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杰 許龍吉 千成日 李明學 樸泰虎 金星主 李松哲 崔正默
【摘要】 目的 探討跟骨骨折的手術入路選擇及術后療效分析。方法 54例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患者, 34例采用擴大“L”形切口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A組), 20例采用跗骨竇入路小切口切開復位微創(chuàng)跟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B組),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療效、手術時間、術后切口并發(fā)癥、影像學資料及術后功能恢復情況(按照Maryland 足功能評分標準)。結果 術后隨訪9~21個月, 平均隨訪14個月。A組手術時間為(1.8±0.2)h, 長于B組的(1.2±0.3)h,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出現局部切口感染及皮膚壞死10例(29.4%), 與B組的2例(10.0%)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兩組患者影像學表現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術后功能恢復優(yōu)12例, 良22例;B組術后功能恢復優(yōu)8例, 良12例,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采用經跗骨竇入路小切口切開復位微創(chuàng)跟骨鎖定鋼板的治療, 取得了的復位優(yōu)良和固定堅強的效果, 在術后早期局部皮膚并發(fā)癥方面, 較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采用擴大“L”形切口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具有較明顯的優(yōu)越性。
【關鍵詞】 跟骨骨折;微創(chuàng)內固定;開放手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028
跟骨骨折發(fā)生率高, 致殘嚴重, 在創(chuàng)傷骨科較常見, 占所有跗骨骨折的60%, 其中90%為21~45歲男性, 關節(jié)內移位骨折占60%~75%[1]?,F階段對跟骨關節(jié)內移位骨折通常采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等手術治療, 但跟骨外側皮膚血運差, 皮下無筋膜層覆蓋, 傳統(tǒng)外側入路手術后皮膚感染壞死率較高?,F將本院2008年6月~2015年10月54例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患者治療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08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4例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患者, 男46例, 女8例;年齡18~67歲, 平均年齡39.1歲。其中雙跟骨骨折20例, 合并有脊柱復合型損傷12例。所有病例在入院后2~14 d內進行手術。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2]:Ⅱ型18例, Ⅲ型23例, Ⅳ型13例。兩組病例臨床表現為軟組織不同程度的腫脹、畸形、壓痛等。X線表現:距下關節(jié)面塌陷, 高度丟失, Bohler角變小或消失, 最小為-5°, 最大為15°。34例采用擴大“L”形切口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A組), 20例采用跗骨竇入路小切口切開復位微創(chuàng)跟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B組)。
1. 2 方法
1. 2. 1 術前治療 患肢布朗氏架抬高, 消腫及止痛治療。常規(guī)行跟骨側、軸位X線及CT平掃, 輔助三維重建。觀察骨折粉碎程度, 常規(guī)測量Bohler角、Gissane角, 評定骨折類型。所有病例在入院后2~14 d行手術, 且由同一組醫(yī)生進行。由麻醉師行硬膜外或全身麻醉, 術前0.5 h抗生素預防性用藥。
1. 2. 2 手術方法 A組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患者采用擴大“L”形切口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取健側臥位, 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取跟骨外側擴大“L”形切口, 尖刀全層切開皮膚及脂肪層直至跟骨骨膜下, 不做分層解剖。不顯露腓骨肌腱及腓腸神經, 在翻轉皮瓣時將其翻向近端, 切斷跟腓韌帶、跟距韌帶, 充分顯露跟骨體外側面。在外踝、距骨及骰骨上, 各鉆入1枚直徑2.0 mm的克氏針, 并向上折彎用來固定全層皮瓣, 顯露距下關節(jié), 清除關節(jié)內血腫及游離碎骨塊, 并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翻開跟骨外側壁骨塊, 顯露陷入跟骨體部的距下關節(jié)面, 用骨膜剝離器撬起向下塌陷的關節(jié)面, 同時于跟骨結節(jié)處鉆入骨圓針輔助翹撥關節(jié)面, 體外擠壓跟骨內外側壁, 恢復跟骨寬度, 克氏針臨時固定。如復位后跟骨體部有明顯骨質缺損, 可采用自體髂骨或同種異體骨植骨。C形臂X光透視下確認關節(jié)面恢復, 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寬度恢復。然后將翻開的外側壁骨塊復位。選用大小合適的跟骨鎖定解剖鋼板固定。固定完成后再次透視觀察鋼板及螺釘位置。然后分兩層可吸收線無張力縫合切口, 術后常規(guī)留置引流管1根。B組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竇入路小切口切開復位微創(chuàng)跟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取健側臥位, 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于外踝尖下1 cm橫行切開皮膚3~5 cm, 切開腓骨肌腱腱鞘, 將肌腱分離并向下牽開, 切斷跟腓韌帶、跟距韌帶, 直接暴露塌陷的距下關節(jié), 清除關節(jié)內血腫及游離骨塊。于骨膜下剝離顯露跟骨體部外側, 翻開外側壁骨塊, 撬起塌陷的距下關節(jié)面, 可同時于跟骨結節(jié)處鉆入骨圓針輔助翹撥關節(jié)面。并利用骨圓針外翻來糾正跟骨的內翻。體外擠壓跟骨內外側壁, 恢復跟骨寬度, 克氏針臨時固定。如復位后跟骨體部有明顯的骨缺損, 可植入少量自體髂骨或同種異體骨。最后復位外側壁骨塊。C形臂X光透視下確認關節(jié)面恢復, 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寬度恢復。選用大小合適的特種微創(chuàng)跟骨鎖定鋼板放于跟骨皮膚外, C形臂透視下確定螺釘位置并標記。然后將特種微創(chuàng)跟骨鎖定鋼板插入切口內, 體表螺釘標記處尖刀切開, 旋入螺釘。固定完成后再次透視觀察鋼板及螺釘位置。沖洗后全層縫合皮膚, 留置1枚膠片引流。
