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萍,汪秀娟,崔心美,常彥彬,王巖*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
綜 述
中醫(yī)藥防治緩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進展
王愛萍1,汪秀娟2,崔心美1,常彥彬1,王巖2*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緩慢性心律失常是一種心血管系統(tǒng)常見疾病,臨床病死率高,西醫(yī)尚無療效持久的特效藥物,主要以安裝起搏器為主要治療手段,但費用昂貴不能普及應用,且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年來中醫(yī)藥對本病的防治研究不斷深入,現(xiàn)就中醫(yī)藥防治緩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中醫(yī)藥;緩慢性心律失常;研究進展
緩慢性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的心律失常,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目前西醫(yī)對緩慢型心律失常尚無效果持久的特效藥物,主要以安裝起搏器為主要治療手段,但是起搏器費用昂貴不能普及應用并且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中醫(yī)藥在防治緩慢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毒副作用小、價格經(jīng)濟實惠、療效確切等優(yōu)勢,現(xiàn)將近年來中醫(yī)藥對緩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進展總結如下。
鄒旭教授[1]認為,緩慢性心律失常屬中醫(yī)學“心悸”“怔忡”范疇,病因為本虛標實,本虛為氣血陰陽虧損,標實為痰、飲、火、瘀。氣血陰陽虧損則心神失養(yǎng),心主不安;痰、飲、火、瘀阻滯心脈,擾亂心神故發(fā)為心悸、怔忡。楊颙主任醫(yī)師[2]根據(jù)緩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病理基礎為心腎陽虛,血脈瘀阻,多見于中老年人。其病位在心,根本在腎。如果心陽不足,氣血運行不暢,心脈瘀阻,則心悸怔忡,面色蒼白,脈虛弱遲緩或結代。如腎陽虛衰,不能上濟心陽,則心陽不振,日久則導致血瘀,故脈來遲澀無力。程丑夫教授[3]認為,緩慢性心律失常多由氣血虧虛,心陽不振引起;而所謂“宗氣者,貫心脈而行氣血”,故凡氣血的運行、心搏的強弱及節(jié)律等,均與宗氣的盛衰有關。郭維琴教授[4]認為,緩慢性心律失常病機為“虛、寒、瘀”,以本虛標實為特征,本虛為心脾腎陽虛,標實為氣滯、血瘀、寒凝。梁君昭主任醫(yī)師[5]認為,緩慢性心律失常病因多為陽虛瘀阻,其病位涉及心、腎、脾。心陽不足導致血脈瘀阻;心腎陽虛,損及脾陽,脾失健運,濕聚痰阻,脈道痹阻不暢,氣血瘀滯;脾為后天之本,脾虛陽衰,氣血生化失源,血脈不得充盈,鼓動無力,脈氣失于連續(xù)。
2.1 中醫(yī)辨證
尹克春等[6]將緩慢型心律失常分為心血瘀阻證、痰濁壅塞證、氣陰兩虛證、心腎陽虛證四型,并分別給予血府逐瘀湯、溫膽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生脈散合人參養(yǎng)營湯、參附湯合右歸飲進行治療。凃晉文教授[7]認為緩慢型心律失常主要有心腎陽虛、氣陰兩虛、心血瘀阻、痰濕阻滯、陽氣欲脫證型,臨床以心腎陽虛、氣陰兩虛最為多見。胡國棟主任醫(yī)師[8]認為,本病辨證早期以瘀血、痰濁痹阻心脈多見,病久及腎,耗傷陽氣,則多以心腎陽虛為主。臨床辨證可分為心腎陽虛證、心血瘀阻證、痰阻心脈證。在治療上心腎陽虛證宜益氣養(yǎng)心,溫腎助陽,多用參附飲合炙甘草湯加減,心血瘀阻證宜以活血化瘀為主,輔以益氣行血,多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痰阻心脈證宜健脾化痰,益氣活血,多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
2.2 單味中藥治療
2.2.1 附子
郭雄等[9]采用全細胞膜片鉗技術,結合血清藥理學方法研究附子對大鼠心肌細胞膜L型鈣電流Ica-L及其動力學過程的影響,結果表明附子對心室肌L型鈣電流有明顯增強作用,附子含藥血清對心肌細胞的ICa-L激活作用是治療緩慢型心律失常的可能離子機制之一。張聰?shù)萚10]收集1990年1月—2013年12月中醫(yī)藥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相關文獻,提取癥狀、藥物等相關信息建立中醫(yī)藥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臨床文獻數(shù)據(jù)庫,以Apriori算法作為關聯(lián)規(guī)則挖掘的算法依據(jù),分析相關癥狀和藥物的頻繁項集及關聯(lián)規(guī)則,研究結果中緩慢性心律失常治療藥物單味藥的使用頻數(shù)最高的是附子。
2.2.2 細辛
石含秀等[11]應用全細胞膜片鉗技術記錄心肌細胞加入含藥血清前后鈉通道電流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細辛能夠激活心肌細胞鈉通道,且對鈉通道的激活速度降低,可能是其臨床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基礎之一。
2.3 中成藥治療
2.3.1 參松養(yǎng)心膠囊
張香素[12]將112例冠心病合并緩慢型心律失?;颊唠S機分為2組,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6例,對照組給予冠心病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服參松養(yǎng)心膠囊,療程均為6周。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胸痹癥狀均較前改善,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1.07%,對照組為71.43%;兩組心電圖 ST-T 均較前改善,總有效率治療組為87.50%,對照組為66.07%。治療后兩組24 h平均心率均較前提高,治療組提高更明顯,平均心率治療組為(54.75±5.01)次/min,對照組為(49.76±4.87)次/min;治療后兩組最長R-R間期均較前縮短,治療組縮短更明顯,最長R-R間期治療組為(1 238±276)ms,對照組為(1 398±288)ms。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賀學魁等[13]將106例各類緩慢型心律失常伴長R-R間期的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對照組各53例。兩組患者除治療原發(fā)病外,治療組給予參松養(yǎng)心膠囊口服,對照組給予心寶丸口服,均治療30天。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平均心率、最慢心率、總心率較治療前升高,最快心率、早搏次數(shù)及長R-R間期頻次下降(P<0.05),且較對照組改善顯著(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無顯著改善(P>0.05)。
2.3.2 心寶丸
