的斗爭場域,這個場域確定了人們維持、改變或為了維持而改變的自發(fā)的、或有組織的個人或集體策略。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斗爭場域中,每一個階級或階層或通過維持來改變,或為了維持而改變,都盡力地通過獲得新優(yōu)勢,以壓倒其他階級或階層,但這種努力往往被其他階級趨向相同目標的反作用抵消,其結果是導致階級或階層之間的財產(chǎn)分配結果的總體平移。*[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50-251頁。這種為了某種確定的稀有財產(chǎn)或頭銜而競爭的群體力量和努力,類似于賽跑中的平衡,經(jīng)過一系列的超越和追趕,最初的差距仍舊保持下來。*[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56頁。如社會稀缺頭銜和稀缺職位的持有者通過維護稀缺頭銜和稀缺職位的定義,使他們自身持有的稀缺職位屬性永久化,他們還會通過設定稀缺職位的數(shù)量,使人群的分離、區(qū)別制度化、組織化。一如高級俱樂部的高爾夫、馬球、打獵、騎馬等活動,表面看來都是罕見的、有選擇的,其實只不過是一個借口,高級俱樂部所考慮的不是成員是否擁有一份共同財產(chǎn),而是個人所持有的社會資本。*[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57-260頁。在這里,布爾迪厄揭示的是,在階級狀況的變化過程中,不同群體的階級地位在等級體制中的延續(xù)性,以及在這一充滿競爭的斗爭場域中,不同階級或階層所采取的維持、改變策略,其最終的結果依然是階級結構的再生產(chǎn),趣味與生活風格的再生產(chǎn)。

生活風格及其象征性

《區(qū)分》的最精彩部分,正是布爾迪厄揭示了現(xiàn)代社會日常消費中資本屬性與生活風格的關系。他認為,資本的屬性以生活風格的方式烙印在個人或群體的食物、身體、文化娛樂休閑等日常消費方面。他從食物消費所反映的社會事實來看,認為其主要對立大致與收入的差別相符。但是這一事實掩蓋了中產(chǎn)階級內(nèi)部的次要對立。這一次要對立建立在文化資本最富有和經(jīng)濟資本最不富有的階層與文化資本最不富有和經(jīng)濟資本最富有的階層之間。一般認為,隨著社會等級升高,食物消費的比重降低,或者熱量高的、脂肪多的食物以及酒類的消費比重減少,而脂肪少的、清淡的食物比重增加。由于收入有助于支配與必然的距離,如果把消費變成收入的一項簡單功能,那么這一理論本身就包含了全部假象,比如,這一理論無法解釋相同的收入與結構迥然不同的消費相關聯(lián)的狀況。*[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78頁。

布爾迪厄認為,如果要真正解釋這一反映消費結構變化的恩格爾定律,需要考慮社會條件的全部特點,這些特點從童年時代開始就與收入相關,而且這些特點能夠培養(yǎng)符合社會條件的趣味。他進而明確指出,消費領域和其他領域的差別,其真正根源是奢侈趣味(或自由趣味)與必然趣味之間的對立。奢侈趣味由資本所保證的自由與寬裕所確定,資產(chǎn)階級的趣味與自由相關。必然趣味則是必然的產(chǎn)物,勞動大眾、無產(chǎn)階級以最低的成本再生產(chǎn)勞動力,必然喜愛既有營養(yǎng)又最經(jīng)濟的食物。如果說資產(chǎn)階級的奢侈趣味是資本、時間、物質(zhì)豐裕的自由選擇,那么,無產(chǎn)階級、勞動大眾的必然趣味,則是命定之愛,是命運的選擇,也是一種資本、物質(zhì)、時間匱乏的被迫選擇。*[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79-281頁。他以食物消費、展示自我和外表的消費(服裝、美容、化妝品、傭人)、文化消費這三種消費結構為例,區(qū)分了統(tǒng)治階級與工人階級之間奢侈趣味與必然趣味的對立,他認為從這些消費結構的差異中,可以確定區(qū)分系統(tǒng)。

