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曉,董向東(濉溪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安徽 淮北 235100)
·案例分析·
23例殺親案件的法醫(yī)學分析
謝曉,董向東
(濉溪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安徽 淮北 235100)
目的 通過對某縣殺親案件的現(xiàn)場情況、損傷情況以及人員基本情況進行分析,為殺親案件的法醫(yī)學分析提供參考。方法 收集2004—2013年23例殺親案件的資料,從涉案人員基本情況、死者與嫌疑人之間的關系、死亡原因、作案動機、作案地點、作案時間、作案工具及作案后行為等方面進行分析。結果23例殺親案件中,以夫妻關系為主,主要為激情殺人,作案工具多為就地取材,作案地點多選擇在住所,作案時間以夜晚為主。結論 殺親案件的分析應依據(jù)現(xiàn)場勘驗、尸體檢驗并結合調查走訪情況進行綜合分析。
法醫(yī)病理學;殺人;家庭;案例分析
近年來,殺親案件不斷發(fā)生,直接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為弄清此類案件的一般規(guī)律,并依據(jù)尸體及現(xiàn)場特征對犯罪分子進行刻畫,進一步提高現(xiàn)場分析的能力,筆者對我縣2004—2013年殺親案件進行分析,對此類案件的法醫(yī)學特點及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收集某縣2004—2013年殺親案件23例(精神病殺人案件不在研究范圍內(nèi)),所有案件均經(jīng)過系統(tǒng)尸體檢驗,死因明確,且所有案件均已告破,案件性質、過程明確,從涉案人員的基本情況、死亡原因、作案動機、作案地點、作案時間、作案工具等方面進行分析。
2.1基本情況
23例中受害人總數(shù)為24人(其中1例死亡2人),男性11人,女性13人;年齡最大75歲,最小3歲,平均年齡37.8歲;20歲以下2人,21~30歲6人,31~40歲8人,41~50歲4人,50歲以上4人。
嫌疑人總數(shù)為23人,均為1人作案,其中男性15人,女性8人;年齡最大45歲,最小19歲,平均年齡33.78歲;20歲以下1人,21~30歲5人,31~40歲14人,41~45歲3人。
2.2死者與嫌疑人之間的關系
死者與嫌疑人之間以夫妻關系為主,共15例,占65.2%,其次為父(母)子關系5例,祖孫關系2例,兄弟關系1例。
2.3死亡原因和作案動機
24名受害人中,9名為顱腦損傷死亡,均為鈍器打擊所致(其中1名為鈍器打擊頭部后實施分尸);7名為失血性休克死亡,均為銳器刺切所致;5名為機械性窒息死亡(其中1名是先打擊頭部后勒頸);1名為溺水死亡;1名為中毒死亡;1名為打擊致擠壓綜合征死亡。
12例為糾紛引起激情殺人(52.2%),9例因情感糾紛而殺人(39.1%),1例為謀財,1例為封建迷信。
2.4作案地點和作案時間
23例中,17例(73.9%)選擇在住所,3例在農(nóng)田,2例位于街道,1例在賓館。由于該縣主要為農(nóng)村地區(qū),18例發(fā)生在農(nóng)村,5例發(fā)生在城鎮(zhèn)。
5例為上午作案,5例為下午作案,13例為晚上作案(56.5%)。
2.5作案工具及來源
9例使用鈍器,其中棍棒類4例(包括十字鎬、鐵锨、抓鉤、棍棒各1例)、錘類3例(鐵錘、啞鈴、千斤頂各1例)、磚石類2例;7例使用銳器(尖刀類5例、菜刀類2例),工具分別為匕首(4例)、折疊刀(1例)、菜刀(2例)等物品;3例選擇徒手;3例在作案過程中選擇多種工具,工具分別為電線、酒瓶、匕首、菜刀等物品;1例使用毒物(氟乙酰胺)。
18例為就地取材(包括3例徒手殺人),5例為隨身攜帶。
2.6作案后行為
8例嫌疑人在殺人后沒有采取任何行動,8例殺人后逃走,2例殺人后對尸體進行偽裝藏匿,2例殺人后自首,2例殺人后自殺,1例殺人后分尸。
3.1殺親案件的一般特點
23例案件中,殺人動機主要為因糾紛引起的激情殺人(52.2%)和因感情糾紛引起的殺人(39.1%),歸結其原因:(1)經(jīng)濟原因。隨著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在涉及房產(chǎn)、拆遷、遺產(chǎn)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問題上,家庭成員間易因為經(jīng)濟利益產(chǎn)生糾紛,糾紛得不到解決而采取極端方式。(2)感情原因。夫妻之間因性格不合或婚外情導致夫妻關系緊張,矛盾積累、激化而殺人。(3)家庭暴力。行為人長期遭受家庭暴力,久而久之形成壓抑和報復情緒,當某一次遭受的暴力行為超出了其心理承受能力時,出于反抗和報復的心理而殺人。(4)畸形心理。由于社會的飛速發(fā)展,行為人在工作、生活、學習、戀愛等問題上遇到挫折,得不到正確的調節(jié)和減壓,長期郁積,導致心理畸形而遷怒于家人。
夫妻關系15例中共有受害人16人(有1例受害人為2人,其中1人為兒童),其中女性死者12人,占75.0%。總結其原因為夫妻關系是所有親情關系中接觸最多、最為密切的,與之相應的矛盾關系也較為突出,因情感、工作、家庭及其他瑣事造成的矛盾最容易激發(fā)殺人案件。由于男女生理、心理條件的不同,男性體強力壯、脾氣暴躁,故女性的死亡率明顯高于男性。
23例案件作案地點多位于當事人住所(73.9%),作案時間多在夜晚(56.5%)。因為殺親案件涉案人員均為直系親屬,犯罪現(xiàn)場多局限在受害人(或行為人)住處或(經(jīng)常)活動的場所。同時,殺親案件多為激情殺人和因感情糾紛殺人,嫌疑人對受害人的生活習性、居住環(huán)境、活動習慣等了如指掌,進出現(xiàn)場方便。
