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學人記憶:臺灣圖書資訊學人記憶構建*
——附《臺灣圖書資訊學人記憶相關書目(初稿)》

2016-12-24 06:59:22臺灣政治大學臺北11605
高校圖書館工作 2016年6期
關鍵詞:論文集資訊臺北

●張 衍 (臺灣政治大學 臺北 11605)

肖 鵬 (中山大學 廣州 510006)

學人記憶:臺灣圖書資訊學人記憶構建*
——附《臺灣圖書資訊學人記憶相關書目(初稿)》

●張 衍 (臺灣政治大學 臺北 11605)

肖 鵬 (中山大學 廣州 510006)

主持人語:

臺灣與大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海峽兩岸長期的隔離不僅僅是余光中筆下的詩句: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這種隔離也影響到臺灣社會的變遷路徑——無論是民眾的日常生活,抑或學術與教育的發(fā)展軌跡。在這樣的歷史緣由之下,我們對臺灣圖書資訊學人構建學人記憶的方式尤為關注。

《學人記憶:臺灣圖書資訊學人記憶構建》一文在調查臺灣圖書資訊學人記憶相關書目的基礎上,以此為線索梳理臺灣圖書資訊學人記憶構建的時間節(jié)點、方式及其意義,同時歸納其客觀行為的意義。在上述的方式中,口述歷史與親歷歷史方面的著作不可不謂構建學人記憶之典范。誠然,學人記憶的構建一方面得益于傳統(tǒng)的延續(xù);另一方面,臺灣學人面臨的特殊世代經歷亦為此披上華裳。

張衍 肖鵬

臺灣圖書資訊學界注重學人記憶構建。學人記憶構建多發(fā)生在學人榮退、壽辰、逝世及其他具有紀念意義的時間點,其記憶構建方式主要有人物傳記、紀念文集與口述歷史等多種方式,其中口述歷史的方式尤其受到學人的重視。構建學人記憶于學人而言,將是“大時代的小證言”;而于學人社群而言不但留存專業(yè)發(fā)展的歷史文獻、補遺個體角度的相關史料,亦有“導人向善、抑惡揚善”的效用。見附錄。參考文獻24。

集體記憶 圖書館學 檔案學 口述歷史 人物傳記

1 前言

師道尊嚴,中華學界素有為先進先賢、師長立傳、撰寫紀念文章的傳統(tǒng),這樣的傳統(tǒng),甚至可追及《論語》,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其形式與內涵也日有不同,在下文中,我們將之籠統(tǒng)稱為“學人記憶之構建”。自1945年以來,臺灣類似的活動弦歌不絕、薪火相傳。本文即著眼于臺灣的這一現(xiàn)象做出闡述,并試圖為兩岸學者和感興趣的研究者整理出一份相關書目的初稿,以資借鑒和推廣。這一研究的意義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增進兩岸圖書資訊學界文化和研究的進一步交流,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我們也自當促成兩岸共享學科記憶、傳統(tǒng)和歷史;其二,對臺灣圖書資訊學人記憶構建模式的解析,之于大陸學科史的撰寫可能有一定助益或借鑒之處,例如,臺灣構建學人記憶的方式繁多,不少重要學人的形象因此更為豐滿。在這些方式之中,最為生動、最鮮明的,還是口述史學與親歷歷史方面的著作,這批作品可稱為構筑學人記憶之典范。但臺灣學術圈究竟是如何保持、傳承和實施這一傳統(tǒng)的呢,這題目頗值得一說。

以下先簡述若干概念:所謂學人,概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或造詣的人,有時亦是學者們謙指自己仍是求學的人。圖書資訊學人系指在圖書資訊學領域,包括圖書資訊學教育、事業(yè)、學術發(fā)展過程中相關親歷者、見證者、決策者。學人記憶則是通過各式各樣的方式紀念圖書資訊學教育、事業(yè)、學術發(fā)展與推演過程中相關的人、事、物。學人記憶既是在紀念某一位人物,亦可反映出該學人參與圖書資訊學發(fā)展的歷程與學思,更是構建學科記憶、學科史、學術思想史及事業(yè)發(fā)展史的基礎。

2 構建學人記憶的方式

2.1 學人記憶構建的主要時間節(jié)點

學人記憶構建的主要時間節(jié)點通常發(fā)生在:學人榮退、壽辰、逝世及其他具有紀念意義的時間點。

學人榮退之時,其所在系所、同仁、門生弟子往往會為其舉辦“榮退茶話會”。在茶話會上,眾人依序回憶該學人的貢獻、成就與軼事,亦會編纂文集。比如張鼎鐘教授(1934~2010)退休之時,臺灣“中國圖書館學會”為其編輯出版了《崇敬與感憶:張委員鼎鐘教授榮退文薈》[1]。除了辦“榮退茶話會”之外,臺灣圖書資訊學界亦會針對榮退學人的學術成就與貢獻辦理專題學術研討會。比如2016年6月,適逢臺灣檔案學奠基人薛理桂教授榮退,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及其弟子門生組建籌備委員會,特舉辦“臺灣檔案學研究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藉此凸顯臺灣檔案學術發(fā)展之脈絡、探尋臺灣檔案學研究未來的方向,并期許該會之成果對于臺灣檔案管理事務能有所建言。

