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山東萊蕪 亓舵航
若能思想,即有風骨
文 / 山東萊蕪 亓舵航
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個故事,或許是一段珍貴的回憶,亦或是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前人留下的文字給予我們無窮的想象,讓我們與之產生共鳴,一起感受那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發(fā)光的細想。
《經(jīng)典美文》的讀者中不乏善于表達自己、愿意與大家分享的朋友,我們挑選了一部分,和大家一起感受這份真誠與美好。
每天散步路過白楊河時,在靠近濱河南路的沿湖堤壩上,可以看到一叢叢的蘆葦。遠遠望去,一根根蘆葦靜靜地肅立著,就像從地上冒出的一根根尖刺。
它與周圍柔順的垂柳、挺拔的白楊、粗獷的國槐截然不同,無論它們的身材高矮,葉子都一律向上,像劍、像戈、像矛也像戟。
無風時,它們默默肅立;有風時,它們互相激勵,沙沙作響,就像臨戰(zhàn)前擦拭鋒利武器的士兵。在藍天和綠樹這個大背景下,它們密密地聚集在一起,極像一支軍容嚴整、即將出征的軍隊。
無論是肆虐的狂風,還是暴怒的洪水,都不能摧毀這支劍如林、矛如叢的軍隊。
狂風只能暫時彎下它的腰,洪水只能暫時沒過它的身軀。只要狂風停息,洪水退去,它們仍然像銅墻鐵壁屹立在那里。
它們的根深深扎入地下,根與根相連,向大地深處吸取養(yǎng)料和水分。它們的身軀有時被人們割去,但是只要根還在,它們就會發(fā)出嫩芽,重新生長。
無論是荒蕪的沙洲、干涸的湖畔、貧瘠的河邊,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
它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蘇東坡。它的干一節(jié)一節(jié)筆直地挺立,就像一根根銅枝鐵干、正直不屈的竹子。
它是“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刑天。微風吹過,它不停地揮舞著手中的長矛,向青天挑戰(zhàn)!在與命運的搏斗中,它不屈服、不彎腰、不放棄!它每一個骨節(jié)都向外伸出一片葉子,綠色的葉子堅韌結實,從兩邊向中心收攏,就像一把急速收攏的劍,直指青天!
它是行吟河畔、“上下求索”的屈原,挺拔的身姿中掙扎著一顆不屈的靈魂。它不是“頭重腳輕根底淺”的墻上蘆葦,而是把根扎入地下,寧折不彎、九死不悔的堤上蘆葦!
它是“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縱使它被人割去,幾經(jīng)漂洗、碾碎、擠壓,變成一張白紙,也改變不了靈魂的潔白無瑕。
它是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筆下那根“最脆弱”但“能思想的葦草”,紫色的頭顱上綴滿了思想的種子。微風過處,雪白的蘆花隨風飄散,把不屈的靈魂帶向四方。
它正直、虛心、堅韌、獨立,不羈的外表下埋藏著一顆不屈不撓的心。當它單獨站立時,越發(fā)顯得超然物外,鐵骨錚錚。
一陣清風吹過,蘆葦向我頻頻點頭,像一名謙遜的學者,又像一個思考的哲人,在瑟瑟秋風中含笑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