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國
該文以住宅內墻修護、延長使用壽命等問題為導向,以筆者自身的實踐為案例,闡釋了水墨壁繪在普通住宅內墻修護和深化空間內涵中的明顯功效。并期望藉此,為普通民眾深度參與優(yōu)秀藝術文化活動,找尋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新途徑。這也將對新形勢下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有著固本培元的巨大價值!
引子
人類的直立行為方式和人眼的結構特點,使得人眼視軸始終會不自覺地指向前方。因此,環(huán)境中的豎向物體,因其最常與視軸成垂直正對關系,最易吸引視線,成為視覺中心。由此可知,垂直要素對人類視覺行為有著極為特殊的重要影響。
宅內空間中,墻體是空間圍合、分隔不可或缺的手段,是視野中面積最大、連續(xù)不斷的豎向主要素。因此,其視覺效果備受關注。但通常會因空間利用、墻面主次、保持視覺景觀的平衡關系及節(jié)約經費等原因,保留下很多只以淺色涂料粉刷處理的墻面。新裝修的住宅在其合理的使用期內,這些粉墻以樸素、簡約的基調,很好地發(fā)揮羞背景和襯托的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墻面終將會成為居者視覺中揮之不去的無奈。這一問題似乎并不嚴重,卻會極大地影響宅內空間品質。在居住空間品質倍受重視的當下,它很可能驅使人們提前對家裝進行全面翻新,從而縮短家裝的整體使用壽命。即使針對性地采用最簡單的受損墻面重新粉刷修護方法,也會是連續(xù)數(shù)天的家門大開、灰塵漫天,導致住宅使用上的一場休克。這必將對渴求安寧、平靜、連續(xù)不斷的家庭生活,造成不良影響。面對這一不可置身事外的問題,筆者結合家宅內墻修護,對水墨壁繪這一傳統(tǒng)方法進行了嘗試。發(fā)現(xiàn)該法簡便易行,有推廣基礎和前景,且是無消耗、無污染、無生活干擾,甚至有點優(yōu)雅的“三無”妙法!以下結合筆者的家宅內墻修護,對該法的綜合價值及效果作粗淺探討。
水墨壁繪的特性與綜合價值
1.水墨壁繪的特性
水墨或墨彩壁繪是一種重要的傳統(tǒng)視覺表現(xiàn)工藝,廣泛見之于我國傳統(tǒng)古建、民居的室內外墻壁上。就其繪畫的特性而言,明顯地與國畫有著諸多共性,淵源深厚。如:所用工具,畫墨與顏料,畫面內容要素、筆法與構圖等,均有羞國畫的深深印跡;甚至用于作畫的白墻,在顏色、吸水性、光潔度等方面,也似乎同宣紙不謀而合。當然,壁繪通常由名不見經卷的畫師或匠人所作,無論其題材、構圖、筆法及意境內涵,均與由文人主導創(chuàng)作的主流國畫不可同日而語。但其依然有羞自身不可替代的特點。從題材與適用范圍來看,其題材廣泛,適應性很強。從寺觀殿堂到尋常百姓之所,幾乎都能見其身影。尤其是百姓之所中的壁繪,因題材喜聞樂見、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愛,廣為流傳,是深厚的地方民眾藝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畫風格調或許會稍顯匠氣、粗拙,但其可以不受紙張尺寸和畫框限制的自由構圖和超常尺度,也必能給人以不同的視覺震撼。
本文擬探討的水墨壁繪,是指以水墨直接在墻上進行單色描繪創(chuàng)作的壁繪形式。之所以選取該法作為探討對象,是出于對水墨畫的索雅、純粹格調和深遠意境的傾心。其實,更是考慮到單色相對容易控制;同時,水墨單色比較低調,畫不成功也不至于過分刺目。這與本文希望大眾易于掌握、勇于動手嘗試該法的宗旨,是一致的。
2.水墨壁繪的綜合價值
(1)經濟、環(huán)境價值
此法為以水墨直接在有瑕疵的粉墻上涂繪作畫。以墻當紙,無紙張消耗,只需以干抹布輕輕抹去墻上浮灰便可開始。僅需的工具、材料,也只是些尋常人家本就備有的文房用筆、畫墨,成本消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繪制過程非常安靜,甚至有幾分優(yōu)雅。無噪聲、粉塵、有毒氣體等污染,也無垃圾產出。不擾家、擾鄰,生活照常?;驎虼诵纬杉彝ノ幕療狳c,樂趣良多!
(2)精神內涵提升和社會文化傳承價值
就個體家庭而言,居者是最自由的創(chuàng)作者。其完全可以憑借此法,充分表達自身的個性化的精神旨趣。在有效改善墻壁視覺觀感的同時,極大地深化室內空間文化內涵。
而從優(yōu)秀社會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視角來看,其價值則尤為重大。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技藝都具有“易學難精”的特點。因而,能達“精”者必然少之又少,自然備受社會珍視、推崇。但是,“易學”的價值卻同樣不可以被忽略!譬如:我們不奢望每個人都成為歌唱家,但卻可以信天游滿山地喊,流行歌曲隨處地哼;同樣地,成為書法家需要天分和千錘百煉的努力,但自寫春聯(lián)的自得其樂,或圍著族中有學問的長者求寫春聯(lián)的天倫喜慶,依然彌足珍貴!因此,“易學”層面構成了大眾可以積極地深度參與的社會文化總體環(huán)境,是大眾獲取生活樂趣和文化品質提升的源泉,更是社會優(yōu)秀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基本土壤!
