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同
海上奇觀:探秘“蓬萊仙閣”
王新同
蓬萊閣
天后宮
合海亭
蓬萊閣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華夏古代四大名樓,它又是唯一臨海、雄踞山崖之上的“空中仙宮”。在丹崖山上望海,一山望兩潮,黃海和渤海的分界線清晰可見。原來蓬萊也是中國渤海和黃海交界點。更神奇的是,附近的海面上,空中常有瑰麗的亭臺樓閣以及青山蒼翠顯現(xiàn),裊裊如浮云過海,是世界上“海市蜃樓”奇觀出現(xiàn)最頻繁的地區(qū)之一。仿佛那里就是金碧輝煌的神秘仙界,難怪秦、漢等數(shù)代皇帝都為之傾倒!
蓬萊本名登州,漢武帝因?qū)ひ捜鶄髡f中的仙山不成,便將此地命名蓬萊,以解心頭掛念。不過后人為了紀念還特意修了一座“漢武望仙樓”。當我還遐想著神仙云里霧里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時候,蓬萊就活生生地擺在了我面前。
美麗的蓬萊海灘,上千只海鷗或悠閑自得地在海邊嬉戲玩耍,或在藍天白云碧海之間自由飛翔,它們好像也知道這里是人間仙境一般。
蓬萊地處山東半島最北端,瀕臨渤海、黃海,北距遼東半島66海里,東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海岸線長86公里,全市總面積1200平方公里。
蓬萊素有“仙境”之譽,它依山傍海,景色秀麗,獨具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奇觀和“八仙過?!泵纻?,又使其享譽海內(nèi)外,被列為國家級風(fēng)景旅游區(qū),年接待中外游客260多萬人次。
丹崖山立在海邊,臨海的一面是絕壁,山巖紋理是暗紅色,故有此名。大名鼎鼎的蓬萊閣建于山頂,下臨大海,殿閣凌空,云煙繚繞。遠遠望去,樓亭殿閣掩映在綠樹叢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話中的仙宮。
據(jù)史料記載,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登州郡守將唐代漁民所建的龍王廟移至丹崖山西側(cè),在原址始建蓬萊閣,“為州人游覽之所”,并著《蓬萊閣記》。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一代文豪蘇東坡官居登州太守,雖只有匆匆五日之緣,但他對蓬萊卻十分牽念,揮毫走筆,瀚墨流芳,“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闋藏珠宮”成為千古絕唱。
蓬萊閣閣樓高15米,坐北面南,系雙層木結(jié)構(gòu)建筑。閣中高懸一塊金字牌匾,上有清代書法家鐵保手書的“蓬萊閣”三個蒼勁大字,東西兩壁掛有名人學(xué)者的題詩。
蓬萊閣是蓬萊最明亮的“眼睛”。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相比,華夏古代四大名樓之一的蓬萊閣獨與大海為伴,兼山海之勝。它由彌陀寺、龍王宮、天后宮、蓬萊閣、三清殿、呂祖殿六部分組成。整個古建筑群亭臺樓閣分布得宜,寺廟園林交相輝映,十分協(xié)調(diào)壯觀。
蓬萊閣下方有結(jié)構(gòu)精美、造型奇特的仙人橋,那是神話中八仙過海的地方;而上清宮、呂祖殿、普照樓和觀瀾亭、天后宮等樓閣高低錯落有致,與蓬萊閣渾然一體,統(tǒng)稱“蓬萊閣”。
蓬萊閣高踞丹崖極頂,其下斷崖峭壁,倒掛在碧波之上,偶有海霧飄來,層層裹纏山腰,畫棟雕梁,直欲乘風(fēng)飛去。游人居身閣上,但覺腳下云煙浮動,有天無地,一派空靈。前人詩云:“嵯峨丹閣倚丹崖,俯瞰瀛洲仙子家。萬里夜看賜谷日,一簾晴卷海天霞?!?/p>
蓬萊閣自古為名人學(xué)士雅集之地,閣內(nèi)各亭、殿、廊、墻之間,楹聯(lián)、碑文、石表、斷碣琳瑯滿目,比比皆是,翰墨流芳,為仙閣增色不少。
最有趣的是,為了方便觀海,蓬萊閣下回廊九折,都是臨北而建,可供游人登臨遠眺,是觀賞“海市蜃樓”奇異景觀的最佳處所。
在丹崖山上望海,一山望兩潮,黃海和渤海的分界線清晰可見,涇渭分明。原來蓬萊也是中國渤海和黃海交界點,其兩海交叉點就在蓬萊閣的田橫山。
在大海和丹崖山交匯處可以看到一個燈塔,那是蓬萊閣的標志性建筑。那塔是防止迷途的明燈,它不知救助過多少迷航的船只,照亮過多少絕望的生命。
