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猛
2016年1月7日起在CCTV-9播出的三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是一部具有題材獨創(chuàng)性與高度觀賞性的科教片。本片在側重紀錄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表、宮廷織繡等領域的稀世文物修復過程和修復大師的工作狀態(tài)的過程中,也從一個最生活最終生動的視角,表現著中國手工藝匠人的技藝傳承模式和傳統(tǒng)精神氣質。
工藝美術是一種物質與精神相融合的人類造物過程,它包括了人類從漁獵時代到農業(yè)時代的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精神訴求,工藝美術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是它的本質屬性,而在工藝美術制作過程中所包含的工匠傳統(tǒng)、工匠的智慧與巧思,是它的氣質內涵。三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正是在展現精美的國寶級工藝作品的同時,在展現著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唐代三彩馬,元代木雕佛像、清康熙皇帝60大壽的32扇屏風、乾隆生母的金發(fā)塔、《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圖》等稀世珍寶在大師的修復之中一步步重現光彩的同時,更可從中領略中國工匠的精神氣質與追求,領略手工制作與機器制作的差異性與相融性。從當代中國的工藝品生產的發(fā)展形勢來看,大機器工業(yè)設計模式已逐漸取得重要的或主體的地位,傳統(tǒng)手工藝術已明顯處于次要或正在消亡的地步,也就是工藝美術中產業(yè)的工藝上升為第一位,而藝術的工藝成為第二位的現狀。因此,《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所體現的與機器工業(yè)相反的手作式勞動,充分體現著手工勞動的尊嚴,體現著傳統(tǒng)工匠精神的神圣與不可或缺。
一、 傳統(tǒng)的藝徒式傳習模式:繼承、遵循加創(chuàng)造
《辭?!贰皩W徒”條云:“學徒,也叫藝徒,或徒弟?!币话阒冈谑炀毠と酥笇?,從生產勞動中學習技術并領取學徒待遇的人(包括部分從事正式工作尚未轉正的工人)。舊中國的手工業(yè)作坊和商店中,以及中世紀歐洲各國行會,都實行學徒制度。由此可見,藝徒模式是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的主要授藝途徑,被稱為“手工學徒制”。這種完全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授藝方法,是在近代職業(yè)學校教育出現之前重要習藝方式,也是手工作坊或店鋪中師徒共同勞動、徒弟在師傅指導下習得知識或技能的重要傳藝過程。在這種高度情境性的學習方式中,師傅“言傳身教”將其在實踐中積累的操作技藝、規(guī)律、經驗,通過語言及動作示范教授給徒弟,學徒在真實的工作場所中認真觀察師傅的實作,感知與捕捉師傅的經驗與技藝,然后在師傅的指導下進行操作,逐漸習得師傅的技能,提高問題求解和處理復雜情況的能力,最終成為熟練的技術工人而走向社會獨自承擔一面。
從《我在故宮修文物》可以看得出來,這種傳統(tǒng)的藝徒模式如同嚴謹的行規(guī)一般嚴格遵循。干百年來,故宮這些文物修復專家都是在傳統(tǒng)的藝徒模式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師傅的師傅”屬于“士農工商”中的“工”,這些傳統(tǒng)的手藝人一直以手工藝人的身份活躍在各行各業(yè),并以藝徒式的傳藝方法將自己的手藝傳承下去。這種現代的藝徒關系在故宮文物修復團隊里呈現出兩種模式:一是以傳統(tǒng)的收徒方式隨師傅學藝的老手藝人,二是在畢業(yè)于高校相關專業(yè)后又來到故宮按行規(guī)拜師學藝的青年學子。如故宮的青銅器修復專家王有亮就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隨師學藝,他在66歲的手藝精湛的師傅的嚴格訓厲之下,漸漸掌握了青銅器修復時的調色、做銹等復雜細膩的修復工序,在跟隨師傅進行大量的青銅器修復的實踐中,細心聰明的王有亮成長為故宮頂級的青銅器修復專家。而一批來自工藝美術專業(yè)、戲劇服裝專業(yè)、機械制造專業(yè)的大學生與故宮的老一代文物修復專家組成了“新一代的師徒關系”,“這種年輕人占據了故宮文物修復的大半”,卻一直沿襲著傳統(tǒng)的手把手相傳的授藝模式。如鐘表修復專家王津和畢業(yè)于機械制造專業(yè)的亓昊楠組成了現代的師徒關系,培養(yǎng)著故宮鐘表修復的第四代傳人。在修復大量的世界頂級鐘表的過程,他們本著“給后人留下幾件精品”的理想,演繹著新型的師徒授藝的意義和價值。這種新型的師徒關系還有著更深刻的含義:這些來自于相關專業(yè)的大學生,打破了傳統(tǒng)手工藝行業(yè)之間的隔絕與限制,帶來了新鮮的設計理念與審美思想,在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方面有著更多新穎的創(chuàng)意,也把許多理論知識融合于傳統(tǒng)的經驗之中,對創(chuàng)造性修復文物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 精工細作中的工匠精神:信仰、專業(yè)與快樂
