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音樂》
BBC Music
2016年11月號
本期雜志聚焦美洲的古典音樂世界。第一篇文章介紹了拉丁美洲的古典作曲家——墨西哥作曲家彭斯、查韋斯,巴西作曲家維拉-羅伯斯,阿根廷作曲家古雅斯塔維諾、皮亞佐拉與格里耶夫,秘魯作曲家萊納·弗朗克,古巴作曲家布勞威爾(Leo Brouwer)以及波多黎各作曲家西爾哈(Roberto Sierra)。
第二篇專欄里,一些重要的美國當代作品被“組團”推舉,方式是讓十位當代美國作曲家“一人一首”地選出心目中的杰作。結果讓人眼前一亮:克拉姆喜歡艾夫斯的《未被回答的問題》,J.L.亞當斯選擇了費爾德曼的《寫給四架鋼琴》,萊希竟然傾向于爵士大師科川的專輯《非洲》!
假若世界上還有一個專屬弦樂四重奏演奏家們的圣地,那一定是加拿大小城班夫。那兒如畫的山景出自天然,豐饒的藝術積淀卻來自曾不遺余力推廣巴托克弦樂四重奏的匈牙利小提琴家賽克利。在他逝世的那一年,阿爾伯塔大學的班夫中心舉辦了堪執(zhí)牛耳的國際弦樂四重奏比賽,至今為止的八十余年已然孕育出偉大的傳統(tǒng),許多知名組合都是從班夫比賽里走出來的。2016年末的比賽照例吸引了一大批遠道而來的教師、學生與室內樂愛好者。
《留聲機》
Gramophone
2016年11月號
一般說來,年逾半百的藝術家總不愿打破自己的穩(wěn)固位置,但年屆七十的鋼琴家佩拉西亞卻偏偏作出了換東家的決定:從索尼到了DG,讓人不由一驚。這枚大黃標唱片是巴赫的《法國組曲》,DG為此請來了最好的錄音師。佩拉西亞的觸鍵一如既往的流暢,《第四組曲》中的阿拉曼德舞曲上升琶音線條尤為精妙,而薩拉班德舞曲里像有著沉重的“地心引力”,《第六組曲》的中的庫朗舞曲深諳流動與歇息兩兩交織的藝術。佩拉西亞說,自己最早的巴赫聆聽經歷還是聽卡薩爾斯指揮了一場《馬太受難曲》。可能就是那一晚決定了他從不愿將巴赫的想法夸張化,而要成為作曲家與聽眾間的橋梁,自我格調姑且放在一邊吧——頂多像《第五組曲》里的布雷舞曲,在裝飾音上冒點小險,僅此而已。
瑞典女高音索德斯特羅姆的聲音不是最洪亮的,和首席女高音的天資有點距離,你甚至可以說她只是當年那批在不列顛集體登陸的北歐音樂家中的一份子,但必須承認她飽含著銳利的戲劇能量的嗓音能像磁石般將你牢牢吸引。雖于2009年辭世,錄音中的索德斯特羅姆光輝不滅,比如貝多芬的萊奧諾拉和極其閃耀的、雅那切克的卡佳與耶奴發(fā),后兩個角色充分支持了她牢固而不虛飄、同時能切換到隱秘感十足的發(fā)音特色。當然,索德斯特羅姆不愿意僅局限于這些,在1957年與理查·施特勞斯本人合作《阿里阿德涅在納克索斯》、反串飾演作曲家一角時,她的唱功連一旁的男歌唱家都艷羨不已。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她與布列茲合作過德彪西,并與瑞典皇家歌劇院從蒙特威爾第一直演到了利蓋蒂。全文最后這樣總結道:“可以不夸張地說,索德斯特羅姆幾乎將她所詮釋過的每個角色都挖掘到了最深層面?!?/p>
德國指揮家吉倫(Michael Gielen)剛剛完成了他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第二部分的錄制,若以十一首的總量(含非正式編號)計算已趨于完成,表現可圈可點。雜志更關注的是吉倫所采納的樂譜版本,例如《第三交響曲》用了1981年的諾瓦克版(在1877年作曲家原稿上的修訂),這一選擇和哈農庫特、海廷克等人一致,而與殷巴爾或諾林頓的1873年“原始版“不同?!兜谝唤豁懬芳獋愡x擇了維也納版,《第二交響曲》是哈斯版,《第五交響曲》則回到了原始版。吉倫動用的樂隊有兩支: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SWR)和薩爾布呂肯廣播交響樂團,后者曾經在斯克洛瓦切夫斯基的率領下留有令人矚目的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Oehms廠牌),兩版孰高孰低,仍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