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波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fā)展以及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我國也逐漸出現了一種日趨明顯的多元化格局。新時期,激烈的市場競爭也不再單純的局限于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更多的是人才的競爭。大學生作為實現我國社會進步、經濟發(fā)展的新生力量,其價值觀的正確選擇對于國家社會格局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目前從我國大學生總體來看,其價值觀基本上還都處在一種積極向上的勢頭,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消極悲觀的問題存在,對于大學生的更好發(fā)展產生了一定的危害。所以,在當今,多元化背景下,強化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研究就顯得意義深遠。基于此,本文從培育的重要意義著手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最后針對性的提出了幾點建議和方法,希望對后期的大學生培養(yǎng)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價值多元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一、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一)促使學生樹立一種正確的理性信念,實現其身心和諧發(fā)展
現階段,社會多元化的特點正變得越來越明顯,其中現代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不斷相互滲透,本土文化同世界文化的不斷交融,同時也伴隨著新價值同舊價值之間的激烈碰撞,大學生因為自身閱歷較淺以及社會經驗的欠缺等問題,未形成一套高度統(tǒng)一的核心價值觀念對其行為進行科學的引導,因此在發(fā)展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種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淡化等問題。對于人生的選擇,價值觀發(fā)揮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幫助人實現更好的發(fā)展,而相應的一個錯誤的價值觀則會對人的發(fā)展產生嚴重的阻礙性作用。在學生實踐學習過程中,往往會由于受到錯誤價值觀念的影響,在學習和認知過程中出現一些過于極端的行為,嚴重危害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給自身發(fā)展也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基于這樣一種情形,高校采取的加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就顯得尤為必要,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一種科學的正確的理想信念,同時也能夠更好的促使學生行為更加規(guī)范,對于實現大學生身心健康與和諧發(fā)展發(fā)揮出了有效地積極作用。
(二)能夠更好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中的經濟發(fā)展、利益關系以及組織形式也都迸發(fā)出了一種顯著的多樣化特點,同時,在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過程中,人們有更多的自主性?;谏鐣鄻踊枨笠约按髮W生自主性日益增強的現狀,在高校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因此也就需要堅持教育模式和方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以此實現其教育時效性的有效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實際上是指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期望功能與具體的顯示功能的協(xié)議程度。強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不僅能夠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的有效豐富,還能夠有效推進教育工作模式及方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從而給思政教育工作注入更多的生機和活力,最終實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時效性得到明顯的增強。
(三)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基于世界文化互相交融的思潮以及我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的思想意識日趨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強化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能夠在當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更加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性地位,同時對于引領社會的不斷進步,更好的幫助學生實現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二、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理念存在偏差
在多元化文化背景的影響下,大學生的思想受到多元、多樣、多變的文化熏陶,形成了具有較高積極性和學習能力,探究性強的活躍思想,同時,還有著多樣的價值選擇和強烈的價值訴求理念。但是高等教育在培育過程中注重大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卻忽視了對民主、文明、和諧理念的培育;高等教育不僅要注重培育大學生遵紀守法還要培育大學生對自由和公平的認知和追求,對于法治的詮釋和探究;高等教育在追求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培育時,更不能忽視對于心理的訴求,培育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誠信友善的思想品德,以及處理危機的應急技能;大學生高等教育還要在理論知識的積累過程中,培育學生自我學習和探究的能力,自我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二)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內容的針對性缺乏
1.對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其內容的單一化也導致了針對性的嚴重缺乏,沒有真正做到實事求是,其培育內容也并沒有緊密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及思想特點。
2.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內容的時代性不強,內容陳舊,未實現與時俱進。伴隨著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相應的培育內容也要隨之進行不斷的更新,其更新工作也要緊密的結合社會實際生活以及學生自身的實際發(fā)展狀況來執(zhí)行。
3.隨著我國社會事業(yè)以及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加注重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不但要注重學生專業(yè)基礎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時還要注重培育學生的審美視野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等方面的能力,以便更好的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三)不完善的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機制
1.在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未得到充分的尊重。在現代高校教育體制中,相應的學生考核機制基本上也都是以考試為主,對于學生在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培育方面沒有一個足夠的重視。對于大學生自身而言,嚴重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一個較強的自我學習意識,學習目的只是單純的為了應付各種考試,呈現出一種普遍的思維懶惰等問題。
2.高校學生價值觀培育工作者自身素質低下問題;在部分高校中,有相當一部分工作人員嚴重缺乏責任意識,對于學生為采取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而任其自流發(fā)展,教師的示范作用和主導作用也未得到有效地發(fā)揮;另外由于教育者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和技能水平以及視野的狹隘都會培育質量和效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3.對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缺乏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目前高校在學生價值觀培育的評價工作中,只是單純的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熟練程度給予了很大的關注,而對于學生人際關系、道德修養(yǎng)等相關層面的評價所實施的工作還遠遠不到位;過度的重視學生對于核心價值觀的接受和認可,而忽略了學校管理者以及相關教育工作者等不同實施主體來開展科學有效地教學培育反饋和評估。
