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年
法國大革命的觸發(fā)契機,是1787年的財政危機:高級別會計的破產(chǎn)集中爆發(fā),表明舊財政體制下這些體制內(nèi)的生意人(financiers)所承受的經(jīng)濟壓力已達崩潰的臨界值。①J.F.Bosher, French Finances, 1770-1795:From Business to Bureaucr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183-189.原有的從財政系統(tǒng)內(nèi)部向個體會計們獲取短期信貸以應付臨時需要的方式,已經(jīng)走到盡頭。同時長期以來在發(fā)行公債方面承受的高利率壓力,使得財政大臣不再敢在公債市場上嘗試。最關鍵的是,國王路易十六不愿意再采取停止支付公債利息等視同政府破產(chǎn)的債務違約措施。①Francois R.Velde, David R.Weir, The Financial Market and Government Debt Policy in France, 1746-1793.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92(1), pp.1-39.政府和國王都有強烈的欲望要維護法國脆弱的國家信用,因此拒絕像此前所經(jīng)歷的歷次財政危機時那樣,直接違約了事。因而政府尋求召開貴族會議,以獲得富有階層對征稅的理解。然而征稅話題進入公共討論領域后,就逐漸超出了政府的預期,最終導致了三級會議的召開,也即是大革命的開端。
指券就是制憲會議為了應對當時嚴峻的財政困難,而拿出的主要金融工具。從1789年12月19日制憲會議決議發(fā)行,到1797年5月21日督政府宣布從此拒絕兌換,指券經(jīng)歷了大革命的主要階段,并長期作為革命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對革命的成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學者迪拉耶力證當時法國的內(nèi)外政治環(huán)境之惡劣,內(nèi)有教士、貴族的抵制以及保王黨叛亂,外有歐洲諸國的入侵威脅,能夠撐過內(nèi)憂外患的那幾年,尤其是雅各賓派專政的恐怖統(tǒng)治期間,指券居功至偉。迪拉耶特別強調(diào)了教會以及部分貴族的強烈抵制,因為指券的發(fā)行是以他們被沒收的土地為擔保的。他們恐嚇威脅有意購買已沒收土地的潛在買主,從而危及到指券的幣值和流通性。②Stephen D.Dillaye,Assignats and Mandats:A true History.Henry Carey Baird&CO., 1877.
不過更多的學者還是從惡性通貨膨脹的角度來看待指券的。像R.G.霍特雷(R.G.Hawtrey)就專門從指券的崩潰過程著眼,尤其強調(diào)其在雅各賓派恐怖統(tǒng)治時期是如何變質(zhì)的,以及價格管制放松后的幣值極速墜落過程。③R.G.Hawtrey,The Collapse of the French Assignats.The Economic Journal, 1918(111), pp.300-314.
E.勒瓦瑟(E.Levasseur)非??粗貒倚庞?,認為底線是不能違約或賴債。勒瓦瑟總結了十二條經(jīng)驗教訓,其中有幾條引人注目:一是并不是所有有價值的東西都能充當貨幣發(fā)行的擔保,土地就很不適合;二是紙幣的快速超量發(fā)行,會將硬幣從流通環(huán)節(jié)逐出,流往國外;三是法國政府在后期不再將指券視為通貨,而純粹成為通過制造通貨膨脹來獲取收入的工具,民眾也對此心知肚明,因此一旦形勢不再那么緊迫,指券就立刻被官方和民間同時拋棄。①E.Levasseur,The Assignats:A Study in the Financ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894(2), pp.179-202.
弗朗索瓦·R.維爾德(Francois R.Velde)全方位呈現(xiàn)了指券在各數(shù)據(jù)維度上的表現(xiàn),下文中也會較多采用其提供的數(shù)據(jù)。指券在誕生之初就面臨著“三座大山”的巨大財政壓力:一是舊制度下的財政危機,包括稅收增長跟不上開支增長的節(jié)奏、國家信用不足導致舉債成本過高以及私人承包的舊財政體制瀕于崩潰等多方面問題;二是巨大的贖買包袱,革命政府在徹底清掃舊制度問題上過于激進,將舊制度下出售的官職、封建權利等全部視為財產(chǎn)予以贖買,使得財政壓力陡然增大;三是革命戰(zhàn)爭帶來的軍事開支極速上升。②Francois R.Velde, Macroeconomic Feat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Thomas J.Sargent,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pp.248-296.
