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鋒 毛智慧
摘 要:本文基于認知學理論,立足詳盡語料分析,從認知學角度,聚焦考察身體名詞在英漢名詞表量結(jié)構(gòu)中的特征及其認知特點的異同,并加以認知功能闡釋。研究發(fā)現(xiàn):第一,漢英身體名詞作量詞時,身體名詞的維度屬性得到突顯;第二,身體名詞在與不同中心詞搭配時,呈現(xiàn)出不同的維度屬性;第三,身體名詞臨時作量詞,往往通過人們的認知來建立身體名詞與中心詞之間的聯(lián)系。
關鍵詞:身體名詞 a/an+身體名詞-ful+中心詞 滿+身體名詞+中心詞 維度 認知
一、引言
人類在與客觀世界的互動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表達事物的名詞,也創(chuàng)造了用于表述事物量的量詞?!敖≈T身,遠取諸物”,名量結(jié)構(gòu)是人們通過自身體驗來認知世界的產(chǎn)物。因此,在作為量詞標記型語言的漢語和作為單復數(shù)標記型語言的英語中,都存在大量身體名詞充當量詞來表述名詞的名量結(jié)構(gòu)(毛智慧,2014:44),如“滿臉無奈”“滿肚子委屈”“a handful of apples”“a mouthful of rice”等。我們稱這些身體名詞為身體名量詞。本文以挑選出的22個身體名量詞為研究對象,著眼于“滿+身體名詞+中心詞”結(jié)構(gòu)和“a/an+身體名詞-ful+中心詞”結(jié)構(gòu),在搜集語料的基礎上,考察身體名詞臨時借用作名量詞與中心詞搭配時突顯出來的維度屬性,并總結(jié)了該類短語的認知特點。
二、相關研究及本文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相關研究與不足
臨時量詞屬于非典型性量詞,和其他量詞相比,關注度不高,對于身體名量詞研究的重視更是遠遠不夠。身體名詞臨時作量詞反映了人類通過自身認識世界這一普遍認知特征,身體部分及器官假借為容器和一般臨時量詞所表示的容器表示的空間意義不同,有現(xiàn)實和虛化之分;能搭配的中心詞種類也有很大差別,多數(shù)有隱喻意義;臨時用作量詞的身體名詞和中心詞的雙向選擇關系也更為復雜,并自動聚合為小類。這些情況都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注和研究。研究臨時量詞的主要焦點集中在臨時量詞自身的空間意義上(姜渝,2007:14-15)。關于身體名詞臨時作量詞的情況,研究者除了關注其自身的空間意義外,也注意到了對它所修飾的中心詞的語義特征進行分析,但是研究不夠深入(李先銀,2002;聶春梅,2002;盧偉,2003;陳歡,2004;龍濤,2004)。漢語量詞中有一類借用名詞的臨時量詞短語,從句法結(jié)構(gòu)看,結(jié)構(gòu)方式簡潔;從量詞的特點看,把普通的名詞用作量詞,產(chǎn)生陌生化的審美效果。這類量詞短語實際上是隱喻機制在起作用,隱喻的基礎是量詞和名詞所指稱事物的相似性(李燦,2007:122)。另外,以往研究幾乎一致認為該類短語數(shù)詞位置上的“滿”表示全量、周遍義,與“一”或“全”相同,并可以和“一”或“全”互換(張虹,2006;李文浩,2009;儲澤祥,1996),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該格式中,“一”“全”和“滿”在自身意義、使用頻率等方面都有差異,而且在一些情況中發(fā)生占位,不能互換。
(二)本文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文依據(jù)如下方法與步驟選取研究對象,展開具體研究。
第一,研究方法。為深入探究英漢身體名詞在表量結(jié)構(gòu)中的特征及其背后認知機制,本研究采用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首先,確定身體名詞,并確定對應的英語。然后,基于定量分析結(jié)果,洞察英漢身體名詞背后的認知異同以及認知特征異同。這種基于定量分析的定性研究符合當代認知語言類型學的基本主張。
第二,研究步驟。首先,確定臨時借用為名量詞的身體名詞,設定要求,對身體名詞進行篩選,選出符合要求的身體名詞;其次,找到與漢語身體名詞對應的英語并逐一列出;再次,將所列的漢語身體名詞逐一輸入至CCL語料庫(http://ccl.pku.edu.cn)進行語料檢索,搜集相關的語料,將對應的英語逐一輸入到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CA(http://corpus.byu.edu/coca/)進行語料檢索,搜集相關的語料;最后,將搜集的漢語身體名詞語料和英語語料進行對比分析,考察它們的異同。
三、漢語身體名量詞的歸類
