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言
北京作為國家首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北京居民中既有皇家貴族的后裔也有平頭百姓,因此,北京的飯店里不僅有精致、昂貴的官府菜,還有十分接地氣的老北京小吃,這些吃食是幾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經(jīng)典味道,如同歷史一樣不可磨滅。
北京人愛吃,眾所周知。梁實秋在《北平的零食小販》里這樣描寫北京人愛吃,“北平人饞。饞,據(jù)字典說是“貪食也”,其實不只是貪食,是貪食各種美味之食。美味當(dāng)前,固然饞涎欲滴,即使閑來無事,饞蟲亦在咽喉中抓撓,迫切的需要一點什么以膏饞吻?!?“有人說北平人之所以特別饞,是由于當(dāng)年的八旗子弟游手好閑的太多,閑就要生事,在吃上打主意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各式各樣的零食小販便應(yīng)運而生,自晨至夜逡巡于大街小巷之中。”
數(shù)一數(shù)老北京的傳統(tǒng)小吃,一雙手都不夠數(shù)。驢打滾、唐耳朵、面茶等等,其中一定要數(shù)上艾窩窩。艾窩窩,名字雖然奇怪,乍一聽也能猜到是一種點心。過去,每年春節(jié)前后,北京的小吃店就要上這種點心了。艾窩窩不算是時令美食,沒有專門的節(jié)慶與之對應(yīng),一賣就要賣到夏末秋初,一年中有多半年的時間都在賣,算得上老北京人最愛的點心之一了。如今,艾窩窩更是全年有售,不僅在各個小吃店出售,還經(jīng)常被當(dāng)作北京特色小吃,被游客當(dāng)成特產(chǎn)帶回家鄉(xiāng)贈送親友。
艾窩窩個頭比雞蛋黃略大,形狀團團圓圓,色澤潔白如霜,質(zhì)地粘軟柔韌,餡心松散甜香,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的功效。艾窩窩用江米飯、面粉、白糖、芝麻、核桃仁、山楂糕制作而成,先把糯米洗凈浸泡,爾后入籠屜蒸熟,晾涼后揉勻,揪成小劑,摁成圓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山楂糕、白糖,拌和成餡,揉成元宵狀,再裹上糯米粉。雪印軒主所著《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記載,“白粉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挫。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p>
對于艾窩窩名字的由來,有幾個版本。一說明代便有艾窩窩這種點心,《明宮史·火集》載:“(四月)初八日,進(jìn)‘不落夾,用葦葉方糯米,長可三四寸,闊一寸,味與同也。”這個“不落夾”其實就是艾窩窩。明萬歷年間內(nèi)監(jiān)劉若愚所著的《酌中志》中對“不落夾”的做法有記載:“以糯米飯夾麻糖為涼糕,丸而餡子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
另一個關(guān)于艾窩窩的傳聞則更為有趣。清乾隆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亂后,伊帕爾漢家族配合平叛有功,全家奉召進(jìn)京。伊帕爾漢家族有一女子身上散發(fā)著異香,能吸引蝴蝶。乾隆對此心動不已,也不管這女子婚配與否就將其強制納為后宮,封為香妃。香妃其實已有婚配,而且與心上人兩情相悅。到宮中后,香妃心情抑郁、茶飯不思。乾隆為了討香妃歡心,就下旨叫香妃故鄉(xiāng)的人做些家鄉(xiāng)小吃送進(jìn)宮里。香妃的丈夫此時也為了尋妻來到京城,他得到消息后便做了一盤祖?zhèn)鞯慕讏F子。香妃見到江米團子,就知道她的丈夫來了,睹物思人心情好了不少。太監(jiān)問這東西叫什么名字,香妃的丈夫本名艾買提,他就給江米團子取名艾窩窩。
還有一說,也是與皇家有關(guān)。傳聞因為艾窩窩“色雪白”“味香甜”受到后宮妃嬪們的喜愛。后來艾窩窩就由皇宮傳到了街頭巷尾,名震京城,成為京城有名的清真風(fēng)味小吃,并被美譽為“御艾窩窩”。對此,《北京傳統(tǒng)文化便覽》記載:艾窩窩為“北京一種清真風(fēng)味小吃。色雪白,球狀,質(zhì)粘軟,味甜香,因明代為帝后所喜食,故名‘御艾窩窩,后傳入民間,脫衍為‘艾窩窩了?!?/p>
北京作為國家首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北京居民中既有皇家貴族的后裔也有平頭百姓,因此,北京的飯店里不僅有精致、昂貴的官府菜,還有十分接地氣的老北京小吃,這些吃食是幾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經(jīng)典味道,如同歷史一樣不可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