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義輝
電子書包是近幾年推出的一項新的教學技術,而這項技術在推廣和運用過程中一定會有利弊的呈現,如何趨利避害、高效運用是我們面臨的重點工作。筆者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淺談電子書包對教師的影響。
一、挑戰(zhàn)觀念理念先行
電子書包的運用不僅是語文教育教學技術的更新,而且是一場語文教育教學革命。伴隨這場革命,作為教學的主導者——語文教師的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伴隨著新世紀語文新課程改革,就已經對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版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布,進一步明確了語文教師必須掌握“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等基本理念,必須貫徹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但這些理念的提出與落實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遭遇到升學的干擾,技術的困難讓很多教師不能很好地貫徹,而是走回應試教學的老路。這是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教學觀念的轉變,落實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電子書包推廣使用的關鍵,用趕馬車的觀念來開汽車是不現實的。語文教師要突破復雜的電子技術,克服畏難情緒,轉變觀念,理念先行,用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真正把握電子書包的運用是落實新課程標準最好的抓手。
二、挑戰(zhàn)底蘊儲備更新
運用電子書包進行語文教學,教學過程中會要求使用大量的多媒體資源,這些資源語文教師都要事前準備,有些資源甚至需要教師親自制作。本來這些資源應該由教學資源平臺提供,但是,現有的大多數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正在摸索之中,如何更有效地為電子書包教學服務還不明確,使用電子書包教學還有不少不確定性。有些電子書包硬件生產廠商會為電子書包中提供教學資源包,但往往針對性不強,全國各地教材版本很多,提供的版、本教學課件往往不是學校使用的版本和課件。這必然是對教師的底蘊的挑戰(zhàn),如何更新教學資源儲備,如何更好地收集、整理、制作適合本地區(qū)教材和學情特點的教學資源成為電子書包項目能否更好推廣的一個重要問題,語文教師能否很好地運用電子書包進行有效的語文教學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克服底蘊不足的問題,要在加快適合電子書包的電子教學資源平臺建設的同時,語文教師要克服使用電子書包教學之初負擔加重的心理,花比平時多幾倍的時間備課,到其他網站尋找教學資料,自己制作課件,自己尋找拓展閱讀資料。語文教師要認識到教學資源的收集,一旦教過一輪,教師第二次再教同一教材時,就顯的輕松多了。
三、挑戰(zhàn)技術學習不輟
電子書包的運行要有很多軟件的支撐,文字編輯軟件、圖片編輯軟件、視頻編輯軟件、音頻編輯軟件、教學系統(tǒng)軟件等等,這些都要求教師熟練使用。教師教課需要電子白板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電子白板與電子書包之間的鏈接、軟件的支持、基本故障的排除都需要教師掌握。這些無疑是挑戰(zhàn)語文教師對現代技術的掌握水平。而在現實中,很多語文教師本就是文科出身,對很多的信息技術都不是很了解,更談不上掌握。尤其是45歲以上的教師,他們對計算機的使用本來就不熟練,更不用說一些專業(yè)的編輯軟件的使用,讓他們熟練使用電子書包是很難的。面對技術的挑戰(zhàn),語文教師就必須摒棄對信息技術難以掌握的情緒,學習不輟,從最簡單、最基本的一些軟件技術開始學習,在使用電子書包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另外,教師要加強合作,既要與教研組、備課組的教師合作,發(fā)揮各自的特長,又要和學校信息技術教研組合作,向本學科的老師學,向其他學科的老師學,學習不輟,發(fā)揮各方面的優(yōu)勢,克服技術上的問題,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四、挑戰(zhàn)傳統(tǒng)模式創(chuàng)新
電子書包的運用還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教師需要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立足于老師的教、學生的學,老師學生在課堂互動。而電子書包的運用,不僅有課堂上的互動,還有課后的互動,不僅有課堂上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提問交流,還有課堂上老師與學生教學資源的共享交流。老師在對語文教學資源的占有上不再是絕對的權威,老師對語文教材的理解不再是唯一的權威,老師對語文課堂的引導也不再是唯一的權威。
語文教師必須適應這種新的變化,創(chuàng)新課堂的書寫模式,靈活的運用傳統(tǒng)的黑板、現代技術的白板、電子書包中集成的黑板,更好地向學生展現課文的提綱要點,要能隨時根據學生提出的新思路、提供的新材料進行有效教學,利用電子書包強大的資源庫系統(tǒng)進行新思路的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真正在語文課堂上落實新課標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