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琪
摘要:語文是初中教學中的重點學科,在初中生的學習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語文不僅使中學生的文字應用水平得到了提升,還實現(xiàn)了人文素養(yǎng)的滲透。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將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索多元化教學法在其中的應用舉措。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法;初中語文;概念;應用;措施
一直以來,語文教學的效果和質(zhì)量都是社會和家長所關注的問題,而初中語文是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關卡,起到重要的過渡作用,能夠讓學生將小學語文中學習到的基礎知識進行積累,并向著應用方向進行轉變。為了能夠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各個學校積極開展了教學方法、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并大膽啟用了高新教學方法,多元化教學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對于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實現(xiàn)對語文知識的有效應用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將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措施與方法進行分析,從而實現(xiàn)初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目標不夠清晰
很多教師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按照教材的順序進行教學,實現(xiàn)對教學大綱的完全覆蓋就可以了,但是具體到每一章、每一節(jié)的內(nèi)容,有的教師不明白應注重對學生哪些能力的培養(yǎng),也忽略了對一些細節(jié)知識的補充。還有的教師盲目將背多少課文、默寫多少字詞作為完成教學目標的標準,使得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沒有得到提升。
2、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有的教師雖然在備課的時候準備了非常精彩的授課過程,也實現(xiàn)了重點與難點的突出,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很難進行發(fā)揮,使教學效率達不到理想的狀態(tài)。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教師與學生缺乏良好的互動,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吸收知識的地位,很少在課堂中進行主動思考,習慣了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背誦和朗讀,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體現(xiàn)出學習積極性,沒有跟著教師的思路去進行思考,使得教師的精心設計沒有得到實現(xiàn)。還有的受教師個人水平影響,雖然備課方案寫的非常精美、詳細,但是輔助到實踐中,卻受到教師教學水平的限制,無法將設計好的內(nèi)容完整地表述出來,從而使教學效率過低。
二、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概念及意義
所謂的多元化教學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思想和教學性質(zhì)的多元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教育。尤其是在初中語文學科中,語文知識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趨勢,除了簡單的聽說讀寫,還應使學生注重對文字的情感、思想的理解,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作能力。可以說,語文教學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并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語文教學的內(nèi)涵和范圍逐步擴大,多元化教學方法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創(chuàng)新思路,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語文知識的全方面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審美能力和概況能力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多元化教學法的本質(zhì)使對學生思維的訓練,能夠讓學生成為一個具有多元化思維的人才,從而使學生在工作中、學習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應積極在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多元化教學方法。
三、多元化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
在之前的語文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被動吸收教師所講解的內(nèi)容,缺乏自主思考和表達的機會,時間一長,就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熱情,認為自己的觀點不被教師認同和支持,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得到禁錮。因此,在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中,應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對自己不同的看法進行表達,使整個課堂呈現(xiàn)出“百家爭鳴”的場面,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針對一個問題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思考和理解,從而使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鍛煉。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你是作者,當你走在這樣一片荷塘月色之下,你會想起什么呢?”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學生便爭先恐后地開展了討論,有的學生想的比較現(xiàn)實,在月色中會思考自己的學習、自己的前途,在月色中洗凈自己的浮躁,用更加堅定的心去走接下來的人生路;有的學生比較深謀遠慮,通過觀賞月色,能夠感受到氣象環(huán)境的變化,從而想要從自身做起,去愛護身邊的環(huán)境。通過課堂討論,能夠使學生的積極性和想象力得到激發(fā),為培養(yǎng)學習興趣奠定良好的基礎。
2、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
文學知識的積累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很多教師意識不到聽說讀寫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性,反而認為學習教材以外的訓練是“不務正業(yè)”,限制了學生語文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從而幫助學生全方面地掌握語文知識,并找到學習的樂趣,增強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例如,很多學生在閱讀方面受到限制,找不到閱讀的正確方法,教師應對其進行指導,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一方面,教師應指導學生對閱讀計劃進行制定,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和知識水平,選擇圖書和雜志,并計劃好每天看的頁數(shù),如果計劃發(fā)生變化要及時進行修改,確保閱讀計劃的持續(xù)進行。另一方面,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速度、精讀、朗讀、默讀等各種閱讀方式,使他們按照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
3.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當前,新課程理念使得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都發(fā)生了改變,并提倡教師應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靈活地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zhì)量。當前,有很多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等,通過這些教學方法的應用,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積極調(diào)動,營造了更加活潑、生動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例如,多媒體成為每個教室中的標準配置之一,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為學生播放音頻、視頻,讓學生能夠在視覺、聽覺的調(diào)動下,實現(xiàn)對課文的理解,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的時候,我就為學生播放《父親》這首歌,很多學生在聽到歌曲之后流下了眼淚,從而更加領悟到了《背影》中父親對朱自清的深深情感。
四、結語
總之,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也呈現(xiàn)出新的態(tài)勢,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我們應對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多元化教學的概念和內(nèi)涵進行了解,并加強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榮信.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探究[J].課外語文,2015,24:119.
[2]何建榮.初中語文科幻小說教學方法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10.
[3]錢英.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課外語文,2015,08:43.
[4]黃友義.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體系的構建及應用[J].求知導刊,2015,11:117.
[5]胡強.多元化教學策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5,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