這三個方面中,有兩個是大革命所帶來的新問題,而其實僅僅是改善舊制度的財政困局就已經(jīng)難度很大了,指券則還需要為大革命所增添的其他政治任務在經(jīng)濟上買單。無論是設計之初為了緩解財政危機、拯救法國國家信用,還是最終屈服于財政壓力而采取恐怖手段維系、放松后又造成惡性通貨膨脹,指券始終都與國家信用的延續(xù)與維護息息相關,本文正是想從這一角度來審視這一毀譽參半的金融工具。
指券的誕生,是在法國舊制度財政體制瀕于完全崩潰的背景之下。這一系統(tǒng)性的災難是全方位的,首先是稅收不足,稅收增長長期處于停滯狀態(tài),完全跟不上支出增長的節(jié)奏。在考慮到通貨膨脹和經(jīng)濟增長的情況下,在非戰(zhàn)爭時期,18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的人均稅收負擔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增加,穩(wěn)定在8.2~8.9里弗爾(livres tournois)這樣一個非常小的區(qū)間內(nèi)。①James C.Riley, French Finances, 1727-1768.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1987(2), p.229.另一種算法也支持這一點:1726—1787年間,絕大多數(shù)年份的人均實際稅收負擔都大致保持在1726年水平的0.9~1.2倍之間,最高的極個別年份也不超過1.5倍。②Francois R.Velde,Macroeconomic Feat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in Thomas J.Sargent,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p.270.
其次是政府發(fā)行公債的利率極高,即貸款成本過高。政府公債中利率最低的是由巴黎市政廳擔保的(rentes sur l'Hotel de Ville de Paris),1745—1787年間多數(shù)時候利率保持在5%~6%的水平,還是要比同期英國的無限期國債高出2~3個百分點。這已經(jīng)是表現(xiàn)最好的舊債了,而法國政府在發(fā)行新債時通常還需要承受額外的1~2個百分點。而且常規(guī)的有限期貸款(Term Loans)到了1784年之后就不再發(fā)行了,整個18世紀80年代政府所仰賴的是利率高達8%~10%的人壽年金(Life Annuities),這幾乎是民間借貸利率的兩倍了。最終呈現(xiàn)在1789年政府債務清單上的結果就是,占到債務絕大部分的三種形式——無限期公債(Rents:Perpetuals)、人壽年金和定期貸款(Fixed-term loan)(分別占到政府舊債務的30.2%、30.7%和22.1%)的高的驚人的年度利息支出(利率分別為 5.00%、9.10%和 13.43%)。③Francois R.Velde,Macroeconomic Feat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in Thomas J.Sargent,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 pp.15, 21, 27-33, 262.
最后則是舊制度下的財政體制本身的問題,這一體制內(nèi)居于主導地位的并非官僚,而是大大小小的會計們。他們本身是生意人,政府只是與他們簽訂承包合同,相互之間是金融機構與顧客的關系,而非隸屬關系。政府看中的是這些生意人的身家,其財產(chǎn)可以用于擔保政府的財政運轉(zhuǎn),尤其是可以在合同開始之時就提供一定的預付款,又不必維持龐大的征稅人員隊伍。而對于生意人來說,政府資金與私人資金在他們看來一般無異,可以直接拿去投資工商業(yè)或用于投機,增大他們的資本,①J.F.Bosher, French Finances, 1770-1795:From Business to Bureaucr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67-110.同時大筆資金從其私人金庫(Caisse)流轉(zhuǎn),其間所產(chǎn)生的信用,可以使他們開具的支票更具價值和流通性。因而實質(zhì)上,政府為了盡快獲得收入,而將巨額資金流動所帶來的信用讓渡給了數(shù)以千計大大小小的會計們。這平白浪費了國家信用,同時這一體系的抗壓能力又非常有限,取決于單個會計的承受能力,力分則弱,遠遠無法和統(tǒng)一的財政系統(tǒng)相比。