座落其中的天后宮,是我國北方著名媽祖宮廟之一,它作為蓬萊閣這一古老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雖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fēng)雨,但香火一直綿延不絕,興旺依然。
天后宮位于蓬萊閣的“丹崖仙境”牌樓后正中,額曰“顯靈”,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建筑結(jié)構(gòu)是四進院落,南北朝向,自南向北依次為正門、鐘鼓樓、戲樓、前殿、垂花門、東西廡、正殿東西耳房、后殿。天后是海峽兩岸人民虔誠信奉的海神,北方人稱她是海神娘娘。在她的家鄉(xiāng)福建莆田一帶,人們親昵地稱她為“媽祖”,因此許多地方奉祀她的宮廟叫“媽祖宮”。
據(jù)歷史記載,蓬萊閣天后宮始建于宋崇寧年間(1102~1106年),廟額為“靈祥”。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麗,因遇路風(fēng)“八舟溺七”后獲媽祖庇護,唯路允迪坐舟有驚無險。路允迪奏明圣上,擴建成四十八間規(guī)模。道光十六年(1826年)毀于火災(zāi)。第二年重修,把原來“靈祥”改為“顯靈”,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天后宮之一。
蓬萊閣天后宮與其它地方的天后宮設(shè)計大同小異,過正門,就是鐘鼓樓。鐘鼓樓雖然不大,但很別致。在鐘樓北側(cè)通道間立有三塊很有價值的碑記,即《坤爻石記》《八松石亭記》和《重修白云宮、海神廟、天后宮、蓬萊閣記》,記述了蓬萊閣的滄桑。
一進院落除了鐘鼓樓外,還有大戲樓,為木石結(jié)構(gòu)的二層樓閣建筑,坐南朝北,面對天后宮前殿。一層有南北通道,二層半部為戲臺,半部為演員活動處。傳統(tǒng)上,這戲臺是廟會演戲的地方,戲臺面對天后宮是要演戲給媽祖看的意思?,F(xiàn)在,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六天后宮廟會,都在戲臺上演俚俗戲劇,已形成了特定的民俗。
過了戲臺,就是蓬萊閣天后宮的前殿。前殿位于一進院落北端,也稱“馬殿”,寬11米多,進深6米多,門上額題“天后宮”,內(nèi)供嘉應(yīng)嘉佑兩護神。穿過前殿,進入二、三進院落之間的垂花門。這垂花門是其它天后宮比較少見的。垂花門為單脊雙出檐開山木結(jié)構(gòu)建筑。垂花門兩邊各有倒垂貼金花蕊,造型古樸別致。在封建社會,垂花門是顯貴的象征,未經(jīng)許可不得進入。
踏入垂花門就是天后宮三進院落。天后宮正殿座落在這里。正殿寬16米多,進深14米多,前明廊立柱4根,兩兩相對,明廊兩邊墻壁分別鑲嵌《重修天后宮記》和《重修天后宮碑記》刻石,殿內(nèi)有八支金色柱子,其中有四根是鐵力木。這鐵力木質(zhì)地堅硬,經(jīng)久不裂,使天后宮正殿堅固無比。正殿中央一米臺上為三面大小水紋木格神龕,內(nèi)供奉3米多高的天后雕塑像,左右兩邊各立二侍女。殿內(nèi)兩側(cè)皆為高臺,塑有8尊神像,分別為四海龍王、傳達天帝旨意的文官、手持萬法歸宗的文官、傳達天后旨意的文官、掌管文印的文官。
這天后宮中龍王為媽祖站班,說來有趣,龍王宮供奉的東海龍王敖廣本是當?shù)孛癖娮钚欧畹暮I?,可到了明清兩代,天后宮卻逐漸取代其為大海主神地位,香火最興旺。原來,那東海龍王不食人間煙火,秉性不可捉摸,且面容冷峻,威嚴逼人,漁民們漸漸“敬而遠之”。天后媽祖系由民間女子羽化成仙,具備慈愛善良、勇敢俠義之美德,漁民們倍感平易親切,難怪天后宮會后來居上。
當?shù)孛癖娬f,這是因為媽祖是天后,四海龍王理應(yīng)聽命于“天”,自然得居其下侍奉。再者,媽祖慈愛祥和,最受人擁戴,可約束差使兇神惡煞的四海龍王,令其為民做好事。
天后宮最后邊的一座建筑物——后殿,也是媽祖寢殿,建有東西耳房,形制小巧,用料考究。檐下兩端采用磚雕,亦圖亦文,圖文并茂。磚雕的文字聯(lián)結(jié)而成為五言絕句一首:“直上蓬萊閣,人間第一樓;云山千里目,海島四時秋?!?/p>
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六,是天后宮最隆重的慶典佳節(jié)。這一天是媽祖元宵及天后誕辰,蓬萊天后宮均有盛大廟會,熱鬧非常。當?shù)孛癖姺隼蠑y幼,從四面八方趕來進香祈愿,周圍村莊則紛紛組織戲班、歌舞隊等,匯聚天后宮戲樓、廣場,爭先獻演戲劇、大秧歌等。宮內(nèi)外香煙繚繞,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商販們則在周圍擺起長街,各色特產(chǎn)、小吃等目不暇接,古老的習(xí)俗代代延續(xù)至今。
