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摘要:漢語語氣詞“嗎”用于句末構成“嗎”問句。根據(jù)問話人的疑問程度,將《雷雨》中的“嗎”問句分為基本是非問句、引導性是非問句和反詰句三大基本類型,以圖表明示其分布情況、問句構成和確信度,并以《雷雨》劇本為例,通過歸納、分類和圖示《雷雨》中“嗎”問句的英譯策略,探討其英譯。
關鍵詞:《雷雨》;語氣詞“嗎”;確信度;英譯
中圖分類號:H319.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6)11011803
1引言
傳統(tǒng)語法認為疑問語氣詞有4個,即“嗎”“吧”“呢”“啊”。在這其中,學者們一般認為“嗎”表疑問的意義和功能比較明顯?;镜摹皢帷眴柧湟话闶侵妇湮矌дZ氣詞“嗎”的是非問句[1]。是非問句通常是以“是”或“不是”來應答,但通過對語料的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嗎”問句在實際使用中常常攜帶問話人對命題的主觀態(tài)度,問句的“確信度”強弱不一,這極大地影響著翻譯策略的選擇。
2“嗎”問句的基本句型類別及其確信度
夸克(Quirk R.)基于對英語是非問句的功能研究,以問句是否包含“問話人的期望”(speakers expectation)將疑問句分為“中性問題”(neutral question)和“引導問題”(conducive question)[2]。中性問題即問話人對回答的肯定或否定全無期待和猜測,問話的目的就是希望聽話人針對命題給予明確的答復或提供相關的信息,本文將這種類型的問句稱為“基本是非問句”。引導性問題即問話人對于回答具有一定的預期、猜測和傾向性引導,本文中這種類型的問句被稱為“引導性是非問句”。此外,當問話人對于回答的引導尤為強烈時(“強烈的引導性問題”或稱“語氣強烈”),問話人實際是在使用問句結構表達自己堅信不疑的觀點或在對話中向聽話人凸顯客觀事實,這樣的問句在對話中與語調相結合能表達更加豐富和強烈的人物情感。在本文中這類問句被統(tǒng)稱為“反詰句”。
郭銳依據(jù)問話人對問句的命題部分相信為真的程度,提出“確信度”的概念,認為“確信度”是在從0到1之間連續(xù)的,越接近0.5,疑問程度越高,確信程度遠離0.5,疑問程度越低?!盎臼欠菃柧洹敝袉栐捜嗽诎l(fā)問時疑問程度最高,以0.5表示;“引導性是非問句”中問話人對命題抱有自己的態(tài)度,根據(jù)問句功能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問話人向聽話人提出請求,表達自己的意愿(較高確信度,在0.6—0.9區(qū)間浮動,為方便標記,本文以0.75統(tǒng)一標記),另一類是問話人對肯定答案持懷疑態(tài)度,需要對方證實(較低確信度,在0.1—0.4區(qū)間浮動,為方便標記,本文以0.25統(tǒng)一標記);“反詰句”中問話人對命題的確信度為0。
2.1“嗎”字問句在《雷雨》[3]中的分布狀況及其基本句型
表1“嗎”字基本句型在《雷雨》中的分布
《雷雨》“嗎”字問句基本是非句引導性是非句反詰句總數(shù)數(shù)量257883186比例13.5%41.9%44.6%100%可以看出,在《雷雨》中攜帶問話人傾向的“嗎”問句占絕大多數(shù),人物在發(fā)問時很少是簡單地為了尋求信息,而更多地是表達傾向、意愿和情感?!独子辍吩拕”編缀鹾w了所有“嗎”問句的常見結構。
2.2“嗎”字基本是非問句
“嗎”問句表達疑問語氣,是因為說話人由于缺乏已知信息,不能對所陳述的內(nèi)容即命題做出判斷,所以通過詢問要求聽話人告訴自己。這樣的“嗎”問句大部分“結構上像陳述句,只是要用上語調或兼用語氣助詞,要求做肯定或否定的回答。”[4]
例如:周繁漪:(咳)老爺在書房里么?(p41)(確信度:0.5)
