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愉楓
(400020 國浩律師(重慶)事務所 重慶)
淺議善意取得制度中的無權處分
馬愉楓
(400020 國浩律師(重慶)事務所 重慶)
《物權法》第106 條規(guī)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但符合善意取得的除外。無權處分雖然不是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但卻是善意取得制度適用的前提條件。因此明晰無權處分的內涵以及其與善意取得的關系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無權處分;善意取得;不動產無權處分的判斷
1.1 無權處分的含義
一般認為,所謂無權處分,是指沒有處分權而處分他人的財產??梢远x為:無權處分是指無處分權人以自己的名義,就標的物所為的處分行為。即權利人無處分權而從事了法律上的處分行為。無權處分中的“處分”是指法律上的處分,即通過買賣﹑贈與﹑抵押等使所有權發(fā)生轉讓或權能發(fā)生分離的情形。在出賣他人之物情況下,無處分權人未經(jīng)權利人同意出賣其標的物于相對人,無處分權人與相對人之間的買賣合同效力未定。如果事后權利人追認或處分人取得處分權,則買賣合同自始有效。反之,買賣合同自始無效。
1.2 無權處分的性質
關于無權處分的性質目前主要有如下幾種觀點,即:無效說﹑有效說﹑效力待定說。
完全無效說認為,無權處分行為一般應認定為無效。筆者認為完全無效說不妥當之處在于:無效即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被認為是無效合同,而如果是的私人利益之權衡,就不應該作出無效之認定。至于《合同法》第132條關于“出賣的標的物,應當屬于出賣人所有或出賣人有權處分”之規(guī)定,并非強制性規(guī)定。該條并未對當事人之間的利益作出安排,故非屬于合同法上的強制性規(guī)定,而是一種倡導性規(guī)范。倡導性規(guī)范僅僅誘導性地提倡一種立法者認為較佳的行為模式,不能作為認定合同效力的依據(jù)。
完全有效說的缺陷是:在承認物權行為的立法體例,對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作如此解釋是能夠成立的,但問題在于《合同法》與我國先前的民事立法一樣,沒有采用物權行為理論,我國未來立法也不必要﹑不可能采納物權行為理論。
效力未定說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沒有將無權處分行為類型化,沒有區(qū)分第三人善意和惡意,在利益衡量上考慮不周。特別是不能構成善意取得時,如果權利人拒絕追認,處分人事后也不能取得處分權,第三人不但不能主張標的物的所有權,也不能要求無權處分人承擔違約責任,不僅不利于善意第三人利益,而且也放縱了無權處分人。這樣沒有充分考慮無權處分合同效力與善意取得的關系。善意取得因無權處分而引發(fā)法律在考量無權處分合同效力時,應將善意取得納入作通盤考慮,而將無權處分合同解釋為效力未定,則未能遵循將物權法上的善意取得與無權處分合同效力一體進行體系解釋的規(guī)則。
綜上筆者認為:我國《合同法》第51條規(guī)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jīng)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我國《民法通則》第72條﹑《合同法》第133條共同確立了我國物權變動采用債權形式主義模式的一般原則。《物權法》第9條和第23條又明確地確立了以債權形式主義為主﹑例外承認債權意思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這在邏輯上滿足我國目前采取的無權處分合同效力待定這一基本規(guī)則。
無權處分與善意取得制度的關系是完全不可分割的。無權處分是善意取得的前提,而善意取得則主要適用于無權處分行為。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善意取得制度是通過無權處分行為完成的,而善意取得是靜態(tài)的一方面,即法律對作為無權處分行為的結果的財產,如何確定其權利歸屬。無權處分是善意取得的適用前提。如果權利人追認了無權處分行為,從原則上說,權利人不得再請求受讓人返還財產,因為追認行為本身不僅僅表明轉讓行為是有效的,也表明了受讓人受讓這一財產也是符合其利益的。如果權利人在追認后依舊要求第三人返還該財產,這實際上是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違反了禁止反言的規(guī)則。權利人要請求受讓人返還財產的前提條件必須是權利人做出了明確拒絕追認的表示,因為只有在拒絕追認的情況下才能確定合同的效力狀態(tài),才有可能據(jù)此請求受讓人返還其財產。但從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來看,權利人追認與否并不影響善意取得的成立,它并非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對于不動產而言,如何判斷無權處分,主要有以下幾點學說:一是“無處分權說”。此種觀點認為,無論是就動產還是就不動產而言,無權處分是指無處分權人處分了他人所有的財產。《物權法》第106 條規(guī)定,“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這也意味著善意取得中的無權處分是指無權處分所有人的財產,在無權處分的情況下,涉及三方當事人,由于形成了原所有權人的利益與善意第三人利益的沖突和矛盾,因而產生了善意取得制度。如果賦予原所有權人無限制的追及效力,則第三人的信賴利益就不能得到保護。二是“處分權受限制說”。此種觀點認為,即便無權處分人原本享有物的所有權,但是,因特殊原因其所有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不能處分其財產,也屬于善意取得中的無權處分。三是“登記錯誤說”。此種觀點認為,在善意取得中,不動產的無權處分實際上是在登記錯誤的情況下,登記記載的權利人處分了該不動產。
筆者贊同“登記錯誤說”。因為“無權處分說”主要適用于傳統(tǒng)的動產善意取得,即處分人不是所處分之物所有權人或僅為部分共有人而為處分行為,在動產善意取得情況下,動產占有人一般是基于所有權人的意思而占有動產,所有權人比受讓人更容易預測到無權處分的可能,而且由所有人對占有人的選任承擔不利后果更能體現(xiàn)公平原則。而“處分權受限制說”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與善意取得不能很好融合。按照《物權法》規(guī)定,在一般情況下,不動產以登記為物權變動生效要件,登記便成為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不動產無權處分是指發(fā)生登記錯誤的情形下,登記權利人將其不動產轉讓給他人時,受讓人因信賴登記而進行了交易,并辦理了登記過戶手續(xù)。判斷不動產無權處分,是在登記錯誤的情況下,登記記載的權利人處分了該不動產。登記錯誤的原因如登記機關的過失使不動產登記簿上記載的權利人并非真實的物權人;由于當事人提供錯誤的申請材料導致登記錯誤等。
[1]卡爾·拉倫茨:《法學方法論》.陳愛娥譯.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337頁.
[2]王軼:《論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載《民商法學》2001年第9期.第40-44頁.
[3]孔祥?。骸逗贤ń坛獭?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頁.
[4]鐘維: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人大法律評論》2009年卷(總第七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