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是不是名字有些熟悉呢?是不是與之前介紹的布依族名字很相近呢?其實,兩個民族雖然都住在我國的西南地區(qū),但說著兩種不同的語言,因此也沒有多大關系呢。
懂得天文地理的布朗族
布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以種水稻為主。這種靠天吃飯的民族,對天氣變化特別注重。所以布朗族人不斷總結經(jīng)驗,積累了不少天氣變化規(guī)律的知識,有一套原始的辨別方位、季節(jié)和氣候的方法。布朗族人有很多諺語,比如“月亮帶傘要下雨,太陽帶傘要天干”“河澗(jiàn)青蛙咯咯叫,天快要下雨”等。很有意思吧?下次可以試一試布朗族的辦法是不是有效呢。
樸素的布朗族人
不同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布朗族人的服飾很樸素、簡單,顏色以藍、黑、青為主。不過,布朗族受傣族的影響,算得上有點“親戚關系”。所以,布朗族的姑娘也喜歡穿緊身短衣,用頭巾纏頭,還愛戴大耳環(huán)、銀手鐲、野花或自編的彩花等飾品,并將雙頰染紅。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寬大長褲,頭上也纏頭巾。
不過布朗族有個染齒的習俗,族里的孩子長到15歲時,就會聚集在一起,用當?shù)匾环N叫“吉”的樹木燒黑,互相將牙齒涂成黑色。經(jīng)過染齒的男孩女孩,才會被當作成年人,取得社交的權利。
過年節(jié)
過年節(jié),是布朗人最隆重的節(jié)日。這一天,家家戶戶吃紅糖糯米粑粑,還要用芭蕉葉包成兩份,各插上一對蠟燭、兩朵鮮花,一份送到家里的長輩,另一份作為祭祀家神之用。同時,晚輩不僅要對長輩拜年、行磕頭禮,而且要用水象征性地從頭到腳為他們清洗一遍,祝福他們長命百歲,吉祥平安。長輩說完對晚輩的祝語后,布朗族寨子里會以家庭為單位聚在一起,再向日落方向做祈禱。
翡翠酒
布朗族人喜歡喝酒,大多都是自家釀制的,其中以翡翠酒最為著名。這種酒是以糯米為原料釀造的一種水酒。原本酒的顏色是米白色的,不過布朗人在出酒時會用一種叫“懸鉤子”的植物的葉子過濾,用竹筒盛著,酒的顏色就會變?yōu)榫G色,很像翡翠的顏色,因此而得名。另外,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招待朋友時喝得越多感情越好,所以就有“有酒必飲,飲酒必醉”的習俗。
能歌善舞的布朗族人
布朗族青年從小就要學唱各種曲調(diào),彈奏各種樂器,還會跳舞呢。布朗族的舞蹈是全民性的,白發(fā)老者、少年兒童只要聽見竹笛響,便會翩翩起舞。由于布朗族男子擅長武術,所以將武術編到歌舞中,如長刀舞、甩棍舞、拳術舞等,動作利索,剛勁健美。由于布朗族與傣族源遠流長,《象腳鼓舞》等也是布朗族的特色舞蹈。每當人們勞作一天歸來,在寨子前奏響象腳鼓,然后由能歌善舞的小伙子領舞,所有的人圍成一個圓圈,歡快地跳起舞,以此緩解一天的疲勞。
布朗玎(dīng),又稱賽玎,是布朗族特色的彈撥類樂器。它的琴頭、琴桿、共鳴箱等都是由同一塊木材制成的,不過由于地區(qū)不同,琴身大小不一,全長70~90厘米不等,琴桿修長,布朗人愛自己親手做布朗玎。所以共鳴箱的形狀就被做得多種多樣,有圓形的,還有桃形、冬瓜形、上方下圓形等。
布朗族的男孩子到了15歲就開始用心學習彈賽玎,這里幾乎家家有賽玎,人人會彈奏。每逢節(jié)日或喜慶之時,賽玎就成為布朗族人伴奏歌舞時主要的彈弦樂器,為翩翩起舞的布朗人帶來歡樂。
布朗蘆笙
很多民族都有蘆笙,布朗族也有蘆笙。與其他民族的蘆笙不同,布朗蘆笙是用14枝笙苗(竹管)分兩排插入木質(zhì)笙斗做成的,能奏八度、五度、四度等和音,多用于歌舞伴奏或獨奏。關于蘆笙,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
很久以前,布朗山寨有對兄弟因家境貧寒必須去外地謀生路。他們走著走著,經(jīng)過一片原始森林,又冷又餓的兄弟倆剛想找個地方休息會兒,突然,從林子里竄出一只大花斑老虎擋在路前,攔住了他們。不幸的事情發(fā)生了,哥哥不慎被花斑老虎咬死了,弟弟也被嚇得跑回家中,見到了家里大嫂便傷心哽咽得說不出話來。于是他跑到大門外邊的葫蘆架下,心想:“怎樣才能把哥哥遇難的真情告訴給嫂子,并讓她不要悲哀呢?”正在左思右想之時,不小心一頭撞在了懸掛在葫蘆架的葫蘆上。啊,葫蘆是會發(fā)出聲音的呀!于是弟弟便把葫蘆做成了葫蘆笙,對著阿家大嫂吹奏起來:“兄弟二人出門去,到一個荒郊野嶺,可憐的哥被老虎咬,只有我回呀!”蘆笙的5個音,低沉婉轉,大嫂聽得淚流滿面……從此以后,這位布朗族大嫂變得更加堅強、精明能干,是寨子里的榜樣,子孫長大也都勤勞勇敢,蘆笙調(diào)的故事就這樣一代接一代,口口相傳。布朗族人也通過各種蘆笙調(diào)子奏出了他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