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
閱讀是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重要途徑。有效閱讀實質(zhì)上就是讓學生能在閱讀種獲得自己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并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實踐。教師在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事,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引領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從而使課內(nèi)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如何指導學生高效率地進行課外閱讀、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始終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研究、不斷探索的課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及教學反思,現(xiàn)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拓寬閱讀的視野
“興趣是成功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的效率,首先應該激發(fā)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要緊緊抓住課本教材內(nèi)容,結合教學實際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閱讀,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讀書,讓他們有目的性的去品讀文章,在問題或目的的引領下,學生就會愿意讀書,讀后自己的疑問得到解答,這樣就他就愛讀書,熱愛讀書后學生就對閱讀內(nèi)容產(chǎn)生閱讀興趣,使得讀書成為他自覺的學習活動。同時應該讓學生閱讀與教材相關的原著或選段,避免學生斷章取義,也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在班級可以經(jīng)常利用墻報、黑板報、讀書角等或?qū)W生微信等網(wǎng)絡學習交流媒體等,更多角度開展閱讀天地;在學生閱讀訓練教學時,及時鼓勵喜歡閱讀的學生,可以請優(yōu)秀的學生談一談他們的閱讀心得體會,進一步交流學習閱讀的經(jīng)驗。此外,要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介紹他們閱讀自己喜歡閱讀的課外讀物,教師可以經(jīng)常介紹閱讀名人、偉人等勵志成才的故事;介紹閱讀科普知識及優(yōu)秀的外國著作,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從中領悟到科學對人類的貢獻,領悟到世界充滿無數(shù)的未知,唯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才能跟上時代的進步,唯有自強不息才能自立生存的人生哲理,從而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讀書有益心智,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熱愛讀書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學習延伸,搞好課外閱讀,關鍵還在于教給學生課外閱讀方法,使學生自己讀書得法,真正達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1.教會學生有選擇地閱讀,讓學生了解有關圖書的分類知識和查閱書籍的方法,進而提高自主選擇書籍的效率。
2.教給學生常用的閱讀方法,如快速瀏覽、精讀、跳讀、選擇背誦章節(jié)、使用讀書記號等方法,在閱讀中可以結合閱讀實際需要或自己的讀書興趣合理地選擇閱讀方法。
3.學會做讀書筆記或撰寫讀書心得,讓學生養(yǎng)成讀書“眼到、口到、手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動筆動腦才能夠幫助加強記憶,掌握書籍中的重點、難點,這樣有利于學生存儲閱讀資料,積累寫作素材,也更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分析、概括、綜合學習能力。
三、定期檢查閱讀效果,推動閱讀的深度
在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教給了學生的閱讀方法,此時學生已經(jīng)會讀,但不應放任自流,要定期進行測評或檢查閱讀質(zhì)量。可以采用故事會、閱讀交流心得、讀書報告會或優(yōu)秀筆記展評、查閱書籍資料比賽等形式,既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又能激發(fā)閱讀興趣,調(diào)動閱讀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歸納與提高并重的深遠意義。課外閱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性思維能力包括解決問題的思維廣度與深度,當學生從一個角度深入地思考問題時,思維更加遞進,使問題考慮更透徹,也就說明思維更加有效,隨著思維有效的增加,對文本的理解分析更深入,也就推動了學生的閱讀深度,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閱讀教學思維的有效性。
總之,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還需要自身不斷地多讀、多看、勤思、勤寫,只有這樣才會促進學生閱讀的學習效果,真正達到讀書效率、效益、效果三者優(yōu)化結合。
(作者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楊大城子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