蓬萊閣以北的海面上是世界上海市蜃樓奇觀出現(xiàn)最頻繁的地區(qū)之一。每當春、秋季節(jié),海面天光折射,就會出現(xiàn)著名的海市蜃樓。那時分,亭臺裊裊如浮云過海,依稀還可分辨車水馬龍的街道。
蘇東坡的“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斜陽萬里孤鳥沒,但見碧海磨青銅?!痹闪⒌摹凹娙怀尚握?,或如蓋,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語,春樹萬家,參差遠邇,橋梁洲渚,斷續(xù)聯(lián)絡(luò),時分時合,乍現(xiàn)乍隱,真有畫工之所不能窮其巧者。”正是“海市蜃樓”奇景的生動寫照。
據(jù)影像資料顯示,2006年10月12日清晨,當山東蓬萊西苑海濱薄霧漸退時,原本空曠的海面上突然徐徐飄來“瓊樓玉宇”,只見紅墻白瓦,樓群連綿,清晰可見,加上海面漁船飄蕩,海鷗飛翔,虛實相間,美輪美奐。不一會兒,更有一座小樓開始變換形狀,而后自東向西漂移,與另一座樓房重疊后竟然踏浪而去,恰似天上瓊樓。如此鬼斧神工之作,讓游客嘆為觀止。
2011年1月1日上午10點左右,游人看見在蓬萊海面上天水相接之處隱隱約約出現(xiàn)了一個海島,島上有三座山峰,從東往西一座比一座高,且島西端的樓房清晰可見。不一會兒,海島卻逐漸消失了。難道蓬萊真有仙境?當然不是,這只不過是海市蜃樓。
海市蜃樓以其奇異、虛幻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關(guān)注,《史記·天官書》有云:“海旁蜃氣像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逼鸪踹@種飄渺的景觀被認為是海中蛟蜃吐氣而成的,因此叫做“海市蜃樓”,也叫蜃景?!恫┪镏尽分幸蔡岬剑骸昂V杏序祝芡職獬蓸桥_。”
中國古代則把蜃景看成是仙境,秦始皇曾派人前往蓬萊尋訪仙境,尋求靈丹妙藥以求長生。秦、漢等數(shù)代皇帝都為之傾倒,不遠千里前來巡游!
海市蜃樓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宋朝蘇軾有《登州海市》詩:“東方云海空復(fù)空,群山出沒空明中,蕩搖浮生生萬象,豈有宮闕藏珠宮?!睂︱则淄職獬蓸桥_景觀的說法提出了質(zhì)疑,明確地指出海市蜃樓是幻景。其實蜃景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jīng)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所謂蜃景就是光學(xué)幻景。
有趣的是,海市蜃樓不僅在海上出現(xiàn),在沙漠中偶爾也可見到。比如在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旅行的人,有時也會突然發(fā)現(xiàn),在遙遠的沙漠里有一片湖水,湖畔樹影搖曳,令人向往。等他跑到那里一看,什么水源也沒有,才發(fā)現(xiàn)是上了蜃景的當。當大風(fēng)一起,這些景象就會突然消逝。
我們沒有那樣好的運氣能看到真實的海市蜃樓,不過為了了卻心愿,我們還是看了海市蜃樓錄像。藍天依然還在,青山蒼翠浮現(xiàn)出海面,山間有街市樓閣,街市上車水馬龍,仙影縹緲而恍惚,變幻莫測,云蒸霞蔚,盡管是錄像,我們也很知足了。
廣為流傳的“八仙過?!鄙裨拏髡f,更是源于此,相傳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等八位神仙,在蓬萊閣醉酒后,憑借各自的寶器,凌波踏浪、飄洋渡海而去,留下“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美麗傳說。
登上“日出扶?!焙汀叭f里澄波”的觀瀾亭憑欄遠眺,碧海中漁舟點點,八仙過??诘耐づ_樓閣和海濱公園的花團錦簇盡收眼底,充滿了詩情畫意。我們忘記了旅途的疲勞,盡情地觀覽每一處仙境,細心品味這里的仙界神韻,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