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文菲
摘要:1923年,林語堂自歐美留學回國,以《語絲》為陣地,在文壇上嶄露新角。他抨擊死氣沉沉的社會,批判政界“名流”,提倡歐化,解放舊思想,推動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墩Z絲》時期既是林語堂的“黃金時期”,又是他最激烈的時期。
關(guān)鍵詞:林語堂;《語絲》;擔當
一九二四年在北京成立的語絲社,是“五四”時期重要的文學社團。在周作人、魯迅的領(lǐng)導和倡議下,提倡散文,注重社會批評和文明批評,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林語堂作為語絲的重要作家之一,積極配合以魯迅為首的新文化陣營,反“國粹”、斥“文妖”、倡歐化,支持愛國學生運動,顯示了林語堂強烈的社會關(guān)懷和要求改變落后的社會現(xiàn)狀的進步傾向。
一、《語絲》:踏上文學之路
1924年,劉勉己擔任《晨報》代理總編輯,因抽去魯迅的《我的失戀》一文,與時任《晨報副刊》編輯的孫伏園起了爭端。第二天,孫伏園“便辭去《晨報副刊》的編輯了?!敝?,孫伏園便和幾位熟友集會,“由顧頡剛在帶來的一本《我們的七月》中找到‘語絲兩個字”,“大家便同意了。”于是便有了《語絲》雜志。《語絲》是一個文藝性周刊,自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創(chuàng)刊,至1930年3月,出到第五卷52期自動停刊,前后共出260期。
1923年,在歐美留學四年的林語堂學成回國,經(jīng)胡適介紹入北大為教授。當時,“北京大學的教授出版了幾種雜志,其中有《現(xiàn)代評論》,以胡適為中心的若干人辦的;”另一個便是《語絲》,“由周作人、周樹人、錢玄同、劉半農(nóng)、郁達夫等人主辦”。《現(xiàn)代評論》的成員大多是歐美留學歸來的,而《語絲》的成員多有日本留學經(jīng)歷。林語堂在歐美留學四年,況且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一年時,助學金中斷,時為北京大學教授的胡適曾資助過林語堂2000美元,盡管如此,林語堂還是“屬于語絲派。”源于“我們的理想是各人說自己的話”“這對我很適宜”。因此《語絲》便成為“我們發(fā)表意見的自由原地”,以《語絲》為契機,林語堂踏上了文學之路。
林語堂在《語絲》上共發(fā)表37篇文章,僅次于周作人、魯迅、依萍、江紹原,位居第四,這些文章中,社會批評占大部分,正是這部分文章最能體現(xiàn)林語堂語絲時期的思想傾向及其“浮躁凌厲”的文風。
二、《語絲》時期的戰(zhàn)斗風姿
林語堂《語絲》上發(fā)表的文章可大致分為社會批評、翻譯和學術(shù)研究三大類。其中第一類共計十余篇,雖所占篇幅不多,卻最能體現(xiàn)林語堂二、三十年代在的思想傾向。并且,這一類文章既與語絲的“注重社會批評和文明批評”的主張相符,又與林語堂作為一代知識分子的責任心與擔當意識休戚相關(guān)。所以下文就針對這一類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展開論述。
(一)國民性批判
1923年夏,已經(jīng)拿到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哲學博士學位的林語堂踏上了回國之路?;貒蟮牧终Z堂,看到國內(nèi)一片荒寂、民眾麻木、愚昧后,憤慨之情難以言表,這種情緒便體現(xiàn)在他在《語絲》上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論土氣與思想界之關(guān)系》,有深刻批判眼光的林語堂用“土氣”二字便把“老大帝國”的“陰森沉晦”高度概括了。甚至斷言,因這土氣“無論何國的博士……絕不會再做什么理想,”表面上看,是把全部國外留學回來的帶有理想,期望通過自己的力量讓國家進一步富強民主的博士們?nèi)P否定了,實際上,更深一層是對當時死氣沉沉,毫無活力,“陰森沉晦”的社會的無情批判。