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初中美術實物教具自制與教學實踐研究

2016-12-15 17:31:33錢凌
學周刊·中旬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自制初中美術

錢凌

摘 要: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廣泛運用,導致教師自制教具越來越少,相關的教學實踐亦然。但自制教具的教學功能與作用不容小視。因此,有必要對教具的制作及其在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研究。筆者立足所在單位開展了相關研究,通過一則課堂導入案例的剖析,闡述了自制實物教具研究的緣由,并采取文獻法,對自制教具的界定加以明確,依據(jù)教具作用的不同將其分為課堂導入型教具、過程探究型教具、步驟范畫型教具和課尾拓展型教具四種,同時通過實際教學案例詳細地分析了每一類型教具的優(yōu)勢及應用特點。得出了最終結論:對自制教具而言過程重于結果、接觸重于展示、簡明重于繁復、陳列重于短展,教學中要突出目標性、遵循直觀性、追求藝術性以及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性。實踐證明,自制教具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與創(chuàng)作興趣,使他們更直觀地理解視覺形象,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美術;實物教具;自制;課堂;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5-0240-0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156

一、研究緣起

(一)案例回顧

筆者曾在《紙構成——千姿百態(tài)的水》(浙美版9年級上冊)一課導入設計時思考如何讓學生感受動態(tài)水的魅力以激發(fā)學習興趣,一開始想到了“海浪、瀑布、水波漣漪”等動態(tài)效果視頻,但實踐后結果卻是學生興趣不高。課后,筆者剖析問題的根源與解決方案,心想:“難道要在教室里實體展示水的各種形態(tài)嗎?”這實在不便,有些也根無法做到。后來,筆者想到可否通過飲料瓶制作“水龍卷風”(見圖1、圖2)加以實現(xiàn)。制作后,筆者再次進行教學實踐,結果是學生被這個神奇的“水龍卷風”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導入設計成功了。

圖1 圖2

從這個案例中,筆者感悟到通過自制教具讓學生近距離直觀感受到水的漩渦動態(tài)效果是本案例導入設計成功的關鍵。正如教育家夸美紐斯所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求學欲望激發(fā)起來?!北景咐糇C了自制教具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二)深入思考

自制的實物教具為什么這么受學生歡迎?通過相關文獻的研讀,筆者認為根本原因有三個。

1.符合學生心理

中學生好奇心強,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會吸引他們。不僅如此,在模仿性和探究性方面也非常強。教學實踐證明,常規(guī)性教具對學生已經(jīng)沒有多少吸引力了,而自制教具是教師針對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身心特點量身制作的,也是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的,能夠滿足學生喜新、好奇的心理。

2.適應課堂實際

雖然每套教材都配有相關教學資料(教具),但因為每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并非千篇一律,需根據(jù)學生不同情況和教學實際進行重新設計。自制教具具有“立體直觀”“體現(xiàn)步驟”“可觸摸”等優(yōu)勢,更貼近學生學習的需要,更符合課堂實際。

3.滿足課標要求

最新版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明確指出:“運用各種工具、媒材進行創(chuàng)作,表達情感與思想,改善環(huán)境與生活學習美術欣賞和評價的方法,提高審美能力……”在“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目標的第2條中也有要求:“通過對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制作過程的探究及實驗,發(fā)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xiàn)能力……”

總之,通過案例回顧與深入思考,筆者認為深入進行美術課實物教具制作與教學實踐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科研工作,其研究結果也必將促進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二、概念界定

本文中的自制實物教具是指在美術課堂中為了滿足教學活動的需要,由教師或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與專用的實物材質的教學道具及儀器設備的統(tǒng)稱。具體來講,無論是復雜的還是簡單的,無論做的是儀器、模型、標本還是道具、掛圖,均屬自制實物教具范疇。

三、自制與實踐

根據(jù)教具作用的不同,本文將教具分為課前導入型、過程探究型、步驟翻畫型和課尾拓展型四類。結合教學案例,具體介紹如下:

(一)課堂導入型教具制作與實踐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正所謂“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筆者在此類型教具制作與實踐中主要采用了審美陶冶法和興趣激發(fā)法。

1.審美陶冶法

美術教育不只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應該因勢利導,在視覺上給學生提供與本課學習內(nèi)容直接相關的教具,以有效引導學生用敏銳的眼光進行審視,將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提升為審美創(chuàng)造力,進而引導其進行審美創(chuàng)造活動。

案例1:《巧用身邊的材料》(圖3)(浙美版八上)一課,在大號調(diào)色板上加上飲料瓶底、鐵絲等做出了個形象逼真的“吉他”,再用塑料水管做成人的骨架,外面用麻繩加以裝飾(讓學生了解身邊材料的神奇變換)。通過此教具的導入,讓學生驚奇地發(fā)現(xiàn)生活中簡單的道具成了美術創(chuàng)造。類似的道具還有《用泥造型》(圖4)、《瓷器風韻》(圖5)、《生活中的紋樣》(圖6)等。

圖3:巧用身邊的材料 圖4:用泥造型

圖5:瓷器風韻 圖6:生活中的紋樣

2.興趣激發(fā)法

案例2:《我設計的服裝(一)》(浙美版八年級下)課堂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特別的朋友,你們猜猜是誰?”

