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清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高校的網絡化程度不斷提升,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網絡媒體,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是高校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首先闡述了信息化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特征,其次研究了信息化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手段,推動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入發(fā)展。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高校;思政教育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互聯(lián)網作為信息傳播的媒體,已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根據中國互聯(lián)網信息中心報告顯示,截止到2015年12月底,國內網民的數(shù)量已達到6.88億,18-24歲的網民占到總數(shù)量的38.6%,可見大學生已經成為網民中最活躍的群體,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寬泛,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術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便利已經成為高校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信息化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特征
(一)德育主題的自主性。與傳統(tǒng)道德相比,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使學生的道德呈現(xiàn)一種更少依賴性、更多自主性的特征?;ヂ?lián)網是人們基于自己的需要自覺形成的,每個人即是參與者,又是組織者,正是由于這個特性,人們必須確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覺地做網絡的主人。
(二)德育內容的開放性。與傳統(tǒng)道德相比,信息化時代的道德呈現(xiàn)道德意識、理念及行為之間的沖突、碰撞及融合的特征。德育內容的開放性在于互聯(lián)網時代信息的開放性,任何事物都能以文字、圖片等方式存在。
(三)德育過程的多元性。與傳統(tǒng)道德相比,信息化時代的道德呈現(xiàn)多元化、多層次的發(fā)展趨勢,現(xiàn)實中道德是單一的,一元的,但是信息化時代關乎每個人切身利益、共同性的主導道德規(guī)范,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征。
二、信息化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高校除了課堂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外,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說可從下述幾方面著手:
(一)建立信息發(fā)布和交流的網絡論壇。為了實現(xiàn)與學生及時、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可針對性地建立學習和交流的網路論壇,教師不僅可以在線發(fā)布教學內容,還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在線互動,滿足師生雙方的溝通。具體來說,要從滿足下述需求方面進行:第一,思政教育理論學習內容。教師可將思政教育內容的關鍵知識點進行歸類發(fā)布,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針對不同時期的重大政治、實時事件,教師可及時將這些內容上傳到論壇提供給學生,采取這種模式能有效地減少召集學生分發(fā)資料的不便,給師生帶來了巨大的方便。第二,思政教育信息的公開發(fā)布。高校輔導員工作面多而廣,傳統(tǒng)的口頭通知、班會等管理方式遠不能滿足信息傳輸?shù)募皶r性和有效性。在信息化平臺上發(fā)布這些信息不僅能及時、快捷地發(fā)布信息,還能避免由于忽視信息傳播的情況。學生只要登錄網絡論壇,就能及時得到通知。第三,思政教育的師生在線互動。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比較重視和強調師生的思想灌輸,師生面對面的信息傳輸可能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心理畏懼的狀況,從而讓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網絡在線平臺能有效避免這種問題,讓學生的心理接受出現(xiàn)一個緩沖期,同時虛擬網絡的交流能得到學生的認可,讓學生產生一種歸屬感,在網絡交流平臺可將思政教育內容以一種大學生能夠接受和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給學生,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為了便于教師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的了解,可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不僅是社會發(fā)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未來發(fā)展的必行之路。信息化的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的便捷性,對學生的各種材料進行記錄和保存,便于隨時調閱及打印,不僅減少了教師在紙質文檔中的查閱之苦,也能實現(xiàn)輕松備份,有效防止和避免學生信息的丟失。與傳統(tǒng)思政教育模式相比,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能實現(xiàn)信息的海量存儲及高速檢索,完全克服了傳統(tǒng)模式的不足。
(三)建立學生干部的信息化隊伍。學生干部是聯(lián)系師生的橋梁和紐帶,通常素質都比較高,學生干部都是從學生群體中選擇出來的,是被大部分學生認可的,因此學生干部的觀點、思想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接受,因此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建立一支學生干部的信息化隊伍是十分必要的。學生信息化隊伍的建立必須要做好下述幾方面:第一,選擇能力強、素質高、責任心強的學生加入隊伍。其次,要不定期進行培訓,采取各種教育模式,如案例教學、模式演練等,提高學生干部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中的工作能力。最后,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通過考核激發(fā)學生干部的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總之,高校是進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基地,在信息化時代,高校除了要打造高素質的教師和學生隊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還要與時俱進,在信息化時代搭建思政工作的網絡平臺,為師生雙方的交流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交流的欲望,將思政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馬文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發(fā)展初探[J].西安社會科學,2014.11(27):56-58.
[2]張朱博.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面臨的機遇挑戰(zhàn)與對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3(0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