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倫理學視域下共產黨員道德建設探析

2017-01-24 05:04:42
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 2017年2期
關鍵詞:道德行為人格理想

倫理學視域下共產黨員道德建設探析

■張 柳 劉漢一

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經驗表明,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能夠取得成功離不開黨的隊伍建設。新的國內外形勢下,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從根本上需要從黨員自身入手。站在倫理學的視角,從黨員“善”的道德意識培養(yǎng)、“善”的道德實踐行為、以及“善”的道德理想人格塑造為切入點,探討黨員道德建設問題不失為一種新方向。

道德意識;道德實踐;道德理想人格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六中全會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主題,提出:“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1]。“全面從嚴治黨”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的必然要求,是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需要。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fā)展是是由內因和外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全面從嚴治黨,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每個黨員的真正認同與自覺實踐。由于黨員作為一定社會中人的存在,其行為必然要受一定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制約。因此黨員對社會規(guī)范的認同和自覺實踐,直接關系黨內生態(tài)能否凈化,從嚴治黨目標能否實現(xiàn),這就關系到黨員的道德建設問題。本文欲從倫理學的視角來探究黨員道德建設的路徑。

一、黨員“善”的道德意識培養(yǎng)

亞里士多德曾將善做過以下定義:“人類的善,就應該是心靈合于德行的活動;假如德行不止一種,那么,人類的善就應該是合于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行的活動”[2]。作為道德的基本概念,善通常理解為符合一定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的的思想與行為,反之則為惡。善是人對自我本能進行超越的一種自覺規(guī)范,它體現(xiàn)為人在造就理想人性的過程中不斷以‘應當’來規(guī)范自己一種價值追求過程。對于黨員來說,善則是在不斷對自我的規(guī)范中,道德意識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也即善的道德意識的形成過程。

1.樹立正確的道德認知

認識論上的道德認知指的是對道德規(guī)范必然性之“真”把握。道德主體在這里體現(xiàn)認識主體。道德主體的認知過程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對道德規(guī)范所蘊藏的客觀必然性的把握,亦即獲得真理性認識;二是對道德所具有的滿足主體需要的價值屬性的把握,亦即獲得價值性認識。道德主體認知過程的這兩個方面內容是辯證統(tǒng)一的。其一,對道德規(guī)范所蘊藏的客觀必然性的認識是道德意識自覺性的認識論前提;其二,道德規(guī)范所具有的滿足主體需要的價值屬性是推動主體從事一定的道德實踐的精神驅動力。黨員作為社會道德的一個特殊主體,其道德認知對整個社會的風尚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尤其對黨內風氣好壞有重要影響。所以,黨員要能夠自覺認識和體會社會道德規(guī)范所蘊含的客觀必然性,獲得對道德規(guī)范的真理性認識;同時做到自覺把握道德滿足自身需要的價值屬性,獲得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價值性認識。最終實現(xiàn)在真理性認識和價值性的統(tǒng)一中,使自身的道德認知上升到一個新高度。從而也為自身的道德行為提供良好的認識論前提,進而為政治生態(tài)的生長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內生環(huán)境。

2.培養(yǎng)積極的道德情感

道德意識是一種需要意識,人的需要直接關系到人的情感。一方面,情感是人各種需要欲求的表現(xiàn)途徑,并成為人們的行為動機,如不安感、內疚感;另一方面,需要的滿足也是通過情感來實現(xiàn),如幸福感、榮譽感。道德情感的具體形式,包括正義感、義務感、良心感、榮譽感、幸福感等主要形式。道德情感構成道德生活實踐中道德主體在道德選擇行為中的直接動因。黨員在自身道德實踐生活中,作為道德主體有其自身的各種需要,在需要意識的支配下選擇自身的道德行為。榮譽感使得黨員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無私奉獻,良心感使得黨員用人民賦予的權利為人民謀福利,公正感使得黨員面對誘惑依然面不改色。當然,有些黨員由于缺乏這些道德情感,面對不正當物質利益及其他誘惑,在道德選擇中滑下罪惡的深淵。當前落馬的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大多是道德情感喪失,失去正義感,才敢大肆賣官買官,失去良心感,才敢用人民賦予的權利為自身謀利益。正如列寧所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保?]因此,黨員要培養(yǎng)自己積極熱烈的道德情感,發(fā)揮自己道德情感的感召力。