生:大白、小黃人、機器貓……

師:哈哈,大家都猜不到呢,我們還是請他們進來和大家見面吧!下面我們有請美羊羊服裝和小博士進場?。▓D7-9)

生:哇!好可愛啊!

圖7 圖8 圖9

當兩位學生穿了老師自制的教具服裝走進教室時,班級里樂開了花,這服裝一下子吸引了全班學生的目光,有的在驚奇服裝的制作,有的在羨慕,有的在歡呼,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案例3:在《暑假生活記錄冊》(浙美版七下)一課中,一味的課件圖片展示使學生覺得略顯枯燥,我用廢舊紙張制作了一個“旋風裝”(圖10-11),這本在學生眼中神奇的古書吸引了許多學生。

圖10 圖11

實踐證明,運用具有針對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實物教具進行導入能夠誘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產(chǎn)生興趣,調(diào)控教學氣氛,短時間內(nèi)產(chǎn)生較強的凝聚力,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過程探究型教具制作與實踐

過程探究是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過程,筆者在其教具制作與實踐中主要通過實驗感官法和啟示操作法加以實現(xiàn)。

1.實驗感觀法

實驗感觀法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自制實物教具,以做實驗的形式,讓學生一目了然。在課堂中,教師要盡量圍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來教學,注重知識性和趣味性,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引向更深層次。

案例4:《讓世界更美好》(浙美版八年級下冊)

分析超現(xiàn)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的作品《綠洲》,如何突出畫面中超現(xiàn)實的特殊性,打破物體之間原有的空間位置及組合規(guī)律,重新組合,形成新奇的視覺形象?對次,教師繪制了一副可以解體的《現(xiàn)實版綠洲》(圖12),通過“還原現(xiàn)實”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明白了超現(xiàn)實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并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綠洲》新畫面(圖13、圖14)。

圖12 圖13 圖14

美術課需要學生的動手實際操作,主動探究,特別是有些抽象的知識,需要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教具中化難為易,積累經(jīng)驗。

2.啟示操作法

教師利用自己的作品,將創(chuàng)作的體驗、構思的方法、制作過程介紹給學生,并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作,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

案例5:《我設計的服裝(二)》(浙美版八年級下)

師:才一個“美羊羊”不夠,今天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都變變變!現(xiàn)在為本節(jié)課招聘幾位模特,就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裝飾,讓他大變樣!

教師現(xiàn)場在模特身上制作展示(圖15),學生觀摩。

師:老師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材料?

生:折、扎、粘、捆等,一次性桌布。

師:還有哪些材料我們身邊可以廢物利用的?

生:報紙、塑料繩、光盤、易拉罐等。

給學生進行分組,每組配一名模特、總設計師、設計師助理、制作者?;顒娱_始,每組成員都在緊張地討論、制作。十五分鐘后展示環(huán)節(jié),全班沸騰,大家的創(chuàng)意超乎我的預料,圖16—圖18全是學生作品,其中圖16是用拖把布頭做頭飾,窗簾布裹著當上衣,絲巾當裙子,再加其他配飾,圖17僅用報紙做出這身戰(zhàn)袍,圖18就是窗簾布完成的主體。這些創(chuàng)意讓全場為他們拍手叫好!學生的潛能真是超乎我的想象!

過程探究型自制教具的使用,讓學生通過觀察、思維、動手,感知和體驗到了各種知識和信息,思維與實踐的時間越來越長,學習興趣越來越高。此類教具的使用縮小了初中美術課堂教與學的距離,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啟迪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圖15 圖16 圖17 圖18

(三)步驟范畫型教具制作與實踐

步驟范畫型自制教具是指導學生作畫的方法之一。凡作畫總得有個步驟,可課本中的“步驟圖”限于篇幅安排印得很少,加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有限,不允許教師“慢條斯理”地全部示范,這就需要教師按作畫一、二、三的順序,課前有“預制品”,課上依次邊講解邊示范。

1.直觀形象法

這種方法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可以把語言難以表達的微妙之處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有效引導他們用敏銳的眼光審視,使其一目了然。

案例6:《紙的立體造型——千姿百態(tài)的水》

在本課堂實踐活動環(huán)節(jié)中,如何讓學生用彩色卡紙來表現(xiàn)各種形態(tài)(點線面方式)是關鍵,筆者以表現(xiàn)流水的各種形態(tài)為例,制作了一個卡紙教具,使學生深刻體驗到了流水的各種形態(tài)。