2.3“嗎”字引導性是非問句
引導性“嗎”字是非問句中上下文、語境和焦點標記的提示非常重要,否則讀者和聽話人都無法進行具體的判斷,在脫離語境的情形下甚至會將之誤認為是基本是非問句。例如:
(1)魯四鳳:您真是還賬了么?(p22)(確信度:0.25)
(2)周蘩漪: 聽說他也要到礦上去是么?(p22)(確信度:0.75)
(3)周繁漪:他倒是惦記著我。(停一下忽然)他現(xiàn)在還沒起來么?(p43)(確信度:0.25)
(4)周樸園:將近三十的人應當懂得“自愛”!——你還記得你的名為什么叫萍嗎?(p69)(確信度:0.75)
“引導性是非問句”在《雷雨》中出現(xiàn)頻率非常高,與反詰句出現(xiàn)次數(shù)相當。例(1)是“肯定陳述句+嗎+?”結構,焦點標記詞“真”表達了問話人對肯定回答的懷疑,確信度較低。例(2)是“陳述句+附加問”結構,“‘陳述句+附加問”是比較典型的帶有說話人主觀傾向的“嗎”字問句結構。其中以肯定附加問結尾的一類主要用以產(chǎn)生“引導性是非問句”。例(2)中問話人對命題內(nèi)容較肯定,通過詢問來證實,確信度較高。例(3)是“否定陳述句+嗎+?”結構。試將例(3)轉換成基本是非問句的形式“他起來了么?”,可以發(fā)現(xiàn),問話人在發(fā)問時實際上已經(jīng)有了否定的預測,通過否定陳述句發(fā)問,表達了問話人對肯定回答的懷疑,確信度較低。例(4)中以固定搭配的肯定形式“還……嗎?”結構產(chǎn)生“引導性問句”,在語境的幫助下可以判斷,問話人的目的是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不是懷疑周萍忘記了自己名字的由來,問話人對命題的確信度較高。
2.4“嗎”字反詰句
“反詰性是非問句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說話人通過否定形式的疑問句表達肯定的意義,或者是說話人通過肯定形式的疑問句表達否定的意義。”《雷雨》中“嗎”問句的反詰句數(shù)量最多。例如:
(1)周萍:(不平地)你是沖弟弟的母親么?你這樣說話。(p21)(確信度:0)
周蘩漪是沖的母親,這是事實。但是在問話人眼中,周蘩漪此時此刻的行為言語不配為沖的母親,因而有此發(fā)問。說話人通過肯定語氣表達否定意義,因而整句的確信度為0。
(2)(低聲,緩慢地)可是我們礦上流的血呢?周家大少爺剛才打在我臉上的巴掌呢?就完了么?(p134)(確信度:0)
這是“肯定陳述句+嗎+?”結構。這類結構的反詰句通常與語調、上下文、焦點標記詞等配合使用,加重反詰效果,如例句中的“就”。句中將“嗎”問句與前兩句分開的緣由是為了表達問話人極度憤怒的情緒,希望能借由獨立的發(fā)問向聽話人傳達自己的情感。
(3)魯四鳳:(哀訴地)哦,大少爺,你別再纏我好不好?今天一天你替我們鬧出許多事,你還不夠么?(p161)(確信度:0)
“還不……嗎+?”的搭配語用功能是加強反詰口氣,表達問話人對于命題強烈的不認同。問句的真實語義是“你應該夠了,就此罷手吧?!?/p>
3《雷雨》中三種基本句類的英譯
“語氣作為語法范疇,它最終是通過句法層面的句法手段來實現(xiàn)的?!庇h語言中都有語氣系統(tǒng),除了使用各類句型,二者均可以通過語調、副詞、語序等手段表達語氣。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除了需要掌握“嗎”問句的三種基本句型類別所攜帶的確信度,在面對反詰句時還需要正確判斷其的情感強烈程度,從而選擇更為適當?shù)姆g策略。
本文選用王佐良和巴恩斯的英譯本(Wang & Barnes 1978)進一步探究“嗎”問句的翻譯策略。表2列出了《雷雨》三種類別“嗎”問句句型的主要英譯策略:
譯基本是非問句1181001〖〗13引導性是非問句2324991219反詰句288181021025從表2可以看出,“嗎”問句在譯文中的句型按照出現(xiàn)頻率依次為:陳述句、肯定式的一般疑問句、否定式的一般疑問句、反義疑問句(附加疑問句)和祈使句。
