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衛(wèi)華
摘 要: 語感就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所不在,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是任何一種能力都是在體驗和訓練中得以培養(yǎng)的,語感能力同樣如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必須立足言語實踐。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安排不同形式的言語實踐,才能使學生的語感延伸到學習言語過程中的各個“角落”,真正品嘗出它的“真”滋味。
關鍵詞: 語感 言語實踐 語言表達 朗讀提升 思維磨礪
葉圣陶指出:“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敏銳的感覺?!庇纱丝梢?,語感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牛鼻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顯得尤為重要。
黃品泉指出:“只有在學生自己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語感才能逐漸形成并得到加強。”語感只能產(chǎn)生于學生自己學習語言的實踐過程,在學生對言語對象的感受中慢慢積淀而成,老師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該揠苗助長?;谡Z感這樣的特質,小學語文教師在面對語感教學時產(chǎn)生“語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樣的困惑就不言而喻。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必須立足言語實踐。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安排不同形式的言語實踐,才能使學生的語感延伸到學習言語過程中的各個“角落”,真正品嘗出它的“真”滋味。
一、緊扣語言形式,在語言表達中培養(yǎng)語感
語文教學內容是語言內容賴以存在的言語形式,這就決定了學生學習語言的實踐只有緊緊扣住言語形式才能真正得以有效發(fā)生。在小學語文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應該關注文本的言語形式特點,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適宜的語言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積極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獲得言語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獲得良好的語感訓練。
薛法根老師《我選我》教學片斷1:
師:現(xiàn)在啊,誰來介紹一下我們班的這些委員分別是誰?
生:我們班的體育委員是蔡子文。
生:我們班的文藝委員是丁毅。
……
師:現(xiàn)在誰能把這幾個委員一口氣介紹下來?
生:我們班的體育委員是蔡子文。我們班……
師:這個“我們班”就不要了,大家都知道是我們班的。
生:勞動委員是蔣心怡,體育委員是蔡子文,學習委員是唐玉文。
生:剛才那個同學說的時候,體育委員后面漏了一個我。
師:哦,漏了一個你嗎?那你給大家做個自我介紹,來!
生:我是我們班的文藝委員,叫丁毅。
師:掌聲!小朋友,剛才我們學習的方法,叫介紹;丁毅小朋友自己介紹自己,叫“自我介紹”。
在學習文本中的兩組詞語后,薛老師有的放矢借用文中的規(guī)范句式“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及“我們班的勞動委員是李小青”引導學生反復介紹自己班級的各個委員,進而介紹自己的同桌和朋友。這不是鸚鵡學舌般的簡單重復,而是通過“反復介紹”這一教學活動,為學生搭建言語實踐的平臺,讓他們暢所欲言。兒童規(guī)范的言語往往是就在遮掩不斷地模仿文本和在創(chuàng)造性的再表達中豐富并積累起來的,其語感是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
二、注重朗讀訓練,在朗讀提升中培養(yǎng)語感
朗讀尤其是低年段學生的朗讀是學習語文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感悟言語形式的基本方法,也承載著培養(yǎng)語感的重任。范讀是低年級學生朗讀訓練的一種有效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薛老師在《我選我》中一改正面的引領示范,故意讀錯三處地方,既讓學生因發(fā)現(xiàn)教師之錯而興奮不已,又讓學生自覺主動地領悟朗讀的要求和要領,可謂化腐朽為神奇,令人敬佩。
薛法根老師《我選我》教學片段2:
師:(讀課文)
師:笑什么?
生:“親切地說”,應該是“笑瞇瞇地說”,你這是“很兇地說”。
生:上面寫的是“親切地說”,但是您這樣叫“惡狠狠地說”。
師:“親切”和“惡狠狠”的語氣不一樣,語態(tài)也不一樣。
生:“親切”應該像花兒笑瞇瞇的,而“惡狠狠”就像老虎一樣的。
師:小朋友看到這些詞的時候,腦海里都有形象了,真好!那請你示范一下好不好?
生:(親切地)王明,說說吧,你為什么選自己?
師:不但親切而且很可愛。
薛法根老師說:“只要是適合兒童的話語方式,采用適合兒童的話語系統(tǒng),就可以教得簡單明了,學生也學得輕松愉快?!睂τ诘湍昙壍膶W生來說,并不是多讀多練,模仿遷移就能提高朗讀能力。講朗讀的術語和朗讀的知識,更無異于拔苗助長,適得其反。薛老師這種“出錯找茬”的教學朗讀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絕好自我訓練朗讀的實踐機會。這種教學方式符合“兒童的話語方式,兒童的話語系統(tǒng)”。因此,學生通過自覺揣摩說話者的神態(tài)、說話者的語言語調,進而讀得準確,讀得有感情,學生的語感隨著朗讀水平的提升而獲得卓有成效的訓練。
三、重視思維訓練,在思維磨礪中培養(yǎng)語感
語文是一門思維性很強的學科,言語和思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語文課上的思維活動即內在言語活動的過程,言語的表達就是思維結果外化的過程。因此,語文課堂中的思維訓練,是極為有效的言語實踐方式。在本文教學中,薛老師巧妙地借用課堂真實發(fā)生的情境啟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可謂匠心獨運。
薛法根老師《我選我》教學片段3:
師:掌聲代表了我們對某一個人的態(tài)度。王明的話剛說完,小朋友們都鼓掌了,這個掌聲表明小朋友對王明的什么態(tài)度呀?
生:對王明的信任。
師:為什么信任呢?
生:因為王明說他很熱愛勞動,關心集體。
師:有這樣的好思想,所以大家都信任他。
師:勞動委員是班干部,王明選自己是不是就想當個干部???
生:不是的,他是要像李小青一樣熱愛勞動,關心集體。
師:對??!勞動委員要——
師:為了集體,我們每個人都要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要有勇氣說——
生:我選我!
在這一教學活動中,薛老師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從自身的課堂經(jīng)歷出發(fā),再由生活情境到課文語境的思考路徑的“遷移”,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這一過程看似隨意,卻讓學生思考和理解何為“掌聲”的真正含義,進而感悟王明的自信與勇敢。學生的表達準確而精彩,學生的思維擺脫模糊狀態(tài)獲得磨礪的同時,語感能力得到有效的發(fā)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語感的培養(yǎng)同樣如是,沒有固定模式的,更無像固定公式那樣的捷徑可走。而且,語感培養(yǎng)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漫長過程。但只要每一位語文教師都積極探尋語感訓練的途徑,探尋其內在的科學規(guī)律,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就能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品味其真滋味,使其在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