學人的逢旬壽辰之際,其工作過的單位同事、同輩學人、門生故舊往往歡聚一堂;并通過編輯出版祝壽文集、新書發(fā)表會、學術研討會、展覽等多種方式進行慶祝。比如臺灣“中央圖書館”(現(xiàn)已更名為臺灣“國家圖書館”)、臺北“故宮博物院”為慶祝蔣復璁(1898~1990,字慰堂)先生七秩壽辰時,編輯出版《慶祝蔣慰堂先生七十榮慶論文集》[2]、《慶祝蔣復璁先生七十歲論文集》[3]。2004年適逢王振鵠教授八秩壽辰,臺灣師范大學圖書館、臺灣“國家圖書館”、臺灣師范大學社會教育系、臺灣師范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特舉辦“王振鵠教授八秩榮慶特展”,歷時近一個月;到了2014年,王振鵠教授九秩壽辰,臺灣圖書資訊學界除為其編輯再版《臺灣圖書館事業(yè)文集》之外,亦舉辦“王振鵠教授與臺灣圖書館事業(yè)研討會”與新書出版茶話會。

第三個學人記憶構建的時間節(jié)點主要發(fā)生在學人逝世及之后。學人的逝世,尤其是重要學人的離開給整個學界、業(yè)界帶來巨大影響。王云五先生去世之時,各界將治喪過程編定《王云五先生哀思錄》[4],該書涵蓋了祭奠與祭文、誄文與挽聯(lián)、挽額與挽幛、唁電與唁函臺銜、致送花圈、花籃、奠儀臺銜以及各報專題報導、新聞報導、治喪紀要、以及訃聞、治喪委員會工作人員姓名與工作分配、治喪祭典程序、治喪出殯路線、墓園交通路線示意圖等各項附錄。與此類似的還有《屈義鵬先生哀思錄》[5]。但哀思錄這一形式多用于早期,當下使用得比較少——這種形式的更迭倒不奇怪,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又開始出現(xiàn)新興影音制品、紀錄片等形式,如2009年,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蘇諼老師因病離世,該系特將追憶蘇諼老師的過程錄制CD光盤,以備后人追思??偟膩碚f,學人逝世之后,生者追憶的固定方式還有:編定學人年譜、匯編學人資料、召開誕辰紀念學術研討會等。

2.2 學人記憶構建的主要形式之一——人物傳記與紀念文集

學人記憶構建的主要形式分為三類:人物傳記、紀念文集以及口述歷史。本小節(jié)主要論述前兩者,下一節(jié)則專門論述口述歷史的形式。

人物傳記的種類非常多,臺灣圖書資訊學人所作的傳記主要分為:自傳、評傳、小傳、回憶錄等。王云五先生的《岫廬八十自述》[6]就屬于自傳的一種;程煥文在臺出版的《中國圖書館學教育之父:沈祖榮評傳》[7]則是評傳的代表作。臺灣圖書資訊學人曾多次為全球及臺灣本土圖書資訊學人作小傳,如嚴文郁的《美國圖書館名人略傳》[8]、胡述兆的《世界各國圖書館名人錄》[9]、“中國圖書館學會”(臺灣)的《圖書館人物志》[10],等。在李德竹教授七秩榮慶的過程中,圖書資訊學人特編輯出版《資訊科學先驅》[11]一書。該書選擇以美國信息科學與技術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現(xiàn)已更名為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于1987年該會成立五十周年慶年會上表揚的24位資訊科學先驅(Pioneers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38~1987)為撰寫對象,分別撰述小傳,以推介資訊科學與技術的先導人物,“希望讓后人了解他/她們對資訊科學界所做之貢獻(李德竹教授語)”[12]。同時,該書編輯小組亦認為這樣的方式“最能表達對李德竹教授的敬意,亦可讓年輕學子們追溯先人腳蹤與成果,建立資訊科學的基礎知識”[13]。撰寫回憶錄在臺灣圖書資訊學人群體中非常盛行。錢存訓、杜陵、王振鵠、胡述兆、盧荷生、張樹三、盧秀菊等前輩皆有回憶錄出版,如杜陵的《留與他年作證盟:杜陵回憶錄》、盧荷生的《和聲七十憶往》等。