3.具備堅定的道德意志

意志是人所特有的思維活動。恩格斯說過,“一切動物的一切有計劃的行動,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他們的意志的印記。這一點只有人才能做到?!保?]道德意識中的道德意志指主體使自己行動服從于道德規(guī)范,通過抑制這些同規(guī)范相抵觸的誘惑,從而克服達到目的之障礙的能力。作為一名黨員,要時刻牢記自己的歷史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使自己的行動服從于道德規(guī)范,自覺抵制誘惑,這是作為黨員在社會生活中應具備的道德意志。正如康德認為的那樣,人的德性得以生成是因為善良意志的驅動。這里的善良意志就類似于我們所說的道德意志。若每個共產黨員都具備了這樣的善良意志,就能夠取得人民群眾的支持,面對任何沖擊都可以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

二、黨員“善”的道德行為實踐展開

道德行為實踐展開是道德觀念的外化和付諸實現(xiàn),也是道德使其自身擺脫純粹意識和觀念形態(tài)而實現(xiàn)自己實踐特性的唯一途徑。在實踐中,黨員的道德行為必然受一定的社會道德評價影響,這種評價包括外在的社會輿論以及內在的道德自覺——良心。黨員道德行為的完善總要通過道德教育以及自我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來實現(xiàn)。

1.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社會輿論是指一個或幾個社會共同體通過思想和觀念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對道德事件或現(xiàn)象而持的態(tài)度。作為道德評價的一種常見形式,社會輿論常通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大眾傳播媒介這些載體發(fā)揮作用。對于人們的道德生活而言,社會輿論通常是一種社會自覺形成的道德風尚的力量。黨員在其自身的道德實踐生活中,必然要受到社會輿論的影響。黨員作為一般存在的人,是社會的人,他必然要形成自己的價值評價體系,社會輿論無疑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黨員價值體系的形成。因此充分弘揚諸如正義感等“善”的道德品行,形成真善美的社會道德輿論環(huán)境,有助于造就黨員自身真善美的理想品性。胡錦濤同志在人民日報創(chuàng)刊60周年之際曾說過“加強主流媒體建設和新興媒體建設,形成輿論引導新格局?!保?]這里就是在強調社會輿論載體對于社會輿論形成所發(fā)揮的一個重要作用。特別是網絡現(xiàn)時代的普及,提供了社會輿論發(fā)揮作用的重要載體,社會輿論借助網絡平臺發(fā)揮著超強的道德評價作用。與傳統(tǒng)的報紙雜志載體相比,網絡的影響范圍更廣、時間最快、影響越來越大。無疑,引導好社會輿論,造就良好的社會道德輿論氛圍對黨員自身價值觀的形成和道德行為選擇有重大意義。

2.培植黨員自我的良心

歷史和現(xiàn)實都表明,作為人對自我道德義務的自覺意識,良心構成人類道德行為的特殊心理調節(jié)機制。這種意識既是一種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又是一種高度自覺地自我評價的能力和形式。所以蘇聯(lián)倫理學家季塔連科認為“良心是人的心理中理性認識和感性感受的特種融合物”[6]我們所講的良心是指“人在履行對他人和社會的義務中在內心的形成的道德責任感和自我評價形式?!保?]黨員的良心則可以理解為在履行對無產階級以及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義務中在內心形成的道德責任感和自我評價方式。良心作為道德主體的自覺意識和自我評價,其發(fā)展程度、有效程度和穩(wěn)固程度,受道德個體所處的階級關系、社會地位等社會因素的制約。正如“共產黨人的良心不同于?;庶h人的良心,有產者的良心不同于無產者的靈心。”[8]現(xiàn)時代黨員和非黨員的良心也是不同的。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相應的共產黨黨員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其自身的良心發(fā)展程度、有效程度和穩(wěn)固程度都強于其他非黨員。良心的缺位是當今部分共產黨員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貪污腐化的人性根源。由于良心不是先天具有的判斷善惡是非能力的“良知良能”,而是現(xiàn)實生活中客觀的道德關系和規(guī)范轉化為主體內心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主觀表現(xiàn)。所以黨員的良心還必須經歷一個培植的過程。良心培植的過程就是黨員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道德規(guī)范內化為內心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一個過程。黨員嚴格按照黨內規(guī)范準則,對于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有一個清晰地認識,并將這種認識內化于自己的內心信念,成為自己行動的道德意識。