姜渝(2007)在《身體名詞臨時借用為名量詞情況的多視角考察》一文中歸納出33個身體名詞及其異體詞??紤]到行文方便,本文著重考察“頭、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肩膀、心、胸、肚子、屁股、手、腳”等身體部位詞,并在姜渝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篩選,得到以下22個身體名詞:頭、腦袋、腦門、腦子、臉、面、眼、眼睛、目、鼻子、口、嘴、耳朵、肩、身、腔、心、肚子、腹、屁股、手、腳。其中,“頭、腦袋、腦子、腦門”4個詞為一項;“臉、面”兩個詞為一項;“眼、眼睛、目”3個詞為一項;“口、嘴”2個詞為一項;“肚子、腹”兩個詞為一項。一共5項,加上余下的9個單項共計14項。英語中與這14項所對應的身體名詞共14個,分別是“head,face,eye,mouth,stomach,nose,ear,shoulder,body,cheat,heart,hip,hand,foot”。
四、漢英身體名量詞的維度屬性“分析”
在涉及到的漢英身體名量詞中,作為人的身體的一部分,它們都占據(jù)著一定的空間,即有維度屬性。人的身體是一個三維的、占據(jù)著一定空間的實體。比如人的頭部含有一些具體的人體組織,也含有一些抽象的物質(zhì),如思想、夢想等。也有一些身體詞具有二維的特征,相當于一個面,如人的臉。而在“滿+身體名詞+中心詞”結(jié)構(gòu)和“a/an+身體名詞-ful+中心詞”結(jié)構(gòu)中,身體名量詞在與中心詞搭配時,其維度屬性會發(fā)生變化,往往是三維屬性減弱,二維屬性增強的情況居多。并且在與中心詞搭配時,身體名量詞具有動態(tài)性或者靜態(tài)性的特點。
(一)漢英身體名量詞的二維屬性
在“滿+身體名詞+中心詞”和“a/an+身體名詞-ful+中心詞”結(jié)構(gòu)中,一部分身體名量詞具有二維盛器的特征。對于“滿+身體名詞+中心詞”結(jié)構(gòu),可以用“……上……”結(jié)構(gòu)來判斷身體名量詞是否具有二維屬性,如“滿頭白發(fā)”可以轉(zhuǎn)化為“頭上長滿了白發(fā)”,“滿肩功勛章”可以轉(zhuǎn)化為“肩膀上掛滿了功勛章”。英語則可以用“something is on something”結(jié)構(gòu)來判斷身體名量詞是否具有二維屬性,如“a faceful of water”可以轉(zhuǎn)化為“water on the face”。
1.身體名量詞的三維二維化
本文研究的14個身體名量詞,除了“臉”以外,其他身體名量詞都具有三維性。但在“滿+身體名詞+中心詞”和“a/an+身體名詞-ful+中心詞”結(jié)構(gòu)中,身體名量詞在與中心詞搭配時,其三維性會減弱,而二維性會增強。如“滿頭大汗”,人們會自然地理解為頭上布滿了汗珠,而不會理解為人的頭里面布滿了汗珠,在這種情況下,“頭”的二維屬性增強了,而三維屬性減弱了。再如“a headful of dark hair”,在人們的認知中是“dark hair on the head”,而不是“dark hair in the head”。可以看出,漢語中的“頭”和英語中的“head”的三維屬性減弱而二維屬性增強。
2.具有二維屬性的身體名量詞的靜態(tài)性
在“滿+身體名詞+中心詞”和“a/an+身體名詞-ful+中心詞”結(jié)構(gòu)中,具有二維屬性的身體名量詞具有靜態(tài)性的特征。如“滿頭大汗”,人們對此所聯(lián)想到的往往都是人的頭上布滿了汗珠,而不是汗珠在人的頭上運動,汗珠掛在人的頭上,處在一個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
(二)身體名量詞的三維屬性
在“滿+身體名詞+中心詞”和“a/an+身體名詞-ful+中心詞”結(jié)構(gòu)中,14個身體名量詞大部分都具有三維屬性,漢語可以用“……里……”結(jié)構(gòu)來判斷身體名量詞是否具有三維屬性,如“滿肚子委屈”可以轉(zhuǎn)化為“肚子里裝滿了委屈”,“滿腦袋舊思想”可以轉(zhuǎn)化為“腦袋里裝滿了舊思想”。英語可以用“something is in something”結(jié)構(gòu)來判斷身體名量詞是否具有三維屬性,如“a mouthful of water”可以轉(zhuǎn)化為“water in the mouth”,“a headful of worries”可以轉(zhuǎn)化為“worries in the head”。
1.身體名量詞二維三維化
相對于三維屬性的身體名量詞三維屬性弱化為二維屬性的情況,身體名量詞的二維屬性增強為三維屬性的情況較少,在本文的研究中,未發(fā)現(xiàn)二維性增強的情況。
2.具有三維屬性的身體名量詞的動態(tài)性
身體名量詞的三維屬性可用“……里……”和“something is in something”結(jié)構(gòu)判別,由此可以看出三維屬性的身體名量詞具有容器的屬性,它所容納的東西的運動方向可以是由內(nèi)向外的,也可以是由外向內(nèi)的。如“滿嘴胡言”,言語是從嘴巴里出來的,運動方向是由內(nèi)到外;“滿腦子知識”,知識也可以是由內(nèi)向外;“滿鼻子香味”,香味是由外向內(nèi)運動的;“滿眼春光”,春光也是由外界到眼里,具有一定的運動方向。
五、漢英器官量詞的認知分析
(一)漢英器官量詞的體驗性
