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要:初中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對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和長遠的成長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育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34-01
初中數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其重要性和基礎性不言而喻。同時,我們更應該認識到,數學學習能力是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fā)展所必需的一種能力,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必須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實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和全面發(fā)展。那么,初中數學階段的教學應該如何做到提高教學實效,更好發(fā)揮數學對學生成長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呢?筆者認為,做到以下幾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1.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它既與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相聯(lián)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養(yǎng)目標。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目的明確,同樣的,在一節(jié)課的開始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制訂學習目標,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學習,通過學習目標的確立學生可以掌握好一節(jié)課的重點與難點,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學習目標也是檢驗學生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對知識點掌握的情況,一節(jié)有學習目標的課和一節(jié)沒有學習目標的課是不一樣的。教師應當在課前制訂好教學目標,在一節(jié)課的開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目標的演示,讓學生了解本節(jié)課自己的學習目標,哪里是重點,教師在重點的地方,細致講解,緩慢講課速度,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接受,并且會運用在題中,對于難點,教師要加強學生的練習,對相應的題進行詳細講解,將難點的難度逐步深化式地為學生講解。
2.結合實際,使學生理解數學
由于我國長期以應試教育為主,我國的學生與國外學生相比,對于提出合理的問題這一項有著很大的差距。作為一名新社會的教師,我們應做的是對每一個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認知差異和興趣愛好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我們還應讓學生們親身體驗一下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魅力,認識到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和它的實際應用,激發(fā)廣大學生對數學這一科目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們的好奇和喜歡探究的天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比如說在學生們學習幾何體的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們注意酒瓶,熱水瓶等容器,我們不難發(fā)現它們都是以圓柱體為主,可是這些容器為什么要設計成圓柱形?它們有哪些優(yōu)點?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之間的比有沒有一些特殊的關系和規(guī)律?這樣的課題都是貼近日常生活,又與數學學習密不可分的,在探討中學生們可以充分體驗到數學在生活實際中的重要性。
3.把握教學原則,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
以數學知識作為載體,將有關數學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教學滲透到以數學知識為主的教學中。教師要適度的把握好滲透的程度,將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的提出過程介紹給學生,對于知識是怎樣形成、它的發(fā)展過程,如何解決問題和如何總結出規(guī)律的概括過程,使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可以充分將思維展開,進而可以發(fā)展學生們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們獲取新知、發(fā)展新知、運用所學新知解決問題形成一體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認真把握住向學生們逐級滲透的原則,既可以總結出這一章節(jié)的重點部分和難點分散的要點;又將數形結合的思想滲透給學生們,使學生們更加容易接受。在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帶入蘊含于數學之中的種種數學思想方法的海洋之中,一定不要生搬硬套。
4.通過合作交流來組織探究
合作交流來組織探究是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目標能否達到,就看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能否順利開展。因此,教師在組織初中生進行探究活動時,可以先讓學生去獨立探索,并進行思考,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方法。合作交流來組織探究最基礎的形式是小組學習、交流。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指導學生進行比較合理的分組,同時要兼顧均衡學生的成績、能力,將男女生,以及學習較好的和有一定困難的分到一起,其目標是形成一種互補,每個小組4到6人,這樣便可以豐富學生認識問題到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的視角。小組合作交流時,當一名成員向其他人說明自己的見解或推理過程時,其他成員要對其發(fā)言進行評價。同時,合作學習最終要讓各小組與全班分享成果。作為教師要適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傾聽發(fā)言,并記錄自己所聽到的。這樣,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小組與班集體的多維度交流互動,可以有效地促進合作學習,并促進探究的順利進行。
5.及時總結學習方法,集中練習解方程的題
要想讓自己的解方程學的精,那么就需要學生們努力的總結學習的方法,畢竟學習的方法才是學的好的王牌。不少的學生只會死記硬背,遇到相同的題目就會做,但是只要更換了題目或者是更換了考察的順序就會感到手足無措,這只能說明學生們沒有將解方程的方法學到家。只要是能夠準確的理解學習的方法,不管題目在怎么變換,都能很好的解決,這就是俗話說的:"換湯不換藥"。
那么接下來我就將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做個示范,然后學生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自我的方法總結。首先就是代入法,將方程組中一個方程的一個未知數用含另一個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出來,再代入另一個方程中,消去一個未知數,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組的解,這種解方程組的方法就叫做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其次是加減法,通過將方程組中兩個方程相加或相減,消去一個未知數,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組的解,這種解方程組的方法就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