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兵
【摘要】物理教學是教育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和思維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物理概念是從物理現(xiàn)象和事實當中演變而成的,是物理教學的基礎條件。因此無論什么樣的物理教學內(nèi)容都需要從基礎出發(fā)來進行逐步的學習。本文主要對磁感應強度的教學設計進行了分析,希望為物理教學的實施提供有益的建議和幫助。
【關(guān)鍵詞】磁感應強度 ?教學設計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7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083-02
前言:物理課堂是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技能的重要平臺,物理科學方法就是通過對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試驗等方式來掌握各種規(guī)律,理解各種含義。物理磁感應強度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此教師還需要進一步的加以完善,提升磁感應強度教學的效果。下面將對“磁感應強度”的教學設計進行詳細的討論和分析。
一、“磁感應強度”教學中的科學化設計
1.運用科學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起教學的引入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整堂課的開始,對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和教學目標落實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高效課堂構(gòu)建的關(guān)鍵所在。在物理教學的“磁感應強度”教學中,教師如果能科學的利用情境方式實施教學,通過實驗等策略來引起學生的注意,能起到保障教學順利開展的作用,更加能有效的提升學生邏輯思維,為實驗提供科學保障。
對此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實驗法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方式進行教學演示,例如用磁鐵吸引鐵塊或者小鐵釘?shù)任锲?,觀察磁場吸附物體的強度,從而來判斷磁場的強弱之分。通過這種最為直觀的物理觀察方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望,更加能讓他們對于物理現(xiàn)象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通過演繹推理的方式來帶動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究。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會通過問題方式來引發(fā)接下來的探究,教師如果能正確的利用問題進行演繹推理,那么實驗探究的結(jié)果也就更加容易被學生所理解和認識。例如,教師首先指出在磁場和導體棒的長度不變的情況下,電流增加為原本的兩倍,安倍力的大小也為原本的兩倍,所以磁場和電流強度的大小不變,導體棒的長度需要增加為兩倍[1]。通過這種簡單的推理方式能有效的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加能提升學生對問題的深入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此外,教師可以通過理想化方式來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實驗??梢岳脵z驗電荷,分析其所受的靜力來研究電場的性質(zhì)。教師根據(jù)教材當中所給出的實驗方法,磁場除了對磁體有作用力,同時也對通電導線有著一定的作用。通過理想化模型能有效的檢驗磁場的強弱。
2.運用科學方法促進概念知識理解
在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最先認識到的就是概念性的內(nèi)容。概念的建立是學生對于新的知識掌握和運用的過程,更加能促進學生進一步的學習知識和深入了解知識。
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對速度、壓強和功率等內(nèi)容都采取比值定義法,高中的物理當中首次利用比值定義法的概念就是速度。磁感應強度在數(shù)值上等于通電導線在磁場上所受的作用力,但與起三者并無相應的比例關(guān)系,因此可以說磁場強度真正的反映出了磁場的一種物理特性。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類比方式來對電磁知識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優(yōu)化處理。類比方式事實上是通過已知的內(nèi)容來推測未知的內(nèi)容,但在進行類比推理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一定要對已知條件有全面的認識和理解[2]。教師通過類比法,類比電場強度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并將磁感應強度的內(nèi)容進行梳理和分析。教師在進行電場強度的講解過程中學生對于重力場已經(jīng)是較為熟悉的了,由于電磁知識是較為抽象化的,因此教師可以將磁場與電場之間性類比,通過學生已知的電場知識來逐步的引出磁場知識內(nèi)容,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磁感應強度知識,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結(jié)構(gòu)體系。
二、“磁感應強度”教學中的探究性設計
1.提出探究性問題
探究本身源自于問題,只有提出問題才能對問題進行探究分析,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為了能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教師需要將舊的知識與新的知識進行聯(lián)系,并要求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矛盾性,構(gòu)建起一個知識沖突性的問題結(jié)構(gòu)。學生在學習《電磁感應》之前已經(jīng)具備了哪些知識和能力呢?由于學生在學習《電磁感應》之前受到了學習內(nèi)容上的限制,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可能不是太強[3]。因此他們在對物理知識理解上就會出現(xiàn)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觀性。而在物理的《電磁感應》教學中要求學生的思維能力較高,因此在物理觀念上一定要有全面的更新。對此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也需要立足于學生的角度,準確的選擇問題探究難度和內(nèi)容,并在互動和探究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抓住主要矛盾,促使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能得到提升,并對“電”與“磁”的理解更加深入化。
2.收集教學信息和資料
可靠的信息和背景資料對新舊知識之間的橋梁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學生進行信息資料的收集和事實找尋的過程中,學生能更好的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對此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這種主動探索的能力,并促使他們能對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從而找到問題解決的突破口[4]。例如:通過回顧奧斯特實驗中的“電”生“磁”現(xiàn)象來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性的思維,從而提升學生進一步進行問題探究的積極性。
三、提升“磁感應強度”教學的其他方面策略
對“磁感應強度”進行教學,教師不僅應當保證教學設計是科學的、有效的,更加應當認識到來自其他方面的因素所給教學造成的影響,并且要通過科學的方式來對此進行改善[5]。
對此,首先教師要認識到對教學方式的正確選擇,不同的學生在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上都有所不同,科學的方法講究的是時機和方法的協(xié)調(diào)性。由于在教材的編排上學生先學習到電場然后才能學習到磁場,兩種知識之間有著絕對的聯(lián)系性。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電場的教學內(nèi)容來引導學生進行磁場學習。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當中融合更多的現(xiàn)代化教學策略,通過多媒體實驗方式來引導學生進一步的理解“磁場”概念[6]??茖W的方式選擇對教學質(zhì)量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會影響到學生的知識獲取效率和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礎情況來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而促使教學得到更加科學化的開展。
此外,作為教師需要不斷的提升自我,構(gòu)建起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的教師團隊。教師對于學生的成績和知識性學習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的能力也將導致教學方式的開展不同。因此,要求教師一定要不斷的完善自我,通過各種科學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設計和實驗開展,從而真正的為學生提供可靠的教學基礎保障,為“磁感應強度”教學開展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
四、結(jié)語
在物理教學中“磁感應強度”教學是當中的難點,也是重點所在。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全面的角度來考慮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并且要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吸引性,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主動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此外,教師還需要不斷完善自我,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幫助,達到教學質(zhì)量的根本性提升。
參考文獻:
[1]鄒光凡.優(yōu)化教學過程 打造高效物理教學課堂[J].物理教學與研究,2016,(20):45-50.
[2]張周兵.談談“幽默藝術(shù)”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4,(97):64-66.
[3]林榮高.淺談教學過程中的主體[J].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11,(12):63-70.
[4]林清泉.淺析磁感應強度教學中的科學教學方法教育[J]高考(綜合版),2011,(06):23-26.
[5]寧華.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磁感應強度”教學的邏輯[J].課外教學,2015,(08):55-57.
[6]鄧冬梅.緊扣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過程[J].中學物理教學,2013,(3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