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北者:看起來平常的院落背后,是一項跨越全球的教育合作。讓人迫不及待想看看10年、20年后,蘇世民學者的人生軌跡。
@浩歌微語:引入國外資金,中美教育合作,世界政要經管名人加盟,全新理念與課程設計,開啟全球精英教育新模式。水木清華開放氣質,中西教育融合對接,互補所長。西方教育在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精神更有擅長。希望該模式發(fā)揮示范和輻射作用。
中國幾千年來積累下來的官場現形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了。(西風堂主)
秦明當法醫(yī)18年,親手解剖過近1000具尸體,但他至今沒有為任何一個躺在他面前的死者流下過哪怕一滴眼淚?!斑@孩子不該死啊,真可憐?!薄八窃趺礃?,就可以避免一死了。”秦明也很少發(fā)出諸如此類的哀嘆。用他的話說,他不悲天憫人,他只負責破案。
后來秦明開始寫懸疑小說,記錄他遇到的那些疑難命案和破案過程。采訪他之前,我讀他的第一本小說《尸語者》,小說中,一旦破案,一個章節(jié)就告一段落,一點不啰嗦。他只寫自己看到的。
回到網劇《法醫(yī)秦明》中,案子偵破的當晚,秦明回到家中,掏出筆記本,寫了一句簡短總結:“我們內心的惡魔,把這座城市變成了地獄?!憋@然,和劇終的秦明比起來,秦明本人好像缺少了一點所謂的情懷。
采訪時,我問他原因。他坦言,自己是一個沒什么情懷的人。之前也有人建議他在小說中加入一些深刻的對生死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探討。畢竟作為法醫(yī),他見過了太多非正常死亡,他深知生命的脆弱和人性黑暗一面的可怕。
“一種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懷?!边@是百度對“情懷”一詞的解釋。
從這個角度去看,秦明確實是一個沒什么情懷的人。然而像他這樣,不熱衷于無濟于事的哀嘆,不抒發(fā)那些或哲學或雞湯的感慨,只專注于自己的本職工作,讓尸體說話,把謎團解開,也許就是職業(yè)化該有的狀態(tài)。
對于他而言,情懷或許不在于他說了什么,而是都在他的行動中了。
有些時候,職業(yè)化就該是冷靜的,缺乏人情味的。這一點,秦明在他的第一堂解剖課上就做到了。
他大二實習期間第一次旁觀解剖全程,解剖的對象竟然是他的小學同學,這樣的巧合帶來的心理沖擊對一個18歲的少年來說并不容易克服。秦明表現得很專業(yè),沒有陷入悲傷和感慨,他恍惚片刻過后,立即回到工作狀態(tài),他看著師傅如何通過解剖找到這個被毆打致死的少年身上的致命一刀,進而找到拿那把刀的嫌疑犯,影響最終的審判結果?!胺ㄡt(yī)還挺帶勁的嘛!”這是他當時的強烈感受。
關于命運的不公和生命的脆弱,秦明深有感觸,只是不喜歡把這些掛在嘴邊,或許正是因為他明白,在兇案面前,感傷是最無力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