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瑰林
【摘要】目的:評價分析使用左旋西替利嗪治療陰血不足型慢性蕁麻疹過程中加用祛風湯治療的臨床應用特點。方法:選取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6例陰血不足型慢性蕁麻疹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進行分組,每組43例,左旋西替利嗪治療的患者設為對照組,同時加用祛風湯患者設為觀察組,比對兩組用藥前后臨床癥狀控制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瘙癢評分、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量與對照組患者的相比明顯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祛風湯在左旋西替利嗪治療陰血不足型慢性蕁麻疹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癥狀改善程度,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
【關鍵詞】左旋西替利嗪;祛風湯;陰血不足型;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皮膚疾病,陰血不足型是該病中較為常見的類型之一,可在患者的皮膚表面形成大量風團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感,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左旋西替利嗪是臨床上治療該病的常用藥,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提高藥物作用療效,加用祛風湯進行聯(lián)合治療?,F(xiàn)選取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進行臨床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臨床納入86例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期間進行治療的陰血不足型慢性蕁麻疹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法為準則進行分組,對照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齡19~75歲,平均年齡(45.45±13.72)歲;觀察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齡20~74歲,平均年齡(45.53±13.83)歲。所有患者經(jīng)檢查和診斷結果陰血不足型慢性蕁麻疹診斷標準,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字同意,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這些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方面和配合治療上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用藥方法
兩組患者均先使用左旋西替利嗪(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249生產(chǎn)企業(yè):重慶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治療,劑量為5mg/次,一天1次。觀察組患者使用自制祛風湯,10g防風、10g當歸、10g川芎、10g浮萍、10g白術,15g赤芍、15g白芍、15g熟地黃、15g生黃芪,30g首烏藤、30g刺蒺藜、30g白鮮皮、30g生牡蠣,與500ml水混合熬成200ml中藥,每日服用1劑。
1.3臨床評價指標
臨床評價指標包括瘙癢程度、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量。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分析時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X2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對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臨床癥狀控制情況
用藥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觀察組患者的瘙癢評分(0.42±0.13)分、風團大?。?.62±0.31)cm、風團數(shù)量(5.43±1.25)個與對照組患者的瘙癢評分(1.32±0.62)分、風團大?。?.24±0.43)cm、風團數(shù)量(9.43±3.43)個相比明顯較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慢性蕁麻疹的發(fā)生在西醫(yī)角度是由于食物、藥物、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皮膚及其粘膜發(fā)生的部分性水腫反應;在中醫(yī)角度是由于體質較弱、氣虧血虛造成的邪風進入身體而成。在西醫(yī)上,臨床上常用左旋西替利嗪抗組胺,單獨使用對于臨床大多數(shù)患者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是最佳的吲。自制祛風湯的藥材中生黃芪、首烏藤、刺蒺藜可以滋陰養(yǎng)血,當歸、川芎、浮萍、白術具有清肝火的功效,防風、赤芍、白芍、熟地黃可以達到表皮止癢的作用,白鮮皮、生牡蠣可以促進正氣的收斂,聯(lián)合西藥可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瘙癢評分(O.42±0.13)分、風團大?。?.62±0.31)cm、風團數(shù)量(5.43±1.25)個與對照組患者的瘙癢評分(1.32±0.62)分、風團大?。?.24±0.43)cm、風團數(shù)量(9.43±3.43)個相比明顯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聯(lián)合使用左旋西替利嗪與祛風湯在治療陰血不足型慢性蕁麻疹上起到顯著的疊加效果,有效地控制臨床癥狀,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