1.食物消費

通過分析食物消費的結構,布爾迪厄發(fā)現(xiàn),食物消費所體現(xiàn)的趣味與一個階層的身體觀念、食物與身體之關系的觀念、以及他們評價這一關系的范疇有關。由于上述觀念和評價范疇的不同,不同階層形成了關于食物的不同趣味,食物對于身體的作用也就形成不同的等級。通過食物的消費,象征化地標記個人、群體的身份、階層等級以及趣味,體現(xiàn)了不同的生活風格,也形成了不同的身體等級。*[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96-297頁。

具體而言,不同階層、不同階級對于適宜食物的選擇,具有區(qū)分的意義,其根源則是整個身體的圖示,尤其是通過吃的行為維護身體的方式,成為選擇某些食物的根源。比如,魚對于民眾階層的男人,是不大適宜的食物,因為不僅魚是清淡的、不耐饑餓的食物,而且也跟吃相有關。*[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97頁。布爾迪厄還通過將不同階級如何對待食物、擺放食物、呈現(xiàn)食物、供給食物的方式進行比較,綜合食物與世界、他人、身體本身的關系維度,考察體現(xiàn)不同階級實踐哲學的食物趣味,發(fā)現(xiàn)資產(chǎn)階級飲食與民眾階級飲食的對立。資產(chǎn)階級的飲食注重形式,其飲食形式化,飲食方式也趨于形式化。比如,酒食的物質(zhì)性功能弱化,形式化、儀式化、風格化功能加強;還有,吃飯是一種社會儀式,一種對倫理舉止和美學雅致的確認,否定物質(zhì)主義的粗俗,否定食物消費的即刻滿足和單純感知。資產(chǎn)階級的飲食呈現(xiàn)食物和消費食物的方式,如上菜的次序,餐具的擺放,形狀與顏色的搭配,使用餐具的舉止、儀表與禮儀,等級化的座次安排,吃的聲音、動作、表情,精致的酒、菜等等,都意味著等待、拖延、節(jié)制。資產(chǎn)階級的飲食將嚴格的規(guī)則引入日常生活的方式,去除了家庭與外界、日常生活與脫離日常生活之間的分隔,可以從宴會中外人(仆人和客人)出現(xiàn)在家庭和熟悉的世界中得到解釋。*[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06-307頁。布爾迪厄從形式與物質(zhì)之間的對立,總結了民眾階級與資產(chǎn)階級飲食行為的對立。對于民眾階級而言,食物體現(xiàn)其營養(yǎng)物質(zhì),營養(yǎng)物質(zhì)與身體有關,并能產(chǎn)生力量;而對于資產(chǎn)階級而言,外形或形式被賦予優(yōu)先權,物質(zhì)與力量被置于次要地位。從飲食趣味的對立,布爾迪厄又看到了不同階級實踐哲學的對立。即物質(zhì),實在的,與純粹象征的東西對立;真實的,反對偽造、仿制、欺騙;存在的,反對表現(xiàn);自然、本性、簡單,反對窘迫、裝模作樣、裝腔作勢、彬彬有禮和客客氣氣。*[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11-312頁,