革命政府所面臨的極其惡劣的財政環(huán)境,其中既有舊危機,即上文所提到的,舊財政體制下稅收不足、借貸成本高昂以及財政私人經(jīng)營的系統(tǒng)弊端等三大難題。也有新問題,其中,革命所引發(fā)的叛亂、外國入侵等戰(zhàn)爭費用,一定程度上是革命政府客觀上難以避免的;但另外很大一部分,則主要是革命政府操之過急、一刀切的不當舉措所造成的。
革命政府一刀切的政策對于財政問題的影響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巨大的贖買包袱,主要是贖買買官者所持有的官職、貴族殘余的封建特權這兩項。二者合計8.66億里弗爾,占1789年總債務的18.0%,相當于在舊債務三大主要類型(無限期公債、人壽年金、定期貸款)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種能夠和它們在數(shù)量級上相匹敵的第四種。最為關鍵的是,這一憑空多出來的贖買包袱,本來需支付的利息極少,年利率僅1.70%,而三大舊債類型的總利率水平為8.76%,足足是其5倍以上。②Francois R.Velde,Macroeconomic Feat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in Thomas J.Sargent,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p.262.就經(jīng)濟角度來看,賣官制正是法國夢寐以求的低利率融資工具,當然,革命政府之所以取締這些特權,主要是從政治角度考慮的。但在財政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頂著這么大的機會成本主動增加債務、增加財政壓力,實在很難說是明智之舉。
二是在稅收方面。在舊制度的法國,或者說18世紀的環(huán)境下,國家稅收無論是間接稅還是直接稅,受組織水平和認識水平所限,都是累退(regressive)性質(zhì)的。①Niall Ferguson, The Cash Nexus:Money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1700-2000.Basic Books, 2006, pp.51-76.大革命前法國主要的稅種,以鹽稅為代表的消費稅和關稅等間接稅,②熊芳芳:《近代早期法國的賦稅收支》,《經(jīng)濟社會史評論》(第七輯),三聯(lián)書店2013年版,第75~77頁。以及以軍役稅(taille)、什一稅(a tenth/the dixieme)為代表的直接稅,③James C.Riley, French Finances, 1727-1768.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1987(2), p.223.都沒有對征稅對象有意識地加以區(qū)分。因此除了像什一稅這樣的財產(chǎn)稅既不累退也不累進之外,多數(shù)稅種實際上都是使窮人的負擔更重了。革命政府注意到了稅收不公平的這一面,但再一次地反應過度了:革命政府企圖將稅收重心轉(zhuǎn)移到改造后累進(progressive)的地產(chǎn)稅上,出于意識形態(tài)需要直接廢除了大量原有的累退的稅種。而征收地產(chǎn)稅需要對全國土地進行大規(guī)模的實地調(diào)查、登記,在這些必要的準備都沒有的情況下,卻先放棄了原先的收入渠道,加上政局動蕩之下的恐慌情緒,革命政府的稅收頓時銳減。人均實際稅負跳水式跌至革命前的四分之一,甚至直到1810年才恢復到革命前的水平。④Francois R.Velde,Macroeconomic Feat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in Thomas J.Sargent,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pp.270-271.
