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豐
(廣東白云學院 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0450)
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學教學模式改革新思路
高永豐
(廣東白云學院 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0450)
管理學課程是財經與管理相關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對學生管理理論的深造以及管理素質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作用。針對管理學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以學生為中心,對管理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管理、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的思路。
管理學;教學模式;新思路
高等教育是擴大社會技術性人才需求規(guī)模和提升需求層次的重要途徑,是推動我國產業(yè)結構調整和產業(yè)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而專業(yè)課程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關鍵。因此,在新技術變革的背景下,如何發(fā)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推動專業(yè)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趙炬明認為,由于學習科學和信息革命的發(fā)展,使得今天的教育模式必須發(fā)生改變,尤其是課堂教學模式。傳統教學的“老三中心”,即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和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應向“新三中心”轉變,即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以學習效果為中心[1]。劉獻軍認為,“以學生為中心”,即以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為中心,實現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從“傳授模式”向“學習模式”轉變,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上獲得全面提升[2]。管理學課程對學生學習管理的興趣和管理思維的形成起著關鍵性作用,受制于“老三中心”思想的影響,在教學模式上,還普遍存在著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和以課堂為中心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對管理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1.1 課程內容體系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首先體現在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以“學”為中心的課程內容體系體現在教學大綱上,傳統的管理學教學大綱只體現了教材內容和重難點,沒有體現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理念;對學習目標的設置并沒有表現知識﹑能力和素質三個要素;只體現教的活動,沒有體現學生學的活動;沒有具體的考核標準或評估方式。姜大源提出了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理論,認為課程始終處于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地位,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設計的目的就在于尋求工作過程與教學過程之間的系統化的紐帶,提出了課程體系設計的系統化﹑課程設計方法的系統化和課程載體設計的系統化三個層面[3]。因此,通過修改教學大綱,對管理學課程內容體系重新設計(見表1)。
該課程內容體系設計的特點:一是擯棄按照教材目錄順序設計教學內容,而是根據管理理論的演變和
管理的工作職能分解為六個核心的學習模塊,非核心的教學內容如企業(y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介紹等只作為學生課外學習的補充,不再作為課堂教授的內容;二是學習模塊按照工作過程的順序進行分解,形成學習情景,并有相應的實訓內容,即課堂項目活動,使各個模塊保證理論的講授同時有實訓的強化。
1.2 學習情景具體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必須考慮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傳統的教學內容只設定了教學目標,并沒有從認知理論視角對教學目標的內容進一步的分解,忽略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導致單一的教學方法。Bloom于1956年創(chuàng)建了教育目標理論,將教育目標分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六個類別。Lorin等將Bloom認知教育目標分類進行了修訂,認為認知教育目標分類學是從知識類型和認知過程兩個維度來界定智育目標。知識被分為四類: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元認知知識(也稱反省認知知識),每一類知識的掌握都分為六級水平,即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4]。依據布盧姆教育目標理論。對學習情景進行重新設計,重新定義了學習情景﹑教學目標﹑知識維度,以學習情景1管理與管理者為例(見表2)。
該學習情景設計的特點:一是明確了學習情景知識點的知識維度,有助于進一步采取適合的教學策略和學生學習策略;二是對教學目標進行認知過程維度的分析,明確知識在認知過程中應掌握的重點,有利于對學生掌握知識的評估,改變傳統的以筆試為主的考核方式。
1.3 課堂項目活動具體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需讓學生在教學中真正行動起來。項目活動能夠引導學生從被動學到主動學,并學會合作學習。郭德俊等認為,在教學領域中,合作學習對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和動機的激發(fā)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對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產生了明顯的促進作用[5]。因此,需要對課堂項目活動進行設計,以項目活動 之一團隊組建為例(見表3)。
該項目活動的特點:一是讓學生學到的管理理論學以致用,懂得管理活動是從管理一個最基本的團隊開始;二是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管理過程中發(fā)生的矛盾及解決的辦法,促進學生學會溝通﹑激勵以及合作;三是通過課堂的項目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應用到課外實踐中去。
表1 管理學課程內容體系
表2 管理與管理者學習情景具體設計
表3 課堂項目活動團隊組建具體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必須得從“傳授模式”向“學習模式”轉變。因此,教學方式得從單一的理論講授向多種教學方法運用的轉變。管理學課程教學以往為理論講授為主,從學生訪談反映,課堂單調枯燥﹑氣氛不好。現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多種教學方法,除了基本的理論講授,增加了案例分析法﹑練習法﹑角色扮演法﹑討論法﹑活動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策略也進行設置,包括筆記﹑小組學習﹑口述﹑集中注意等方法,以管理與管理者內容為例(見表4)。