2016年3月5日,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工匠精神”的理念,同年3月29日,在第二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大會上,李克強總理再次提出“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質量高峰,讓追求卓越、崇尚質量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價值導向和時代精神”的號召?!肮そ尘瘛钡膬荣|為質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藝上追求盡善盡美的匠人誠實的工作態(tài)度,蘊涵著嚴謹、耐心、踏實、專注、敬業(yè)、創(chuàng)新、拼搏等可貴品質。因此,當中國正在從一個“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時候,專注敬業(yè)的工匠精神對于推動中華文明的復興,提升中華文明的偉大魅力,樹立中國人的尊嚴與自信待方面意義非常巨大,也對社會文明的價值導向意義巨大。
《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所表現的,正是文物修復專家們對工作的信仰和高度的專業(yè)能力。面對任何一件殘損的國寶級文物,文物修復專家們都需要有極大的耐心與關注來分析情況并設計出修復方案。無論是大到三米以上的楠木絲質屏風,還是一縷細細的宮燈穗子,不同的材質需要設計不同的修復方案,使用不同的修復手法。在修復一尊元代的木佛像時,在修復康熙的錦繡萬壽屏時,在修復清代的畫幅時,文物修復專家是用棉簽一點點擦拭著屏風上的一筆一劃,用細毛刷子一點點刷去佛像上的灰塵,用小鑷子一塊塊去紙質上的霉變,一絲絲對好縫隙,一點點補上缺欠,一次次調好底色,這種與大機器時代完全不同的手作方式,與大宮墻外完全不同的慢節(jié)奏狀態(tài),本身就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對文物的熱愛,在一種近乎于信仰的工匠精神支撐下,文物專家們忍受難聞的氣味、生漆過敏、耐心強度等生理上的難題,才可以修復如“馬踏飛燕”“太和殿龍椅”“乾隆御詩箱”等稀世珍寶。
修復文物的過程也是一個考驗文物修復專家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任何一件文物所包含的知識都非常專業(yè)亦非常豐富。如在修復一匹殘存的唐三彩馬時,專家要掌握唐代陶馬的體形、裝飾、顏色、造型,還要掌握唐代馬與其他朝代馬的不同之處。所以他要觀看博物館里的各種馬的造型,廣泛地參照各種圖譜,才能把文物修復到最接近原貌的程度。為了了解漆器的性能,漆器組的專家要深夜里攀登山崖去觀看漆工割漆的過程,了解天然大漆的品質,掌握大漆的顏色變化過程。修補絲質文物時,刺繡組的女生們還要掌握古老的緙絲工藝,而學習緙絲是一個復雜、精細、磨練人的意志與耐性的過程。緙絲是中國傳統(tǒng)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緙絲作為中國絲織業(yè)中最傳統(tǒng)的一種挑經顯緯,極具欣賞裝飾性絲織品,因此織造過程極其細致,常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圣”的盛名。正是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積累之中,在務實求精的工匠精神支撐之下,修補文物的女專家們織造出了緙絲,使故宮里的絲質文物有了新的生命,以光彩熠熠的全新姿態(tài)面對參觀者。精細執(zhí)著的工匠精神再加上專業(yè)文物的知識,最終完成了一次次國寶文物修復的成功,也收獲了文物修復工作的快樂。片中出現的木器組的專家目送元代佛像出門的情景,那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流露出的,正是工匠對工作執(zhí)著到信仰般的熱愛,是把所從事的工作做到完美、做到極致,做到專業(yè)的志業(yè)精神。
三、 文物修復中的創(chuàng)造:手工與機械的再次融合