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了如何解決舊債務的討論。首先提出系統(tǒng)方案的是時任財政大臣雅克·內(nèi)克爾(Jacques Necker)。他的計劃是,將一所成立于1776年的中等規(guī)模的貼現(xiàn)銀行(discount bank)Caisse d'Escompte,改組成股份公司形式的國家銀行⑤J.F.Bosher, French Finances, 1770-1795:From Business to Bureaucr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p.258.“法蘭西銀行”(Bank of France)。將國有地產(chǎn)(National Estates)交給國家銀行,該銀行以出售國有地產(chǎn)的收入為擔保,發(fā)行證券來償還國家舊債務。這一計劃的好處在于平穩(wěn)過渡,一方面,國家銀行的機構并非完全新設,而是基于原有的Caisse d'Escompte,處理業(yè)務不至于無所憑借;另一方面,以內(nèi)克爾為代表的部分銀行家有機會參股國家銀行,可以兼顧國家利益與金融界利益,實際上是借鑒了英格蘭銀行的模式。
然而制憲會議代表們對此并不買賬,多數(shù)人拒絕信任與舊制度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金融界。最終制憲會議將內(nèi)克爾計劃中關于銀行的部分完全廢棄,只接受了以出售國有地產(chǎn)的收入為擔保來發(fā)行證券的部分,這一證券即是指券。
之所以稱呼指券為證券,是因為其性質(zhì)并不是那么明確的就是債券或貨幣。首先在設計之初,指券的計劃流通方式是,立法機關授權一定的發(fā)行額度,然后由財政部發(fā)售。個人購買之后,可以自由出售,最終的流向是用于購買國有地產(chǎn),或是用以向政府納稅、支付欠款。政府在收到指券之后,這批指券就會立刻失效,然后運往巴黎銷毀。①Francois R.Velde, Macroeconomic Feat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in Thomas J.Sargent,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pp.271-274.從設計的使用方式來看,指券的性質(zhì)應當是一種政府發(fā)行的代金券。
但到了四個月之后,1790年4月17日正式授權發(fā)行第一批4億里弗爾時,制憲會議同時規(guī)定,指券是國內(nèi)的法定貨幣,并附帶3%的年利息。這意味著指券同時兼具債券和貨幣兩種性質(zhì)。規(guī)定指券為法定貨幣只是賦予了其理論上自由流通的權利,但是從面額上來看,此時的指券實際上并不具備作為貨幣流通的條件。4月授權的第一批指券,面額為200里弗爾、300里弗爾和1000里弗爾;9月29日授權的第二批,最低面額降低至50里弗爾,有35%的面額在50~100里弗爾之間。但這仍不足以使其成為市場交易媒介,當時市場上流通的金幣面額為24里弗爾和48里弗爾,銀幣則主要是3里弗爾和6里弗爾,指券的面額還是明顯高了。
但形勢不等人,由于放開了對銀行業(yè)的管控,新生的大量私人銀行自行填補了小面額紙幣的空白,他們發(fā)行了大量面額從0.025里弗爾到25里弗爾的票券,用以匯兌大面額的指券。①Francois R.Velde,Macroeconomic Feat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in Thomas J.Sargent,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 p.274, 278.在這樣的局面倒逼之下,制憲會議也開始發(fā)行小面額指券了。1791年6月,前兩批總計12億已經(jīng)基本清償完畢,②E.Levasseur,The Assignats:A Study in the Financ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894(2), p.186.即市面上已經(jīng)很難見到最初發(fā)行的大面額指券了。而當月新授權發(fā)行的,面額則已經(jīng)低至5里弗爾,相當于銀幣。年底12月授權的,更是低至0.5~2.5里弗爾,③Francois R.Velde,Macroeconomic Feat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in Thomas J.Sargent,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p.274.指券開始有意識地去迎合全流通范圍的貨幣流通需求。
也就是說,在1789年12月至1791年6月的一年半里,指券是以大面額形式出現(xiàn)的,流通性很弱;同時從1790年9月的第二批開始,指券就不再附帶利息,因此其債券屬性也不明確。總發(fā)行量不是很大(12億里弗爾),很快就全部回收了,對市場流通介入的程度也淺,指券仍處于摸索階段。
自1791年6月起,指券的面額迅速小額化,很快向純粹的貨幣轉(zhuǎn)型。從1791年6月到1792年年底的一年半里,指券按部就班增量發(fā)行,市場上流通的實際貨幣余額(Real Balance)從12億里弗爾增長到16億里弗爾左右,有一定的貶值,但并不太嚴重,在1792年年底幣值仍有面值的72%,月均環(huán)比貶值1.81%。但是第二年形勢便急轉(zhuǎn)直下:1793年1月處決路易十六,加上對英國開戰(zhàn),指券的幣值猶如自由落體般下墜,到了8月已不足面值的22%,月均環(huán)比貶值超過13.77%,已呈脫韁野馬之勢。饒是加速發(fā)行(估計半年增發(fā)市場原有存量50%以上),實際貨幣余額也只能勉強與之前16億的水平持平,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靠發(fā)行指券獲取收入了,整個政府財政都可能因此而崩潰。