于青[14]將60例緩慢性心律失?;颊撸S機分為兩組,治療組60例,給予中藥心寶丸,對照組60例,采用西藥阿托品治療,連續(xù)觀察3個月。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前后比較,心寶丸和阿托品兩種藥物均能有效改善心律失常(P<0.01),但心寶丸的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阿托品(P<0.01);連續(xù)觀察3個月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6.67% 明顯高于對照組71.67%(P<0.05);對照組7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頭暈等不良癥狀,而治療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兩組患者的血、尿常規(guī)、電解質、肝腎功能及血糖檢查,均未出現(xiàn)異常。肖翠君[15]將76例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給予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心寶丸和冠脈蘇片治療;對照組36例,給予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托品治療,2周為1個療程。結果顯示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出現(xiàn)9例不良反應,治療組無明顯不良反應。
2.3.3 寧心寶膠囊
仲偉智[16]將112例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方法分為兩組,每組56例,對照組患者行曲美他嗪治療,研究組患者行寧心寶膠囊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30天為1個療程。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6.43%,對照組患者80.3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患者各癥狀癥候積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0 ,明顯低于對照組17.02%(P<0.05)。
2.4 中藥古方
2.4.1 麻黃附子細辛湯
張利君[17]將60例緩慢性心律失?;颊唠S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予常規(guī)治療,同時口服硫酸阿托品片,治療組加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劉耀文[18]將80例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研究組加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對照組使用參麥注射液治療,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血壓收縮明顯,其余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2.4.2 炙甘草湯
高碧蕓等[19]將60例緩慢性心律失常氣陰兩虛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均予對癥支持治療,對照組另用心寶丸,治療組另用炙甘草湯加減。結果顯示臨床療效和心電圖療效,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療效更好。胡燕[20]將65例緩慢性心律失?;颊唠S機分為治療組33例和對照組32例,分別給予口服炙甘草湯加減和常規(guī)使用阿托品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4.3 苓桂術甘湯
易建軍[21]將緩慢型心律失常患者72例分為為對照組36例與治療組36例。對照組采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苓桂術甘湯合生脈飲加減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心率改善情況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5 中藥注射劑
2.5.1 參附注射液
章軼立等[22]共收集參附注射液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文獻99篇,經(jīng)過初篩和嚴格評價,納入13個研究,共978例,納入文獻質量普遍偏低,除一項研究為C級外,其他文獻質量級別均為B級。分析結果顯示在癥狀緩解、心率改善等方面,參附注射液優(yōu)于阿托品,可以更好地緩解心悸、胸悶等不適癥狀及提高心率。黃閻鋼[23]觀察不同劑量參附注射液對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影響,將緩慢性心律失?;颊?20例分為對照組60例與治療組例。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小劑量參附注射液治療,治療組給予大劑量參附注射液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
2.5.2 參麥注射液
董云飛[24]將48例緩慢性心律失?;颊唠S機分為治療組26例與對照組22例,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以參麥注射液為治療組,復方丹參注射液為對照組,10天為1個療程,結果顯示治療組好轉率為88.46%,對照組為54.54%,前者療效優(yōu)于后者(P<0.05)。高建華[25]將100例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對照組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予參麥注射液,15天為1個療程,結果顯示治療組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緩慢性心律失??蓪е聲炟噬踔菱赖任V厍闆r,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緩慢心律失常,一般選用藥物有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克分子乳酸鈉或碳酸氫鈉等,但是這些藥物存在不良反應大,且不能長期應用等弊端。而中醫(yī)藥在防治緩慢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毒副作用小、價格經(jīng)濟實惠、療效確切等優(yōu)勢,得到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關注[26-27],但是目前相關研究還多停留在藥效學研究階段,而且中藥復方成分復雜,難以確定其藥效成分,還未得到國際上的認可。隨著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的不斷進步,中醫(yī)藥在防治緩慢性心律失常方面將貢獻更大的作用。
[1] 梁蘊瑜,鐘言.鄒旭教授從“五臟相關”論治緩慢型心律失常經(jīng)驗介紹[J].新中醫(yī),2016,48(1):233-234.