3.1英語陳述句譯“嗎”問句
英譯引導性是非問句和反詰時,常常直接用陳述句表達原句功能,但譯文會疊加使用其他手段共同表示某種具體的口氣,如添加語氣副詞、感嘆詞;使用詞的屈折變化構成猜測或虛擬;添加短語或短句說明人物態(tài)度;調整句序突出重點;或以陳述句加問號結尾,配合語調還原原句語用功能。例如:
(1)魯貴:(鄙笑著)好,好,好,沒有,沒有。反正這兩年你不是存點錢么?(p19)
LU: ...But in any case you must have saved quite a bit these last two years.(p4)
(2)魯貴:……就說你哥哥,沒有我,能在周家的礦上當工人么?(p20)
LU: ...and even your brother hed never have got that job in the Chous mine if I hadnt put in a word for him.(p5—6)
(3)魯四鳳:(惹怒)您是父親么?父親有跟女兒這樣說話的么?(p24)
FENG: ...Thats a fine way to talk to your own daughter, I must say?。╬8)
(4)魯大海:(拉住他)你別走,你以為我們能上你這樣的當么?(p151)
HAI: ...Dont imagine we can be caught as easily as that(p104)
3.2英語肯定形式一般疑問句譯“嗎”問句
從表2中可以看出,《雷雨》中幾乎全部使用肯定式的一般疑問句英譯基本是非問句。當引導性是非問句表示說話人的傾向,即疑問程度較高時,譯文也大量使用一般疑問句。作為補充,譯者會通過對選詞和構句的細致推敲來保留原句的引導性效果。例如:
(1)周樸園:藤蘿架那邊的電線,太太叫人來修理了么?(p168)
CHOU:...did your mistress send for someone to mend it?(p117)
(2)周沖:是父親要辭退四鳳么?(p121)
CHUNG: Is it true that Fathers dismissed her?(p117)
(3)周沖:我,我怕您生氣。(停)我說了以后,您還是一樣地喜歡我么?(p50)
CHUNG: Will you still love me just the same after Ive told you?(p27)
以上三句中,例(1)是基本是非問句。英語中肯定的一般疑問句通常以“Yes”或“No”來作答,英漢表達吻合度很高。例(2)中使用“Is it true that”從句還原原文中焦點標記詞“真”的功能,表達出問話人對肯定回答有所預測但不愿意相信的心情;例(3)選用“will”而不用“do”構成一般疑問句,是因為相比較而言,“will”更加側重人物意愿。
《雷雨》有極少量的反詰句也使用了肯定的一般疑問句英譯,譯者同時加入一些表意成分凸顯了反詰功能。例如:
(4)魯大海:(大笑)董事長,您不要同我擺架子,您難道不知道我是誰么?(p115)
HAI:...Are you trying to tell me you dont know who I am?(p75)
此處加入“try to”是為了凸顯原句的反詰口氣,表示問話人明白對方清楚自己是誰,發(fā)問僅僅是為了戳穿對方虛偽的面孔,表達自己的不屑之情。
3.3英語否定形式一般疑問句和附加疑問句譯“嗎”問句
英語中的否定式一般疑問句語氣較強,有強烈的驚奇、不滿和否定的感情色彩,這與漢語反詰句的語用功能相符合。從表2中可以看出,《雷雨》中“嗎”問句的反詰句大量選用了這種方式來英譯,問話人對于命題是全然不信,確信度最低,問句傳達的是問話人驚奇、不滿、責怪和更為強烈的情感。例如:
(1)魯四鳳:不,不,你放開我。你不知道我們已經(jīng)叫你們辭了么?(p122)