水墨壁繪技藝探討的宗旨,即在于普技于民,為普通大眾探尋出一種易于掌握、參與度高、功效明顯的文化技藝,提高民眾生活樂趣和整體藝術文化素養(yǎng)。從而,進一步夯實壁繪乃至國畫藝術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的社會基石!
筆者宅內水墨壁繪實踐案例淺析
1.嘗試水墨壁繪的動因
促使筆者嘗試水墨壁繪的動因,來自于主客觀兩方面:客觀上,歷經十數(shù)載,宅內裝修已屬高齡。白色涂料培面狀況頻出,對其修護勢在必行。但通行的修護方法,常會使家庭生活受到不小的干擾!這是促使筆者嘗試水墨壁繪的客觀動因。主觀上,宅內待修的舊粉墻,是一處不會影響他人,滿足隨意涂畫、自由表達愿望的理想之所。
2.住宅內墻水墨壁繪實施效果淺析
整個過程歷經了兩個階段。即:初期的單片墻修護嘗試階段;以及后續(xù)的其余重要的空閑墻面的全面修護階段。獨立修護階段完成了客廳側墻、主臥室主景墻的修護嘗試。后續(xù)階段雖然同為分墻繪制,但卻更多了些信心,且心中時時涌動著對宏大的全景山水圖景的神往。
(1)單片墻獨立修護階段
①客廳側墻——峽江村居圖
該墻雖非客廳主景墻,但位于入戶門側,位置極其重要。此墻間題頗多,其殘破之象讓人耿耿于懷,修護計劃即由其開始。一幅“峽江村居圖”,使墻面缺陷得以明顯化解。
以線孔為節(jié),讓深色線纜與樹枝有機融合,一株真實尺度,貼鄰室內木廊架蜿蜒而上的近景紫薇樹,較好地銜接了實境與畫境,消隱了上部的破洞與線纜,也加強了畫面景深。墻面裂縫被組織成遠山的輪廓,開關也被較巧妙地轉化為建筑之凸窗,畫面景物的刻畫也較自然地掩蓋了墻面的其它缺陷。能如此,也可算是化朽為用了。(圖1)
②臥室主景墻——山水幽境
裝修時,已將床與背墻的組合柜架作了整體設計,呈現(xiàn)為小船由風雨橋下駛出之整體形象,取意“風雨同舟”。正面之主景墻僅做了留白處理,以空白作為無限空間的一種闡釋手法。但歷經多年,由于自然老化、油污、剮蹭等,墻已變得不再凈白。于是,水墨壁繪再次有了用武之地。
畫面意境延續(xù)、完善了“風雨同舟”的原主題。一幅“山水幽境”,為小船描繪出了一個云山環(huán)抱、水域廣闊的意境幽美之境!以此僅作舊墻修飾、孤芳自賞之用,自覺基本足矣。(圖2)
(2)水墨山居全景圖之暢想
受到以上的初步經驗的鼓舞,逐步形成了繼續(xù)沿用此法,將餐廳、客廳及走廊等處的其余空閑墻面全部施以水墨壁繪的打算,使之總體呈現(xiàn)出“水墨山居全景圖”構想,提升室內空間內涵。
這一階段,壁繪依然遵循著墻面修護的貫做法。如:將電源開關組織成島中小屋或大船的樓屋;畫面布局盡量掩蓋墻面瑕疵;甚至將走廊墻面上的一枝形態(tài)不錯的張貼紅花,有機地組織成了畫面近景中的生動元素。
陸續(xù)完成的壁繪分別為:客廳背墻的“竹島一覽”,(圖3)餐廳主墻的“對岸山鎮(zhèn)”,(圖4)走廊主墻的“洞庭遐思”,(圖5)以及走廊次墻的“水天一色”。(圖6)這些壁繪,連同先期完成的“峽江村居圖”和“山水幽境”,均在構圖和意境上保持著各自的獨立完整性,獲得了一墻景的效果。
同時,由于各墻壁繪有著共同的山水主題;且構圖上有意地均將消失線致地設為視高,使得各墻景象之間,借助墻間的間隔和方向的偏轉,自然地給人以連續(xù)的整體畫卷的心理印象。設于視高的消失線,也使畫面景物與窗外真實景觀得以交相融合。信步其間,隨著位置的移動或身體的轉動,視線在各墻面上或停留或移動,視覺主景在各壁繪景觀間不經意地相互轉換,仿佛身處自然山水之間,給人步移景異之感。
結語
當今,普通城市住宅內采用壁繪法的案例很不多見,這將不利于這一優(yōu)秀傳統(tǒng)工藝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筆者力圖以自身的粗淺實踐,闡釋水墨壁繪在普通住宅內墻修護和深化空間內涵中的明顯功效。并期望藉此,為普通民眾以自娛自樂的方式深度參與優(yōu)秀藝術文化活動,找尋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新途徑。這也必將對新形勢下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有著固本培元的巨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