紀念文集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將被紀念圖書資訊學人的著作、論文等匯編成集,如《嚴文郁先生圖書館學論文集》[14]、《屈萬里全集》[15]等;另一種是將圖書資訊學人的門生故舊撰寫的回憶性文章匯編成冊或是獨立的單篇學術論文匯編成冊。如《我所認識的王云五先生》[16]就是將其門生故舊回憶性論文予以匯編,以蔣復璁先生撰寫的《我所認識的王云五先生》為例:該文回憶了蔣復璁先生與王云五先生的人際往來,回溯了戰(zhàn)時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珍本的來龍去脈,并記錄了王云五先生推薦蔣復璁先生擔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的經過,以及蔣復璁先生如何以“圖書館員”的身份來經營“故宮博物院”的心路歷程;此外,書中附有大量珍貴的照片之外,亦將各文作者的親筆簽名附上,讓吾輩得以在今日仍有機會一窺昔人風采。而《圖書館與資訊研究文集:慶祝胡述兆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則分為:論文(海峽兩岸諸位學人撰寫的單篇學術論文)、賀詞、人物專訪與記述等。此書亦附錄胡述兆教授親撰《我所親炙的王云五師》一文,回首其與王云五先生二十余年間的師生交往與情誼,讀罷令人動容的同時,亦側面反映出特定年代脈絡下,學人成長的歷程軌跡。

2.3 學人記憶構建的主要形式之二——口述歷史

近年來,口述歷史在臺灣尤為盛行,這股風氣也蔓延到圖書資訊學領域。當前已經出版的口述歷史專著涉及到:蔣復璁、曹永和、賴永祥、王振鵠、楊威理等諸位前輩。

蔣復璁先生的口述工作在1985年就已經展開,但直到2000年才經黃克武編撰后由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該書在蔣復璁先生九次口述訪談的基礎上加以編輯整理,并補充訪談了圖書館博物館界的昌彼得、張鼎鐘、汪雁秋,神父龔士榮及其兒媳婦劉琳琳等人。從而使口述回憶錄內容上更加飽滿,視角更加多元。曹永和和賴永祥的口述歷史均由“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完成。賴永祥先生因為“身世、家庭、婚姻、交游與人際網絡等,幾乎就是近代臺灣社會史、宗教史具體而微的縮影”,成為“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所作的口述歷史重要研究人物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除王振鵠教授的口述歷史由圖書資訊學人主導之外,另外4位的口述歷史分別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等完成。這一方面反映出圖書資訊學人經歷、學歷、成就的多元化與多樣性,正因為如此,才會被社會各界所銘記;另一方面也提醒圖書資訊學人在作口述歷史的過程中,可以切換視角、從非圖書資訊學的角度切入。曾任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圖書館館長的楊威理研究館員以一部《西方圖書館史》在學界聞名。但透過口述歷史和親歷歷史著述的拓展,世人亦了解其多重的身份:被遺忘的臺籍青年[17]、臺灣知識分子[18]等。

除了已經完成的口述歷史之外,當前臺灣圖書館學會長青委員會正在推動訪問圖書館界退休圖書館員及資訊界退休前輩口述歷史計劃(參見臺灣圖書館學會第105012號發(fā)文),第一期訪問的學人包括“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謝清俊等10人。該項目的緣起也反映出當前臺灣圖書資訊學界開展口述歷史的基本態(tài)度:為汲取圖書館專業(yè)中層從業(yè)人員服務經驗,從不同角度史觀,記錄圖書資訊各時空及各領域作業(yè)實務發(fā)展歷程,留存圖書館人物專業(yè)歷史文獻,傳承為鑒。由此可見,當前的口述歷史不僅僅關注學界發(fā)展的關鍵性人物,也將視角投射到實務人員,避免內容、角度單一化。

3 構建學人記憶的意義

臺灣圖書資訊學人或主動或無意間在不斷構建、積累學人記憶,這種行為在客觀上對學人自身、學人社群均產生了影響。

3.1 對學人自身的意義:大時代的小證言

胡適在其《四十自述》中呼吁:“希望社會上做過一番事業(yè)的人也會赤裸裸地記載他們的生活,給史家做材料,給文學開生路?!睆倪@一點看,臺灣圖書資訊學人在做傳記時多有此意。杜陵教授回憶錄的書名更是直接證明了這一點——《留與他年作證盟:杜陵回憶錄》。張樹三亦在自己回憶錄的序言中寫到:“我要把我一生中最得意的‘日正當中’時的一段回憶找回來公諸于世,也可以‘留待他日作證盟。’”[19]圖書資訊學人希冀自己的回憶錄能夠成為后來者考證學人當時所處的時代、活動、事件及其脈絡的依據。如讀者細讀《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記錄》一書,不僅可以了解賴永祥先生人生四個階段(日據時期、戰(zhàn)后初期、臺大時期、在美國的歲月),還可以進一步了解到圖書資訊學領域事件的脈絡,包括:臺灣大學圖書館如何從當時采用的“國際十進分類法”改為采用劉國鈞的“中國圖書館分類法”、臺灣第一個將劉國鈞分類法印成書籍的是何許人、賴氏的《中國圖書分類法》與劉國鈞分類法有何淵源等,均可在書中找到答案。

