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凱
摘 要:學生對教師的尊重信任源自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信任。教師只有用自己誠摯的愛心去擁抱學生,才能真正感化學生,才有可能細致觀察,正確評價,寬容對待學生。而對于“學困生”而言,正確的教學方式顯得更為重要。要讓他們樹立自信心,感受到學習的喜悅,獲得自信,給學困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減輕他們學習上的精神負擔,這樣,他們由“學困生”向“優(yōu)等生”轉(zhuǎn)變也便指日可待。
關鍵詞:高中語文 學困生 學習能力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61-01
所謂“學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識、本領、品格、方法、體質(zhì)等方面存在著偏離常規(guī)的難題,智力得不到正常開發(fā),不可以達到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必要經(jīng)過有對準性的教育對策或醫(yī)療對策賜與補救或矯治的學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困生群體是不容忽視的關注對象。這一群體的形成主要有心理因素和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幾方面的影響。有些學生因為不堪沉重的學習壓力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也有的學生因為自身學習基礎與能力較為薄弱,導致學習成績相對落后,這兩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導致部分學生成了語文教學中的學困生群體。教師要對這些語文學困生的成因進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這一群體的轉(zhuǎn)化,從整體上提高語文教學成效。所以如何激發(fā)高中語文學困生的學習內(nèi)驅(qū)力就變得十分重要。
1 樹立學困生的學習信心
人們常說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一個人沒有了自信他 什么也做不成也做不好,的確,很多時候自信是走向成長必不可少的東西。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它都起著很大作用。有相當一部分高中語文學困生,并不是缺少語文學習的思想意識,他們也知道學好語文的重要意義,但就是基礎太差,缺漏太多,一時難以學好語文,于是視語文學習為畏途。語文學習猶如攔路虎擋在他們的面前,使他們喪失信心,甚至一提到語文就頭疼。因此,必須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克服“怕”的思想障礙。語文學困生的語文學習自信心十分重要。首先,我們要幫助他們重新認識語文。高中語文的知識點能力點似乎很多很復雜,其實概括起來不外乎閱讀、寫作、語言知識及表達幾大板塊。盡管各大板塊有許多知識點能力點,但并非無規(guī)律可循,無方法可依,而且各大板塊、各個知識點能力點可以觸類旁通。只要做到戰(zhàn)略上藐視它,戰(zhàn)術(shù)上重視它,語文學習就不是那么深不可測,高不可攀。其次,幫助他們辯證地看待缺漏,學會適當放棄原則。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完美無缺, 語文學習也是如此。即便是語文優(yōu)等生,他們的語文素質(zhì)也經(jīng)常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因此,學困生必須正確對待缺陷,對于高難點,要學會適當放棄,而不要企圖一下子什么都學會。如此有利于減輕心理壓力,輕裝上陣學語文。最后,我們要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比如課堂上提請他們發(fā)言,即使問題回答錯了,也應肯定他們回答問題的勇氣。只有幫助高中語文學困生樹立信心,才能真正點燃其學習的欲望之火,這是促成其語文學習能力提高的基礎。
2 強化學困生語文學習的主體意識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自己,學習的行為不分優(yōu)等生或?qū)W困生。有些高中語文學困生,并不是與生俱來就缺少學好語文的天分的,而是由于語文基礎本來就薄弱,思想又走進誤區(qū)。于是對語文學習持應付了事的態(tài)度。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帶給部分學困生的意識影響,由于這種影響,學困生看不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語文學科正被擺上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看不到作為工具學科基礎學科的語文對于學好其他學科的積極作用,及對于日后的生活、工作將產(chǎn)生的息息相關的影響;更看不到這是自己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終生學習的需要。因此,必須從擺正動機、強化學困生的語文學習意識開始,幫助他們端正態(tài)度,讓他們持強烈的高遠的動機學習語文,使他們意識到:這是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需要,是學好其他學科乃至今后工作和繼續(xù)學習的需要, 是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和吸收人類進步文化的需要。這樣有利于喚醒學困生語文學習的主體意識,讓他們自覺主動地接近語文,努力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學好語文。
3 堅持因材施教
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不同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所以在轉(zhuǎn)變學困生的時候,我們要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各個擊破。由于學生家庭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不同,在很多方面自然也就存在著不同的認識。由于每個學生學習的問題不同,所以也應該有針對性地讓這些學困生加強相關方面的練習。閑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做一些邏輯推理之類的游戲,這些是他們所感興趣的,而這些也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觀察、邏輯推理判斷的能力。課余的時候增加一些閱讀的任務,提升閱讀量無疑是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的一條捷徑。中外的古今名著以及名人傳記等是閱讀的首選。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也應該做到多思多記,把觸動心靈的、語言唯美的句子和段落都應該記錄下來。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還應該舉辦一次札記展覽,評選出最佳的札記,借以帶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通過閱讀,學生會學到更多課外知識,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了更多的詞匯。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正是如此,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自然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總而言之,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并非朝夕之功。學困生能力的提高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要求。只要我們每個語文老師做個有心人,真正關注學困生,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實實在在去做一點事,就一定能夠為學困生打造一片學習的藍天。多一份引導,多一份溝通,多一份信任,相信學困生再面對學習的時候不會再“困”,定會精神百倍,提高高中語文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