在這樣惡劣的形勢下,革命政府開始訴諸強制措施,依靠國家暴力機關來維持指券的幣值。1793年4月11日,禁止按市場價買賣金銀,除非按照指券的面值,這在其幣值已跌至面值不足一半的情況下無異于明搶。所有的交易都必須以指券來支付,這實際上是將金銀等硬通貨排除出流通領域,增大指券的使用范圍,以保持其幣值。9月8日,雅各賓派更是赤裸裸地開始對經(jīng)濟罪犯直接實施死刑,9月29日,最大價格法(Maximum)的實施對象大范圍擴大到所有必需品。
在這樣的重壓之下,指券的貶值勢頭完全被扭轉(zhuǎn),1793年12月幣值一度回升到面值的48%,在整個雅各賓派專政時期(1793年6月2日至1794年7月27日),其幣值總體穩(wěn)定在面值的40%以上。在這一年之內(nèi),指券的增發(fā)量接近市場原有存量的一倍,實際貨幣余額也飆升至25億~27億里弗爾。據(jù)估算,1789年法國的流通貨幣總額也就是27億左右(20億硬幣加上7億紙幣),①R.G.Hawtrey,The Collapse of the French Assignats.The Economic Journal, 1918(111), p.307.這意味著在雅各賓派執(zhí)政之下,指券增長的約10億的實際貨幣余額,就是其之前在正常情況下無法擠占的硬幣的基本市場份額。金銀等硬通貨大量流向國外,指券徹底地控制了流通領域。
通貨膨脹稅的定義,就是以超出市場預期的速度快速增發(fā)貨幣,從而獲得額外收入。其效果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超預期增發(fā)的部分實際上是用沒有價值的紙換取了有價值的商品和服務;二是價格水平超預期增長,使得工資水平無法追及,尤其是舊債務的實際負擔迅速減小。②Niall Ferguson, The Cash Nexus:Money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1700-2000.Basic Books, 2006, p.144.雅各賓派的作為本質(zhì)上就是在征收通脹稅,唯一的區(qū)別是,他們以政府強制力“鎖定”住指券的幣值,然后從容增發(fā),等于是強迫市場把通脹預期釘在接近于0的水平,從而制造出超預期增發(fā)的效果。當然,這一舉措一方面是在當時還沒有人對通脹稅有明確深刻的認識,另一方面幣值“鎖定”對于既往存在的經(jīng)濟關系相對還是友好的,舊的債務、勞動合同沒有受到根本性損害。因此盡管指券在此時已經(jīng)淪為政府征收通脹稅的工具,但雅各賓派仍然還殘存有維持國家信用的念頭,保留了那么一點點轉(zhuǎn)圜的余地。
待到熱月黨人上臺后,戰(zhàn)爭已推進到法國領土之外,能夠迫使法國人民接受恐怖統(tǒng)治的外在壓力消失了,政府與民眾關于指券的成敗關系到革命成敗的暫時共識也隨之消失,政府的黨派更替消除了拋棄指券的最后一點阻力。1794年12月22日,最大價格法廢除,隨后的1795年,指券經(jīng)歷了史上最經(jīng)典的惡性通貨膨脹:一年間,增發(fā)量幾乎是市場原有存量的5倍,而其實際貨幣余額卻縮水至先前的六分之一,幣值由面值的20%狂跌至約0.5%,月環(huán)比貶值26.46%,完全是自由落體。進入1796年之后,指券的實際貨幣余額很快跌破1億里弗爾,①Francois R.Velde,Macroeconomic Feat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in Thomas J.Sargent,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pp.278-279.市場份額小得可憐,完全不是作為貨幣在流通,只是一些投機者在相互倒賣。從這時起,到1797年5月21日正式被廢止的一年多時間,指券僅僅是在茍延殘喘了。
在指券被廢止之后四個月,1797年9月30日,“三分之二破產(chǎn)”(Two-Thirds Bankruptcy)發(fā)生了,督政府撕下了政府信用最后一塊遮羞布。以往的舊債券被統(tǒng)一整合,原價值的三分之一被整合為一種新的債券New Grand-livre,直到1801年才得到妥善安置,而之前都是以毫無價值的紙幣在支付利息;②E.Levasseur,The Assignats:A Study in the Financ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894(2), p.197.剩下的三分之二被轉(zhuǎn)換為一種代金券(vouchers,bons du 2/3),可以用于購買國有地產(chǎn),但其實際價值只有面值的1%~2.5%③Francois R.Velde, Macroeconomic Feat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Thomas J.Sargent,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p.291.。這次違約等于是直接賴掉了三分之二的債務余額,同時剩下的三分之一,也相當于四年沒有支付利息,賴債程度之徹底,令人咋舌。
指券的失敗標志著法國國家信用的維護最終以失敗收場,給法國人留下了巨大的心靈創(chuàng)傷。直到1850年,法國仍有超過90%的交易通過硬幣完成,而在英格蘭只有三分之一,在蘇格蘭只有十分之一。①Niall Ferguson, The Cash Nexus:Money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1700-2000.Basic Books, 2006, p.147.
