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陽
摘要:手機沒有話費了,營業(yè)廳又已經打烊,怎么辦?有些消費者選擇提前購置一些充值卡放在家中,沒有話費隨時充值,方便快捷安全。目前因對充值卡的功能、作用及法理實質缺乏冷靜思考,電信運營商設置充值卡有效期做法飽受詬病。那么,充值卡到底是什么?消費者購買充值卡的行為在法律上的實質是什么?有效期的設置是否就是“霸王條款”?本文擬對上述問題一一剖析,以期對充值卡有效期這一現(xiàn)象做拋磚引玉的法理分析。
關鍵詞:電信;充值卡;有效期;合同;格式
中圖分類號:F832.2;F72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8-000-01
一、充值卡的法律實質
目前對于充值卡的認識,一般停留在是有電信運營商提供的一種業(yè)務。那么具體這種業(yè)務的法律實質是什么?
首先,購買充值卡的該次交易過程中,運營商并未向消費者提供任何形式的通信服務,僅僅是向消費者售賣了一定面額的充值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本條例所稱電信,是指利用有線、無線的電磁系統(tǒng)或者光電系統(tǒng),傳送、發(fā)射或者接收語音、文字、數(shù)據、圖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動?!币簿褪钦f所謂電信服務,起碼是要具備“利用有線、無線的電磁系統(tǒng)或者光電系統(tǒng)”為載體或者介質,向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很明顯,充值卡購買活動并不是電信業(yè)務。換句話說,該交易中,出賣人要轉移所有權的標的物非為電信服務。
其次,購買充值卡的過程中以及在交易結束后,消費者簽訂合同的目的不是直接針對電信業(yè)務,而是針對可以充值到自己賬戶中的一定金額的充值卡。這一點從消費者的購買意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我們設想一個場景,需要購買充值卡的消費者走進營業(yè)廳,找到營業(yè)員一定是要求購買充值卡,而不會直接要求購買一年寬帶使用權或100分鐘通話權。
第三,消費者在購買充值卡交易結束后,并不能直接利用充值卡接受電信服務,因為電信運營商的服務形式并不是充值卡。消費者應提前將充值卡內金額充值至自己的電信業(yè)務賬戶中,而后電信運營商向消費者提供電信業(yè)務,并且按照事先約定的電信服務合同和消費者的使用量,從賬戶中扣減相應費用。
這樣看來,消費者購買充值卡的行為并不是直接將自己的錢款購買了電信運營商的電信業(yè)務,而是將一般等價物的貨幣換成了一種中間支付工具,未來,消費者需要用這種中間支付工具進行相應操作后,完成向運營商購買服務的行為。
二、充值卡的有效期
在電信充值卡上,一般都會有設置金額有效期的提醒。當在有效期內,卡內金額可以隨時不記名的被充值進任何用戶的賬戶作為預存款使用;一旦超出有效期,該充值卡就會作廢,卡號和密碼就會被系統(tǒng)拒絕識別,從而導致卡內金額失效。實踐證明,這樣的做法與現(xiàn)行法律是不沖突的。
首先,附有效期的充值卡僅僅是眾多充值手段中的一種。合同法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边@種協(xié)議既然是平等主體之間簽訂的,任何一方與另一方之間亦不存在意志強加的因素,那么合同一旦成立即應成為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合同雙方也應對在合同中的承諾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履行,這些原則在合同法第三條、第五條和第八條中也明文規(guī)定。消費者前往電信運營商處購買電信充值卡就是這樣一種意與后者簽訂充值卡購買協(xié)議的法律行為,后者雖然是國有企業(yè),但是在此時與消費者之間是的地位是絕對平等的,也就是說運營商不得強制要求消費者必須通過購買充值卡的方式充值,也不得強迫消費者必須購買這一種充值卡不得購買另一種。
第二,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至第四十一條集中對“格式條款”進行了規(guī)定,特別要求提供各式條款的一方特別提示義務。在實際工作中,電信運營商提供給公眾客戶的服務協(xié)議就是一種由眾多格式條款構成的格式合同,消費者只有同意或不同意的權利,并沒有優(yōu)化或者修改合同的權利,為了平衡這種不公平的狀態(tài),法律對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克以苛刻的義務,即向合同對方對“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進行逐一解釋說明,并在第四十條中明確了格式條款的特殊無效情形,給消費者更加周全的權利保障。但是要說明的一點是,目前社會上將格式條款視為洪水猛獸,把它與強迫、完全不公平劃等號,甚至每每言及即是“霸王條款”,其實這是不對的。
那么我們再來看看運營商是如果做的。在消費者購買充值卡的當時,營業(yè)員都會人工提醒消費者注意卡面上印制的卡有效期,并同步以口讀的方式再次提請消費者注意,同時充值卡有效期均在卡面上以加粗的黑體字印刷,這樣的做法均符合合同法解釋二對“合理方式”的定義,進而應當認為該種格式條款屬有效?;诖擞行У母袷綏l款達成的合同即為有效合同,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借口單方面撤銷或終止合同。在卡面記載有效期截至后,消費者和運營商之間關于充值卡的買賣合同即終止,運營商不再對卡中金額承擔即時充值的擔保義務。
三、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增強消費者的滿意度
既然運營商的做法合理合法,那么可以通過將服務不斷提升的方式,來贏得消費者的理解和使用滿意度的不斷提升。筆者就此提出以下建議供決策者參考:
(一)繼續(xù)加強充值類業(yè)務渠道的多樣性,豐富消費者對業(yè)務的選擇度。通過多種充值渠道的功能相互補充,來方便快捷的完成消費者的充值意愿。通過不斷完善充值渠道,通過實體自有店面、社會合作店面、自有網絡渠道、社會合作網絡渠道等眾多渠道,尤其是利用網絡的后兩者渠道,打造全天候全覆蓋的平臺模式,一方面豐富消費者的選擇愿望,另一方面也可以淡化有期限的充值卡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負面形象。
(二)加強充值卡有效期截止提醒,適當延長充值卡有效期??梢匝邪l(fā)多種形式,將對有效期的說明從交易當時瞬間覆蓋整個充值卡有效期間,通過前臺記載用戶的通訊方式,后期利用業(yè)務平臺,定期提醒用戶有效期;或者再次放大有效期卡面字體大小,通過加粗及使用對比色等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另一方面,運營商也可從技術方面研究再次適當延長充值卡有效期,以此不斷使消費者享受更加優(yōu)質的充值服務,提升用戶滿意度。
(三)廣泛宣傳制卡合法性和使用合理性,合理引導解決用戶相關投訴糾紛。借助新聞媒體、法律平臺等多種渠道,宣傳國家法律法規(guī),對消費者進行相關內容的宣傳解釋,同時對用戶涉及此類的投訴糾紛要合理及時化解,進一步優(yōu)化運營商服務品質,改善消費者和運營商之間的和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