豐富翔實的學人記憶還為“文學開生路”。王云五先生逝世將近20年,尚未有一本完整的人物傳記。其弟子胡述兆教授委托“首屆中國傳記文學作品獎”獲得者——胡志亮為王云五作傳。該傳是一部典型的傳記文學,以客觀的史料作為基礎,加上作者“同情的理解與出色的文學想象,彌補了史料的缺漏”[20]。

盧秀菊在自己回憶錄《回首暮云平》[21]中開篇講到:“我們這一代外省人,生于抗戰(zhàn)時期的大陸,長于艱苦時期的臺灣,留學時亦逢六〇年代動蕩的美國。一生中所經歷的人、事、物,將其寫成回憶錄,作為二十世紀苦難中國命運中,大時代的小證言?!庇纱丝梢姡趯W人而言,這些記憶皆屬于“時代證言”,是解釋一代人性格特征的根源與依據。

3.2 對學人社群的意義:忌憚后人評定吾輩

構建圖書資訊學人記憶不但在客觀上為整個學人社群留存了專業(yè)發(fā)展的歷史文獻,也從個體微觀角度補遺近代圖書資訊學專業(yè)、教育、事業(yè)總體發(fā)展的史料。后輩學人在構建學人記憶時,往往出于對前人的敬仰。李德竹教授在《資訊巨人》中說:“布希(Vannevar Bush,1890~1974)堪稱之為‘資訊巨人’,吾人應對布希之偉大事跡和研究精神以及其對科學發(fā)展之未來愿景,詳加介紹并公諸于世,以激勵后人?!保?2]這種激勵一方面是勉勵后學力爭上游,在緬懷前人的同時能在前人孕育的基礎之上更上層樓。另一方面,這種構建學人記憶的行為客觀上形成了一種“導人向善、抑惡揚善”的效果,后人也會忌憚起再后來人的評說。誠如東海大學圖書館同仁在編定《東海圖書館新館籌建與自動化的推動者:鄭得安館長紀念專輯》[23]封面頁中所說:“懷古亦是創(chuàng)新,我等編制歷史,緬懷前人艱辛步履,憚忌后人評定吾輩,焉能不用心于今世?!比绱艘话?,可知構建學人記憶對整個學術社群的影響。

4 結語

本文僅對臺灣圖書資訊學人構建學人記憶的現(xiàn)狀及意義作初步的介紹與概括,拋磚引玉,希望能引發(fā)更多學人的思考與行動。此外,本文亦整理出一份臺灣圖書資訊學人學科記憶相關的書目,以供諸君參考。該書目以圖書、專刊、CD等特別載體為主,并不包含分散于專著、期刊、報紙、電視新聞等各處的各方評論、人物采訪等文章。隨著網絡的興起,許多學人構建學人記憶的陣地在不斷拓展與轉移,如何將新形式的學人記憶進行典藏與長期保存亦將是吾輩面臨的又一課題與挑戰(zhàn),在這樣的考慮下,我們將這一份書目的電子版同時刊登在http://blog.sina.com.cn/cifangyue,并將保持持續(xù)的更新。

[1] 崇敬與感憶編輯委員會.崇敬與感憶:張委員鼎鐘教授榮退文薈[M].臺北:臺灣“中國圖書館學會”,2002.

[2]國立中央圖書館慶祝蔣慰堂先生七十榮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慶祝蔣慰堂先生七十榮慶論文集[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3]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季刊編輯委員會.慶祝蔣復璁先生七十歲論文集[M].臺北: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1969.

[4]王壽南.王云五先生哀思錄[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5] 屈萬里先生治喪委員會編.屈翼鵬先生哀思錄[M].臺北:屈萬里先生治喪委員會,1979.

[6]王云五.岫廬八十自述[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7] 程煥文.中國圖書館學教育之父:沈祖榮評傳[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8]嚴文郁.美國圖書館名人略傳[M].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9] 胡述兆.世界各國圖書館名人錄[M].臺北:冊府出版有限公司,2000.

[10]臺灣“中國圖書館學會”編.圖書館人物志(一)[M].臺北:臺灣“中國圖書館學會”,2003.

[11]黃元鶴,陳冠至.圖書館人物志[M].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

[12]李德竹教授七秩榮慶籌備小組.資訊科學先驅[M].臺北:文華圖書館管理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5.

[13]李德竹.序言[M]//李德竹教授七秩榮慶籌備小組.資訊科學先驅.臺北:文華圖書館管理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5:Ⅰ-Ⅳ.

[14]李德竹教授七秩榮慶籌備小組.編輯緣起[M]//德竹教授七秩榮慶籌備小組.資訊科學先驅.臺北:文華圖書館管理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5:Ⅴ.

[15]嚴文郁先生八秩華誕慶祝委員會.嚴文郁先生圖書館學論文集[M].臺北: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1983.

[16]屈萬里.屈萬里全集[M].臺北: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1984-1985.

[17]王壽南.我所認識的王云五先生[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18]鐘明宏.一九四六被遺忘的臺籍青年[M].臺北:沐風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5.

[19]楊威理.雙鄉(xiāng)記:葉盛吉傳[M].臺北: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1995.

