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將伐顓臾》一文被多家中學(xué)語文教材收入,可見其經(jīng)典性。關(guān)于這篇文章的論文和教學(xué)設(shè)計也是不可勝數(shù),而文中的仁政思想更是闡釋的焦點。然而,綜觀各文獻,筆者發(fā)現(xiàn)這些文章存在一個問題:因為本文中孔子反對武力就認定孔子只提倡“修文德”而反“武力”,只尚文而不尚武。這是對孔子思想的狹隘化,犯了以偏概全的邏輯錯誤。有的研究者自身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比如劉芳在《現(xiàn)代語文(教學(xué)研究版)》中發(fā)表的論文《一斑窺全貌 點滴見精神——從〈季氏將伐顓臾〉看孔子其人》。
于是乎,孔子的形象在很多教師那里就被定格為溫良恭儉讓,只講仁義道德的好好先生。學(xué)生們也就錯誤地認為孔子只是一個滿口仁義的懦弱之輩。甚至包括學(xué)者在內(nèi)的多數(shù)國人將中國人喪失武勇歸罪于孔子、儒教。
孔子真的是這樣的嗎?孔子的思想中只有以德服人、崇尚文治的一面嗎?
事實并非如此。據(jù)《谷梁傳·定公十年》)記載:“夏,公會齊侯于頰谷。公至自頰谷。離會不致,何為致也?危之也。危之,則以地致何也?為危之也。其危奈何?曰頰谷之會,孔子相焉。兩君就壇,兩相相揖。齊人鼓譟而起,欲以執(zhí)魯君。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而視歸乎齊侯,曰:‘兩君合好,夷狄之民何為來?為命司馬止之。齊侯逡巡而謝曰:‘寡人之過也。退而屬其二三大夫曰:‘夫人率其君與之行古人之道,二三子獨率我而入夷狄之俗,何為?罷會,齊人使優(yōu)施舞于魯君之幕下??鬃釉唬骸咦锂斔?!使司馬行法焉,首足異門而出。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者,蓋為此也。因是以見雖有文事,必在武備,孔子于頰谷之會見之矣?!?/p>
仁義的孔子居然也曾下令殺人?對此,宋儒黃仲炎等許多儒士極力為孔子辯解,認為圣人不會這么殘忍,甚至主張將它從文獻中刪去。筆者認為:仁義道德不是萬能的,情有所原的適度殺伐是需要的,也是有益的。面對齊國優(yōu)伶對魯國國君的戲謔和挑釁,魯國若不能當機立斷,還以顏色,齊君就會認為魯君膽小怕事,魯國軟弱無能,進而得寸進尺,要挾魯君,對魯國提出非分要求。屆時,魯國再針鋒相對,很可能會傷了齊君和齊人顏面,加劇兩國外交緊張局勢,甚至兵戎相見。所以孔子當機立斷,殺一優(yōu)伶保魯國顏面而不直接傷齊君和齊軍顏面,可謂殺一生而取大義。由此可見,孔子并不是只知道德說教而不知變通之人。當個人觸犯禮法底線之時,當舍一生而能取大義之時,孔圣人不再是溫文爾雅,而是決斷殺伐。
如果說,上一則史料只能證明孔子也不反對對僭越者訴諸武力,那么下則史料可證明孔子也不反對對強藩訴諸武力。
據(jù)《左傳·定公十二年》記載:“仲由為季氏宰,將隳三都,于是叔孫氏隳郈。季氏將隳費,公山不狃、叔孫輒帥費人以襲魯。公與三子入于季氏之宮,登武子之臺。費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cè)。仲尼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二子奔齊,遂隳費。”
孔子一反在《季氏將伐顓臾》中溫和的反對武力者形象。面對依然是“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的“費”地,他不再主張“修文德以來之”,而是“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向魯定公建議:“家不藏甲,邑?zé)o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過制,請皆損之?!保ā犊鬃蛹艺Z·相魯》)也就是對三都主動訴諸武力。不僅如此,他還直接參與領(lǐng)導(dǎo)了這次軍事行動。“仲尼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費人北”一句,足見夫子在戰(zhàn)場上的指揮若定,面對敵人時殺伐的果斷和堅決。由此可見,孔子并不是一味的以德服人。當“修文德”無法使強藩“來之”時,他能果斷的采取武力使之臣服。文武兼用,不偏不倚。
如果說“隳三都”這一歷史事件表明孔子不反對甚至主張以武力解決內(nèi)政問題,那么下一材料表明他外交上也不反對用武。
據(jù)《春秋左傳·哀公十四年》記載:“甲午,齊陳恒弒其君壬于舒州??浊鹑正R,而請伐齊三。公曰:‘魯為齊弱久矣,子之伐之,將若之何?對曰:‘陳恒弒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p>