該教學方法的特點:一是不僅體現了教師的教也體現了學生的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二是每個單元的內容穿插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合作學習的機會,有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
表4 管理與管理者內容課堂教學安排
以學生為中心,必須教會學生進行課堂學習自我的管理。傳統的管理學課堂教學管理是一對多的管理,教師通過考勤﹑抓紀律等懲罰手段維持課堂紀律,不僅影響了授課進度,還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學習分散,各自為政,學習技巧和心得得不到分享。因此,得組建以班級小組單位的虛擬團隊讓學生對學習進行自我管理。Lipnack等認為虛擬團隊是有一個共同目標,通過網絡信息技術,跨越空間﹑時間和組織界限障礙,相互協作工作的一群人[6]。具體方法如下:1)將班級隨機分散為6-8人的多個虛擬學習團隊,并各自選出組長,負責團隊學習活動;2)團隊建立網絡溝通交流平臺,團隊成員可以利用網絡常用的溝通軟件,比如微信群﹑QQ群等在不同地點隨時隨地進行團隊溝通交流;3)教師建立虛擬團隊學習考核制度,將考勤﹑發(fā)言﹑討論權力下放,比如課堂考勤,如果虛擬團隊有成員缺課,則扣團隊相應的分數,計入期末總成績,整個團隊的期末成績將會受影響,團隊自然會抓好考勤工作;4)虛擬團隊與課堂項目活動結合起來,讓團隊成員參與到項目活動中去。
建立虛擬團隊的好處是教師從課堂管理中解脫開來,能更加專心于教學;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個人,而是時刻處于團隊學習中,提高了思考范圍及認知深度;團隊的自我管理加強了學生間學習的溝通與共享,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效果,也促進了班級人際關系的和諧。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評估必須相統一。傳統管理學課程的考核側重于期末的理論考試,其考試成績占總成績很大的比重,忽略了平時成績的考核并缺乏一定的考核標準。學生為考試而學習,死記硬背,沒有興趣學習,失去了對知識深度和廣度的探索欲望,在考核方面并不能真正反映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是否達到,更反映不出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改變。本文認為,管理學課程應該提高平時成績的考核比重,利用量規(guī)理論應用到平時教學評估中去。Heidi認為量規(guī)是一個評分工具,它為一個作品或其他成果表現(比如一篇文章的觀點﹑組織﹑細節(jié)﹑表達﹑布局等)列出準則,并且從優(yōu)到差明確描述每個準則的水平[7]。依據量規(guī)理論,應對課程的各個核心知識點的考核進行評
估標準的制定,并作為平時成績考核的標準,讓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目標和提升的指導。比如對知識點管理與管理者內容的案例分析設置評估標準(見表5)。
表5 管理與管理者案例分析評估標準
該考核方法的特點:一是用量規(guī)理論能夠客觀評價學生協作學習﹑課堂參與﹑項目實訓等多種學習活動,評價學生完成作業(yè)或項目活動中產生的成果,評價內容不僅能評價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還能拓展到對學生的組織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考查;二是量規(guī)體現了一種評價標準,幫助學生了解高質量的學習需要達到什么層次,有效降低學生學習的主觀隨意性,不僅可以由教師評價學生,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評或互評。
本文對管理學教學模式改革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管理﹑考核方式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將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結合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理論﹑教育目標理論﹑合作學習理論﹑虛擬團隊理論﹑量規(guī)理論運用到管理學教學模式改革中去,為其他管理類課程提供理論指導和借鑒。
[1]趙炬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改革[C]//質量提升與建設高等教育強國:2011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8-31.
[2]劉獻軍.論以學生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1-6.
[3]姜大源.論高等職業(yè)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fā)的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09(4):66-69.
[4]ANDERSON Lorin W.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M].皮連生,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郭德俊,李原.合作學習的理論與方法[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4(3):43-47.
[6]LIPNACK J,STAMPS J.Virtual teams:reaching across space,time and organizations with technology[J].HR Magazine,1997(1):79-83.
[7]HEIDI G A.Understanding rubrics[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6(4):14-17.
A Student-centered Reform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Management Science
GAO Yongfeng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Gungdong Baiyun University,Guangzhou Gungdong 510450,China)
Management Science is a basic course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ogram and Management program,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 theoretical study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Management Scienc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tudent-centered reform in aspects such as 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class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methods.
Management Science;teaching mode;new thinking
G712
A
1672-6138(2016)04-0042-04
10.3969/j.issn.1672-6138.2016.04.009
[責任編輯:鐘艷華]
2016-08-26
廣東白云學院2015年福特基金項目(0130-1548)。
高永豐(1980—),男,廣東汕頭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應用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