[20]張樹三.我的回憶錄:旭日東升和日正當中[M].臺北:華穩(wěn)企業(yè)有限公司,2016.

[21]金耀基.金序[M]//胡志亮.王云五傳.臺北:漢美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Ⅶ-Ⅷ.

[22]盧秀菊.回首暮云平:盧秀菊回憶錄[M].臺北:新銳文創(chuàng),2012.

[23]李德竹.資訊巨人Vannevar Bush(1890-1974)[M].文華圖書館管理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1.

[24]謝鶯興.東海圖書新館籌建與自動化的推動者:鄭得安館長紀念專輯[M].臺中:東海大學圖書館,2015.

(劉 平 編發(fā))

附錄 臺灣圖書資訊學學人記憶相關書目(初稿)①

主題人物相關文獻嚴文郁(1904~2006) 41.嚴文郁先生八秩華誕慶祝委員會.嚴文郁先生圖書館學論文集[M].臺北: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1983.42.臺灣“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J].2004,(73)(嚴文郁教授百歲誕辰???.43.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輔仁大學圖書館.嚴文郁教授逝世暨藍乾章教授九十冥誕聯(lián)合紀念會[CD].臺北縣:輔仁大學,2006.屈萬里(1906~1979) 44.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編委會.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M].臺北: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公司,1978.45.屈萬里先生治喪委員會編.屈翼鵬先生哀思錄[M].臺北:屈萬里先生治喪委員會,1979.46.屈萬里.屈萬里全集[M].臺北: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1984~1985.?47.屈萬里院士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屈萬里院士紀念論文集[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共6冊) 48.朱傳譽.屈萬里傳記資料[M].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49.臺灣“國家圖書館”,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灣“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C].臺北:臺灣“國家圖書館”,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50.劉兆佑.屈萬里先生年譜[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錢存訓(1910~2015) 51.臺灣“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J].2005,(74)(錢存訓教授九秩晉五祝壽專號).52.錢存訓.留美雜憶:六十年來美國生活的回顧[M].臺北:傳記文學出版,2007.53.馬泰來,等.中國圖書文史論集:錢存訓先生八十榮慶紀念[M].臺北:正中書局,1991.胡適(1891~1962)童世綱(1911~1982) 54.陳紀瑩.胡 適、童世綱與葛斯德東方圖書館[M].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8.楊家駱(1911~1991) 55.楊家駱教授九十冥誕紀念論文集編委會.楊家駱教授九十冥誕紀念論文集[M].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11.?藍乾章(1915~1991) 56.慶祝藍乾章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C].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57.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輔仁大學圖書館.嚴文郁教授逝世暨藍干章教授九十冥誕聯(lián)合紀念會[CD].臺北縣:輔仁大學,2006.包遵彭(1916~1970) 58.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美國亞洲研究中心、圣若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包遵彭先生紀念論文集[M].臺北: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美國亞洲研究中心、圣若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71.59.包遵彭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編.包遵彭先生紀念集[M].臺北:包遵彭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1973.60.包遵彭.包遵彭文存[M].臺北: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1980.61.包家鯉.我的父親:包遵彭先生[M].臺北:文經,2011.沈寶環(huán)(1919~2004) 62.沈寶環(huán)教授七秩華誕籌備委員會.沈寶環(huán)教授七秩榮慶祝賀論文集[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63.賴鼎銘,等.沈寶環(huán)教授八秩榮慶祝壽論文集[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曹永和(1920~2014) 64.陳俐甫,等.臺灣史論集:曹永和教授古稀嵩壽紀念[M].臺北:臺灣史專題研究課程同窗會,1991.65.曹銘宗.自學典范:臺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M].臺北: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公司,1999.66.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M].臺北:樂學書局,2001.67.鐘淑敏,詹素娟,張隆志.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M].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68.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東亞海域與臺灣:慶祝曹永和院士九十壽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C].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杜陵(1922~2001) 69.慶祝杜陵老師七十大壽論文籌備委員會.慶祝杜陵老師七秩華誕紀念論文集[C].臺北:慶祝杜陵老師七十大壽論文籌備委員會,1991.70.杜 陵.萬里征塵[M].臺北:杜氏企業(yè)管理/營銷顧問群,1992.71.杜 陵.留與他年作證盟:杜陵回憶錄[M].臺北:檔案與微縮季刊,2000.72.中華檔案暨信息微縮管理學會.檔案與微縮[J/OL].2011(春、夏季刊——杜老創(chuàng)會理事長陵公博士仙世十周年紀念專輯)[2016-04-08].http://www.chinafile.org.tw/20110422.pdf.