1. 2. 3 術后治療 常規(guī)抬高患肢, 抗生素預防感染及消腫脫水藥3~5 d。每日術后切口常規(guī)換藥。在疼痛可耐受下立即行足趾主動伸屈練習。A組在引流量<10 ml時拔除引流管。術后第1天復查側軸位 X 線片, 3周后逐漸開始踝關節(jié)主被動屈伸功能鍛煉, 8周后逐漸扶拐下地不負重功能鍛煉, 12周后扶拐下地部分負重功能鍛煉, 達到骨性愈合標準后可完全負重行走。術后每個月復查X線片。3個月后半年復查1次X線片。
1. 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療效、手術時間、術后切口并發(fā)癥、影像學資料及術后功能恢復情況。①并發(fā)癥包括切口皮膚感染、壞死、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骨髓炎、腓骨肌腱撞擊綜合征等。②觀察最后隨訪時X線片上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的恢復情況;選用Maryland 足功能評分標準[2], 評定患肢功能恢復情況, 90~100分為優(yōu), 75~89分為良, 50~74分為中, ≤50分為差。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術后隨訪9~21個月, 平均隨訪14個月。A組手術時間為(1.8±0.2)h, 長于B組的(1.2±0.3)h,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無骨折不愈合病例, A組出現局部切口感染及皮膚壞死10例(29.4%), 并發(fā)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5例(14.7%);B組出現局部皮膚壞死2例(10.0%), 未出現感染病例, 并發(fā)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4例(20.0%)。兩組患者局部切口感染及皮膚壞死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兩組患者影像學表現:A組Bohler角20~35°、Gissane角100~105°, 跟骨高度恢復, 距下關節(jié)面恢復平整;B組Bohler角20~35°、Gissane角100~105°, 跟骨高度恢復, 距下關節(jié)面恢復平整。末次隨訪時兩組患者影像學表現無差異。A組術后功能恢復優(yōu)12例, 良22例;B組術后功能恢復優(yōu)8例, 良12例,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 1 手術入路的比較 目前對SandersⅠ型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療;而對SandersⅡ、Ⅲ、Ⅳ型骨折通常多主張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在當前隨著醫(yī)療技術的提高及新型內固定材料的發(fā)展引進, 對移位的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采用擴大“L”形切口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 可在直視下進行骨折的處理, 恢復關節(jié)面的平整, 恢復 Bohler角、Gissane角, 恢復跟骨高度、寬度, 并可行體部骨缺損植骨治療。有利于術后早期進行功能鍛煉, 避免踝及足部的功能喪失。但其術后切口局部皮膚壞死的幾率甚至高達25%[3-6]。本院改進了治療方案, 采用經跗骨竇入路小切口切開復位、特種微創(chuàng)跟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 切口位于距下關節(jié)上方, 可直視下顯露距下關節(jié)面, 經小切口下的骨膜下剝離亦可行良好的復位與骨缺損的填充;小切口下的手術, 避免了跟骨外側皮膚血運的破壞, 極大降低了手術后切口感染、皮膚壞死的發(fā)生。
3. 2 手術時機的選擇 急診手術通常在6 h內進行, 足跟外側出現皮膚張力升高、瘀血、張力性水皰是手術禁忌證, 應延期手術至傷后10 d以后, 根據皺褶實驗的結果判斷手術時機。本組病例手術時間均安排在傷后2~13 d, 術前抬高患肢脫水、消腫等處理, 局部腫脹消退后盡早安排手術。
綜上所述, 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采用跗骨竇入路小切口切開復位微創(chuàng)跟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 較傳統(tǒng)入路明顯縮短了手術時間, 小切口減少了術中出血量, 而且極大降低了術后切口感染及皮膚壞死。在術后功能恢復及晚期并發(fā)癥上與傳統(tǒng)“L”形切口并無明顯差異。由于病例數量有限, 且小切口操作對醫(yī)生的有較高的技術要求, 臨床大范圍開展有待于技術的進步與普及。
參考文獻
[1] Green D, Bucholz R, Rockwood C. Rockwood and Greens fractures in adults.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0:23-25.
[2] 竇榆生, 廖永華, 師建軍. 跟骨骨折的CT分類及療效評估現狀和進展. 中國骨傷, 2008, 21(3):207-210.
[3] 王金輝, 武勇, 楊明輝, 等 . 鋼板內固定——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的最好方法. 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 2006, 8(5):407-410.
[4] 黃暉, 莊小強, 白宇, 等. 經跗骨竇入路跟骨鎖定鋼板外固定治療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 中國骨傷, 2013, 26(11):893-896.
[5] 陳健榮, 吳峰, 溫建強, 等. 微創(chuàng)小切口與常規(guī)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 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 2011, 13(8):784-787.
[6] 劉德淮, 黃暉, 莊小強, 等. 兩種不同方法治療Sanders Ⅱ、Ⅲ型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的療效對比.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5, 23(6):496-501.
[收稿日期:2016-08-23]