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竹
這幾年亞太地區(qū)的多邊安全論壇仍處于不斷增加的趨勢中,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和北京香山論壇是出席人員規(guī)格較高、影響力較大的兩個。前者又叫“亞洲安全峰會”,每年五、六月間舉行,由英國倫敦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IISS)主辦、新加坡國防部協(xié)辦;后者每年秋天舉行,由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和中國國際戰(zhàn)略學會聯(lián)合舉辦,中國國防部大力支持。這兩個論壇一南一北相呼應,在國內(nèi)常被簡稱為“南香會”和“北香會”。媒體上關于兩個香會有不少評論和揣測,有說是擺臺對擂,有說是自唱自戲,還有說是各占南北半邊天。這些評論似乎都簡單了些。
其實,兩個香會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
兩個香會在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為地區(qū)國家圍繞共同關心的安全議題進行公關宣傳和思想交流提供的平臺。它們都為有關國家進行雙邊接觸提供國際場合。在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會內(nèi)會外,有很多雙邊性質(zhì)的會議,多達幾百場。中國代表團一般會安排15至20場次的雙邊會晤,學者之間的各種交流更是不計其數(shù)。它們雖然都由學術機構主辦,但都有很強的官方背景,性質(zhì)上屬于1.5軌。它們都既邀請各國國防部和軍方的官方代表團,也邀請國際上知名的專家學者與會,大家同臺發(fā)言、暢所欲言。
從規(guī)模來講,2016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會與會總人數(shù)多達602人,來自51個國家,觀察員證、隨員證、媒體列席證發(fā)了2700多張。有32個國家派出官方代表團參加,其中20個由國防部長率領。美國代表團最龐大,團員幾十人,國防部長、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太平洋總部司令都參加會議。
2015年的香山論壇有600多人參加,2016年的規(guī)模相對小了一些,但也有400多人,來自64個國家和六個國際組織,各式證件也發(fā)了2200多張。參會的主要是東亞、中亞、中東、歐洲國家,也逐漸擴大到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東亞國家是與會主體,幾乎無一缺席。
兩個香會本上都以官方代表團的活動為主軸,安排大會發(fā)言、會見、晚餐會和分組會。香格里拉對話會已形成一個不成文的慣例:第一場大會是美國國防部長的專場首秀,由他做半個小時的演講,之后回答問題15分鐘。中國軍隊每年也組團參加,團長也會在大會上發(fā)表演講并回答提問。香山論壇基本上采用了相同的會議模式,由于是主場辦會,通常由一位中國軍隊領導人做第一個專場的大會發(fā)言。
香格里拉對話會已經(jīng)開了15屆,香山論壇則是七屆。2006年第一次舉辦香山論壇時,設想的是50至60人的規(guī)模,兩年舉辦一次。從2014年開始,香山論壇進行了升級轉型,一是規(guī)模大大擴大,二是級別大大提升,三是議題不斷擴大。
此外,亞太地區(qū)還有韓國國防部舉辦的首爾防務對話會、印尼國防部舉辦的雅加達國際防務對話會和俄羅斯國防部舉辦的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各種形式的亞太安全論壇之所以活躍召開,有多方面的原因??陀^原因是亞太地區(qū)一直缺乏高度有效的地區(qū)安全機制,形式開放、松散的安全論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一種補充和替代。另外,東亞文化比較注重寬松的環(huán)境和包容的氛圍,論壇形式既可以讓參加者各抒己見,又可以在意見相左時保留一定的舒適度。再加上亞太地區(qū)熱點頻繁出現(xiàn),形勢發(fā)展變化快,各國的防務部門確實需要更多的接觸機會相互了解,增進互信,就管控危機和解決問題進行私下磋商。
主觀原因是,舉辦這樣的論壇花小錢見大效,對于主辦國家提升國際影響力是一種效費比高的投入。新加坡通過積極舉辦各種類型和規(guī)模的國際會議,成功地把一個小小的城市國家,打造成為一個有相當影響力的國際會議中心。而中國創(chuàng)辦香山論壇,反映了中國軍隊的國際意識開始增強,希望有一個平臺展示自己的形象,說明自己的想法,在了解世界的同時,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軍隊。這種愿望是與中國軍隊加速“走出去”的步伐相適應的。中國的崛起也包括中國軍隊的崛起,富國與強軍是并行不悖的戰(zhàn)略目標。香山論壇就是這樣一個屬于中國和中國軍隊的國際平臺,既能用來宣示中國的安全防務政策,也能用來與外部世界加強互動。
兩個香會的未來發(fā)展可能會呈現(xiàn)這樣幾個趨勢:第一,參加會議的國家會出現(xiàn)分野。香格里拉當然還是美國和西方唱主角,以維護它們在亞太地區(qū)安全事務中的“主導權”,中國還會繼續(xù)積極參加這個重要的安全對話機制,發(fā)出中國的聲音,講明中國的道理,并利用這個平臺展開軍事外交活動。當然,中國也會時不時面對“挨批判”甚至“遭圍攻”的場景,這是大國崛起道路上的必然經(jīng)歷。
香山論壇未來的發(fā)展還在摸索和學習中。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論壇將吸引更多的發(fā)展中國家和中小國家,它們出席會議的層級也會逐漸提高。香山論壇除了要與國際接軌外,還要體現(xiàn)中國特色,包括要為大國和小國、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都提供平等的話語權,都給予同樣的重視和接待。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加論壇的熱情特別高,這也是本屆論壇一個值得注意的新特點。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亞太發(fā)達國家和西歐國家也都派有官方代表團參加,但通常級別較低。隨著香山論壇的影響力和代表性不斷上升,將會有更多的國家愿意派出高級別的代表團。
第二,現(xiàn)在并沒有形成兩個香會的“競爭對峙”。當然,兩個香會有不少共同的地方,從表面上看好像存在競爭關系。實際上,很多國家對兩個香會都感興趣,并且是都參與其中的。兩個香會沒有、也不應該形成非此即彼的局面。在全球化時代,在多元多樣的亞太地區(qū),建立互相交叉、互相重疊的安全機制,甚至就是一個讓大家能夠非正式見面交換意見的論壇或?qū)υ挋C制,對于地區(qū)的穩(wěn)定與安全都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兩個香會都會更加重視會間的雙邊接觸,更加積極、充分地利用難得的國際場合推動對雙邊關切的理解和解決,包括那些在正式會談中不便提及的問題。亞太安全形勢正變得更加錯綜復雜,不同國家間的分歧和敵意有增無減,在這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更多非正式見面會談的機會和環(huán)境就顯得更加重要。
(作者為原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系研究中心主任、退役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