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景莉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詩經(jīng)·國風(fēng)·周南·芣苡》
《芣苡》出自《詩經(jīng)·國風(fēng)·周南·芣苡》,是一首婦女采芣苡時所唱的歌謠。一個晴朗的日子,一群婦女相互招呼著,到野外去采芣苡。她們一邊采集,一邊歌唱,生活雖然艱辛,卻不乏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快樂充斥其中。
提起“芣苡”,可能很多人都不認(rèn)識,但一說起“車前草”,相信大家都知道。只是沒有想到,這一到處可見的草,竟然還有這么美到極致的名字。
車前草的得名,緣于漢代名將馬武。相傳馬武因打了敗仗,被圍困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時值盛夏,天旱無雨,將士們和戰(zhàn)馬都因缺水而得了尿血癥。因沒藥醫(yī)治,大家都很著急。后來一名馬夫來報,說有三匹馬不治而愈,經(jīng)他觀察,因吃了馬車前面的草。馬武大叫一聲說:“好個車前草,此乃天助我也。 ”當(dāng)即令全軍吃此草,將士們服后,果然治愈了尿血癥。由此,車前草的名字和車前草能治病的美名就流傳開了。
芣苡生命力旺盛,適應(yīng)性強,在我國從南到北的山間田野、路旁河邊隨處可見?!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把它列為上品之藥,又叫“當(dāng)?shù)馈?,還有的書稱“牛遺”。據(jù)考證,這些皆因芣苡好生于道邊及牛馬足跡中,故而得名。日本《和漢藥考》還給芣苡取了“烏足”“勝馬”“車過路”等雅稱。
初春時節(jié),乍暖還寒,萬物復(fù)蘇。芣苡悄悄從地下探出頭,露出稚嫩的笑臉,伸個懶腰,擁抱一下大地母親,然后隨著山間那一灣叮咚泉所奏出的美妙樂曲歡快地追逐著、嬉鬧著,她們的足跡遍布路旁溪邊、田間陌上。
夏天的午后,坐在老槐樹下的青石板上乘涼,細(xì)碎的陽光從樹蔭中投下的光影,映照在石縫間擁長著的芣苡上,散發(fā)著晶瑩、剔透、金色的光芒。時光仿佛就此停滯不前,微閉上眼,似是芣苡款款而來,張開雙臂,擁進(jìn)你懷里一般。慢慢地,從那綠葉中間抽出了花穗,一支、兩支或者多支,綠白色。而此時,她們是如此多情,隨風(fēng)搖曳,款擺生姿。那曼妙的舞姿不禁讓我心靈一陣悸動,禁不住嘆道:“這是一株怎樣展示自己生命之奇麗瑰美的芣苡?。 ?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6/12/13/zsch201612zsch20161237-1-l.jpg" style="">
當(dāng)她碩果累累時,已是金秋時節(jié)。這時候的她心情很好,偶爾抿嘴一笑,種子就會蹦跳著滾落于地,像不小心在草叢里遺失的繡花針,再怎么找,也找不見了。只等第二年春天,喝足了水,從厚厚的“棉被里”翻滾出來,新長出的芣苡嫩芽才會告訴你她當(dāng)年遺落的地方……
在某個輾轉(zhuǎn)不能入眠的夜晚,忽而回想起芣苡的氣息,想起她那堅強的性格和頑強不屈的精神。也許生活中所遇的難解之事,都會在那一刻化作一縷青煙,裊裊婷婷隨風(fēng)逝去,剩下的只有那一掬微笑。
若是真能這樣,便是我一生的幸事了。
【植物小檔案】
學(xué)名:Plantago asiatica Linn
科別:車前草科
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莖短縮肥厚,密生須狀根,葉片平滑,邊緣波狀,主葉脈五條,葉基向下延伸到葉柄,長6~15厘米,寬3~8厘米。春夏秋三季,株身中央生穗狀花絮抽出,長約15~30厘米,小花呈白色,結(jié)橢圓形蒴果,頂端宿存花柱,熟時蓋裂,撒出種子。幼株可食,全草和種子都可入藥,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熱、明目、止咳祛痰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