王寅(2005:50)指出:“人類通過自己的身體來體驗世界……人類通常把自己的身體經(jīng)驗作為衡量世界的標準?!睗h英器官量詞體現(xiàn)并驗證了人類心智和語言的體驗性以及Protagras提出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原理。人體本身占據(jù)一定空間,因此能夠被借用為一個測量工具來表示現(xiàn)實世界乃至精神世界的事物的量。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是萬物的尺度”可以換為“人體是萬物的尺度”。人體作為人類自身最熟悉的事物之一,必然在形成人類認知概念即量的概念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人類首先通過身體與外界接觸,逐漸認識并體驗外界?!敖≈T身,遠取諸物”,人體作為一個實體,首先被人類自己認識和體驗,然后作為一個基本范疇映射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身體本身映射到體外,從具體到抽象。
(二)人體的容器屬性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容器,有一個分界線和內(nèi)-外”(Lakoff&Johnson;,1980:29)。趙艷芳(1995:67-72)指出,容器隱喻是一個概念隱喻,人類把容納經(jīng)驗投射到其他領域,如房子、森林甚至其他無形的或者抽象的事件、行動、活動、狀態(tài)等。因此,由隱喻“人體是容器”派生出一系列容器隱喻:眼睛、嘴、胸膛、肚子等是容器。二維的人體器官——臉,也可被視為一個盛器或者容器,有里外之分,能表現(xiàn)各種面部表情,比如歡樂、憤怒、憂傷等,臉上還可能有皺紋、麻子。漢語中有大量類似“滿臉雀斑、一臉興奮、一臉苦笑、一臉沉默”詞語。錢鐘書先生在《圍城》里寫道:“突然笑不知去向,只余個空臉,像電影開映前的布幕?!保ㄏ蚨m,2007:28-31)顯然,這里的“臉”是一個比喻性容器,“空臉”就是臉上什么都沒裝。在“人體是容器”這個概念隱喻中,人體器官是目標域,容器是始源域。容器的屬性即可以容納物體或者物質(zhì),占據(jù)一定空間,故其中的物體、物質(zhì)可被計量。這些屬性通過隱喻被投射到人體可以容納物體、物質(zhì)甚至抽象事物(情感、力量等)的相應部位。語料庫統(tǒng)計顯示,漢英語中有相當一部分身體器官詞語被隱喻化為容器,可容納事物,并通過其容量來計量事物。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三維容器,在“滿口茶、滿嘴白牙、滿眼淚水”“a mouthful of tea,handfuls of grain,an eyeful of bilge water”等表達中,“口/嘴”“眼”“手”等被隱喻為三維容器,是目標域,容納其計量的物體、物質(zhì)。漢語中容納物質(zhì)的三維隱喻性容器按頻次由高到低排列為:臉、眼、頭、身、口/嘴;英語中有“hand,mouth,ear,eye”。
(三)漢英器官量詞異同的認知闡釋
1.認知視角下的相同點
劉晨紅(2007:76)指出,人的器官,尤其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器官,都有一定的形體,占有一定的空間,人們?nèi)菀渍J知,獲得體驗,所以人的認知經(jīng)驗就為用具有空間性的器官去表達認識抽象的數(shù)量提供了可能性。盧衛(wèi)中(2003:26)指出,人類相同的身體構(gòu)造和感知器官決定著漢英兩種語言在人體器官及其名稱的認知功能與規(guī)律方面具有同大于異的特點。周永平(2014:12)指出,漢英器官量詞存在諸多相同點,其深層原因在于人類認知和語言的體驗性。由于人類的度量衡概念來源于身體對世界的體驗,漢英民族共享同一世界,有大致相同的生理結(jié)構(gòu),因此其認知能力和語言有共通之處。器官量詞,源于相應的器官名詞,是語言的一種具體運用,具有體驗性,且受人的認知機制(隱喻和轉(zhuǎn)喻機制)驅(qū)動。同一個世界和相同的身體構(gòu)造與感官使?jié)h英兩個民族產(chǎn)生同樣的體驗,這是漢英器官量詞在認知機制上同遠大于異的根本原因。
2.認知視角下的不同點
人類相同或相似的體驗并不能產(chǎn)生完全相同的語言表達,即概念相同,但其表達相異(王寅,2006:24)。由于處在不同的地區(qū)和不同的語言社團,漢英兩個民族有不同的識解方式,在語言表達上存在差異。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條件、文化背景導致漢英兩個民族從不同的視角來識解身體名量詞及其計量物,突顯角度也不同。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來源于人與外界的互動。張岱年、方克立(2004:23)認為,“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和物質(zhì)條件導致人們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環(huán)境和條件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不可避免地影響他們的語言。英國多島嶼,四周被水包圍,且呈狹長型,因此,英語中有許多器官量詞用來計量海洋、陸地、水、島嶼等(比如:“a tongue of land,a finger of water,a neck of sea,a neck of land,a shoulder of land”等)。漢語身體名量詞無此類用法,這與中國的地理環(huán)境不無關系。另外,漢英兩個民族生活在不同地方,其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對計量概念有不同的識解方式,其視角和突顯角度表現(xiàn)出較大差異。漢民族更傾向于形象思維,而英民族更傾向于抽象思維。在度量衡方面,漢民族更傾向于用具體的、可見的身體器官來計量事物。因此,漢語中的器官量詞多于英語,其語料比英語豐富。