3.加強黨員道德教育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將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將德治擺在了一個新的突出位置。以德治國,是新形勢下對執(zhí)政黨提出的一個新要求。以德治國的實現(xiàn),首先要求黨員群體必須是有德的。以上率下,形成表率,才可以形成社會正風氣。近年來山西官場“塌方式”腐敗震驚全國,多位省級領導落馬,黨員干部接受調查人數(shù)之多令人深思。主要領導干部德性缺乏,作出違背黨規(guī)黨紀的不道德行為,自然給下屬干部做出了不好的表率。繼而整個社會風氣都受到影響?!案呒壐刹刻貏e是中央領導層組成人員必須以身作則;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堅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為全黨全社會作出示范?!保?]這樣才會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如何解決腐敗問題,鄧小平曾說過,“我們主要通過兩個手段來解決:一個是教育,一個是法律?!保?0]因此在新形勢下加強對黨員尤其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的道德教育,成為整治黨的隊伍的迫切需要。

4.提高黨員道德修養(yǎng)

作為黨員,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是從內省到立志再到實踐的過程,也就是由知到行的發(fā)展過稱。孔子的“內省不咎,夫何憂懼”和王陽明的“省查克治”都強調了內省這一修養(yǎng)方法。這一修養(yǎng)方法對黨員意義極大。黨員只有反思內省自己自身道德行為的不足,才能在不斷地反思中改變自己完善自己。僅僅內省是不夠的,內省后還需立志。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笨v觀古今偉人,無一不是立大志才成大事之人。對于黨員來說立志就是立下為黨和國家人民的事業(yè)奮斗終身的大志。以此大志,產生行動的向導,方能在現(xiàn)實的洪流中抵擋住各種雜草。立志也還僅僅是道德主體內心的一種愿望的確立,真正實現(xiàn)還必須付諸實踐性的活動。正如馬克思所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保?1]作為社會生活表現(xiàn)形式之一的道德修養(yǎng)也必然是一種實踐的活動。如果立志只是停留在紙上談兵,道德修養(yǎng)永遠無法提高。黨員道德實踐就是在現(xiàn)實道德生活中以自己的所立之志為基礎,作出促進自己所立之志實現(xiàn)的道德行為。當前黨內政治生活出現(xiàn)問題,應該說是黨員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行為與志向產生了偏差。從落馬的那些高官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最初都可以兢兢業(yè)業(yè)為政,工作后期才逐漸出現(xiàn)問題。這也提醒我們,不斷提高黨員道德修養(yǎng),是防止其走偏的一個途徑。

三、黨員“善”的道德理想人格塑造

理想人格的塑造問題實質上是對人生價值、人生意義的理解。對于黨員來說,其善的道德理想人格塑造是在其善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實踐的基礎上,對自身的人生價值和人生意義有一個清晰明了的認識,并為實現(xiàn)這樣的價值而確立的理想人格,并在實踐中為這個理想人格的實現(xiàn)孜孜不倦地追求的過程。中國古代社會儒家推崇“仁義”的理想人格,孔子稱“殺身成仁”,孟子主張“社會取義”,并將這種理想人格描繪成“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屈”,這一理想人格對整個古代中國的人格塑造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對社會的發(fā)展影響也是巨大的。黨員道德理想人格塑造對于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對于中國夢的實現(xiàn)具有重要的意義。

1.現(xiàn)實性的人格追求

黨員道德理想人格塑造的實現(xiàn),要貼合實際,反對“圣人式”的人格追求?!笆ト耸健钡娜烁褡非髸谷烁褡呦蛱搨魏蛪櫬?,這是一種虛假的追求。正如宋代朱熹推崇的“存天理,滅人欲”,這已經將人的現(xiàn)實需要給抹殺,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最基本的需要都沒有滿足,高高在上的人格理想勢必也只是空中樓閣,我們只能瞻首以望。正如馮契先生所說,“我們講的理想人格不是高不可攀的圣人,而是平民化的,是多數(shù)人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12]因此,我們對理想人格的追求絕不是成為無私無欲的圣人,而是在協(xié)調自我欲求與社會道德規(guī)范要求的過程中使自己擁有理想的人格,從而擁有理想的人生。所以黨員在善的道德理想人格的追求過程中,并不意味著把自己的所有欲求都摒棄掉,而是自主有效地保持自身的內在目的與社會道德要求之間的適應關系,從而使自己現(xiàn)實的需要得到滿足,最終達到自我價值實現(xiàn)和自我人格完善的目的。

