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恬
能用錢解決的事情不要欠人情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城鎮(zhèn)家庭的女孩去鄰近的城市讀大學,一個堂姐提出,另一個叔叔家有大車,妹妹行李多,不如借了車讓堂姐夫開車送你們?nèi)グ伞?/p>
小城鎮(zhèn)還保留著舊式的人情往來,你幫我一把,我回饋些其他,人們篤信親戚要常走動才更親近。于是,一個商務車,堂姐夫載著女孩、堂姐和家人,出發(fā)了。堂姐的叔叔在城市的酒店設好宴席,為女孩慶祝大學入學。
傍晚下起暴雨,宴席已等候多時。越焦急越出事,車在高架上四車追尾,這輛車是最后一輛,負全責。處理完所有的事情到酒店,設宴者、同時也是車主的叔叔,臉色已非常難看。誰心里都不好受。叔叔說不要賠了,走保險,但顯然他是有損失的,來年的保費也必漲無疑。對堂姐來說,是她出面向叔叔借的車,出了事,自然也尷尬。對女孩和家人來說,不論責任在誰,因為自己給別人帶來了不小的麻煩,而且并不很近的親戚間出這種事,再如何彌補,都難免更生疏一些。
而如果這件事在最初選擇的是租車,職業(yè)司機會負責將你安全送到,你只需要付錢。即使有事故,租車公司會有一套完善的體系和流程去處理,你不必因此承受心理上的負擔。
這些年的城市生活教給我的一個生存法則就是:每個人都很忙累,不給別人添亂是一種美德。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千萬不要欠人情。因為錢付得起,而人情有可能還不起。
商業(yè)帶來信任
人情之不靠譜還有另一個事例:
某一次做深度保潔,與保潔師傅閑聊,他們說,他們做4小時保潔,得到的400元錢,要分給公司一半。保潔師傅臨走時給了我們一個名片,說,這是我老鄉(xiāng),他自己干,下次直接給他打電話,能便宜點,因為他不用上交公司。
于是第二次我們就打了那個名片上的電話。對方表示,要400,一分都不能少。我們同意了。到了約定的時間,我們等了一個半小時他們才到,進門就要漲價,說新房開荒400元,你這舊房子得600,而且不包括擦家具……于是我們請他走了。
貴不貴是另一碼事,不按約定的時間、不按約定的價格、不提供約定的服務……“沒有契約精神”這點讓我們很憤怒。
我于是更加信任標準化的商業(yè)服務。在網(wǎng)上下單,擔保交易,有互相評價機制,有企業(yè)設計好的流程和約束機制來規(guī)避人性的弱點,一切清楚明白。
商業(yè)帶來溫情
十幾年前我考研的時候,一本(《西方文藝理論》的教材我整整啃了三遍才完全弄明白。因為我的本科院校不開這門課,而現(xiàn)在,如果需要請教別人,我寧愿選擇一對一付費的經(jīng)驗咨詢。
你不會感覺到茫然無助,鼠標點幾下就能篩選到你想找的領域的人。你甚至可以結合他的自我介紹和評價,去選擇更適合你需求的專家?;ㄒ活D飯一件衣服的錢,便能買到別人多年甚至幾十年的積累和思考……真是沒有比這更劃算的事情了!
因為商業(yè),我最大程度上減少了對別人的依賴和求助,我不必為什么目的而去接近人,因而能更無掛礙地和朋友做種種放松的純粹的無功利的交往,感受更多的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撫慰。
社會高度分工和高度專業(yè)化,你可以買到幾乎所有的服務。比如上門洗衣,比如半成品的生鮮配送,比如約車,比如付費咨詢……這個高度成熟的商業(yè)社會,由專業(yè)的人來做專業(yè)的事,我付出可接受的價格就能買到許多人多年的積累和智慧。而我省下的時間,用來精進我的業(yè)務水平、提高我的綜合能力……從而有機會在事業(yè)上獲得更大的發(fā)展,這才是良性的循環(huán)。
不要怨念這個社會處處都講錢,任何商業(yè)服務背后都有一大批人在進行高度專業(yè)的分工,企業(yè)為此付出大量的成本。付費才是良性的運轉之道,虧本維持的事情一定不會長久。因為商業(yè),我們可以騰出精力去學習、自省、放松、積蓄力量。因為商業(yè),我們最大限度上減少了對別人的依賴和求助,能更獨立并自由地進行人際交往。
我喜歡這個冷酷直白又溫情的商業(yè)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