六、結(jié)語
本文采用認知學理論,立足詳盡語料分析,從認知角度,聚焦考察了身體名量詞在英漢名詞表量結(jié)構(gòu)中的特征及其認知特點的異同,并加以認知功能闡釋,以期彌補前人研究的不足。研究發(fā)現(xiàn):第一,漢語身體名詞臨時作量詞與英語身體名詞作量詞的情況存在著相似之處,在“滿+身體名詞+中心詞”結(jié)構(gòu)和“a/an+身體名詞-ful+中心詞”結(jié)構(gòu)中,身體名量詞的二維或是三維屬性會得到突顯;第二,身體名量詞的二維屬性和三維屬性不是絕對的,在“滿+身體名詞+中心詞”和“a/an+身體名詞-ful+中心詞”結(jié)構(gòu)中,三維屬性可以減弱為二維屬性,且具有二維屬性的身體名量詞往往具有靜態(tài)性的特點,而具有三維屬性的身體名量詞則具有動態(tài)性的特點;第三,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人們的認知存在著差異,因此,在身體名詞臨時作量詞結(jié)構(gòu)中,人們對于身體名詞與中心詞之間的聯(lián)系的認知也會存在差異。
(本文為“英語維度與表量形容詞化關聯(lián)性研究”,該項目屬于“寧波大學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 。)
參考文獻:
[1]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21.
[2]Lakoff,G &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陳歡.器官量詞的多視角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04.
[4]儲澤祥.“滿+N”與“全+N”朋[J].中國語文,1996,(5):
339-344.
[5]姜渝.身體名詞臨時借用為名量詞情況的多視角考察[D].北京:
北京語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6]李燦.臨時量詞短語的隱喻認知分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7,(1):122-124.
[7]李文浩.“滿+NP”與“全+NP”的突顯差異及其隱喻模式[J].
語言科學,2009,(4):396-404.
[8]李先銀.借用名量詞的語義分析[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2002,(2):56-58,74.
[9]劉晨紅.器官名詞作臨時名量詞的認知分析[J].修辭學習,
2007,(3):75-77.
[10]龍濤.量詞對名詞空間義的表達[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2004,(5):85-90.
[11]盧偉.淺析現(xiàn)代漢語臨時量詞的語義特點[J].宿州學院學報,
2003,(3):49-50.
[12]盧衛(wèi)中.人體隱喻化的認知特點[J].外語教學,2003,(6):
23-28.
[13]毛智慧,許鴻敏.漢英身體名詞作量詞的認知對比分析[J].成
都師范學院學報,2014,(9):44-49.
[14]聶春梅.臨時物量詞的空間義及其對語法功能的影響[J].湖南
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2):93-95.
[15]王寅.認知語言學探索[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16]向二蘭.“臉”的隱喻意義探源[J].外語學刊,2007,(3):
28-31.
[17]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社,2004.
[18]張虹.談“一NX”結(jié)構(gòu)——兼談與“滿NX”的比較[J].江漢大
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4):73-76.
[19]趙艷芳.語言的隱喻認知結(jié)構(gòu)[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
(4):67-72.
[20]周永平.基于語料庫的漢英器官量詞認知對比研究[J].西安外
國語大學學報,2014,(2):9-13.
(劉利鋒 毛智慧 浙江寧波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3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