指券所面臨的如此險惡的環(huán)境,不是單單某一個制度設計或金融工具可以應付的。但本文想闡明的是,指券失敗的主因固然是上述各種外在壓力,但實際上其自身的內(nèi)在缺陷也很大,在真空環(huán)境下也未必是個好的工具。
首先,指券與土地財政之間的糾葛。指券的發(fā)行是以國有地產(chǎn)出售的收入為擔保的,而國有地產(chǎn)的總價值,1795年當時人估值在52.53億里弗爾。②包括王室、教會和逃亡貴族等的地產(chǎn)。E.Levasseur,The Assignats:A Study in the Financ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894(2),p.196.大概在1794年年初,指券的市場存量才達到這一數(shù)字,而當時指券的幣值就僅有面值的一半了。所以并不是國有地產(chǎn)的價值不足以支撐指券的發(fā)行,指券在還未達到這一估值的一半時就開始快速貶值了(1793年年初快速貶值開始時,市場存量在24億左右)。
那么,政府在出售國有地產(chǎn)時定價過高嗎?很難這么說。政府給出的拍賣底價是該地產(chǎn)年收入的22倍,換言之就是認為地產(chǎn)的年收益率應當在4.55%,考慮到當時民間貸款的利率在5%左右,那么這個估價還是很合理的。當然,拍賣的形式可能會哄抬價格,但考慮到在動蕩時期地產(chǎn)這樣的固定資產(chǎn)一般并不受投資者青睞(事實上國有地產(chǎn)的出售一直持續(xù)到1815年),與其說是價格高影響了人們購買地產(chǎn)的熱情,還不如說是教會死硬抵制的態(tài)度嚇跑了投資者。
從根本上否定國有地產(chǎn)出售能夠保證指券發(fā)行的,是其出售過程中孱弱的現(xiàn)金流。購買者只需支付12%~30%的首付,然后12年分期付款支付完剩余款項,①1793年后出售的,還款期限縮短為10年。當然分期付款的部分也附帶有5%的利息②Francois R.Velde,Macroeconomic Feat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in Thomas J.Sargent,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pp.295-296.。固然這一支付方式設計得非常合理,方便購買者才能吸引購買。但是與國有地產(chǎn)出售的長線收入、逐步回收資金相對應的,是因贖買賣官者官職、封建特權等而立時加劇的財政赤字,遠水解不了近渴。從這個角度來看,指券的功能就是填平這一收入與支出之間的時間差,實際上是將未來的不確定收益變現(xiàn),本質(zhì)上是取決于民眾是否相信政府是負責任的。而這并不是哪一項具體的有形收入可以單獨勝任的,說到底還是國家信用這一無形的、看似虛幻的不可分割概念在整體上起著擔保的作用。
由此,新的問題產(chǎn)生了:制憲會議在多大程度上意識到了這一點呢?財政委員會主席安森(Anson)認為,盡管紙幣發(fā)行在專制的君主制國家受到了種種猜疑,但那都是源于民眾對于君主無限權力的不信任,如果由革命政府來發(fā)行紙幣,情況就會完全不同,因為這是基于人民的共同意志,不信任紙幣豈不等于不信任人民自己?③Francois R.Velde,Macroeconomic Feat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in Thomas J.Sargent,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Infl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p.272.米拉波的論調(diào)則更具煽動性,他認為質(zhì)疑國有地產(chǎn)能夠賣出去的人是在公然違抗國家,此時此刻沒有其他渠道能夠像出售國有地產(chǎn)這樣能拯救國家,只要國有地產(chǎn)能夠順利出售,法國就能得到拯救。④E.Levasseur,The Assignats:A Study in the Financ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894(2), p.183.從制憲會議只接受了內(nèi)克爾方案的紙幣部分而拒絕了銀行部分這一點來看,代表們所仇恨、想杜絕的,就是舊體制下生意人在公共財政下為私人牟利的情況。代表們自信滿滿地繞開了金融界,轉(zhuǎn)而以國家信用來直接向民眾籌款。①J.F.Bosher, French Finances, 1770-1795:From Business to Bureaucr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261-264.