手工藝是一種造物行為,是人類與自然接觸之中表現出的一種提高人自身能力、創(chuàng)造唯美的行為。工具的最初發(fā)明,改變了原始人類的生存質量,也帶來了人類非常復雜的征服喜悅和更大的不可知的恐懼。人工造物賦予了器物眾多的靈性,機械制造給人類生活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空間,二者在一種難以名狀的矛盾與融合之中共生共存。工匠們從無數的偶然中得出樸素的哲學觀念,認為只有陰陽相濟,才能完成一件有生命的東西,于是小心地維持手工與機械之間的平衡,讓手作與機械更加和諧,便成為手工造物的大背景。
由于大量青年學者加入故宮文物修復工作中,《我在故宮修文物》也著重體現了青年學者在傳統(tǒng)技藝中的創(chuàng)造。掌握大量現代科技的青年專家將電腦技術與傳統(tǒng)的修復技藝相結合,現代儀器的檢測分析,對分析文物的制造原理、顏色的調和、造物的材質、材質元素的分子配比等原始數據,都具有科學上的精準價值。在創(chuàng)造與繼承之間,故宮文物修復中的兩種不同的藝徒模式,很好地銜接了現代科技與傳統(tǒng)技藝的關聯(lián)。為此,高科技的谷歌眼鏡用來參與文物修復工作,專家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拍攝下工作的全部進程,這是漆器及紡織品修復中的創(chuàng)新。書畫修復專家楊澤華“樂于接受傳統(tǒng)技藝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將現代活力用于傳統(tǒng)技藝之中”的書畫修復專家,三維視頻可以幫助他捕捉到書畫材質最細微的元素,通過科技分析可以看到最原始的作畫狀態(tài),分析出古書畫上顏料的礦物質化學成分,分析紙張的拉力,為書畫文物修復提出更多的科學依據與方法。在這種情形下,文物的造型、裝飾與色彩的形成都可以在科技面前量化為嚴謹有序的數字,最終又成為文物修復中技藝上的依據與創(chuàng)新的基礎。在這個時候,創(chuàng)新與傳承如同古代的陰陽之道,既代表著機械與手作,亦代表的人和自然的神秘關聯(lián),科技和技藝因人的因素和理性思維能夠長留后世,手工技藝,便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成為人與自然神秘的產物。
從人類價值觀的理念來看,人的理性分為兩種:一種叫工具理性,另一種叫價值理性。所謂“工具理性”,就是通過實踐的途徑確認工具(手段)的有用性,從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為人的某種功利的實現服務。具體到各行各業(yè),就會成為只賺快錢,為了市場的需求而進行生產的行為。所謂的“價值理性”,是行為人注重行為本身所能代表的價值,即是否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忠誠、榮譽等,其所關注的是從某些具有實質的、特定的價值理念的角度來看行為的合理性。價值理性體現一個人對價值問題的理性思考,價值理性視野中的世界是一個人文的世界,而不是在人之外的冰冷的客觀實體,而是和人水乳交融的主客體混一的世界。價值世界是以“合目的性”的形式存在的意義世界,在這個世界,人對價值和意義的追問,人的最終歸宿和終極關懷成為重心所在。
在經濟社會里,如果人類只實行工具理性的話,就會把人類追求財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人類的幸福感而遺忘,因此,物質的豐富并沒有帶來人類的幸福感,反而會使幸福指數降低。因此,現代社會需要三方面的稟賦:第一,價值理性,即對自己認定的價值目標的生命關切和獻身熱忱。第二,要有現實的使命感并為實現這一使命所必須的責任倫理。第三,對現實超越感情的冷靜判斷和深刻理智的洞察能力。[1]作為具有工匠精神的現代創(chuàng)業(yè)者,應當是這三種稟賦構成的道德堅守者和創(chuàng)業(yè)者,是一種包含著某種哲學思想的勞動。在這里,工藝技術的神圣性,通過工匠之手,從與自然的神秘契合中體現出來。工匠從只承但人類生存發(fā)展的物質需求中脫胎而出,已在人類的精神世界占據重要的位置。正是在工匠精神的引領下,許多天然材質的優(yōu)越性被發(fā)現,工藝與生活的關系被升華,器物實現了它的實用與審美的最高標準,中華民族自古就崇拜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被工匠們絲絲入扣地呈現,并成為科技哲學的基礎。因此,《我在故宮修文物》不僅第一次完整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展現中華民族“士農工商”中唯一傳承有序的“工”階層的傳承密碼,更在傳導著文物專家的思想情感、審美理念,形成了人類向時間致敬,向大機器時代抗衡的一種力量,也形成了現代社會最為稀貴的工匠精神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