公元前555年晉國帥魯、宋、衛(wèi)等十二家諸侯伐齊,打敗齊國。自此齊國無力稱霸。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當時的魯國還是難以與失去霸主地位不久的齊國對抗的。正如材料中魯哀公所言:“魯國被齊國削弱已經(jīng)很久了?!倍鬃訁s齋戒三天,至少三次請求魯哀公攻打齊國。這是為何?孔子為何要不顧個人的聲譽、母國的安危、黎民的性命,執(zhí)意要對強于祖國的他國用武?依筆者看,這絕不是孔子一時沖動。而是他國的行為觸碰了他的政治信念的底線,而政治底線是不容觸碰的。“是可忍,孰不可忍!”任何觸碰者、觸碰國都應(yīng)受到嚴懲。而以“文德”來“譴責(zé)”這些觸碰者是無濟于事的,哪怕再“強烈”。陳恒者們是不會甘愿接受懲罰的,也不可能憑借“道德譴責(zé)”束手就范。要知道: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若能文爭解決,歷史上又何來戰(zhàn)爭?孔子深諳此理,深知此時已無法與陳恒者們談?wù)摰赖铝?,所以他毅然選擇訴諸武力。
讀者可能會覺得這似乎與孔子的一貫思想不一致。這其實與孔子和平思想是不矛盾的?!墩撜Z·八佾》有云:“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笨梢娍鬃訉ξ淞Φ膽B(tài)度不是完全否定?!拔洹贝淼奈淞﹄m然不如“韶”那樣盡善,然而也是盡美的。正如大儒王陽明在《傳習(xí)錄·陸澄錄》中所言:“問:‘孔子謂武王未盡善,恐亦有不滿意。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蓖蹶柮鞯膶W(xué)生在讀到《論語·八佾》時,也以為孔子對周武王不滿。王陽明指正道:周武王就應(yīng)如此,即以武力統(tǒng)一天下。言下之意:使用文德還是武力解決問題,要因時而異,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另外,從孔子教授弟子的學(xué)業(yè)內(nèi)容也可看出這一點。眾所周知,孔子的教學(xué)內(nèi)容包括‘六藝。而其中射、御、禮、樂四項都與戰(zhàn)爭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且不論射禮與御車是春秋時代貴族從軍作戰(zhàn)的必修課,即便是文化性的禮樂,也包含戰(zhàn)樂。因此尚武可以說也是孔子的一貫思想。
不僅如此,他還將這種思想傳授給他的弟子們。孔子弟子冉求擊敗了齊國人來犯后,季康子問他軍事之學(xué)何處學(xué)來?冉求回答乃是孔子教授。
綜上所述,孔子并非只是一味崇尚文德而反對武力;而是主張先文后武,先禮后兵,以武備促文事,以軍備促進政治和談,文治武功兼用。這也符合“武”的本意。“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爲武,”《說文解字》如是說。由此可見,武的本意乃“止戈‘也,即制止戰(zhàn)爭。言下之意,為了制止戰(zhàn)爭是可以也需要使用武力。深諳此理的孔子自然也不會完全排斥用武。用武是孔子文治武功思想的重要一面。文德和武力可以說是孔子仁政思想的左膀右臂,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文德和武力可謂一陰一陽??鬃禹f編三絕讀《易》,豈能不知陰陽調(diào)和之理?豈會偏用文德?對此,王陽明也曾明確指出:“仲尼有文德,必然修武備,區(qū)區(qū)章句之儒,叨竊富貴,遇事臨危而無以應(yīng)對,此通儒之羞也。”
所以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仁者不僅不應(yīng)談“武”色變,而且應(yīng)認真研究武,積極用武,正確用武。正如孔子所言“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闭嬲娜收?,不是老好人。假若“以德報怨”,以文德對待惡人,那么“何以報德”?如何區(qū)分善惡?因此孔子提倡“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彼?,真正的仁者應(yīng)是以德服好人,以武罰惡人。如此,方能賞善罰惡,激濁揚清,提升社會正氣。如此,國家才能以剛正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為多家中學(xué)教材中都只選了體現(xiàn)孔子尚文思想的文章,而缺失反應(yīng)其尚武思想的文章。所以,教師在教授《季氏將伐顓臾》時不僅要教教材,還要用教材教,拓展孔子思想中尚武的一面,方能使學(xué)生對孔子思想的理解更為全面,思想也更為辯證,更加深刻地認識我國內(nèi)政外交政策。
蘇志文,教師,現(xiàn)居江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