23例中,作案工具為銳器的 7例(30.4%),鈍器9例(39.1%),其中18例工具來源為就地取材(78.3%)。由于殺親案件多為糾紛所導致的激情殺人,且多發(fā)生在住所,行為人在作案工具選擇上準備不足,多為就地取材,因此致傷工具以鈍器為主,即使是銳器也以菜刀、匕首類等隨手可及的銳器為主。
3.2作案人的一般特點
23例案件中,嫌疑人31~40歲有14人,占60.9%。30至40歲正值人生的黃金時期,身強體壯,擔負著家庭及社會的雙重壓力,同時也經(jīng)歷著感情與經(jīng)濟的雙重考驗,情緒不穩(wěn)定。尤其是在當前農(nóng)村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夫妻分離,夫妻關系極不穩(wěn)定,易引發(fā)感情危機,在矛盾處理不當?shù)臅r候,導致殺人案件發(fā)生。
嫌疑人中男性15人(65.2%),女性8人(34.8%)。男女由于性別不同,在生理及心理上差異較大,男性作案人的比例大于女性。在女性作案的親情殺人現(xiàn)場,在作案手段的選擇上具有女性作案的一般規(guī)律,常選用多種作案手段,或者選用投毒殺人等方式,尸體上的損傷多表現(xiàn)為繁復、密集,在因性、情而引發(fā)的殺人案件中,對男性性器官時有侵犯。
作案人在殺人過程中情緒極度緊張或不穩(wěn)定,作案后大多想盡快逃離現(xiàn)場,有時會采用偽裝、分尸的方式延緩或阻礙偵查的進展,甚至急于火化尸體。也有因侵害對象的特殊性,殺人后存在愧疚心理選擇自首或自殺的情況。
在殺人案件的偵辦過程中,對于家庭矛盾較為突出的案件,要考慮殺親案件的可能性。法醫(yī)首先要立足于尸體,對死者的損傷特點、損傷機制進行分析;其次要詳細勘驗現(xiàn)場,了解現(xiàn)場的變動情況(特別是作案工具的變動情況)和現(xiàn)場血跡的分布特點,對嫌疑人進行相關檢查;最后,殺親案件中,受害人與嫌疑人長期生活在一起,只有通過詳細的調查走訪,摸清涉案人員的社會關系,才能為案件準確定性。
(本文編輯:張建華)
Analysis of Forensic Characteristics about 23 Family Homicide Cases
XIE Xiao,DONG Xiang-dong
(Criminal Science Office,Suixi Public Security Bureau,Huaibei 235100,China)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orensic analysis of family homicides cases by analyzing the situations of scene,injuries and individual which were related to the family homicide cases in a county.Methods The data of 23 family homicide cases from 2004 to 2013 were collected.The basic situation of individual involv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ad and suspect,the cause of death,the motive,the location,time and tools of the crime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suspect after crime etc.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3 family homicides cases showed that couple relationship was the most common relationship;passion killing was the most common motive;local materials were mostly used as the tools for committing crimes;most crimes were committed in residences;most time of crime was night.Conclusion The analysis of family homicide cas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cene investigation,the examination of the body and combi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ituation.
forensic pathology;homicide;family;cases analysis
DF795.1
A
10.3969/j.issn.1004-5619.2016.04.007
1004-5619(2016)04-0264-02
謝曉(1981—),男,主檢法醫(yī)師,主要從事法醫(yī)病理學及法醫(yī)臨床學研究;E-mail:hbxiexiao@163.com
董向東,男,主檢法醫(yī)師,主要從事法醫(yī)病理學及法醫(yī)臨床學研究;E-mail:279526263@qq.com
201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