可以看出,制憲會議代表們并不是沒有意識到指券本質(zhì)上是基于國家信用的,但仍有一些聲音局限在國有地產(chǎn)一旦出售就能夠保證指券成功的簡單邏輯上。更為致命的問題在于,即便是認識到國家信用是關鍵的那部分人,也把問題簡單化了,既然革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體現(xiàn),那么指券必然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從理論到現(xiàn)實,還有很多實際操作的步驟需要小心翼翼去完成。
而認為僅憑國有地產(chǎn)的出售就足以保證指券成功的聲音,雖然未必占主流,卻也流露出了此時的革命政府還無法意識到僅僅將紙幣的發(fā)行與土地財政相聯(lián)系起來這一傾向本身,就有可能拖后腿危及到國家信用。因為出售國有地產(chǎn)雖然在實際上也需要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投資需求旺盛才能獲得豐厚收入,但本質(zhì)上土地財政的根本還是土地本身,只要國家仍控制有大量地產(chǎn),就會給執(zhí)政者以錯覺:無論形勢多么惡劣,走錯了有多遠,都還有一條退路,靠賣地足以解決問題。
指券與土地財政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系,與其能夠迅速輕易地轉(zhuǎn)變?yōu)檎魇胀浂惖墓ぞ咧g不無聯(lián)系。事實上,制憲會議代表們在多大程度上信任紙幣,也還成個問題。米拉波就公開表示,約翰·勞當年之所以造成那么惡劣的影響,有一部分是因為“我們的父輩”不明智地把紙幣視為與金銀同等價值,言下之意是他自己就不會再把紙幣看得那么神圣,而在他看來紙幣的價值來源于社會生產(chǎn)。硬幣缺乏的困境早就存在了,并不是紙幣驅(qū)逐了硬幣,而且產(chǎn)業(yè)發(fā)展需要貨幣,暗示紙幣更能靈活應對這一現(xiàn)狀。他還援引美國革命的例子,認為紙幣本身的好壞并不重要,只要能幫助革命就行。②E.Levasseur,The Assignats:A Study in the Financ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894(2), pp.183-184.在這些言論中,實際上表明了,在制憲會議代表們心目中,從一開始就沒有想要嚴格維持指券的幣值。相對于幣值,他們更關心市場上的通貨是否充足,能否幫助到革命。
國家信用反映在市場上,就是公債的利率,本質(zhì)上是公眾對于政府履約概率的預期。利率的絕對水平,取決于政府以往違約的履歷,而利率的相對變化,則是公眾對政府任何超出市場預期范圍的行為的反應。①Niall Ferguson, The Cash Nexus:Money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1700-2000.Basic Books, 2006, pp.163-185.舊制度法國的貸款利率之高,上文已有充分說明。革命政府一方面是由于貸款利率已經(jīng)高到不可接受了,另一方面是出于對金融界的不信任,轉(zhuǎn)而全部仰賴于指券來維持財政,因而指券的幣值在此時取代了公債利率成為市場預期的晴雨表。因此,制憲會議對于幣值的忽視,實際上就是不在乎市場預期的表現(xiàn),可能正是因為他們自認為革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化身,反而促使他們忽視了公眾的看法。當然,也可能是他們想當然地認為指券的幣值是受到了金融界、有產(chǎn)者的投機打壓、操控,因而偏偏要逆市場預期而動,通過故意超出市場預期的增發(fā)指券,來獲取財政收入。這樣一次次地對市場信心的打擊,最終將法國本已不堪的國家信用摧殘殆盡。
