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霞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主陣地,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F(xiàn)在教育理論摒棄在教學中只注重結論不注重過程,要求在數(shù)學教學中把得到結論的全部思維過程展現(xiàn)出來,并在這全過程中提高學生的主人翁地位,使學生不但學到知識而且提高能力。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一個很迫切的問題。
關鍵字:目標;教學方法;參與;激勵
一、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能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圓》這一課是整個九年級上冊的重點,也是初中數(shù)學幾何中的重點,在備課時應注意,突出圖形性質的探索過程,重視直觀操作和推理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培養(yǎng)數(shù)學推理論證能力,多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圖形,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臻g想像能力并不是每位學生能很強,當遇到困難時,要勇于面對,要有解決困難的決心和信心,同時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講授重點內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教師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如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三章的《旋轉》中的圖案設計這一節(jié)時,其教學的重點是掌握利用各種圖形變換設計組合圖案。難點是將基本圖形創(chuàng)造地應用平移、軸對稱、旋轉等變換設計出和諧、豐富、美觀的組合圖案。教師可從生活中常見的圖案談起,如地板圖案、窗簾布 地毯等,先讓學生有直觀的了解,然后試問學生這些圖案漂亮么?那么這些圖案是怎么形成的呢?教師逐漸引導學生進入本節(jié)課的重點。
二、根據具體內容,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教師能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在立體幾何中,我們時常穿插演示法,來向學生展示幾何模型,或者驗證幾何結論。如在教授立體幾何之前,要求學生每人用鉛絲做一個立方體的幾何模型,觀察其各條棱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各條棱與正方體對角線之間、各個側面的對角線之間所形成的角度。這樣在講授空間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時,就可以通過這些幾何模型,直觀地加以說明。
三、加強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參與意識
心理學家指出: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想象力只有平時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能以寬容友好的心態(tài)對待每一位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師生之間應該建立親和的對話平臺,溝通對話渠道,讓學生覺得老師不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壟斷者,更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一錘定音,而是可以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可以聆聽學生的見解,并能適時的給以贊同表揚或指正他們的觀點。
四、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提問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并且對提問的問題有所暗示,啟發(fā)學生思考。如果學生回答得不正確,教師也不馬上糾正,而是針對學生的錯誤認識提出補充問題,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自覺地加以糾正。以前課堂教學中大量流行的話語往往是老師一系列善意的詢問:“聽清楚了沒有?”、“聽明白了沒有”、“聽懂了嗎?”,仿佛學習就是一件欣賞和練習“聽”,就是單一性對話。但事實不應該是那樣的。
有效提問會“引”:例如:我在《特殊的平行四邊形》一節(jié)課中,提問道:假如平行四邊形一組邊垂直(例如鄰邊);四邊形的形狀可能發(fā)生什么改變?相等時呢?想一想各種各樣的情況;除了邊改變,還有什么替代(例如對角線);會有什么改變?把這些組合條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會有什么特征?比較各種特殊四邊形的異同點。這樣提問發(fā)散了學生思維空間,擺脫單一的對話式問答。
有效提問會傾聽:例如,課堂上如果用過于瑣碎的無意義的問題牽著學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問題領著學生朝同一方向邁進,學生就沒有了自己,沒有了自己的方向。這種滿堂問、串講串問的教學,淹沒了教學重點,擠占了學生讀書、思考、練習的時間,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五、課堂上多激勵
一位好老師、有效老師不只是教知識,而是傳播人生的信念。教師的熱情隱含在教師的語音、語調和教師的身體語言之中;課堂上對學生有期望,學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他們的期望值。學生會將教師的期望內化為對自己的期望,進而影響自我評價和努力程度。教師的期望可能幫助學生成功,但這只是一種可能,只抱有期望,沒有相應的幫助措施并不能有相應的效果。只有把期望學生成功和幫助學生成功結合起來,才能使教師的期望在學生身上實現(xiàn)。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教師的學識;二是教師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理想。在課堂上,教師要隨時了解學生的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如在講完一個概念后,讓學生復述;講完一個例題后,將解答擦掉,請中等水平學生上臺板演。有時,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對他們多提問,讓他們有較多的鍛煉機會,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進行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能熱愛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
參考文獻:
[1]《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2]《現(xiàn)代教育論》: 黃濟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中學班主任工作手冊》: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手冊叢書編委會 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