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光
肛門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其皮損呈多形性,具有劇烈瘙癢、病程纏綿難愈的特點,以中老年人多見。中醫(yī)認為,本病多因濕熱聚集,蘊釀成毒,浸淫皮膚,下注而成。治宜清熱燥濕、解毒止癢。采用五倍子洗劑外洗治療,療效較好。
具體方法是取五倍子、蛇床子各30克,紫草、土槿皮、白鮮皮、石榴皮各15克,黃柏、赤石脂各10克,生甘草6克。將上藥置于紗布袋中,扎緊袋口,放入鍋中,加水5 000毫升,煎至3 000毫升;取出布袋,將藥汁倒入盆中,趁熱熏洗,每次洗20~30分鐘。每天熏洗2次,藥涼可加溫。3天1劑藥。輕者連洗7天左右可愈,重癥需洗1~2個月。
方中五倍子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本品有鞣酸的一般藥物作用,可使皮膚、黏膜、潰瘍等部的組織蛋白質(zhì)凝固,呈收斂作用,對痢疾桿菌及銅綠假單胞菌都有抗菌作用;蛇床子可殺蟲,除濕止癢,對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紫草有清熱涼血、解毒透疹的功效;土槿皮有殺蟲止癢的功效;白鮮皮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的功效;石榴皮、赤石脂均為澀腸止瀉、生肌殺蟲之品,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石榴皮對痢疾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傷寒桿菌、結(jié)核桿菌及各種皮膚真菌都有抑制作用:赤石脂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消化道內(nèi)有毒物質(zhì),并保護消化道黏膜,古人用其治瘡癰久不斂口,有生肌收口作用;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甚好,現(xiàn)代藥理證明黃柏煎劑對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具有顯著的抗菌效能,并能抑制一些致病性皮膚真菌;生甘草可清熱解毒,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諸藥相伍煎為洗劑,共奏清熱利濕,涼血養(yǎng)血、解毒止癢,收斂生肌之功效,趁熱熏洗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藥液的滲透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治療期間患者要保持情緒樂觀,避免精神緊張及過度勞累;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