主題人物相關文獻賴永祥(1922.9~) 73.許雪姬,張隆志,陳翠蓮.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M].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7.74.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臺灣“國家圖書館”.圖書分類法與臺灣研究:賴永祥教授八十生涯[CD].臺北:臺灣“國家圖書館”,2001.鄭得安(1922.11~2015) 75.謝鶯興.東海圖書新館籌建與自動化的推動者:鄭得安館長紀念專輯[M].臺中市:東海大學圖書館,2015.王振鵠(1924~ ) 76.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王振鵠先生:“國立中央圖書館”館長[M].臺北: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1978.77.寸心銘感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寸心銘感集:王振鵠教授的小故事[M].臺北:寸心銘感集編輯委員會,1994.78.王振鵠教授七秩榮慶祝壽論文集編輯小組.當代圖書館事業(yè)論集:慶祝王振鵠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M].臺北:正中書局,1994.79.王振鵠教授八秩榮慶籌備小組.王振鵠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80.王振鵠.書緣:圖書館生涯五十年[M].臺北:書緣編印部,2014.?81.王振鵠.臺灣圖書館事業(yè)文集[M].臺北:臺灣“國家圖書館”,2014.?82.王振鵠教授九秩榮慶籌備小組.王振鵠教授九秩榮慶論文集[C].臺北:師大書苑,2014.83.顧力仁.典范的時代和理想的人格:王振鵠館長與國立中央圖書館[M/OL].臺灣新北:華藝學術出版社,2014.http://www.airitibooks.com/pdfViewer/index.aspx?PublicationID=P20140711045&GoToPage=-1.84.“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J].2005,31(2).(王振鵠教授祝壽??? 85.王振鵠教授八秩榮慶籌備小組.王振鵠教授八秩榮慶紀念光盤:走過圖書館事業(yè)的半個世紀[CD].臺北:王振鵠教授八秩榮慶籌備小組,2004.86.天晴創(chuàng)意國際承制.振翮高飛鵠志萬里:王振鵠教授九秩榮慶特展[CD].臺北:“國立臺灣師范大學”,2014.87.邱暉文.口述歷史:王振鵠[CD].臺北:“國立臺灣師范大學”,2014.胡述兆(1928~ ) 88.胡述兆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編輯小組.圖書館與資訊研究論集:慶祝胡述兆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M].臺北:漢美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89.胡述兆.我的學思行:胡述兆教授回憶錄[M].臺北:冊府出版有限公司,2004.90.胡述兆教授八秩榮慶籌備委員會.我們所認識的胡述兆教授[M].臺北:冊府出版有限公司,2007.盧荷生(1931~2011) 91.盧荷生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編委會.盧荷生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M].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92.盧荷生.和聲七十憶往[Z].??李華偉(1933~) 93.楊 陽.書籍殿堂的智者:杰出圖書館學家李華偉傳[M].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94.臺灣“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圖書館.華人之光豐偉典藏:李華偉教授特展暨學術圖書館發(fā)展趨勢研討會[CD].臺北:“國立臺灣師范大學”,2014.?張樹三(1933~ ) 95.張樹三.圖書檔案及教育文集[M].臺北:編者印,2005.96.張樹三.我的回憶錄:旭日東升和日正當中[M].臺北:華穩(wěn)企業(yè)有限公司,2016.張鼎鐘(1934~2010) 97.崇敬與感憶編輯委員會.崇敬與感憶:張委員鼎鐘教授榮退文薈[M].臺北:臺灣“中國圖書館學會”,2002.98.張鼎鐘.鼎鐘文集[M].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99.張鼎鐘教授七秩榮慶籌備小組.跨越數字時代的資訊服務:張鼎鐘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M].臺北:文華圖書館管理資訊有限股份公司,2004.李德竹(1935~2011) 100.李德竹教授榮退茶會籌備小組.李德竹教授著作選輯[Z].臺北:李德竹教授榮退茶會籌備小組,2001.(兩冊) 101.李德竹教授七秩榮慶籌備小組.資訊科學先驅[M].臺北:文華圖書館管理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5.莊吉發(fā)(1936~ ) 102.莊吉發(fā).雙溪瑣語[M].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6.胡歐蘭(1935~ ) 103.胡歐蘭教授七秩榮慶籌備小組.21世紀數位圖書館發(fā)展趨勢[M].臺北:文華圖書館管理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5.104.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云端行動環(huán)境下圖書館自動化發(fā)展與前瞻研討會手冊[C].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2015.黃世雄(1937~ ) 105.黃世雄教授七秩榮慶籌備小組.現(xiàn)代圖書館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暨黃世雄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C].臺北縣: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淡江大學覺生紀念圖書館,2007.

主題人物相關文獻盧秀菊(1944~ ) 106.盧秀菊.回首暮云平:盧秀菊回憶錄[M].臺北:新銳文創(chuàng),2012.蘇諼(1956~2009) 107.朱宴君,楊家锜.追憶蘇諼師[CD].臺北縣: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2009.