制作步驟:先把一張4開卡紙中間用刀刻出間隔1.5CM均勻的直線,兩端各留4CM,其中一側斷開。

然后,教師進行如下演示(圖19——圖21):

圖19 圖20 圖21

先通過兩側向中間擠壓,直線的卡紙條變得扭曲形成波浪的效果,然后通過卷曲產(chǎn)生卷浪效果,最后通過卷曲和倒置產(chǎn)生噴泉的效果。

視覺信息的積累有助于刺激學生創(chuàng)造靈感的迸發(fā)。通過教具的展示,學生豁然開朗,明白了該如何讓抽象的卡紙條來表現(xiàn)水的各種形態(tài),他們爭先上臺試著變化卡紙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水形態(tài)。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接受的視覺信息量越多,越能激發(fā)思考,其創(chuàng)造思維也越活躍。

2.新穎變化法

教學設計科學與否是直接反映學習是否有效的關鍵。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不光要考慮知識點,更要考慮學生,難度太大,學生學習興趣會逐漸降低,太過枯燥學生又沒學習興趣,同樣是無效學習。

案例7:《標志設計》(浙美版七下)

知識目標:了解標志的分類及構成等基本知識,學習標志設計的創(chuàng)作方法;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應用視覺語言的表達能力;教學難點:標志的創(chuàng)意設計。而學生對設計類的簡潔、概括往往沒有概念,往往會把標志畫成繪畫作品,甚至有些學生還會加上藍天白云。那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筆者采用拼貼教具的方法,用彩色卡紙這單一色彩的材料完成,形象生動地交代清楚了標志的形式:文字標志、圖形標志、圖文組合標志(圖22—25)。

圖22 圖23

圖24 圖25

范畫型教具的使用,更易于學生掌握方法和知識點。它是美術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也是最能直觀地、有序完整地將繪畫的知識、技能展示給學生的課堂范圖。它直接引導學生完成本堂美術課的學習任務,可以作為一節(jié)課的導入部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是在教學過程中完成的示范部分。

(四)課尾拓展型教具制作與實踐

課尾拓展型教具就是在課尾階段,教師根據(jù)已授的課堂知識,在其基礎上加以延伸或拓展,它有別于前面三種實物教具,更注重對課堂知識、教學內(nèi)容等的發(fā)散性、創(chuàng)新性的拓展。

1.情感共鳴法

自制教具是連接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知識共鳴的載體。因為美術作品更多是依靠視覺效果的傳播來感染人們的情感,引起共鳴的。

案例8:《設計的魅力》(浙美版八年級上冊)

由于材料有限,課上學生的作業(yè)大都是用紙、筆完成的,有些枯燥。于是在課尾中,筆者就運用了軟陶制作并燒制成品的手機架(圖26、圖27)教具展示給學生看,因為這個作品小巧美觀,非常實用取材也方便,最重要的是貼近生活,與學生產(chǎn)生了共鳴,開拓了學生的思路,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圖26 圖27

2.思維啟迪法

生活中能夠進行創(chuàng)作的材料有很多,通過自制實物教具打開學生局限的思維,利用不同的創(chuàng)作材料、不同的構思方法,設計不同的作品,可以使學生在設計中產(chǎn)生不同的創(chuàng)意思維。

案例9:《生活中的紋樣》(浙美版13冊)實錄

《生活中的紋樣》這一課,學生大都是在紙上完成一個適合紋樣(圖28—圖30)。

圖28 圖29 圖30

我進行了拓展型的嘗試,要求學生在不同材質上(傘面和瓷盤)繪制適合紋樣(圖31—33),可以用國畫顏料、丙烯顏料等,并讓學生思考還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現(xiàn),同時展示自己準備的教具,開拓學生的眼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興趣,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作時明確方向,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及喜好自由選擇,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圖31 圖32 圖33

最后學生完成的作品(圖34-圖36)的藝術性超乎我的預料。從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優(yōu)秀的范畫對學生的繪畫起著很好的引導作用,這些藝術品成了裝飾教室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圖34 圖35 圖36

課尾拓展型教具的使用,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延伸了教材知識點,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新能力。

四、成效與思考

(一)實踐成效

1.教材內(nèi)容被改進、補充

浙江省教材編寫的配套教學資料不可能面面俱到,因為每個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不同,每年的學生也不同,所以筆者根據(jù)不同學生情況和實際教學需要,臨時自制美術教具,以適應實際教學。這樣,既補充了教材內(nèi)容,又豐富了教學形式,使得教學更加貼近學生,貼近課堂實際。

2.學生學習興趣被增強

教學實踐證明,自制教具很受廣大學生的歡迎,它生動有趣,貼近生活,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堂教學質量被提高

