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陜西 楊凌 712100]
心理學電影解讀(九)
假面夫妻:婚姻之殤——電影《他人之顏》的心理學解讀
⊙崔 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陜西 楊凌 712100]
《他人之顏》中的醫(yī)生出于代償心理為奧山設計了一件面具。本以為在面具操控下能獲得更多自由的奧山不僅無力面對愈演愈烈的婚姻之殤,而且還被面具操控走向了自毀之路。這種飲鴆止渴的方法最終也讓醫(yī)生成為自己浪漫實驗下的犧牲品。
婚姻之殤 代償 面具
電影《他人之顏》改編自安部公房的小說,里面貫穿著明線和暗線兩個層次:明線是奧山不幸遭遇事故并導致整個面部毀容,從整日纏著繃帶不愿解下到戴上醫(yī)生以面皮覆蓋方式做的面具,他經歷了“自我否定—攻擊妻子—迷失自我—放縱自我”的心路歷程,最終他不得不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毀棄自我的代價;暗線是醫(yī)生想在奧山身上做心理實驗,借此機會來釋放壓抑在婚姻中的情緒及自己潛隱多元人格的表達。影片是圍繞著淺層和深層兩個主題來展開的:淺層主題是無論奧山還是醫(yī)生都處在問題婚姻中,而夫妻雙方都缺乏直面問題的勇氣。深層主題是醫(yī)生和奧山成了面具的同謀。醫(yī)生只是巧妙地以實驗的方式將自己的其中一個面具交給了奧山(醫(yī)生被刺死后,在他身后出現了更多的“奧山”),所以他不斷要求奧山報告自己的所有感受,這在一定程度上挑戰(zhàn)著奧山的心理極限。奧山戴著面具引誘妻子的時候,變成了自己潛意識中一直希望成為的人,同時他也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報復妻子。可以說,婚姻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獨舞。失去信任和自由的雙重打擊也許是婚姻中最令人恐懼之處。本文從代償與投射、面具與自我兩個維度對影片進行解讀。
代償是處理心理失衡的一種有效的調節(jié)方法。自覺代償(建設性)有助于自我人格完善,使人際關系和諧。反之,盲目代償(破壞性)容易屏蔽自己的短處與缺陷,導致問題和關系的畸形發(fā)展,造成自我人格的分裂。問題婚姻讓醫(yī)生選擇了用錯誤的代償法滿足自己心理上的欲望,最終導致悲劇的發(fā)生。由一些細節(jié)可以看出,醫(yī)生和護士的相處模式已經超越了同事關系(婚外情),而這一切都在醫(yī)生妻子的掌握之中。夫妻倆以揣測、偷窺的方式維系著彼此的關系并試探著對方最后的底線。醫(yī)生的妻子僅在他和護士的對話中被提及,一直沒有出現具體的形象(她的側影、頭發(fā)以超現實的方式表現在診所的背景中)。護士對醫(yī)生耳語:“你的妻子又在聽了?!庇纱丝梢?,醫(yī)生與妻子的相處模式是畸形的——“偷窺與被偷窺”。醫(yī)生的自由受到限制,在這段婚姻關系中他是被動的,即時時處于被妻子“偷看著、偷聽著”的狀況中。脆弱的夫妻感情激發(fā)了生命隱蔽之處的欲望升騰。為了緩解內心的壓抑和對自由的渴望,奧山成為實驗的犧牲品,“這個實驗有趣之處在于我將幫助你成為一個社會關系中的‘隱形人’”,從而代替自己體驗這種“危險的自由”?!澳愕恼嬲康氖鞘裁??”醫(yī)生總以“實驗”為理由搪塞和遮掩。同時,醫(yī)生儼然成了造物主,可以通過面具代償自己的多重人格在現實中的表達和主宰他人的意志。然而作為實驗對象的奧山是叛逆的,不愿意接受這種被動的“塑造”,更不希望成為“隱形人”。奧山問醫(yī)生:“你知道我在房間里想什么嗎?”醫(yī)生回答:“是拿你所有的自由怎么辦嗎?”最初戴上面具時,奧山只是單純地希望以新的身份向妻子復仇,宣泄自己的不滿。但嚴重毀容、纏上繃帶的奧山對自己的認知發(fā)生了變化:事業(yè)有成、春風得意的他性情大變,極為暴躁刻薄,妻子對他的猜忌和指責逆來順受,奧山也由正常人變成了Monster(野獸)。于是,他通過sexual life(性生活)驗證貌美如花的性感妻子對自己的嫌棄,后來證明這是投射導致的錯覺。投射(projection)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是個體將自己潛意識中產生的情感、認識、沖動當作是來自外界的、來自別人的。毀容后的奧山潛意識里認為自己配不上妻子,內心十分自卑、缺少安全感、焦慮煩躁?!拔掖蛩惆盐移拮拥哪槦煤臀乙粯??!彼释柚婢攉@得一個新身份以“使妻子感到嫉妒”。這種建立在對自我負面評價的基礎上的投射,導致奧山的疑神疑鬼、無端揣測,夫妻之間的裂痕日益增大。影片中的奧山帶著人皮面具以“他人”的形式去勾引妻子。他內心深處渴望妻子的拒絕,但事與愿違,妻子竟然欣然接受了。面對撕下面具,大聲怒吼的奧山,妻子卻說出了真相:“我早知道是你,只是配合演出而已?!逼鋵崐W山在擁抱并親吻妻子的時候,也忘記了考驗和報復,那一刻他回到了受傷前的狀態(tài)——“快樂、積極、健康的奧山”,是他的真實自我,他以平和之心表達著對妻子的愛戀。但是這種自我的回歸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奧山的自我突然轉向毀容后的狀態(tài)——自卑、多疑……撕下面具后的暴怒令妻子絕望,她領悟到:即使有了嶄新的面孔,丈夫的人格依然偏執(zhí)、乖戾,再也回不到過去?,F實中的暴君內心往往是一個棄嬰,無奈的是奧山的妻子也沒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去疏導他?,F代醫(yī)學能修復外形的殘損,但是終究難以愈合心靈的創(chuàng)口。可望而不可即的良好婚姻關系讓奧山陷入終極的絕望之中。