注釋

①按照人物出生年月日排序,相同出生日期的人物再按照姓名音序排列。

②此書有多個版本,如1952年初版丶1963年三版。

③該書系為恭祝王云五先生八秩晉八華誕所編。

④該書第一冊丶第二冊出版于1979年,第三冊出版于1981年,第四冊出版于1985年。

⑤該書系1966年初版,另有1969年第二版。

⑥該叢書共二十冊,各冊內容如下:第一冊:《岫廬八十自述》;第二冊:《岫廬最后十年自述》;第三冊:《商務印書館與新教育年譜》;第四冊:《先秦政治思想》丶《兩漢三國政治思想》丶《晉唐政治思想》;第五冊:《宋元政治思想》丶《明代政治思想》丶《清代政治思想》;第六冊:《民國政治思想與中國政治思想之綜合研究》;第七冊:《先秦教學思想》丶《漢唐教學思想》丶《宋元教學思想》;第八冊:《明清教學思想》丶《革新時代教學思想》;第九冊:《中國歷代教學思想綜合研究(上冊)》丶《中國歷代教學思想綜合研究(下冊)》丶第十冊:《岫廬語匯》丶《岫廬論為人》;第十一冊:《岫廬論教育》丶《岫廬論學》;第十二冊:《岫廬論經濟》丶《岫廬論管理》;第十三冊:《岫廬論世局(談世界)》丶《談世界》丶《談政治》丶《談教育》;第十四冊:《岫廬論粹》丶《岫廬文選》;第十五冊:《岫廬序跋集編》;第十六冊:《國民大會躬歷記》丶《我的生活片段(與1948大風大浪合并)》;第十七冊:《訪英日記》丶《十年苦斗記》丶《艱苦奮斗的歲月(與張元濟往來書信集)》;第十八冊:《對青年講話(人人文庫本)》丶《王云五對青年談求學與生活》丶《中國古今治學方法》;第十九冊:《王云五小字匯》丶《四角號碼檢字法》丶《中外圖書統(tǒng)一分類法》;第二十冊:《王云五書法勵志嘉言錄》丶《見證歷史(歷史現(xiàn)場照片集)》丶《岫廬紀事詩存附詩馀》。其中,第一冊《岫廬八十自述》丶第二冊《岫廬最后十年自述》丶第十六冊《國民大會躬歷記》丶《我的生活片段(與1948大風大浪合并)》為回憶錄;第十七冊《艱苦奮斗的歲月(與張元濟往來書信集)》為書信;第二十冊《見證歷史(歷史現(xiàn)場照片集)》為照片集,《岫廬紀事詩存附詩馀》是紀事詩。此外,另有別冊兩本:《王云五先生年譜初稿(上)》丶《王云五先生年譜初稿(下)》。

⑦2002年7月28日~31日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與西北師范大學圖書館、蘭州大學圖書館、臺灣政治大學圖書館在北京師范大學聯(lián)合舉辦了“海峽兩岸何日章先生圖書館學學術思想研討會”。會中,何氏后人自印《何日章》,散發(fā)與會者。

⑧共有5冊:第1冊,卷1,文化藝術博物館;第2-3冊,卷2,圖書與圖書館;第4冊,卷3,宋史新探;第5冊,卷4-5,訴信錄雜著。

⑨1991年11月12日(星期二)于“中央圖書館”一樓簡報室舉辦“蔣復璁先生九四誕辰紀念研討會”并出版此集。

⑩時間:2010年9月23日;地點:“國家圖書館”文教區(qū)一樓展覽廳

?第一輯第一卷《讀易三種》丶第二卷《尚書集釋》丶第三卷《尚書異文匯錄》丶第四卷《先秦文史資料考辨》丶第五卷《詩經詮釋》;第二輯第6-7卷《殷虛文字甲編考釋(上)》丶《殷虛文字甲編考釋(下)》丶第八卷《先秦漢魏易例述評》丶第九卷《尚書今注今譯》丶第十卷《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丶第十一卷《漢石經周易殘字集證》丶第十二卷《古籍導讀》丶第十三卷《普林斯敦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丶第十四娟《書傭論學集》丶第十五卷《漢魏石經殘字》丶第十六卷《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初稿》;第三輯第十七卷《屈萬里先生文存》(6冊)。

?此紀念論文集屬于“紀念楊家駱教授九十冥誕論文發(fā)表會”之論文集結成冊出版。

?此論文集無編者。

?“王振鵠教授八秩榮慶特展”,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圖書館,協(xié)辦單位:臺灣“國家圖書館”、“國立臺灣師范大學”社會教育系、“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時間:2004年12月2日至2004年12月23日,同時于2004年12月2日上午10:00舉行開幕茶會。

?舉辦“王振鵠教授與臺灣圖書館事業(yè)研討會”與新書出版茶會。該書于2014年王振鵠教授八秩榮慶時,又出版增補版。

?臺灣“國家圖書館”為慶祝王振鵠教授九秩壽慶所編。

?本文集屬于盧荷生教授自費印行,出版地與出版時間均不詳。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另設有追憶盧荷生師紀念網站:http:// web.lins.fju.edu.tw/teacher/LU/

?特展時間:2013年12月4~29日;學術研討會:2013年12月12日;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圖書館。光盤內容有:華人之光豐偉典藏:李華偉教授特展開幕式;學術圖書館發(fā)展趨勢研討會:攝影紀錄(上);學術圖書館發(fā)展趨勢研討會:攝影紀錄(下)。

?云端行動環(huán)境下圖書館自動化發(fā)展與前瞻研討會暨胡歐蘭教授八秩榮慶(時間:2015年1月9日;地點:臺灣“國立政治大學”社資中心;主辦單位: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丶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另設有追憶蘇諼師紀念網站:http://web.lins.fju.edu.tw/teacher/SU/.