2.展示自我和外表的消費

在展示自我和外表的消費方面,個人純粹的外表包括身體、行為、舉止的方式,以及刻意改變身體特征的方式,都具有其強烈的象征意義,構成了區(qū)分社會身份的符號系統(tǒng)。身體既是符號,也生產(chǎn)符號。根據(jù)身體顯現(xiàn)的各種姿態(tài)、服飾以及被改造的身體特征,人們可以感知到身體與符號之間互相指涉的關系。身體是唯一的、可感知的、最能體現(xiàn)“人格”之內(nèi)在本質(zhì)的、最自然的表現(xiàn),身體的特征,可以被人們解讀為一種具有社會特點的“精神面貌”的標志。那些可以為人們所認知的身體符號,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一個人的行為舉止,被視為是一個人精神風度的標志。*[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00-301頁身體符號不是“固有的”,它既是任意的,如“環(huán)肥燕瘦”,也是必然的,如灰姑娘的外表、服飾所象征的社會地位;如美貌如花之于貧困,瘦弱丑陋之于強權,其生物繼承性與社會繼承性之間呈現(xiàn)出邏輯反差。因為人們對社會系統(tǒng)中身體屬性的認知,依據(jù)的是一個社會秩序所規(guī)定的特定理性。因此,布爾迪厄認為,身體也出現(xiàn)了等級空間。這一空間既是生物性的偶然,也是一種社會性的、文化性的結構,依據(jù)其自身邏輯再生產(chǎn)社會空間。身體屬性與社會分類系統(tǒng)在社會階級之間的分布,有其密切的關系。人們可以通過社會分類系統(tǒng)認識、理解身體屬性,往往將統(tǒng)治階級與被統(tǒng)治階級的最常見屬性,分類成不同等級予以對立。個人通過身體所呈現(xiàn)的社會表象,建立自己關于身體的主觀表象和身體素養(yǎng)。*[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01頁。

通過服裝、美容、化妝品等方式,展示自我與外表的消費,在不同的階級以及不同階層中,同樣具有象征意義。布爾迪厄認為,不同階級對自我表現(xiàn)的興趣,對自我表現(xiàn)的關注,對自我表現(xiàn)帶來的利益的意識,和他們真正給予自我表現(xiàn)的時間、精力、節(jié)食、保養(yǎng)的投入,是與他們可能從自我表現(xiàn)中合理地期待的物質(zhì)或象征利益的機會成比例的。*[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16頁。在民眾階級和資產(chǎn)階級中,食物與服裝被給予的分量是顛倒的。這種顛倒是對整個世界觀的一種顛覆的標志。民眾階級承認存在的優(yōu)先,看重服裝的物質(zhì)的、現(xiàn)實主義的、功能的用途,選擇“有用的”東西;家庭是自由自在的場所,而不像資產(chǎn)階級那樣,將儀表引入到家庭空間之中。*[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13頁。此外,越遠離統(tǒng)治中心,人們的穿著打扮越年輕,越接近中心,則越來越嚴肅(灰暗、樸素、傳統(tǒng))。一個人社會意義上越年輕,他在社會空間中越接近被統(tǒng)治中心或新職業(yè),其新式服飾拒絕所謂正裝的限制和慣例。*[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15-316頁。

布爾迪厄還深入細致地分析了不同階級、不同階層女性在展示自我與外表之消費的差別及其象征意義??傮w而言,民眾階級的婦女缺乏美貌的“商業(yè)價值”意識,在身體修飾方面較少投入時間、金錢、精力、節(jié)制,因為她們從事的職業(yè)對于身體的容貌并無嚴格的要求;而小資產(chǎn)階級婦女卻不同,她們所從事的職業(yè)要求她們“行為端莊、風度得體”,其身體屬性作為資本,在職業(yè)市場上具有重要價值,她們在身體容貌方面花費較多的時間、精力、金錢;而統(tǒng)治階級的婦女,則相信美貌的價值和為了打扮而付出的努力的價值,將美學價值與道德價值結合在一起。*[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16-317頁。對于統(tǒng)治階級和小資產(chǎn)階級的婦女來說,美貌,既是天生的、自然的,又是可以通過付出時間、金錢、精力和節(jié)制等方式合法化的一種道德獲取,她們肯定精心打扮容貌的美學價值,否定平庸的放縱、隨意以及丑陋,進而建立一種統(tǒng)一的美學—道德價值。*[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18頁。