通過教學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自制教具的使用能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讓學生對美術的認知更加直觀,從而有效地提高了美術教學質量。近年來,筆者所教的九年級畢業(yè)生在參加區(qū)級初中美術A級測評時絕大部分都能拿到測評A級的成績,在區(qū)級中小學生美術素養(yǎng)抽測中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二)實踐反思

1.過程重于結果

通過實踐,筆者認為自制教具過程重于結果。自制教具的根本目的在于啟發(fā)、誘導學生能動地去探索知識,大膽地去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所以,使用時要從啟發(fā)的角度出發(fā),雙邊共用,適時、適度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絕不可以填鴨式地、平鋪直敘地、簡單地展示一下了之,那樣勢必會使教具失去啟發(fā)性的作用。

2.接觸重于展示

通過研究,筆者認為自制教具的自制與運用上接觸重于展示。學生通過參與自制教具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了解與理解。

3.簡明重于繁復

課堂教學中,貼掛在黑板上的教具不能繁雜,要從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版面的整體性來考慮,注意知識的簡練完整、層次清楚、主次分明,以更好地讓學生概括知識,整體理解教學內(nèi)容。

4.陳列重于短展

不僅在課堂上要發(fā)揮自制教具的功效,它在課后的作用也不容忽視。美術自制教具本身就是一件教師或者學生的作品,教師可以通過“留”的方式發(fā)揮自制教具課后的作用。如課后把教具留在教室里,讓學生摸一摸、試一試,會使學生獲得直接體驗,彌補課內(nèi)使用教具的不足。

五、幾點建議

(一)突出目標性

目標性就是明確指向課程標準和課堂目標,實現(xiàn)學生綜合美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的提高。自制實物教具要求根據(jù)教學的具體目的、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啟發(fā)式教學的要求來進行設計,特別是根據(jù)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來設計,便于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認識和理解。

(二)遵循直觀性

一切新奇的東西,特別是直觀的形象,學生都特別感興趣。美術自制教具大多是可以觸摸、使用、解體的。這種直接體驗式教具可以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感知、理解和記憶知識創(chuàng)造了條件,不僅能使學生的具體感知與抽象思維相結合,減少學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難,幫助其形成明確的概念,發(fā)展其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追求藝術性

美術自制教具本身就是藝術品,因此制作內(nèi)容及貼掛形式都要注意簡潔美觀。課堂教學中,貼掛在黑板上的圖文教具要注重大小及色彩,演示教具則要注重本身的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的展示,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藝術修養(yǎng)。

(四)體現(xiàn)生活性

自制實物教具大都是就地取材,一般是非常容易找到的材料。以廉價物品為主,甚至是生活中的廢品和工業(yè)中的廢料,如易拉罐、罐頭瓶等。利用一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材料進行制作,不僅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興趣,給學生動手實踐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綜上所述,在多媒體技術普及的今天,美術課上單調(diào)而重復的圖像欣賞難以激起學生探索藝術的興趣,自制教具因其獨有的特點與功能,成為美術課堂的另一亮點,能夠提高師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藝術創(chuàng)作熱情。本文所闡述內(nèi)容僅為筆者所踐所思,還存在不足之處,在后續(xù)研究過程中有待改進。但是筆者始終相信自制教具并用于教學實踐這一做法有著較強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張紅鵑.初中美術教學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2).

[2] 徐軍.“組裝式”美術教具的創(chuàng)制與運用研究[J].中國美術教育,2016(2).

[3] 尹璐貞.淺談美術課堂教具的使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3).

[4] 劉妍.寫生教具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

[5] 李小波.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

[6] 張玲.農(nóng)村學校美術教學的異化與歸真[J].教學與管理,2016(13).

[7] 胡蘇麗,樓佳.淺談示范對美術教學效率的影響[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7).

[8] 吳鴻昌.初中美術要突顯生活化教學[J].中國教育學刊,2016(2).

[9] 王清華.在美術教學中借助圖片類美術教具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

[責任編輯 房曉偉]

猜你喜歡
自制初中美術
創(chuàng)意美術
創(chuàng)意美術
創(chuàng)意美術
多功能光路顯示儀的自制與創(chuàng)新
談科學教學中自制學具的使用策略
初中物理“問題—發(fā)現(xiàn)”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1:44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6:43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11
祁阳县| 苍梧县| 三穗县| 习水县| 重庆市| 东平县| 巴里| 福海县| 江华| 灵山县| 乐东| 天长市| 黄龙县| 育儿| 仙游县| 丰城市| 宝丰县| 汶川县| 永顺县| 长沙市| 开阳县| 日土县| 监利县| 昌平区| 东兰县| 台中县| 延津县| 石柱| 漠河县| 吐鲁番市| 惠州市| 彰武县| 布拖县| 怀仁县| 和平县| 盐津县| 张家口市| 青田县| 阿鲁科尔沁旗| 当涂县|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