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超
請不要歧視那些安于現(xiàn)狀的人,想到這句話的時候,已經(jīng)是第二天凌晨6點多。凌晨的路面,有些濕漉漉的,讓我覺得吹來的風都帶著絲絲涼意。昨晚是我上大學以來第一次和室友去網(wǎng)吧包宿。
說出這樣的話,會不會讓很多人覺得我是一個不求上進的人?事實恰恰相反,我是一個自認為在大學活得特別累的人。我是校學生會的副主席,是一個傳媒公司的實習員工,是一個視頻工作室的負責人,是一個業(yè)余作家,是一個旅行愛好者。為了這些已經(jīng)接手或者應該接手還未接手的任務,我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卻依然樂在其中??梢哉f,我是一個閑不住的人。
可就是這樣一個愿意折騰的我,今天卻說:請不要歧視那些安于現(xiàn)狀的人。
前不久,我在圖書館遇到了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們是在學校學生會認識的。大二競選部長的時候我被選上了,他則因為票數(shù)低沒有留下來。再次遇到他的時候,我們兩個人都抱著幾本書在排隊。我問他最近怎么樣,他說已經(jīng)從很多社團組織中退出來了,活得挺清閑,每天看看書、喝喝咖啡,睡個太陽覺。我知道前不久,他在朋友圈曬了自己在寢室組裝的一張吊床照片。交書的時候,我瞄了一眼他借的書:《白夜行》《雪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又看了眼我懷中的書:《人性的弱點》《演講前后需要做的60件事》《市場經(jīng)營需要的32個代價》……當時的我正在組隊參加一個創(chuàng)業(yè)類比賽。
每次回憶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的腦袋里總會有這樣一幅畫面:一個暖洋洋的午后,他躺在寢室的吊床上,陽光灑在他的腿上,把屋子里照得金燦燦的,偶爾微風吹進來,空氣中飄著花香,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就放在他桌邊,可能一會兒他就會不小心睡過去。這個懶懶的畫面真是想想都讓人陶醉。
大一那年寒假,我背著包去云南旅行。在昆明時,住在一家青年旅舍。昆明人都愛喝茶,老板在院子里裝了一個茶桌,天天泡茶喝。我第一天到青年旅舍的時候,前臺一個義工就把我拉到院子里喝了一個下午的茶。學生的假期很有限,難得背包出來一趟,我希望能擠出時間多去幾個地方,但是那天,我哪兒也沒去,在院子里優(yōu)哉游哉了一個下午。我承認,我被那種懶懶的感覺“同化”了。義工小哥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名學生,平時就在學?;旎炜凕c,然后一到假期就跑出來曬太陽,他說他的目標就是曬遍世界上每個角落的太陽……
是啊,這個社會有很多成功的人,也有很多“平庸”的人。但會不會有這樣一種人,他擁有與成功相匹配的能力和資源,卻沒有與之匹配的野心;他擁有成功的機會,卻沒有想要把握機會堅持下去的決心。甚至,有沒有可能是這樣一種情況,他大多數(shù)情況選擇不堅持下去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他想嘗試更多的可能性。
誰說堅持才是人生前進的動力,又是誰規(guī)定成功才是我們活著的唯一目標?人類其實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一面在鄙視那些臨時抱佛腳的人,一面又提倡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一面鼓吹堅持就是勝利,另一面又在倡導識時務者為俊杰。我們不能一味地用這些話語來標榜自己,也不要盲目地因為這些話就輕易定格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和別人的人生價值。
前不久聽到一位北京大學老教授的感嘆,他說:“20年前還在北京大學念書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坐在未名湖畔旁,看著過往的女生裙擺飛揚的畫面。她們經(jīng)過我的時候,我會去呼吸那陣陣芳香,會試著聽聽她們在聊的康城云雨。但是現(xiàn)在呢,她們更多的是匆匆地走過湖邊,聊的是經(jīng)濟、金融,眼中的狂熱是留學、創(chuàng)業(yè)?!?/p>
很奇怪,我們的人生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這么無趣,我們標榜的幸福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必須要由成功才能換取?
也許你很羨慕那些站在舞臺上神采飛揚的人,也許你很佩服那些為了目標每天奮斗到凌晨仍咬牙堅持的人。我不排斥這類生活方式,甚至一度我也是這么“消磨”我的大學時光。但是請不要歧視身邊那些不想“奮斗”的人,他們可能只是喜歡每天打打籃球、健健身、看看書、喝喝咖啡、聽聽音樂、曬曬太陽,輕快安逸地活著。你可以不屑與他們?yōu)槲?,但請不要對他們嗤之以鼻?/p>
我們不是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對嗎?人不是單單靠著目標而一路筆直地走下去,我們還是會經(jīng)常做一些“沒必要”的事情,對嗎?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追尋心中的那片海,不求活得多么瀟灑、多么痛快、多么痛徹心扉,甚至有的時候我們會自己低到塵埃里,只要我們能夠安之若素,泥濘的塵埃里也會開出幸福的小花。
風和日麗,萬里無云。
(作者系大連海事大學輪機工程專業(y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