3.文化消費

此外,在健身、體育運動等文化娛樂休閑消費方面,民眾階級與資產(chǎn)階級、貴族階級也存在著差異,而這一差異的背后,同樣被賦予了審美的、倫理的意義。

在所有以身體為對象或賭注的實踐,比如飲食之于身體、疾病之于身體、美容或保健之于身體、體育運動之于身體等等,民眾階級與自己的身體表現(xiàn)為一種工具式的關系。比如在體育運動的選擇上,民眾階級的運動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體力甚或遭受痛苦(比如拳擊),并且有時要求拿身體本身當賭注(比如各種形式的雜技、格斗運動等)。足球、橄欖球、拳擊、格斗等運動,當初在法國極受貴族喜愛,一旦這些運動日漸普及,便成為最典型的民眾運動,因為這些運動要求的價值和品德,如力量、吃苦耐勞、暴力傾向、“獻身”精神、聽從和服從集體紀律,與資產(chǎn)階級角色中的“與角色的距離”截然對立。*[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29-332頁。

而資產(chǎn)階級、貴族主義的健身與體育運動的選擇,則表現(xiàn)為一種倫理的、美學的關系,他們將運動實踐和運動話語倫理—審美化。為了躲避平庸的大眾和大眾娛樂,他們總是在別處,在更高處,在更遠處,反季節(jié),反地點,尋求對新體驗和處女地的獨占權或優(yōu)先權。在這種合法性意識的支配下,他們熱衷于高爾夫、網(wǎng)球、快艇、馬術、滑雪、擊劍等運動,因為有專門的場所,特定的時刻,特定的伙伴,身體消耗較低且隨意性強,需較高的投入,且投入越早收益越大,而且排斥身體和語言的暴力,體現(xiàn)了高度文明的社會交流。其中的快艇、滑雪等運動,以對抗自然的斗爭代替民眾體育運動的人與人之間的爭斗。在他們看來,這是所有時代都應該得到贊美和頌揚的倫理觀、審美觀,代表了資產(chǎn)階級的趣味。*[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qū)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上),劉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34-335頁。

由此可見,在布爾迪厄看來,人們在食物、身體、文化娛樂休閑等方面的日常消費,與其說是消費物質(zhì)或產(chǎn)品,不如說是通過消費彰顯某種精神價值,宣揚某種倫理—美學觀念,表達某種生活趣味,在社會空間中區(qū)分自我與他人、我群與他群。人們在消費相關物質(zhì)或產(chǎn)品的過程中,因為社會等級的差異,在不同的方面存在著趣味的差異與對立。在食物消費方面,有形式與功能的對立,在身體消費方面,有素顏的天生自然價值與美容的道德—美學價值的對立,在文化娛樂休閑方面,則有著暴力性的人與人對抗的工具式關系與低體力消耗的對抗自然的倫理—審美化關系的對立。這些消費方式的對立,既與人們的收入大致相關,也與人們從童年時代即已開始的生存社會條件特點相關,因為這些特點培養(yǎng)了與人們生存的社會條件有關的不同趣味,而這些趣味,則將人們導向與其社會屬性相符合的行為與實踐,形成不同階級或階層不同的生活風格。

余 論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布爾迪厄在《區(qū)分》一書中通過“生活風格”揭示文化品位、生活趣味與階級、階層的關系,其直接的理論來源是馬克思的資本理論、馬克斯·韋伯的思想以及涂爾干關于原始社會的分類學。

在《經(jīng)濟與社會》一書中,韋伯考察了政治共同體內(nèi)部的權力分配問題。在對其中存在的“階級”(class)、“等級”(status group)和“政黨”(party)等不同的權力分配現(xiàn)象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韋伯特別強調(diào),生活風格(styles of life)是界定不同階級、不同等級社會地位、社會身份的關鍵因素。*Marcus Felson,1976,“The Differentiation of Material Life Styles: 1925 to 1966”,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Vol. 3, No. 3/4 (Dec., 1976), p.397.

