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媛媛
夏天到了,人們對西瓜寵愛有加,紅潤潤的瓜瓤是解渴消暑的佳品。你知道嗎,西瓜皮同樣是個寶!
西瓜皮又稱“瓜衣”,共分三層:青衣、翠衣、白衣。西瓜翠衣即瓜皮中的“瓜肉”部分,刨下一片放在亮處查看,其透明、青翠,猶如碧玉一般,這是瓜皮的主食部分。
中醫(yī)認為,“西瓜翠衣”是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良藥。炎炎夏日,人們的胃口比較差,用西瓜皮100克,大棗10枚,煎湯代茶飲,可健脾消暑;把西瓜皮焙干,研末外用可治口瘡。
現代營養(yǎng)學研究發(fā)現,西瓜皮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生物堿和多種氨基酸、礦物質,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大大超過蘋果。常吃西瓜皮還能防止膽固醇的沉積,對防治壞血病也有效果,因其含糖不多,適于各類人群食用。同時它又有美容功效,夏日里女士們將其貼在臉上,功效比黃瓜片更好,賽過面膜商品。
西瓜自五代始由西域傳人我國,故名西瓜。果皮名西瓜翠衣,《攝生眾妙方》稱之為西瓜青,亦可入藥。西瓜翠衣入藥最早見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其能“清熱解暑利水”;《本草再新》說西瓜翠衣“能化熱除煩,去風利濕”。西瓜翠衣味甘、涼,近代多以作煎劑內服,治“暑溫之邪留肺絡之清絡飲中用之”(《溫病條辨》)。
讀者提出的西瓜翠衣的幾種藥用方法,都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效果。如用西瓜翠衣100克,大棗10枚,煎湯代茶飲,確有健脾消暑的功效。西瓜翠衣本身能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加之大棗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的作用,兩藥合用,效果更加顯現。
再如西瓜皮用火焙干,研末治口瘡,是明代著名醫(yī)學家朱丹溪的一個方子。他在《丹溪心法》一書中日:“治口瘡甚者,西瓜皮燒灰敷之。”
現代醫(yī)學研究證實,西瓜皮含有許多有益于健康和美容的化學成分,如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蘋果酸、磷酸等多種皮膚生理活性物質,并富含腺嘌呤等代謝成分,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服食西瓜皮不但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和抵抗力,貼在面部還能美容,特別是對面部皮膚有很好的滋潤、營養(yǎng)、防曬、增白、補濕作用。因此,西瓜皮也是愛美女士不可多得的護膚佳品。
西瓜翠衣還能做很多藥膳,略舉幾例。
壯陽藥膳西瓜皮切成細絲,用開水稍焯后撈出,放入砂鍋中,適當加入仔雞肉或豬瘦肉,放入15克枸杞,3~6克冬蟲夏草,熬半小時即可食用,每周兩次。有補中益氣、壯陽的功效。
暑熱傷肺鮮西瓜皮300克,鮮扁豆30克,鮮荷葉40克,海蜇100克,絲瓜200克,百花蛇舌草30克。將上述食材清洗干凈,切成小段,一同放入砂鍋中,用武火煮開后,再用文火煎一小時,放入適當調料,服用海蜇??稍谟貌蜁r服食。對身熱不爽、口渴咽干、干咳無痰或大便秘結者,有較好效果。
西瓜翠衣茶將洗凈的西瓜翠衣切成如圓珠筆芯粗細的細絲,曬干后收入密封的容器儲存。每天用開水沖泡一小撮飲用。此方味甘,性涼,無毒,入脾、胃二經,有清暑熱、止煩渴的功效,對小便短少、水腫、口舌生瘡或因秋冬天氣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痛、燥咳不止有較好效果,可以一試。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教授 周祖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