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壇在長沙舉辦

9月28日上午,由湖南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主辦,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北京萬方數據有限公司承辦的“2016年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壇”在長沙麓山大酒店舉行。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副處長張平,湖南師范大學紀委書記唐賢清,湖南省高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南大學圖書館館長朱建軍,《圖書情報工作》主編初景利,清華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邵敏,廣州南方萬方數據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洪濤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負責人、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周玉波主持。來自全省高等院校的圖書館館長,負責信息服務、參考咨詢、數字化應用服務、技術支持等相關工作的主管館長、業(yè)務骨干等170余人參加會議。

唐賢清書記對全省高校圖書館界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簡要介紹了湖南師范大學承建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項目的情況和取得的成績,并表示,湖南師范大學將繼續(xù)大力支持項目的建設,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和平臺優(yōu)勢,更好地為全省高校師生服務。

張平副處長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肯定了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在過去十余年建設發(fā)展中所取得的成就。他要求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把握好“十三五”建設契機,切實落實《湖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的相關精神,發(fā)揮該項目作為湖南省“智庫信息平臺”的作用,高標準、高定位、高要求,建設成全省教育資源共享綜合服務體系。他希望與會專家圍繞目前高校數字圖書館發(fā)展中如何進一步彰顯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優(yōu)勢、如何強化為人才培養(yǎng)服務的功能、如何提升高校數字圖書館的社會形象、如何實現(xiàn)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問題,積極開展研討交流。

朱建軍館長代表湖南省高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發(fā)言,肯定了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為全省普通高校提供教育教學資源保障所作出的貢獻,對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未來的發(fā)展提出了建議。

開幕式后,《圖書情報工作》主編初景利、清華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邵敏、湖南大學圖書館館長鄭章飛、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龔曉林、萬方數據高教公圖事業(yè)部副總經理張延明、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辦公室主任陳文東等,先后作了“從資源能力到服務能力的轉型變革”、“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服務”、“知識服務與素養(yǎng)教育——圖書館支撐‘雙一流’建設的雙引擎”、“把握機遇,打造服務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區(qū)域支撐平臺——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回顧與展望”、“巧用萬方數據開展服務創(chuàng)新”、“持續(xù)推進優(yōu)質數字資源共享與服務”等主題報告。

Memories of Scholars:Memory Building of Taiwanese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Bibliography Related to Memories of Taiwanese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the First Draft)Attached

Zhang Ya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Taipei,Taiwan 11605,China)
Xiao Peng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China)

Taiwanese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memory building of scholars,which is usually done on memorable occasions,such as retirement with honor,birthdays and death.Memory building is mainly done in such forms as biographies,festschrifts,and oral histories.Among these forms,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oral histories.For scholars,memory building will be"a small witness for a great era".For the social group,oral histories are not only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is conveyed,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individuals'perspective is supplemented,but also have the function of"leading people to kindness,stopping the bad and advocating the good."Appendix.24 refs.

Collective memory.Library Science.Archiva l Science.Oral history.Biography.

G25

A

1003-7845(2016)06-0003-09

張 衍,臺灣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肖 鵬,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在讀博士生。

2016-05-20

*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國家留學基金資助,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圖書館學史專題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圖書館學史研究”(13AZD066)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論文集資訊臺北
資訊Information①
《神龍:美學論文集》評介
美育學刊(2019年2期)2019-03-29 03:51:36
拾味夜臺北
中國三峽(2017年2期)2017-06-09 08:15:27
臺北Z House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
地理教學(2016年11期)2016-12-28 02:43:49
臺北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38:21
資訊
資訊
中外會展(2009年6期)2009-08-07 01:51:12
資訊
全國新書目(2009年1期)2009-04-13 06:58:24
第四屆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出版
軍事歷史(2000年2期)2000-01-17 20:06:38
河南省| 巴彦县| 商城县| 菏泽市| 安丘市| 叙永县| 论坛| 田林县| 包头市| 恩施市| 宁河县| 富锦市| 漳平市| 阳朔县| 海晏县| 海城市| 来安县| 罗源县| 滁州市| 白城市| 满城县| 大姚县| 保亭| 大兴区| 永泰县| 偏关县| 师宗县| 江安县| 龙海市| 类乌齐县| 惠东县| 历史| 汤阴县| 青河县| 静安区| 龙门县| 宜兰县| 陵川县| 甘德县| 延津县|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