[2] 王紅,馬民凱,李瀛均.楊颙老中醫(yī)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臨床經(jīng)驗[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34(2):26-27.
[3] 朱敏.程丑夫教授辨治緩慢型心律失常淺析[J].中醫(yī)藥導報,2012,18(3):9-10.
[4] 趙丹陽,王亞紅.郭維琴教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經(jīng)驗[J].中醫(yī)藥學報,2015,43(2):90-92.
[5] 賀延麗,王華.梁君昭主任醫(yī)師治療心律失常臨床經(jīng)驗[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11):1900-1901.
[6] 尹克春,陳力,郭碩,等.緩慢型心律失常中醫(yī)辨證論治方案的療效[J].廣東醫(yī)藥,2012,33(4):545-547.
[7] 張思,吳斌,凃晉文.凃晉文教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經(jīng)驗[J].陜西中醫(yī),2016,37(3):334-335.
[8] 劉晉利,胡國棟.胡國棟主任醫(yī)師中醫(yī)辨證論治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經(jīng)驗[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30):36.
[9] 郭雄,李妙齡,劉興隆,等.附子含藥血清對大鼠心室肌細胞L型鈣通道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1(11):111-115.
[10] 張聰,侯平.中醫(yī)藥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癥藥關系研究[J].中醫(yī)雜志,2016,57(14):1247-1250.
[11] 石含秀,韓林,賈波,等.細辛含藥血清對大鼠心肌細胞鈉通道的影響[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9(10):599-602.
[12] 張香素.參松養(yǎng)心膠囊治療冠心病合并緩慢型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13,45(3):13-14.
[13] 賀學魁,趙英娟,王秦安,等.參松養(yǎng)心膠囊治療緩慢型心律失常伴長R-R間期例療效觀察[J].疑難病雜志,2011,10(9):645-647.
[14] 于青.心寶丸治療緩慢型心率失常60例的臨床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3):31-33.
[15] 肖翠君.心寶丸聯(lián)合冠脈蘇片治療老年人緩慢型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雜志,2012,20(10):1677.
[16] 仲偉智.寧心寶膠囊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老年緩慢型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4):182-183.
[17] 張利君.麻黃附子細辛湯合阿托品口服治療緩慢型心律失常30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1,20(3):468.
[18] 劉耀文.麻黃附子細辛湯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緩慢型心律失常的臨床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7(10):39-40.
[19] 高碧蕓,陳學彬.加味炙甘草湯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氣陰兩虛型臨床研究[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014,30(3):191-192.
[20] 胡燕.炙甘草湯加減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2,30(5):66-67.
[21] 易建軍.苓桂術甘湯合生脈飲加減治療緩慢型心律失常36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5,31(3):41-42.
[22] 章軼立,賈敏,謝雁鳴,等.參附注射液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tǒng)評價和Meta分析[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9(7):595-604.
[23] 黃閻鋼.不同劑量參附注射液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4,35(1):37-40.
[24] 董云飛.參麥注射液治療老年人緩慢性心律失常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4):277-278.
[25] 高建華.參麥注射液治療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13):61-62.
[26] 趙丹陽,王亞紅.郭維琴教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經(jīng)驗[J].中醫(yī)藥學報,2015,43(2):90-92.
[27] 劉影,孫英倫.補氣活血法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信息,2015,32(5):93-95.
黑龍江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No.12541767)
王愛萍(1963-),男,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中醫(yī)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研究。
王巖*(1981-),女,副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醫(y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2016-05-10
R285
A
1002-2406(2017)01-0118-03
修回日期:20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