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オ?
現(xiàn)在的很多語文教師仍被文言文教學所困擾,在很多文言文課堂上,不能很好的啟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多媒體的運用,為文言文教學開辟了廣闊的天地?!镀胀ㄖ袑W語文課程標準》關于閱讀與鑒賞提出了根本性的要求:“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在閱讀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根據(jù)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在引導學生技能訓練的同時,從美學等人文學科的高度去觀察和處理所感受到的藝術美,發(fā)掘其中人文內涵?!比绾卫枚嗝襟w實施對文言文的有效教學,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思考。
一、利用多媒體進行文言文閱讀教學
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所以必須指導學生對每一段落都要反復仔細地辨讀,讀準了這些字音,才會準確地感知其含義。文言文在反復朗讀時還要注意句子的節(jié)奏,才能正確地感知句子所表達的意思?,F(xiàn)代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類學習,通過聽覺和視覺獲得的信息是他獲得所有信息的94%。在實際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更好地朗讀課文。比如在閱讀《論語十則》課文時,以動畫的形式引入孔子和弟子的對話,在教學《桃花源記》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和本篇課文有關的具體材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把課文相關的圖片、聲音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教學中實現(xiàn)“視”、“聽”同步,在課文朗讀時配合背景音樂、圖片,使學生更直觀的感受課文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為了改變教學模式,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突出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這是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的重要途徑。在文言文教學中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可以增強學生對教材的感知能力,不僅能提供機會讓學生主動學習,直接發(fā)現(xiàn)自己在文言文上的問題和疑難,還能提供條件讓學生有系統(tǒng)地按照自己的需要進行自學。
此外,還可以將傳統(tǒng)的文言文學習與多媒體教學下的文言文學習相結合,更能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曹劌論戰(zhàn)》這篇課文時,可以把班級同學分為兩組,一組借助工具書對課文進行理解翻譯,梳理文章知識點;另外一組則先觀看關于《曹劌論戰(zhàn)》的教學錄像片段,在教師指導下對錄像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分別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后,兩組再進行對調交流,通過討論,反復探究,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提高了能力,這樣就大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同時,教師要看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人”,更要做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對文言文的自主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把 “自主學習”理解為自由學習,自主學習首先要求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衫枚嗝襟w課件顯示與課文有關的練習題,做到當堂訓練,加深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文言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促進自主學習的有效性。我們千萬不能盲目地排斥習題訓練,如果不從這一誤區(qū)中走出,就會給文言文教學重新帶來嚴重的消極影響。
三、利用多媒體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
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比較注重對語言的梳理和積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的批評不絕于耳。因為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在關注語言的同時常常忽視文言文的人文價值。然而在多媒體的課堂上,我們必須要深刻反思文言文課堂教學, “我們相信,科學與人文的統(tǒng)一,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可以成為人們的共識,也反映了社會各界對語文教育的共同期望”。
在多媒體課堂上的文言文教學,應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走入文本,探討文本的人文內涵,如以上提到的《曹劌論戰(zhàn)》,首先要求學生進行充分的自主學習,包括仔細品讀文章,理清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大致翻譯課文。然后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泛讀,用課件顯示文章的解析,在此過程中可結合教師的板書重點展示課文的文言知識點。如本課中“以”的出現(xiàn)有幾個不同的用法,“之”在不同句子中的解釋,以及“何以戰(zhàn)”、“雖不能察,必以情”、“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等句的重點翻譯。在學生完全讀懂、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可放映有關課文背景的影像資料,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從而能“學習從歷史發(fā)展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涵價值,從中汲取智慧,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如果不能準確掌握字詞含義,了解文化背景,學生就不能充分感受到文中所透露的刀光劍影。
總之,在文言文教學中恰當?shù)厥褂枚嗝襟w教學手段,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但是,對各種新的教學手段,我們切不可盲目濫用,否則,我們很容易墮入本末倒置的陷阱。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文言文有效教學,教師必須密切關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發(fā)展與應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工業(yè)園區(qū)實驗學校(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