對當時文人的自以為聰明“偉大”的神氣進一步批判,認為“今日中國人乃根本敗類的民族”,并提出“吾民族精神有根本改造之必要”,“今日之病在人”,“在民族”,可以說主張從中國民眾----這一“人本主義”根本命題上解決民族問題,國家問題。林語堂看透了國人性格中的惰性、奴氣、敷衍、安命、中庸等性格弱點,并提出了一套解決方案,認為“歐化的中國”“為唯一救國辦法”。在《給玄同的信》中,林語堂列出的六條“精神復興條件”均針對上述陋習。今日看來,林語堂提出的這一方案盡管不太切合實際,未免太過片面,理想化,甚至“意氣用事”,然而卻是一代知識分子熱切希望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殷殷以求探索之路的肺腑之言。
(二)政治斗爭
1925年5月30日,上海發(fā)生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上海各界民眾在英租界南京路上舉行示威游行。竟遭到英國巡捕開槍掃射,當場打死數(shù)十人,逮捕五十多人。事件發(fā)生后,全國各地都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罷工、罷課、罷市等愛國運動,以支持上海人民的正義斗爭。林語堂也參加了北京大學教職員和學生到東城鐵獅子胡同的執(zhí)政府請愿活動,險些遭到殺害。針對現(xiàn)代評論派的丁在君卻“青年唯一的職務是念書”,“罷課是自殺”的言論,林語堂一針見血指出對方立場,我們“所希望者在民眾,丁先生所期望者在外交官僚。”《謬論的謬論》更有針對性,認為中國要復興必要除掉“遺老與遺少”“這兩種怪物”,林語堂尖銳指出,所謂“勿談政治”“閉門讀書”,實際上是想掩蓋我們民族的懶惰和頹喪罷了,由“勿談政治”針對的群體,至執(zhí)政府的“政治學”,再至國體——“官國”,一步步向我們解說當局政府的腐敗、專制。文末觀點鮮明,態(tài)度堅決,反對時下流行“論調(diào)”之余更是大力提倡全民關(guān)心政治,參與到愛國政治運動中去,“凡健全的國民都有談政治的天職。”觀點之鮮明,論證之縝密,不得不讓人驚嘆。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民眾在天安門舉行國民大會,民眾要求政府駁回帝國主義列強撤除大沽口防御工事等無理要求,并敦促國民軍為廢除不平等條約而戰(zhàn)。不料竟遭遇埋伏。身為女子師范大學教務長的林語堂“到現(xiàn)場時,看見兩口棺材,”這兩位犧牲的學生就是劉和珍、楊德群。兩人遇難后的第三天,林語堂發(fā)表了《悼劉和珍楊德群女士》,一方面是對犧牲的學生哀悼,一方面是對殘忍冷酷執(zhí)政府的痛恨,更堅定了“走犧牲者未走完的路”,“并繼續(xù)她們的工作”的信念,在這亡國時期更應堅定理想信念。因為“在《語絲》上肆無忌憚地說了話,”林語堂遭當局追捕,因此林語堂躲避在“東交民巷一個法國醫(yī)院,”甚至在家里“做好一個繩梯子,緊急時可以拉入閣樓。”林語堂自此開始躲避當局抓捕的逃亡生涯。
林語堂初期的文字“披肝瀝膽,慷慨激昂,公開抗議”。誠然,《語絲》時期的林語堂是激昂的,戰(zhàn)斗的。毋庸置疑,林語堂在《語絲》時期的創(chuàng)作,他對名流的批判、對救國途徑方法的探尋,對愛國學生運動的支持,這一時期“慷慨激昂”、“浮躁凌厲”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一個充滿活力、責任心、擔當意識、愛國情懷的二三十年代知識分子形象。
參考文獻:
[1]林語堂.林語堂文集[J].群言出版社,2011.
[2]林語堂.林語堂自傳[M].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3]林語堂.八十自敘[M].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