FENG: Dont you realize weve already got the sack from this place?(p81)
(2)魯四鳳:沒有旁的法子。你難道看不出這是什么情形么?(p122)
FENG: ...Cant you see how things are?(p81)
英語中另一種常用于表示反問的手段是反義疑問句,也稱附加疑問句,它的前半部分是陳述句,后部分由簡短疑問構成,能夠表達驚奇、憤怒、諷刺、不服氣、提醒等詳細的口氣。它有肯定附加問和否定附加問之分,肯定附加問主要被用以翻譯引導性是非問句,少量用于翻譯反詰句。 例如:
(3)周沖:(焦灼)您不愿意么?您以為我做錯了么?(p51)
CHUNG:You dont think Ive done wrong, do you?(p28)
3.4英譯“嗎”問句的其他翻譯策略
除了上文提到的三種常用句型結構外,《雷雨》中還出現(xiàn)了以祈使句、特殊疑問句、條件句、感嘆句等其他句型來譯“嗎”問句的情況。尤其是在譯反詰句類時,由于反詰句包含的問話人的情感強烈,在不同的對話語境和上下文中語用功能較多,因而英譯時根據(jù)需求靈活度較高。除此之外,《雷雨》中還存在由于人物關系、語境等因素影響而改譯、未譯的現(xiàn)象。改譯通常是為了遵循英語中的對話習慣。
例如:
(1)魯貴:(坐在長沙發(fā)上) 錢不錢,你沒有你爸爸成么?……(p19)
LU: Money or no money, where do you think youd be without your old dad?(p4)
(2)周樸園:就這么跑了么?
周沖:(抑制著自己,走回去)是,爸,我要走了,您有事吩咐么?(p66)
CHUNG: Sorry, Father, May I be excused?(p39)
(3)魯侍萍:(沉靜地)都還清了好。這兒的家我預備不要了。
魯貴:這兒的家你不要么?(p136)
LU: Youve what?(p93)
4總結
以句末語氣詞構成的“嗎”問句是漢語口語對話中表達疑問語氣的常見手段,與其他語氣詞一樣,它經(jīng)常與另外的表達語氣的手段配合使用,用以表達更具體的口氣。“嗎”問句雖然是典型的疑問語氣詞,但它實際的語用功能卻不止于此。在英譯時,需要依據(jù)上下文、語境和人物關系考慮到句子真正的語用功能,選擇使用不同的英譯策略。 《雷雨》中翻譯“嗎”問句的手段豐富多樣,比如使用語氣副詞、感嘆詞等語氣詞類,依據(jù)對話語境增譯、改譯,使用句型配合語調,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各種英語句型表達不同語用功能的“嗎”問句。總的來說,表“疑”的基本是非問句英譯時選擇較單一,即采用肯定形式的一般疑問句;而表達傾向和情感的引導性是非問句和反詰句則選擇余地較大,需要譯者判斷原句的傾向和情感的強烈程度,或依據(jù)問話人對話題的確信度靈活選擇各類句型表達相似的語用功能。
參考文獻:
[1]郭銳.“嗎”問句的確信度和回答方式[J].世界漢語教學,2000,(2):13,13—23.
[2]Quirk R., Greenbaum & G. Leech.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NewYork: Longman Group Ltd., 1985.
[3]曹禺.雷雨[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1.
[4]王小衛(wèi).現(xiàn)代漢語句末語氣詞“嗎”、“呢”、“吧”的英語翻譯研究[D].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15:11,22.
(責任編輯:劉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