韋伯認為,“占有財產(chǎn)”和“毫無財產(chǎn)”是一切階級狀況的基本范疇,有產(chǎn)者占有財產(chǎn),無產(chǎn)者提供勞動效益。由于從共同的階級狀況產(chǎn)生一種社會化或者共同體行為,絕非普遍現(xiàn)象(auniversal phenomenon),所以階級本身不是一個共同體。*[德]馬克斯·韋伯:《經(jīng)濟與社會》(下),林榮遠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247-249頁。因林榮遠譯本直接譯自德文版,本文引文以林譯本為主,同時參照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1年閻克文譯本,第1063-1078頁,以及英文版Marx weber,1978,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pp.926-940,Edi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Berkeley, Los Ang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在此基礎上,韋伯區(qū)分了階級與等級。等級與階級不同,等級一般則是共同體,哪怕往往是非定型的共同體。同純粹由經(jīng)濟決定的“階級狀況”相反,韋伯把任何由某種特殊的社會評價——對榮譽的評價,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評價——所決定的典型人生要素稱之為“等級狀況”(statussituation)。這種榮譽(honor)可能與多數(shù)人的共同特性聯(lián)系在一起。這種狀況可能與某一種階級狀況相聯(lián)系,財產(chǎn)的占有本身并非總是、然而極為經(jīng)常地持久地達到等級的效用。但是,等級榮譽作為一種社會評價體系,又不是必然要與某一種“階級狀況”相聯(lián)系的,有財產(chǎn)者和無財產(chǎn)者也可能同屬于相同的等級,更多的是,它一般同要求赤裸裸的財產(chǎn)占有本身處于尖銳的矛盾之中。*[德]馬克斯·韋伯:《經(jīng)濟與社會》(下),林榮遠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253頁。但是,等級的形成,與人員的選擇、政治的從屬性或階級狀況密切相關,而后者越來越起重要的作用,因為按照“等級”的生活方式生活,往往受到經(jīng)濟的制約。*[德]馬克斯·韋伯:《經(jīng)濟與社會》(下),林榮遠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256-257頁。等級的區(qū)分除了有慣例(conventions)保證和法律保證之外,韋伯特別強調(diào)還有一種禮儀的保證(religious sanctions)。慣例保證和法律保證穩(wěn)定地保障了某些等級在經(jīng)濟上的權力分配和法律上的特權化,如遵從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生活風尚,而這種風尚與某一特定群體的品質(zhì)相關,還有同“名門望族”的交往與通婚,有助于個人資本的提升,以及社會秩序中某些“約定俗成”的特定的劃分;而禮儀保證則使任何超越等級的有形接觸,都有可能被視為是不潔的、被污染的,“種姓”就是這一等級發(fā)展的極端封閉表現(xiàn)。*[德]馬克斯·韋伯:《經(jīng)濟與社會》(下),林榮遠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254-255頁。

韋伯指出,正是由慣例、法律、禮儀保證所保障的不同群體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style of life),非常典型地確立了“等級的”劃分。如果說“階級”是根據(jù)同貨物(goods)的生產(chǎn)和獲得的關系來劃分,那么,“等級”則是根據(jù)其貨物消費的原則來劃分,表現(xiàn)為“生活方式”的特殊形式。“階級”根源于“經(jīng)濟制度”,而“等級”則根源于“社會制度”,即在“榮譽”分配的領域。*[德]馬克斯·韋伯:《經(jīng)濟與社會》(下),林榮遠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259-260頁。某一等級的榮譽一般首先表現(xiàn)在向所有希望屬于那個圈子的人強行要求某種特殊的生活方式。每一個等級都堅守其共同體內(nèi)部固有的東西,表現(xiàn)在對觀念、實物以及機會的壟斷。比如,享有特定的、始終以距離感和排他性為基礎的等級榮譽的優(yōu)先權,甚至包括服裝的、飲食的、攜帶武器的、某種特定的非職業(yè)性的、業(yè)余的藝術實踐等等的榮譽優(yōu)先權,以及種種形形色色的實質(zhì)的壟斷,如對等級聯(lián)姻關系、某些特定任職的優(yōu)先機會、某些特定物質(zhì)和某些特定行業(yè)的壟斷等等。這些優(yōu)先權和壟斷權,在日常生活中,則通過不同等級殊異的生活風格保證了不同等級的等級榮譽。這種不同等級為了其各自的榮譽和尊嚴感而堅守其共同體內(nèi)部固有的生活方式,韋伯稱之為“生活的風格化”。生活風格決定了不同的等級榮譽,不同等級也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生活風格的種種慣例、“約定俗成”以及禮儀風尚。這種風格化的生活,要么源于等級,要么為等級所保留下來。*[德]馬克斯·韋伯:《經(jīng)濟與社會》(下),林榮遠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257頁。比如,為獲利的目的從事文學藝術工作,會被視為令人喪失榮譽,還有,享有特權的群體從未切實毫無保留地在人格上接受“暴發(fā)戶”,即便他們完全適應了該等級群體的生活方式。*[德]馬克斯·韋伯:《經(jīng)濟與社會》(下),林榮遠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258-259頁。