(四)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方法單一
在高等教育院校要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長期的過程,所以在教學培養(yǎng)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課堂專業(yè)知識的教育,還要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的融入到大學生的思想中,在各方面的表現中突出正確的價值觀念,然而目前的高等教育培育方法單一,而這樣的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也不能適應現在的社會需求,這就需要高校在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上多增加一些創(chuàng)新思維。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
價值的多元化,是目前我們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必定會遇到的一現實背景,它的出現對于大學生價值觀的培育工作不僅帶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所以,面對新時期新形勢以及新要求,我們也就迫切需要堅持現有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模式的不斷更新,以便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腳步,從而更好的實現學生的身心和諧及全面發(fā)展。
(一)更新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理念,注重全面發(fā)展
高校在培育過程中通過學校全方位的教學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滲入到各種文化活動中,提高大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推動社會發(fā)展水平的新要求。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應該是超前的,不能只是以被動的形態(tài)跟在經濟、政治和文化進步的后面,應以積極主動的形態(tài)在社會實踐中起到先導作用,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突出公民的主體意識,注重自我的發(fā)展,進而促進大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適應現代化發(fā)展的良好素養(yǎng),成為真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學的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評價機制
一套完善、科學、公正的評級體系,是培育效果和質量不斷提高的有利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最初的由中央文件的制定,到后期的理論宣傳再到具體領域的貫徹的和落實,最終再成功轉化為當代大學生自身所具備的一種價值觀念,這是一個漫長的系統(tǒng)的過程。為保證每一過程的順利實施,也就迫切需要一套完善的、科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評價機制。而一套完善的評價機制的構建,也需要多種策略和方法的綜合應用,進而能夠將一系列的成功經驗進行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處理,并在培育實踐中長期的堅持下去,有效推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培育的更深入、更廣泛和更持久。
(三)加強培育方法創(chuàng)新性,激發(fā)學生興趣
作為民族不斷進步和發(fā)展的不懈動力,創(chuàng)新意識應該滲入價值觀的培育過程中,在培育方法和內容上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現代化社會發(fā)展共同進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chuàng)新方法是實現社會主義發(fā)展和進步的必然要求和途徑,需要準確把握社會經濟體制和大學生心理變化和情感寄托,從而了解大學生的價值訴求,根據訴求來創(chuàng)新培育方法,由才能夠突出價值觀培育的效果。
(四)充分地發(fā)揮教育者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的主導和示范作用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過程中教育者是培育的主要力量,他們具有高超的理論水平和思想高度,專業(yè)的知識素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合格的教育者才能夠提高教育工作的信服度,達到較好的培育效果,所以,高校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必須組建一支知識淵博、思想敏銳作風嚴謹的師資隊伍,不斷強化師資力量,提高整體綜合素質確保能夠以德服眾、德才兼?zhèn)洌U细咝T谏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能夠成功順利的進行。
(五)實現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內容的不斷優(yōu)化,充分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
1.有效提高培育內容的針對性,不斷強化培育效果
(1)緊密觀察和掌握學生愿望要求和思想動態(tài),試著從大學生興奮點和關注點著手,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能夠從大學生的具體需求來開展。
(2)價值觀的培育工作要進一步突出主題,實現培育內容的不斷優(yōu)化,有效提升培育內容的針對性。
(3)切實推進價值觀培育內容的不斷創(chuàng)新,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圍繞價值觀培育開展相應的系統(tǒng)科學的研究,隨后根據研究結果來更新其培育內容。
2.更新內容的時代性,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務必要緊隨時代發(fā)展步伐,在總結之前工作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有效實現培育內容的有效更新,保證其能夠永葆生機與活力。
3.增加培育內容的層次性,切實符合學生實際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和教學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高校教育專業(yè)細化程度也不斷加深,同時在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層面也呈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差異,所以,基于這樣一種形式,就需要大力強化社會主義價值觀培育內容的層次性,不但要注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需求,同時也要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有效提升。
四、結語
21世紀是一個競爭與發(fā)展并存的時代,對于新時期大學生而言也只有具備了強硬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促使其在應對各項挑戰(zhàn)的過程中時刻保持一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和未來。對當代學生而言,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首先必須要具備一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就需要不但要注重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傳授,同時更要重視學生道德修養(yǎng)及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養(yǎng),堅持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毫不動搖;另外,堅持教育理念和模式方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促使學生實現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付靜靜.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麥麥提力·艾孜木.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
[3]王衛(wèi)國.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
[4]王麗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構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5]孫建青.當代中國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4.
[6]呂金洲.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實踐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4,24:146-147.
[7]王開瓊.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研究[J].品牌,2015,03:205-206.
基金項目:本研究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多元思潮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立路徑研究”(課題編號:15BKS029)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