2.立足并超越現(xiàn)實人格

黨員道德理想人格塑造的實現(xiàn),必須要立足并超越現(xiàn)實道德人格。普漢諾夫在談及恩格斯的理想時,這樣說過:“他也曾有理想,但他的理想從來沒有脫離過現(xiàn)實。他的理想,也就是現(xiàn)實,但這是明天的現(xiàn)實,是將要發(fā)生的現(xiàn)實?!保?3]這說明理想人格的塑造必須是對現(xiàn)實的一種反映,如果脫離了現(xiàn)實,這種理想人格只能是無法實現(xiàn)的人格空想。黨員的道德人格理想必須要立足當前中國的現(xiàn)實發(fā)展情況,基于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xiàn)實。以此為基,道德理想人格才有實現(xiàn)的可能。對于道德理想人格而言,它事實上是一種被理想化了人格,以這種人格的典型使其成為現(xiàn)實中行為個體模仿的楷模。優(yōu)秀共產黨員典型模范,他們的道德人格所達到的高度及其完善度可以成為社會道德行為個體所效仿的模范和榜樣。黨員道德理想人格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項長久的工程,只有立足現(xiàn)實人格并超越現(xiàn)實人格,才能最終實現(xiàn)理想的人生目標。

3.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黨員道德理想人格塑造的實現(xiàn),必須要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從人類歷史看,任何時代都有其理想人格的一個追求。中國先秦儒家的“仁義”理想人格,墨家“兼愛”理想人格,西方近代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人格。正是因為這些理想人格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所以對同時代的人們的歷史實踐活動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還對人類社會歷史的進步和人性的完善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隨著時代變遷,在革命時代,黨員的理想人格體現(xiàn)為革命事業(yè)奮勇爭先、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無產階級戰(zhàn)士形象的塑造。在當今時代,黨員的理想人格塑造則是“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堅定自信、擔當勇毅、務實親民、開明睿智的精神品格的培養(yǎng)?!保?4]這樣一種理想人格的塑造,必將從精神上推動從嚴治黨目標的實現(xiàn),實現(xiàn)黨內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

[1][9]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27/c_1119801528.htm,2016-10-27.

[2]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287.

[3]列寧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37.

[4]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5]吳綺敏,孫承斌.唱響奮進凱歌弘揚民族精神[N].人民日報,2008-06-21(1).

[6]季塔連科主編.馬克思主義倫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128.

[7]張應杭.倫理學概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195.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52.

[10]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8.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12]馮契.智慧的探索[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652.

[13]普漢諾夫哲學著作選集(第1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547.

[14]奚潔人.中國共產黨理想人格的時代要求[N].文匯報,2014-09-24(8).

2017-03-11

張柳,江西農業(yè)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劉漢一,江西農業(yè)大學政治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江西南昌,330045)

D261.1

A

1008-679(2017)02-0043-04

責任編輯 盧瑩瑩

猜你喜歡
道德行為人格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2:10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2021款理想ONE
汽車觀察(2021年11期)2021-04-24 20:47:38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花火彩版A(2021年11期)2021-02-08 12:42:52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學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38
論君子人格的養(yǎng)成
學習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4
遠和近
論《三字經》與兒童道德行為的培養(yǎng)
論黑格爾的道德行為歸責理論
揭西县| 东平县| 萨迦县| 潞西市| 呼伦贝尔市| 永德县| 兴和县| 珠海市| 唐山市| 兴化市| 登封市| 威远县| 九台市| 青州市| 湘潭县| 麻城市| 石门县| 建阳市| 太仓市| 苏尼特右旗| 黎川县| 凤山县| 鹰潭市| 琼中| 会泽县| 阳东县| 大安市| 甘德县| 师宗县| 双城市| 革吉县| 冀州市| 浮梁县| 永兴县| 综艺| 南昌市| 南召县| 武宣县| 宁化县| 海安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