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從事的不只是一個普通的職業(yè)
李鎮(zhèn)西
更多文本請掃描左邊二維碼
在討論教師地位的時候,有一種觀點頗有市場:“別神化教師,教師從事的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職業(yè)。”一些老師認為這種觀點是“大實話”,是“接地氣”。對這句話,我只同意一半。
我完全同意“別神化教師”。因為“神化教師”便意味著把教師視為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夸大教師的作用,將無限的責任都加在教師身上,把“教育萬能”變成了“教師萬能”。一些歌頌教師的比喻:“春蠶”“蠟燭”“園丁”“燈塔”“橋梁”“鋪路石”“擺渡人”……都在某一個側面揭示了教師職業(yè)的本質(zhì),從一定意義上說都不錯,不能說是“神化”,因此,這些比喻我一直認為不能簡單否定。但將這些比喻推向絕對,教師便成了無所不能同時又不堪其重負的“非人”,而成了“神”,這就是“神化”。我們呼吁“別神化教師”,意味著不但承認教師也有作為人的生存需要,也有正當?shù)奈镔|(zhì)訴求,也有過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權利,而且承認教師不是完人,也有自己的弱點、缺點和個性,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也和學生一樣,是一直在不斷成長中的人。
可是,說“教師從事的只是一個普通的職業(yè)”,我則不敢茍同。作為一個職業(yè),教師的確有普通的一面,比如也有職業(yè)規(guī)范,也有入職門檻,也要職業(yè)技能,也要領取報酬……但教師職業(yè)更有其“不普通”的一面,那就是——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使命!注意,我這里之所以說是“使命”而不是“任務”,因為“使命”比“任務”更神圣,更崇高,更事關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的未來!我們完全不用怕“不接地氣”便諱言教育的神圣、崇高與偉大。
有人說:“教育不過就是作為消費者的家長購買服務而已?!苯逃斎挥小胺铡钡膶傩裕@里的“服務”可不是像商店買東西一般簡單,教育提供的不是具體的商品,而是知識、技能和人格。如果把教育僅僅看作是傳授知識、培訓技能,那就只是“培訓”,而不是“教育”。
任何一項普通的職業(yè),都有其行業(yè)規(guī)范。有人認為,教師只要遵守教師職業(yè)規(guī)范就行了——也就是說,你要我做什么,我做到了,就行了,別再“玩虛的”,比如什么“道德”“精神”“價值觀”,等等??赡軐σ话愕穆殬I(yè)來說,只要做到了必須做到的就可以了。但這對教師卻不行,職業(yè)規(guī)范只能管著表面的教育行為,卻管不到內(nèi)在的教育情操。比如,嚴格的規(guī)范能夠保證教師上課必須備課寫教案,按時上課不遲到……但卻無法保證教師精心備課,更無法保證教師課堂教學的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富有魅力。擁有這些精神層面的因素,更多的不是取決于“制度”,而是教師的職業(yè)良知。這就是教師職業(yè)“不普通”的一面。
是的,教師不是圣人,不能也不應該用圣人的標準去苛求老師。老師也要生活,也要養(yǎng)家糊口。但去掉教師頭上的“光環(huán)”,并不意味著就是去掉教育的使命。教師的職業(yè)特點就是,如果教師僅僅是滿足生活,對得起工資,不觸碰職業(yè)規(guī)范的底線,就不可能是一個真正合格的教育者。中國人愛說“將心比心”,如果一個老師僅僅是抱著“我領工資我工作”,僅僅是不體罰學生、不遲到曠課,卻沒有愛心、沒有責任心,不愿意為學生有哪怕是一點點“八小時以外”的“付出”(其實,教師職業(yè)的特點就是不可能將工作和休息時間分得那么清晰),你愿意把你的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嗎?
無論如何呼吁改善教師待遇,提高教師社會地位,都是不過分的。在這方面,國家和社會還有相當?shù)呐臻g。但作為教師,如何不但讓社會看得起自己,而且由衷地敬佩教師,這就靠我們自己了。還是那個同樣的邏輯:設立教師節(jié)可以保證或基本保證政府和社會多一些尊師重教的行為,但教師要獲得真正的普遍尊重,光靠教師節(jié)還不行,還得我們自己看重自己的職業(yè)——如果教師只是一個“普通的職業(yè)”,人家干嘛要特別尊重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