有觀點認為,在面對財政危機時,代議制政府的表現(xiàn)更好、操作余地更大、財政政策更富有彈性。這一觀點在其選擇的幾個例子中能夠體現(xiàn),②15—18世紀的英國、荷蘭、西班牙、法國。菲利浦·T.霍夫曼、凱瑟琳·諾伯格:《財政危機、自由和代議制政府(1450—1790)》,儲建國譯,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但并不完全正確。能否提升國家信用,安撫市場信心、穩(wěn)固公眾期望,代議制政府本身并不是決定性因素,這一點看法國的革命政府就很明了。如果要穩(wěn)固市場預期,政府的行動就不宜過快、過于秘密。如果當政府要做出明顯侵害投資者利益的決定時,投資者來得及轉(zhuǎn)移資本,那么他們就不會擔心身家突然被沒收,從而可以安心作長期投資。而既然投資者可以及時轉(zhuǎn)移資產(chǎn),那么政府做出這種竭澤而漁的決定也就沒有意義了,也就不會產(chǎn)生這樣的動議。換句話說,政府的權力可以大,但行使起來必須有章法、有節(jié)制,能夠讓公眾清晰地看到,政府行為的邊界在哪兒,商業(yè)才能安心繁榮起來。
指券的失敗,可以歸咎于過于惡劣的外在環(huán)境,包括三個方面:舊制度時代遺留的舊財政危機,革命所帶來的新問題,以及革命最高權力機關的頻繁更迭所造成的政策執(zhí)行缺乏持續(xù)性。舊危機具體包括舊財政體制下,稅收不足,借貸成本高昂,以及財政私人經(jīng)營的系統(tǒng)弊端,這三大難題。新問題則都是革命引起的,鎮(zhèn)壓叛亂、抵抗外國入侵等戰(zhàn)爭費用,廢除賣官制和封建特權所帶來的贖買包袱,廢除舊有不合理稅種所造成的稅收銳減,也是三大難題。而從制憲會議、立法議會、國民公會到督政府,指券也隨著政府以及黨派更迭而漂泊不定,直到最終被督政府徹底拋棄。
外在環(huán)境對指券的失敗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更具啟示性的是其內(nèi)在缺陷:即便在真空環(huán)境下,指券也很難取得成功。盡管維護國家信用是貫穿革命前后的集體信念,革命政府也很明顯意識到了這一點。但革命政府恐怕并不清楚哪些具體行為是在維護信用,而哪些行為實際上是在傷害國家信用。
將指券與土地財政聯(lián)系在一起,實際上就是在潛意識里蘊藏著一種觀念:指券可以只依賴國有地產(chǎn)的出售而存在,而這也暗示著,革命政府并不認為指券與國家信用是綁定的。而實際上,很少有哪一種財政收入可以脫離經(jīng)濟基本面而存在,土地財政收入的長線性決定了,指券在本質(zhì)上是基于國家信用的。
革命政府的領導人們在內(nèi)心深處并不信任紙幣,同時又因為“得到了人民的授權”而過度自負,自以為超預期發(fā)行指券、強制力維持指券幣值是在打壓金融界、有產(chǎn)者,實則這是在破壞市場預期的存在基礎,傷害市場信心,最終摧毀的是國家信用。
無論是國家銀行還是代議制政府,其本身都不是天然有利于維護國家信用的,革命法國能在后一個方面佐證這一點。只是這兩個集合概念中,往往可能比別的方式更多蘊含一些成功維護國家信用的要素。更好的國家信用往往意味著政府決策和執(zhí)行時更大的確定性,這一確定性減小了市場決策的風險,有利于促進社會經(jīng)濟整體的擴張,進而增加政府獲取收入的來源。而政府決策的不確定性越大,有利于短期內(nèi)籌措收入,卻是在整體上損害了經(jīng)濟發(fā)展,從而限制了未來的收入,換言之即竭澤而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