面具在心理學的解釋中被稱為人格或個性(persona),是個體在行為上的內部傾向,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xù)性的自我,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給人以特色的身心組織。而自我意識則是人格(面具)的一個核心問題。影片中面具在三個人物身上得到了豐富的詮釋。第一,奧山妻子與化妝?;瘖y在妻子看來是正常的,因為女性從來不需要隱瞞自己化妝的事實。由此可見,妻子在與受傷后的奧山相處時一直戴著“面具”——化妝后的容顏。化妝和掩蓋面容的繃帶、人皮面具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繃帶是將自我封閉,拒絕袒露內心,但是化妝是借助更具魅力的面具邀請丈夫,希望丈夫以獵奇的心態(tài)來探索妻子的“自我”。同樣,在誤以為丈夫戴著人皮面具是為了恢復彼此的關系時,妻子刻意化了濃妝。在浪漫關系中,她感到“既羞愧又感激”。但是,當奧山絕望地撕下了面具并怒斥妻子時,我們看到了面具的不同意義:化妝是邀請的、善意的、接納的,而繃帶和人皮面具則都是權利訴求式的,充滿了壓制、懷疑和貶損,其目的就是戰(zhàn)勝妻子并羞辱她,面具下只有欲望沒有愛。第二,醫(yī)生與實驗。影片中的醫(yī)生覺得奧山有“在別的病人身上體驗不到的東西”。當被公司秘書辨認出來后,奧山說:“你怎么知道繃帶下的那個人是不是我?”為了將他人指認出來的“我”認定為自己內心的“非我”,奧山希望“熄滅世上所有的燈,或者挖出所有人的眼睛”。這一點滿足了醫(yī)生變態(tài)的人格需求。在妻子和公眾的眼中,醫(yī)生的“顯性人格”是專一、負責、自律、熱心等,其潛藏心底的“影子人格”則是放縱、任性、狹隘、自私等。醫(yī)生希望借助面具和奧山的結合而讓自己的影子人格訴求在現實中得到回應:以陌生人代替自己,讓自己在隱蔽和安全中充分體驗不受他人、法律、道德約束的自由。所以,人皮面具的本質是醫(yī)生人格的操控,只是在現實中由奧山(或者說是傀儡)去執(zhí)行而已。第三,奧山與面具。自我價值感(或自尊)(self-worth)是指個體對自己的重要感和悅納感。研究顯示,高自我價值感者有著關于自己的一系列正面看法,普遍認為自己是比較出色的、有能力的、受人喜歡的,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克服自己的缺點;而低自我價值感者則有較多負面的自我評價,且有更多的攻擊行為。毀容后的奧山陷入低自我價值感狀態(tài),所以他采取在黑暗中偷襲妻子,挑起事端,目的是用攻擊行為獲得妻子的關注和認可,并恢復以往的親密關系。但是頭上纏滿紗布的奧山像一個幽靈,游蕩在人群中,被人們側目躲閃,被妻子“厭棄”。在醫(yī)生的幫助下,奧山試圖通過人皮面具恢復自我的完形和社會關系的重建。剛剛戴上面具,奧山立即對鏡子中的“新我”反復端詳,此時類似于嬰幼兒最初通過鏡子區(qū)分“我”與他人。當確立了鏡像自我后,奧山迫不及待地為適應“新我”購置新裝、改變生活習慣甚至性格。醫(yī)生警告他:“你正在被新面孔牽著走?!薄拔艺f過,戴上面具就如同跳入了零重力,可你卻堅持給它下定義?,F在它將帶你去哪里?”“面具是面具,你是你?!钡?,奧山卻在面具的帶領下與真實的自我漸行漸遠。他的妻子決絕地說:“我不能忍受的是假裝一件面具是真的。”“我們是兩個準備通奸的陌生人。”羅德尼·科林說:“一個人的瘋狂和不正常的程度取決于他的個性和他的本質之間的分歧程度。一個人對自己的了解與他真實的樣子越接近,他就越擁有智慧。他對自己的想象跟他真實的樣子相差越大,他就越瘋狂?!彼?,面具導致了夫妻關系的徹底斷裂,絕望之余的奧山徹底放逐了自我:街頭任意滋事,不再受制于醫(yī)生的管束。當被醫(yī)生索要假臉時,他殺死了醫(yī)生。他一人坐在空房間中,面具半隆起著,不再有人形?!拔叶嗝聪胱约旱牟弊由鲜且粔K空地,而容顏卻成為心靈無法回避的窗口,它反過來腐蝕著心靈?!?/p>
[1]黃希庭.《人格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Baumgardner,A.H.To know oneself is to like oneself:Selfcertainty and self-affec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58):1062-1072.
作 者:
崔 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編 輯:
趙 斌 E-mail:948746558@qq.com本文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年基本科研業(yè)務費思想政治理論研究專項“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途徑研究——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2017RWYB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