布爾迪厄的“生活風格”概念,也是其通過物質(zhì)符號的分類,認識、理解、分析現(xiàn)代社會組織/結構的工具。他的這一理解社會的方法秉承了法國社會學的傳統(tǒng)。法國社會學大師涂爾干、莫斯從澳洲、非洲等地原始人的圖騰神話與原始分類的關系中,發(fā)現(xiàn)原始人以他們的圖騰神話作為事物的分類依據(jù)。在澳洲、非洲等原始社會中,其最初的邏輯范疇就是社會范疇,最初的事物分類就是人的分類,事物正是在這些分類中被整合起來的。*[法]愛彌兒·涂爾干,馬塞爾·莫斯:《原始分類》,商務印書館,1997年汲喆譯,渠東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9頁。布迪厄同樣關注符號分類與社會組織/社會結構的關系。如果說涂爾干、莫斯以原始人的圖騰神話為起點,借助家庭、氏族、胞族所提供的觀念,確立了事物的關系,建構了動物族群和現(xiàn)象門類,從這些世間事物的分類類型中,洞察了“分類建構于其中的那個社會”*[法]愛彌兒·涂爾干,馬塞爾·莫斯:《原始分類》,汲喆譯,渠東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4頁。,那么,布迪厄則以不同于康德關于“趣味”的“純粹”批判方式,對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的“趣味”采取一種“通俗”——社會的、歷史的、文化的——批判,揭示了現(xiàn)代社會的階級乃至階級內(nèi)部階層分化的秘密。他從日常生活出發(fā),“通俗”地批判康德的“純粹”批判,也就是通過“感官”、“膚淺”的日常生活,發(fā)現(xiàn)藝術與文化消費是如何具有一種使社會差別合法化的社會功能,以此重建大眾“美學”的邏輯。正是運用“習性”、“場域”等概念,通過考察在現(xiàn)代社會不同階層的藝術與文化消費領域中,人們?nèi)绾螌⒛撤N“純粹美學”的原則運用于日常生活最為平常的事項(例如烹飪、服飾或者裝飾)*Pierre Bourdieu,1984,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5.,從而形成各具不同象征意味的差異性的生活風格,使他能夠從日常生活的藝術與文化消費現(xiàn)象中,區(qū)分社會空間,剖析社會分層的結構,洞察現(xiàn)代社會的構成秘密,建構其現(xiàn)代社會的分類學。

[責任編輯 刁統(tǒng)菊]

劉曉春,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中心教授(廣東廣州,510275)。

本文是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與民族地區(qū)城鄉(xiāng)協(xié)調(diào)發(fā)展》(16JJD850017)階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判斷力皮埃爾商務印書館
最有思想的句子
耀眼的清晰——皮埃爾·彭貢潘
皮埃爾摘月亮(下)
皮埃爾摘月亮(上)
皮埃爾摘月亮(上)
商務印書館120年
商務印書館喜迎120年大慶
機械能守恒定律應用易錯題分類解析
環(huán)境會影響判斷力
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