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摘要:現(xiàn)代化的素質教育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有興趣的情況下自主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而識字教學又是基礎中的關鍵。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才能讓識字教學變得有趣,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語文學習質量呢?筆者發(fā)現(xiàn),激發(fā)孩子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是改變一切語文學習弊端的最好手段。就目前的實際教學而言,語文教學的效率并不高,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對語文寫作比較恐懼都是事實,甚至對一些孩子來說,語文課對他們更是一種負擔,所以我們要改變這種學習的怪圈,就應當從培養(yǎng)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入手。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chǎn)生的主管原因。濃厚的學習興趣,又是求知最豐富的源泉,是學習的動力。”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學生,這種感染作用更為突出。學生對老師是尊敬的,充分信賴的。如果老師不尊重學生,不愛護學生,學生就會產(chǎn)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厭惡。這種反感的情緒,也會直接影響到老師所教的學科上,從而引起他們對該門學科的反感。我對學生的要求是嚴格的,但從不發(fā)脾氣,總是親切地啟發(fā)誘導他們,即使是對他們的批評,也使他們感到這是老師的關懷和愛護。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活躍課堂氣氛,誘發(fā)學習興趣
新大綱強調:“小學各年級要重視閱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閱讀中整體感知,在閱讀中整體感悟,在閱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閱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边@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應做到精講,應合理安排閱讀時間,讓學生在讀書活動中嘗試到讀書的樂趣。要變以往的“要我讀”為“我要讀”,只有產(chǎn)生了閱讀的興趣,才能自覺地讀,方能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境界。
三、改變作業(yè)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注重基礎培養(yǎng)
寫字是語文學習的關鍵。如果寫字不過關,就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讀寫能力,從而嚴重挫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學名家于永正在談寫字作業(yè)時強調布置作業(yè)要循序漸進,先多后少。而我想改變以往的生字作業(yè)形式也能起到減輕負擔增強興趣的目的,因此我將生字作業(yè)分為書法作業(yè)和拼音作業(yè)。書法作業(yè)有三種形式,分別是當天學完課后的字帖、照著字帖寫的小楷、月末書法展示;拼音作業(yè)是精讀課中含有生字的詞語,要求學生先寫好拼音,然后互相對換寫。這種作業(yè)比較靈活,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這不僅有助于書法練習,而且?guī)椭鷮W生強化生字的記憶,學生也不會因寫字繁多枯燥而產(chǎn)生厭煩情緒。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進一步可以讓學生來扮演不同的角色,這樣新穎的作業(yè)形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課堂學情靈活多樣、變化莫測,閱讀教學的實踐告訴我們,課堂上可能發(fā)生的一切,不是教師在課前備課中能夠完全預見的。因而,我們既要有課前的預設,又要開放地納入彈性靈活的成分。對于師生對話中出現(xiàn)的即興創(chuàng)造的火花,教師應敏銳地捕捉,并予以引燃,組織學生合作學習,討論探究,讓不同體驗進行交流和爭辯,從而超越預先設定的目標。
教學柳宗元的《江雪》時,一位學生突然提了這么一個問題:“這么冷的天,這位老人真的是在釣魚嗎?”一石激起千層浪?!笆前。辉卺烎~又是為什么呢?”我又巧妙地把問題拋給了全班同學,并組織學生再次走進古詩,自主感悟,合作學習,討論探究。有的說:“老人是在獨自欣賞雪景?!睗O翁之意不在魚,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說:“我覺得老人是在磨煉自己的意志,因為寒冷的冬天可以鍛煉人?!边€有的說:“老人內心十分寂寞、孤獨,這首詩每一行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千萬孤獨。”多妙的發(fā)現(xiàn)??!在這一教學案例中,我及時捕捉有價值的生成性的話題,有效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自我體驗、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素質。在這個工程中,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調動起來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
五、關心、關愛和理解學生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教師應當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允許同一個班級內存在個體差異。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教學也應當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設置和考慮問題,去了解他們的言行,多換位思考。這樣的教學,學生們會感覺比較親近,學習就是為了他們設置的,他們也才會發(fā)揮出更大的學習主體的作用。當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對他們的尊重時,他們也才會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因此,教師要在日常授課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對于學習成績稍差和性格比較內秀的學生,語文教師更要謹慎教導,抓住機會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贊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更多更出色的表現(xiàn)。切不可輕易否定一個學生,因為塑造一個學生很難,但要毀掉一個學生的自信心非常容易,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要忽略了差生的表現(xiàn),哪怕是多說一句鼓勵的話語,都要讓他們感受到,我們還是很在乎他的。這樣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和諧融洽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會提高。教師理解學生,學生也會理解教師,在這種相互理解中去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主動積極思維,挖掘潛能,增強語文學習能力,提高教學實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靈活運用,才能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真正成為一門愉快的藝術。
參考文獻
[1] 林崇德.語文教育的智慧.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張玉田,等.學校教育評價.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2003.
[3] 王漢瀾.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有效情境.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